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氟化工产业链:制冷剂至暗时期已过,高附加值含氟聚合物快速放量,氟化工迎来景气周期
下载次数:
1611 次
发布机构: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3-01
页数:
32页
萤石资源为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萤石在全球范围内储量有限。目前全球查明萤石资源储量约3.2亿吨,其中南非、墨西哥、中国、蒙古四国萤石储量位居世界前列,而日本、美国、印度等地基本没有萤石资源;目前全球萤石资源产量约824万吨,其中中国为世界最大的萤石产出国,其萤石产量高达世界萤石总产量的66%,而美国、欧盟等地资源面临耗尽,出于保护有限资源的目的现已停止开采。我国的萤石开采产业目前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萤石矿产的开采条件渐趋严格。
我国电子级氢氟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对高纯级品类的进口依赖性仍较高。1931年起,我国的无水氢氟酸实现工业化生产,为国内高纯电子级氢氟酸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逐渐打破电子级氢氟酸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我国电子级氢氟酸产能正持续提高,2020年国内产能为27万吨,2010-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4%。面板、半导体领域对电子级氢氟酸要求较高,制备技术壁垒高,工艺难以突破,目前我国出口的电子级氢氟酸产品都偏低端。
三代制冷剂定配额收官之年,逐步走向市场化。2020年我国步入三代制冷剂基准年时期,国内各氟制冷剂厂商正通过提前布局扩张产能、降低产品价格刺激销量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导致三代制冷剂产品暂时面临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目前三代制冷剂产能大幅扩张阶段结束,下游消费需求逐步恢复,供应过剩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制冷剂价格已步入增长区间。随着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预期龙头企业盈利表现将逐步改善,行业整体将迈入景气周期。
新能源发展带动含氟聚合物需求,我国氟化工产业朝高附加值方向迈进。近年来,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长驱动氟化工企业积极扩张PVDF产能。由于PVDF是动力汽车电池和3C电子品电池里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之一,在新能源汽车及3C消费电子的带动下,PVFD用于锂电池和半导体工业的柔性管道等方面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据联创股份,PVDF扩产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至3年左右,且R142b是生产PVDF的重要原材料,生产一吨PVDF需要消耗1.8吨左右的R142b。根据《蒙特利尔协定书》的规定,目前我国正处于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期,R142b的生产配额受到严格管控,在下游需求旺盛的情况下,PVDF将持续维持供不应求的状态。
风险提示:制冷剂下游需求受疫情影响萎缩;新能源对含氟聚合物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氟化工产业正经历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萤石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有限的储量和不均的分布对产业发展构成制约,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萤石生产国,拥有原料优势,但也面临着资源可持续性问题。制冷剂行业正经历从二代到三代、再到四代的更新换代,面临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但随着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高附加值含氟聚合物,如PTFE和PVDF,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和光伏产业的驱动下需求旺盛,但产能扩张受限,未来供需持续偏紧。
中国氟化工产业拥有萤石资源优势,但储采比低,高品质资源减少,未来需加强资源勘探和可持续利用。同时,需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减少对低端产品的依赖,提升产业竞争力。
制冷剂行业正经历环保法规驱动下的技术升级,三代制冷剂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缓解,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全球萤石资源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萤石生产国,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65%以上,拥有明显的原料优势。然而,中国萤石资源储采比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高品质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可持续性问题突出。 报告分析了中国萤石资源的六大特点,包括资源丰富但勘察程度低、分布相对集中但富矿少贫矿多、单一型萤石矿可利用资源储量低等。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萤石资源的开采和进出口管理,提高资源税税率,加强环保监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这些政策导致萤石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小散乱”问题得到改善,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行业收缩,未来萤石进口量可能继续增加。报告还分析了中国萤石的进出口贸易情况,主要集中于亚洲地区。
氢氟酸是氟化工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医药、冶金等领域。其生产受环保政策影响较大,供给端面临环保压力。报告分析了氢氟酸下游消费结构,其中氟烃工业(制冷剂)占比最大。
电子级氢氟酸是氢氟酸的高端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和液晶显示屏领域。中国电子级氢氟酸产业发展迅速,但对高纯级品类的进口依赖性仍然较高,未来需加强研发和技术突破。报告分析了电子级氢氟酸的纯度等级、主要应用领域以及产能发展趋势。
制冷剂经历了四代技术变革,从破坏臭氧层的CFCs到环保的HFCs和HFOs。报告详细介绍了历代制冷剂的特性、环保性能和应用情况,以及《蒙特利尔协定书》和《基加利修正案》对制冷剂行业的影响。
报告分析了制冷剂产业链上下游情况,上游萤石资源供给受限,下游汽车和空调消费需求是主要驱动力。三代制冷剂产能扩张阶段基本结束,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缓解,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改善。报告还分析了主要制冷剂(R22、R134a、R32、R125)的产能和市场竞争格局。
PTFE具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电子电气、汽车航天等领域。报告分析了PTFE的生产工艺、下游应用领域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格局。中国PTFE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中低端产品竞争力增强,但高品质产品仍依赖进口。
PVDF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和光伏产业的驱动下需求旺盛,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粘结剂、太阳能背板和氟碳涂料等领域。报告分析了PVDF的生产工艺、下游应用领域以及供需情况。由于原材料R142b产能受限,PVDF产能扩张有限,未来供需持续偏紧。
报告最后列出了氟化工产业链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制冷剂下游需求受疫情影响萎缩、新能源对含氟聚合物需求不及预期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本报告对中国氟化工产业链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中国氟化工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萤石资源的有限性和制冷剂行业的环保压力对产业发展构成挑战,但高附加值含氟聚合物在新兴产业的驱动下需求旺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中国氟化工产业需加强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才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同时,需密切关注下游需求变化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
生物医药行业专题:DRG/DIP更新报告:院端变革加速,结构持续优化
医药行业周报:和黄研发日详解新一轮研发潜力,Syk抑制剂潜在下一个重磅大品种
医药行业周报:医改持续深化,支持创新和中药
靶点图鉴系列报告:大交易频频,叶酸受体(FRα)ADC有什么魅力?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