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生物医药行业深度:代谢相关脂肪肝炎(MASH/NASH):无药可治局面被打破,巨大市场需求待挖掘
下载次数:
2731 次
发布机构: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4-03
页数:
45页
核心要点及投资建议
代谢性脂肪性肝炎(MASH,原称NASH)疾病负担沉重,需求空间大。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较为严重的一种表现为5%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合并小叶内炎症和肝细胞气球样变性,伴或不伴肝纤维化。MASH难以自发缓解,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中国成年人中NAFLD患病率高达29.2%,10年内整体增长10%,中国NASH患病率约为2.4%-6.1%,我国NAFLD/NASH患者疾病负担沉重。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2030年全球NASH患病人数将达到4.9亿人,全球NASH药物市场将达到322亿美元。
首款创新药FDA获批,2024催化密集。NASH药物研发面临缺乏可靠的、无创的终点,标准肝组织病理学评估存在局限性等困难,药物研发难度较高。在研治疗NASH的三种最常见途径是作用于新陈代谢,纤维化和炎症。靶向新陈代谢的研究最为热门,涉及靶点包括THR-β,FXR,GLP-1R,PPAR,FGF21等,联合疗法也展现出较大的潜力。其中THR-β、FGF21、GLP-1前景较为明确,其中Madrigal的resmetirom(THR-β)已于2024年3月14日获得FDA批准上市,成为FDA批准的第一款MASH新药。AkeroTherapeutics公布了efruxifermin(FGF-21)治疗MASH96周积极结果,纤维化改善效果优异。礼来和默沙东等药企也陆续披露GLP-1多靶点药物治疗MASH结果,明显改善MASH相关指标,显著降低肝脏脂肪水平。
国内企业多点布局,多个产品进入临床后期。多个企业布局MASH相关药物:1)中国生物制药:引进Inventiva的拉尼兰诺(PPAR,III期)和安源医药的AP025(FGF21,II期);2)歌礼制药:布局多个靶点,FASN抑制剂、THR-β激动剂处于临床II期,多款不同机制产品在研。3)海思科:THR-β激动剂进入二期临床。4)东阳光药:FGF21/GLP-1-Fc融合蛋白处于临床二期。5)信达生物、恒瑞医药、众生药业、博瑞医药等多个药企布局GLP-1双靶点药物。同时建议关注微芯生物、君圣泰,MASH无创检测龙头福瑞股份等。
风险提示:临床研发失败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中文Markdown文档。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NASH)的市场前景和药物研发进展,揭示了以下核心观点:
NASH是NAFLD的严重阶段,定义为肝脏脂肪变性超过5%,并伴有炎症和肝细胞损伤。NASH难以自发缓解,可能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早期NASH表现为轻度纤维化,晚期则发展为显著纤维化或肝硬化。
中国成年人NAFLD患病率高达29.2%,NASH患病率约为2.4%-6.1%。NAFLD/NASH患病率随年龄增长,男性高于女性。病毒性肝炎与NAFLD/NASH合并率高,加重了我国疾病负担,预计2030年NAFLD/NASH相关死亡将占肝脏相关死亡的34%。
NASH的诊断通常始于实验室或影像检查发现的非特异性肝病。确诊NASH需要组织学证据,通过肝活检证明超过5%的肝脏脂肪变性、小叶炎症和肝细胞膨胀。
全球NASH患病人数持续上升,预计2030年将达到4.9亿人。全球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到322亿美元。中国NASH患病人数预计2030年将达到5550万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55亿人民币。
NASH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饮食、肠道微生物群、代谢器官和免疫系统等多个因素。药物研发主要集中于干预代谢、纤维化和炎症。常见的药物靶点包括FXR、GLP-1R、PPAR、FGF21、THR-β等。
THR-β、FGF21、GLP-1等靶点药物研发前景明确。Madrigal的resmetirom(THR-β激动剂)已获FDA批准上市。Akero Therapeutics的efruxifermin (FGF-21)和礼来、默沙东等药企的GLP-1多靶点药物也取得积极进展。
Intercept的核心产品奥贝胆酸(FXR激动剂)两次上市申请被FDA拒绝,最终停止NASH领域投资。
THR-β激动剂通过调节脂代谢、降低肝脏脂肪等机制治疗NASH。Madrigal的Resmetirom已获FDA批准上市,Viking的VK2809也处于临床二期开发阶段。
FGF21类似物具有胰岛素增敏和保肝特性。Akero的Efruxifermin和89Bio的Pegozafermin是该靶点研发的领先者。
GLP-1类药物通过增加肝脏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脂肪变性等机制治疗NASH。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礼来的Retatrutide等药物均取得积极临床数据。
PPAR激动剂通过调节脂质代谢、葡萄糖稳态和炎症等机制治疗NASH。Zydus Lifesciences的赛格列扎已在印度获批,Inventiva的拉尼兰诺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国内多家药企在MASH领域积极布局,涵盖PPAR、FGF21、GLP-1等多个靶点。
中国生物制药(正大天晴)通过合作授权和自主研发,拥有拉尼兰诺(PPAR激动剂)、AP025(FGF21融合蛋白)等多个临床阶段NASH治疗药物。
歌礼制药拥有FASN、THRβ和FXR等多个靶点的临床阶段候选药物,探索早期组合疗法。
海思科自主研发的THR-β激动剂HSK31679片已进入二期临床。
本报告全面分析了MASH/NASH的市场前景和药物研发进展。MASH疾病负担沉重,市场需求巨大,首款创新药的获批标志着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企业积极布局,有望分享市场红利。然而,药物研发仍面临诸多挑战,临床研发失败、竞争格局恶化、销售不及预期以及行业政策风险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市场发展。
生物医药行业专题:DRG/DIP更新报告:院端变革加速,结构持续优化
医药行业周报:和黄研发日详解新一轮研发潜力,Syk抑制剂潜在下一个重磅大品种
医药行业周报:医改持续深化,支持创新和中药
靶点图鉴系列报告:大交易频频,叶酸受体(FRα)ADC有什么魅力?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