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周报:十四五配置证规划出台,行业供给端扩容持续
下载次数:
1744 次
发布机构: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7-04
页数:
19页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 2023 年 6 月 26 日- 6 月 30 日, 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 1.1%,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6%,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 16; 2023 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 5.6%,跑输沪深 300 指数 4.8%,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 21 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 安必平(28.35%)、 柳药集团(22.21%)、仟源医药(20.59%)、 嘉应制药(18.18%)、东阿阿胶(13.24%)。
“十四五”配置证规划出台,行业供给端扩容持续。 2023 年 6 月 29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本次十四五规划新增规划重离子质子放疗系统 41 台(存量 19 台,增速 216%)、高端放射治疗类设备 76 台(存量 49台,增速 155%)、 PET/MR141 台(存量 69 台,增速 204%)、 PET/CT860 台(存量 807 台,增速 107%)、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 559 台(存量 260 台,增速 215%),常规放射治疗类设备 1968 台(存量 3365 台,增速 58%)。总体高端品类存量总数翻倍,符合此前市场预期,高端大型设备及产业链持续迎来供给端加速扩容。叠加此前《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 年)》已将 CT、 MR 移除配置证、部分甲类乙类降级管理、甲乙类限额调增。行业供给端持续宽松,有望推动大型设备采购端提速。大型设备头部企业高端进口替代的能力或将实质性最大受益于配置证进一步放开,看好医学影像龙头联影医疗及相关产业链受益标的东诚药业,以及同样显著受配置证提振的微创机器人、国产放射设备龙头新华医疗、 CT、 MR 产品中高端升级的万东医疗、核心部件战略升级的奕瑞科技。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 上周医药跑赢大盘, 从细分领域上看,商业、化药和中药相对较强,我们认为主要系上周迎来上半年收官, Q2 业绩正式开始被关注,以 AI 为代表的主题投资回调较大,而 23 年医药业绩有相对优势,从细分领域上看,商业和院内化药明确受益疫后复苏,优质中药则有望延续 Q1 高增长态势且对基药目录有所期待,我们预计 Q2 院内端药品和中药将有不错的表现, 同时估值相对合理,创新药产业链相关标的(或因高基数,或因下游订单需求)业绩有所承压。 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处于底部区域, Q2 整体预计增长不错, 在市场情绪低落时可以积极乐观起来, 当前仍维持中短期的判断:坚持“中西结合” +“中特估-国企改革” +“自下而上挖个股,特别是 Q2 业绩预期好的”的投资策略。站在全年角度,我们仍持乐观态度,医药有望戴维斯双击,迎结构化行情,有业绩和政策两大支持:业绩上-国内进入后疫情时代,就诊和消费复苏明确, 2023 年医药业绩向好;估值上-医保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政策关注点正从医保控费逐步转向国家对医疗的投入力度加大;我们认为医药结构行情持续性强, 具体细分看好如下:
一、医药消费: 疫后复苏为 23 年关键词,从产品到服务均将恢复,从 23Q2 开始业绩有望超预期: 1)中药: 民族瑰宝,国家鼓励传承与创新, 23 年业绩有望超预期,看好中药企业国企改革和品牌传承,以及配方颗粒和中药新药的创新方向,关注:太极集团、昆药集团、康缘药业、方盛制药、桂林三金、同仁堂、健民集团、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和中国中药等; 2)疫苗: 看好小孩苗复苏和成人苗放量,关注: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百克生物和欧林生物等; 3)消费药械: 关注:长春高新、华东医药、泰恩康、一品红、我武生物、九典制药、鱼跃医疗、麦澜德和美好医疗等; 4)零售药店: 一心堂和健之佳等; 5)医疗服务及临床 CRO:医院诊疗活动恢复正常,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锦欣生殖、泰格医药、诺思格、普蕊斯、通策医疗、三星医疗、国际医学和何氏眼科等;
二、医药科技:创新为永恒主线,大品种 23 年或将进入放量期,创新药械及产业链将依次崛起: 1)创新药: 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康方生物、 康诺亚、 再鼎医药、海思科、 海创药业、君实生物、荣昌生物等; 2)创新器械: 建议关注有望即将进入兑现阶段的创新品种,三诺生物、 迈得医疗、正海生物、迈普医学等。 3)创新药产业链: 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 CXO 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和元生物、百诚医药和阳光诺和等;
