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后疫情时代,建议关注诊疗恢复+消费复苏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后疫情时代,建议关注诊疗恢复+消费复苏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后疫情时代,建议关注诊疗恢复+消费复苏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 春节前一周(01.16-01.20日,下同), A股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上涨2.50%,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0.13pct、跑输创业板综指1.23pct。在申万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14位,整体表现一般。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下跌1.16%,跑输恒生指数2.56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 涨跌幅排名第11位。   本周观点: 后疫情时代, 建议关注诊疗恢复+消费复苏   常规诊疗逐步恢复。 根据CDC统计, 2023年1月23日,全国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率已降低到5.5%,较2022年12月25日的高峰值29.2%下降明显;同时,医院端救治压力也在同步趋缓,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已下降到11万人次,较峰值286.7万人下降96.2%,全国在院新冠感染数已从峰值的162.5万人下降至24.8万人,较峰值减少84.8%。我们认为随着新冠感染快速达峰,而春运返乡并未带来农村大幅反弹,院内新冠相关诊疗压力有望逐步缓解;同时, 全国普通门诊正在逐步恢复,普通门诊当中新冠患者比例在逐步降低,到1月17日非新冠的在普通门诊的就诊率达到99.5%,提示门诊正常诊疗在逐步恢复。建议关注IVD集采带来的预期逐步消化, 预计进口替代逻辑下的化学发光等IVD细分领域高速增长,以及受益于国内产品升级换代,海外市场不断开拓的低值耗材领域。   出行回暖助力医疗消费复苏。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在春节期间线下出行和消费逐步恢复下,前期受限于疫情影响的医疗服务,例如眼科、牙科、体检等诊疗消费有望持续复苏;同时,建议关注“阳康”后身体调理产生对滋补中药的相关需求。   长坡厚雪之国产创新药逐步兑现,以及进口替代下的核心医疗设备。 1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新版药品目录,本次目录调整,共有111个药品进入目录, 3个药品被调出目录,整体看平均降价符合预期,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与2022年基本持平。 支持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进入目录成功率持续提高,本次目录新增的药品大部分是5年内新上市的药品,其中有23个药品是2022年当年上市的;调整中有24个国产重大新创新药品被纳入了谈判,最终20个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达83.3%。此外,在设备贴息贷款、 ICU扩建和医疗新基建下沉需求带动下, 看好进口替代逻辑下PET/CT医学影像设备和上游数字化X线探测器等设备,以及科研领域国产渗透率较低的高端质谱仪等。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院内诊疗恢复下, IVD需求修复:迈瑞医疗、万孚生物、基蛋生物等;   低值耗材领域:振德医疗、采纳股份、康德莱等   医疗消费复苏:爱尔眼科、欧普康视、通策医疗、美年健康等   滋补中药:同仁堂,寿仙谷,东阿阿胶,九芝堂等   创新药产业链:金斯瑞生物、传奇生物、科济药业、和元生物等   核心医疗设备:迈瑞医疗、奕瑞科技、联影医疗、 海泰新光、开立医疗、澳华内镜、 聚光科技、海能技术等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269

  • 发布机构: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1-30

  • 页数:

    2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 春节前一周(01.16-01.20日,下同), A股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上涨2.50%,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0.13pct、跑输创业板综指1.23pct。在申万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14位,整体表现一般。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下跌1.16%,跑输恒生指数2.56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 涨跌幅排名第11位。

  本周观点: 后疫情时代, 建议关注诊疗恢复+消费复苏

  常规诊疗逐步恢复。 根据CDC统计, 2023年1月23日,全国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率已降低到5.5%,较2022年12月25日的高峰值29.2%下降明显;同时,医院端救治压力也在同步趋缓,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已下降到11万人次,较峰值286.7万人下降96.2%,全国在院新冠感染数已从峰值的162.5万人下降至24.8万人,较峰值减少84.8%。我们认为随着新冠感染快速达峰,而春运返乡并未带来农村大幅反弹,院内新冠相关诊疗压力有望逐步缓解;同时, 全国普通门诊正在逐步恢复,普通门诊当中新冠患者比例在逐步降低,到1月17日非新冠的在普通门诊的就诊率达到99.5%,提示门诊正常诊疗在逐步恢复。建议关注IVD集采带来的预期逐步消化, 预计进口替代逻辑下的化学发光等IVD细分领域高速增长,以及受益于国内产品升级换代,海外市场不断开拓的低值耗材领域。

  出行回暖助力医疗消费复苏。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在春节期间线下出行和消费逐步恢复下,前期受限于疫情影响的医疗服务,例如眼科、牙科、体检等诊疗消费有望持续复苏;同时,建议关注“阳康”后身体调理产生对滋补中药的相关需求。

  长坡厚雪之国产创新药逐步兑现,以及进口替代下的核心医疗设备。 1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新版药品目录,本次目录调整,共有111个药品进入目录, 3个药品被调出目录,整体看平均降价符合预期,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与2022年基本持平。 支持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进入目录成功率持续提高,本次目录新增的药品大部分是5年内新上市的药品,其中有23个药品是2022年当年上市的;调整中有24个国产重大新创新药品被纳入了谈判,最终20个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达83.3%。此外,在设备贴息贷款、 ICU扩建和医疗新基建下沉需求带动下, 看好进口替代逻辑下PET/CT医学影像设备和上游数字化X线探测器等设备,以及科研领域国产渗透率较低的高端质谱仪等。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院内诊疗恢复下, IVD需求修复:迈瑞医疗、万孚生物、基蛋生物等;

