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进行时,各细分子行业分化加大
下载次数:
679 次
发布机构: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5-04-17
页数:
16页
主要内容:
2025 年国产替代、价格下行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主旋律。受益于创新支持、国产招投标采购、集采等政策推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技术水平与国际龙头企业快速缩小、国产渗透率不断提高,医用医疗设备、高值耗材、免疫诊断(化学发光)等细分领域,国产替代空间仍较大。随着医保控费政策以及医疗反腐的深化推进,2025 年医疗器械产品价格或继续下降。
2025 年医疗器械各细分子行业分化将加大。受医疗反腐、医院招投标放缓影响,医用医疗设备企业 2024 年业绩承压,2025 年以旧换新政策或推动行业回暖。受新冠疫情产品需求回落、消费疲软、电商渠道费用攀升等因素影响,家用医疗设备龙头企业 2024 年业绩承压,2025 年竞争或加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提质扩面、国产替代加速,2025 年集采负面影响将加速出清。低值医用耗材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低,2025 年随着国内集采等医保控费政策推进、海外关税摩擦加大,低值医用耗材企业业绩或将继续承压。2025 年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将常态化,分子诊断、生化诊断等细分行业企业利润将继续承压,化学发光、POCT 等细分行业国产替代加速、龙头企业或受益。
医疗器械样本企业整体杠杆水平较低,预计 2025 年信用水平维持稳定,但需持续关注体外诊断企业的应收账款回笼、高值耗材企业的存货跌价风险,以及关税摩擦带来的经营风险。近年来医疗器械行业样本企业毛利率水平呈小幅下降趋势,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占营收比重呈上升趋势,整体盈利能力持续下降;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基本能覆盖投资需求,整体财务杠杆水平较低,短期流动性较为充沛。预计 2025 年医疗器械样本企业毛利率继续小幅下降,盈利能力继续承压,财务杠杆水平保持稳定,IVD 行业应收账款仍存在一定回收风险,高值耗材行业存货仍面临跌价损失风险。此外需关注,随着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关税摩擦加大,以出口为主的家用医疗设备、体外诊断以及低值耗材企业经营或面临一定冲击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呈现国产替代加速、价格下行以及细分领域分化加剧的态势。政策支持、集采常态化以及医疗反腐等因素将深刻影响行业发展,不同细分领域的企业将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高值耗材行业有望保持较快增长,而家用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和低值耗材行业则面临更大的压力。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庞大,增长潜力巨大,但高端市场仍被外资企业主导。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国产替代,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持续增加,国产产品占比不断提高。然而,医保控费政策和医疗反腐的深化,将导致医疗器械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企业盈利能力面临压力。
不同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差异显著。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虽然带来价格下降,但国产替代加速,集采负面影响将逐渐出清,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低值医用耗材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低,在国内集采和国际关税摩擦的双重压力下,企业业绩将持续承压。体外诊断行业受新冠疫情红利消退和集采常态化的影响,分子诊断和生化诊断领域利润将继续承压,而化学发光和POCT领域国产替代加速,龙头企业或将受益。医用医疗设备行业在医疗反腐和招投标放缓的影响下业绩承压,但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推动行业回暖。家用医疗设备行业则面临新冠疫情后需求回落、消费疲软和电商渠道费用攀升等挑战,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快速发展,但行业集中度低,高端市场仍由外资主导。未来国产替代和价格下行为行业主旋律,企业业绩分化将加速。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包括鼓励创新、推动国产采购和集采等,这些政策促进了行业增长,但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和价格压力。药械比的差距也表明医疗器械市场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医用医疗设备行业2024年受医疗反腐和招投标放缓影响业绩承压,但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推动行业回暖。家用医疗设备行业则面临新冠疫情后需求回落、消费疲软和电商渠道费用攀升等挑战,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医用医疗设备市场高端领域仍被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国产替代空间依然较大。
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提质扩面,国产替代加速,预计未来集采价格降幅趋缓,对企业业绩负面冲击减弱。低值医用耗材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低,随着国内集采的推进和海外关税摩擦加大,企业业绩将持续承压。
2024年新冠疫情影响逐步出清,IVD行业恢复常态化发展。预计2025年分子诊断、生化诊断等细分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继续承压,化学发光、POCT等细分行业国产替代加速、龙头企业或受益。IVD行业技术迭代更新快,对企业研发能力要求高,仪器与试剂共同发展的经营模式是行业惯例。
报告选取121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其财务数据,包括营收、净利润、毛利率、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存货和现金流等指标。结果显示,受医保控费、医疗反腐和新冠疫情红利消退的影响,医疗器械样本企业业绩增速承压,业绩分化加大。高值耗材行业业绩增长较好,而家用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和低值耗材行业净利润增长率继续承压。行业毛利率持续下降,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占比上升,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长,存货周转天数较长,需关注相关风险。样本企业整体财务杠杆水平较低,短期流动性较为充沛。
本报告对中国医疗器械行业2025年的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国产替代加速、价格下行和细分领域分化加剧将成为行业的主要特征。国家政策、医保控费、医疗反腐以及国际形势等因素将深刻影响行业发展,不同细分领域的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各不相同。报告还对样本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行业盈利能力下降、应收账款和存货风险等问题,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未来,企业需要加强研发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大宗系列|化工:大投产后聚酯产业链表现分化,PTA供需压力大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