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2023年半年报财报分析——传统制药

医药生物:2023年半年报财报分析——传统制药

研报

医药生物:2023年半年报财报分析——传统制药

  我们认为传统制药公司在中国药品集采、 创新药通过国谈进入医保政策影响下, 通过提升销售营运效率、 增加研发投入促进长期发展, 有望持续推动板块向上发展。 2023年上半年传统制药板块整体收入2349.4亿元, 同比增长5.47%, 整体保持稳定。   制药公司进行研发投入的同时控制销售费用的投入, 板块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2023H1及2022H1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0.00%和20.49%, 销售费用率下降0.49pct;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07%和6.62%, 研发费用率上升0.45pct。   各制药公司积极向创新转型, 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有一批自研创新药管线品种成功上市,贡献收入。 后续公司通过单药拓展适应症或药物联用的方式持续提升药物的销售规模预期。 此外, 制药公司通过多途径推动创新业务发展, 包括下设创新药平台子公司或BD合作项目引进优质项目。   建议关注: 恒瑞医药、 信立泰、 恩华药业、 海思科、 京新药业等。   风险提示: 个别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政策波动风险,药物研发失败风险,市场震荡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01

  • 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9-18

  • 页数:

    1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我们认为传统制药公司在中国药品集采、 创新药通过国谈进入医保政策影响下, 通过提升销售营运效率、 增加研发投入促进长期发展, 有望持续推动板块向上发展。 2023年上半年传统制药板块整体收入2349.4亿元, 同比增长5.47%, 整体保持稳定。

  制药公司进行研发投入的同时控制销售费用的投入, 板块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2023H1及2022H1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0.00%和20.49%, 销售费用率下降0.49pct;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07%和6.62%, 研发费用率上升0.45pct。

  各制药公司积极向创新转型, 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有一批自研创新药管线品种成功上市,贡献收入。 后续公司通过单药拓展适应症或药物联用的方式持续提升药物的销售规模预期。 此外, 制药公司通过多途径推动创新业务发展, 包括下设创新药平台子公司或BD合作项目引进优质项目。

  建议关注: 恒瑞医药、 信立泰、 恩华药业、 海思科、 京新药业等。

  风险提示: 个别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政策波动风险,药物研发失败风险,市场震荡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在药品集采和创新药医保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中国传统制药行业2023年上半年整体保持稳定增长,但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传统制药企业通过提升销售运营效率、增加研发投入,积极向创新转型,寻求长期发展。报告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信立泰、恩华药业、海思科、京新药业等公司。

传统制药行业稳定增长,效率提升与创新转型并行

中国传统制药行业在2023年上半年展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企业通过精简销售费用,提升运营效率,同时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布局创新药领域,以应对集采政策带来的挑战,并寻求长期可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

2023年上半年传统制药行业整体业绩分析

2023年上半年,传统制药板块整体收入达2349.4亿元,同比增长5.47%,保持稳定增长。然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0.13%,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0.72%,利润增速放缓。销售费用率下降0.49个百分点至20.00%,而研发费用率上升0.45个百分点至7.07%,体现了企业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加大研发投入的战略方向。毛利率为46.19%。 这些数据表明,行业整体盈利能力面临一定压力,但企业正在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挑战。

大型制药公司:创新转型驱动业绩增长

报告分析了中国生物制药、恒瑞医药、石药集团和翰森制药等大型制药公司的业绩表现。2019-2023H1,多数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存在差异。例如,恒瑞医药2022年营收同比下降17.87%,而中国生物制药同比增长7.14%。 同时,大型制药公司普遍降低了销售费用率,并提高了研发费用率,积极推进创新转型。

中小型制药公司:营收回升,费用率持续优化

报告还关注了信立泰、京新药业、恩华药业和海思科等中小型制药公司的表现。这些公司2023H1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并通过优化销售和费用率,提升盈利能力。 尽管部分公司在集采政策影响下经历了营收下滑,但目前已逐渐回升。研发费用率普遍提升,显示出中小型企业对创新的重视。

创新药研发管线及BD合作策略

报告详细分析了各制药公司的在研管线,包括自研产品和通过许可引进(license-in)的产品。 大型制药公司拥有丰富的自研管线,涵盖新药研发、适应症拓展和药物联用等多种类型。 同时,BD合作成为重要的补充,例如引进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Ibrexafungerp等产品丰富了管线。 报告列举了部分公司在研管线,并分析了其研发阶段和潜在市场。

BD合作模式:引进与授权出海

报告分析了制药公司积极开展的BD合作,包括产品引进和研发成果授权出海。 引进创新产品可以快速丰富企业研发管线,加速差异化和全球化发展。 授权出海则加速了研发成果的商业化价值兑现,报告列举了2023年多项中国制药公司海外授权交易案例,交易总额巨大,体现了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传统制药公司创新转型:子公司战略

许多传统制药公司积极设立创新药平台子公司,推动创新药研发和商业化。报告列举了石药集团、科伦药业、三生制药等公司下设的创新药平台子公司,并分析了其主营业务和研发进展,这些子公司为母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总结

本报告对2023年上半年中国传统制药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数据显示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但利润增速放缓。企业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加大研发投入和积极开展BD合作等策略,应对集采政策带来的挑战,并积极向创新转型。大型制药公司凭借丰富的自研管线和强大的研发实力保持领先地位,而中小型制药公司则通过优化费用率和积极引进创新产品来提升竞争力。 创新药研发管线建设和BD合作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传统制药公司设立创新药平台子公司也加速了创新成果的转化。 未来,中国传统制药行业的发展将取决于企业持续的创新能力、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对政策变化的有效应对。 报告建议关注在创新研发和运营效率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