  低值耗材领域:振德医疗、采纳股份、康德莱等

  医疗消费复苏:爱尔眼科、欧普康视、通策医疗、美年健康等

  滋补中药:同仁堂,寿仙谷,东阿阿胶,九芝堂等

  创新药产业链:金斯瑞生物、传奇生物、科济药业、和元生物等

  核心医疗设备:迈瑞医疗、奕瑞科技、联影医疗、 海泰新光、开立医疗、澳华内镜、 聚光科技、海能技术等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生成的 Markdown 格式的总结: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主要围绕后疫情时代医药生物行业的投资机会,具体包括:

  • 诊疗恢复与IVD需求修复: 随着新冠疫情影响减弱,常规诊疗逐步恢复,关注IVD集采预期消化后,进口替代逻辑下的化学发光等IVD细分领域,以及受益于国内产品升级和海外市场拓展的低值耗材领域。
  • 医疗消费复苏与滋补需求: 春节出行和消费回暖带动医疗消费复苏,关注受疫情影响的眼科、牙科、体检等医疗服务,以及“阳康”后对滋补中药的需求。
  • 创新药与核心医疗设备国产替代: 关注医保目录调整中创新药的机遇,以及设备贴息贷款、ICU扩建和医疗新基建带来的进口替代机会,如PET/CT医学影像设备和高端质谱仪等。

主要内容

本周观点+各版块关注重点

  • 后疫情时代投资主线: 建议关注诊疗恢复+消费复苏。
  • 合成生物学: 六部门发文加快推动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建议关注生物基材料的龙头企业:凯赛生物。
  • 设备板块: 国产内镜龙头步入收获期,2022 年业绩预告表现亮眼。建议关注海泰新光、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
  • 医疗器械: 随着常规院内诊疗逐步恢复,建议关注 IVD 集采带来的预期逐步消化,预计进口替代逻辑下的化学发光等 IVD 细分领域高速增长,以及受益于国内产品升级换代,海外市场不断开拓的低值耗材领域。建议关注:迈瑞医疗、万孚生物、基蛋生物等;低值耗材领域:振德医疗、采纳股份、康德莱等。

上周市场回顾

  • A股医药生物板块表现: 上涨2.50%,跑输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综指,在申万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4位。
  • 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表现: 下跌1.16%,跑输恒生指数,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排名第11位。
  • A股医药生物二级行业表现: 医疗服务板块涨幅最大,医药商业跌幅最大。
  • 个股涨跌幅情况: A股广誉远涨幅最大,港股中国医疗网络涨幅最大。

行业要闻与最新动态

  • 国内医药上市公司要闻: 汇宇制药、陇神戎发、梓橦宫、同和药业、智飞生物、新开源、大参林、凯普生物、盈康生命、九洲药业、易瑞生物、瑞康医药、诺思兰德、精华制药等公司发布相关公告。
  • 海外医药上市公司要闻: 绿叶制药、Abionyx Pharma、Arcutis Biotherapeutics、Leap Therapeutics、NewAmsterdam Pharma、Moderna、EVOQ Therapeutics、Horizon Therapeutics、Servier and Taiho Oncology、百时美施贵宝公司、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and Concert Pharma、Editas Medicine and Shoreline Biosciences、Seagen、Jazz Pharmaceuticals and Zymeworks、Intercept Pharmaceuticals、Roche等公司发布相关公告。

沪深港通资金流向更新

  • 陆股通: 净买入爱尔眼科、安科生物等,净卖出上海莱士、乐普医疗等。
  • 港股通: 净买入绿叶制药、石药集团等,净卖出中国中药、三叶草生物-B等。

行业核心数据库更新

  • 疫情数据更新: 各省份已度过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全国普通门诊正在有序恢复。
  • 一致性评价及注册信息更新: 圣诺生物、哈药集团、圣济堂、恒瑞医药、华润双鹤等公司相关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 核心原料药数据更新: 维生素类原料药价格基本持平,部分抗生素和心脑血管类原料药价格略有波动。
  • 各地集中采购及新政推行更新: 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2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

医药公司融资情况更新

  • 心脉医疗、海特生物、同和药业、新华医疗、舒泰神、广生堂、众生药业等公司定向增发预案更新。
  • 东宝生物、健友股份、东亚药业、联环药业、九典制药等公司可转债预案进度更新。

本周重要事项公告

  • 美年健康、华大基因、百洋医药、生物股份、中恒集团、博拓生物、盈康生命、英科医疗、华兰股份、恒瑞医药等公司召开股东大会。
  • 益方生物-U、采纳股份、华康医疗、复星医药、泽璟制药-U、英诺特、心脉医疗、拱东医疗、百合股份、甘李药业、康龙化成等公司股份解禁。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医药生物行业近期市场表现、政策动态、公司要闻以及疫情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后疫情时代诊疗恢复、消费复苏和国产替代是行业投资的三大主线。建议投资者关注IVD、低值耗材、医疗服务、滋补中药、创新药产业链以及核心医疗设备等细分领域,并关注相关公司的投资机会。同时,报告也提示了新冠疫情反复、药品/耗材降价以及行业政策变动等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