三、医药制造: 受益配置证进一步放开和进口替代: 1)医疗设备: 重点关注替代空间大的影像设备和内窥镜等,关注: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和迈瑞医疗等; 2)体外诊断: 政策缓和,看好免疫诊断,关注:普门科技、迪瑞医疗、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等; 3)高值耗材: 替代空间大的电生理、骨科和吻合器等,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威高骨科、三友医疗、春立医疗、戴维医疗、天臣医疗、康拓医疗等; 4)生命科学和药械制造上游: 产业链自主可控下的进口替代,关注:华大智造、多宁生物、东富龙、楚天科技、奥浦迈、纳微科技、康为世纪和近岸蛋白等;
本周投资组合: 恒瑞医药、 欧林生物、 荣昌生物、 康方生物、 智飞生物、 盘龙药业;
七月投资组合: 西藏药业、 长春高新、 康弘药业、 双鹭药业、 桂林三金、 重药控股;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医药行业在经历了疫情后的调整期后,正展现出积极的复苏态势,并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投资策略应围绕“中西结合”、“中特估-国企改革”、“自下而上挖个股(特别是Q2业绩预期好的)”三个关键词展开,看好医药消费、医药科技、医药制造等细分领域,以及中药、疫苗、创新药、医疗器械等具体板块的结构性行情。 “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行业供给端扩容,利好高端医疗设备及产业链相关企业。
国家政策正从医保控费逐步转向加大医疗投入,为医药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后疫情时代,国内就诊和消费复苏明确,2023年医药行业业绩有望向好,估值也相对合理。
“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出台,大幅增加了高端医疗设备的配置数量,例如重离子质子放疗系统、高端放射治疗设备、PET/MR等,这将加速行业供给端扩容,并推动大型设备采购提速,利好相关龙头企业。
报告首先回顾了2023年6月26日至6月30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的行情,指数上涨1.1%,跑赢沪深300指数1.6%。但年初至今,该板块指数下跌5.6%,跑输沪深300指数4.8%。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安必平、柳药集团、仟源医药、嘉应制药、东阿阿胶。报告指出,上周医药板块跑赢大盘,主要原因是上半年收官,Q2业绩开始受到关注,而医药行业在2023年拥有相对优势。投资策略建议坚持“中西结合”+“中特估-国企改革”+“自下而上挖个股,特别是Q2业绩预期好的”。
报告对医药行业细分板块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
医药消费: 看好疫后复苏带来的增长,重点关注中药(太极集团、昆药集团等)、疫苗(智飞生物、万泰生物等)、消费药械(长春高新、鱼跃医疗等)、零售药店(一心堂、健之佳等)以及医疗服务和临床CRO(爱尔眼科、泰格医药等)。
医药科技: 创新为永恒主线,看好大品种在23年进入放量期,以及创新药械及产业链的崛起。重点关注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创新器械(三诺生物、迈得医疗等)和创新药产业链(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
医药制造: 受益于配置证进一步放开和进口替代,重点关注医疗设备(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等)、体外诊断(普门科技、安图生物等)、高值耗材(微电生理、威高骨科等)以及生命科学和药械制造上游(华大智造、东富龙等)。
报告详细解读了2023年6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该规划大幅增加了高端医疗设备的配置数量,这将持续推动行业供给端扩容,利好高端医疗设备及产业链相关企业,例如联影医疗、东诚药业、微创机器人、新华医疗等。
报告回顾了配置证审批制度的演变过程,指出政策持续优化,为供给端扩容奠定了基础。2018年和2023年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都对配置证管理制度进行了优化,简化审批流程,提高了价格限额,进一步促进了医疗设备的采购和安装。
报告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大型医用设备装机量的增长情况,并预测“十四五”规划的落地将持续带动行业供给端扩容,进一步促进装机量增长。
报告梳理了本周医药行业的重大事件,包括: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CDE起草放射性治疗药物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第八批国采等行业事件,以及齐鲁制药、eVENUS PHARMACEUTICAL LABORATORIES INC.、恒瑞医药等公司的个股事件。
报告对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本周的行情进行了回顾,包括板块指数涨跌幅、个股涨跌幅、估值情况、成交额情况以及沪港通资金的增减持情况等。
本报告对医药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该行业正处于复苏和结构性行情阶段,并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出台,进一步利好高端医疗设备及产业链相关企业。投资者应关注行业复苏趋势,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 报告中提到的细分领域和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者需独立判断,谨慎投资。
生物医药行业专题:DRG/DIP更新报告:院端变革加速,结构持续优化
医药行业周报:和黄研发日详解新一轮研发潜力,Syk抑制剂潜在下一个重磅大品种
医药行业周报:医改持续深化,支持创新和中药
靶点图鉴系列报告:大交易频频,叶酸受体(FRα)ADC有什么魅力?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