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化工新材料周报:全球首个工业硅期货将在广期所上市,万润股份控股子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下载次数:
2102 次
发布机构: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12-12
页数:
35页
核心逻辑
化工新材料领域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化工行业随着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市占率向龙头集中是大趋势,核心竞争门槛为成本和效率;下游仍处于快速增长的新材料领域则不同,核心的竞争壁垒为研发能力、产业链验证门槛、服务能力等,随着政策支持,国内化工新材料行业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我们推荐处于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化工新材料优质标的,主要包括电子化学品(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 5G 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医药中间体等领域。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行业信息更新
半导体相关:
12 月 6 日, SEMI 大半导体产业网: AMD 首席技术长 MarkPapermaster 近日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技术峰会上表示, 摩尔定律还未失效,未来 6-8 年内仍会有效;不过之后的芯片技术会越来越复杂,这也意味着成本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先进制程。 Papermaster 指出, AMD 正是看到了这点,于是几年前便转向小芯片堆叠技术发展;且如果小芯片堆叠技术是克服不断上涨的硅生产价格的其中一个关键方式,那么将 CPU、 GPU 与专用加速器结合在一起显得更加重要,得以实现更大的创新。
显示材料相关:
12 月 6 日, LED inside:人民日报记者日前从工信部获悉:作为数字时代信息呈现的主要载体和人机交互的基础窗口,近年来,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不断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显示面板年产能达到 2 亿平方米,产业规模跃居全球第一。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统计数据显示, 2021 年,我国显示行业产值约 5868 亿元,较 10 年前增长近 8 倍;显示面板出货面积约 1.6 亿平方米,较10 年前增长 7 倍以上;产业规模与显示面板出货面积在全球市场的占比分别提升到 36.9%和 63.3%,成为全球第一。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在 LCD(液晶显示器)领域,国内企业已突破技术壁垒实现并跑,并在技术、产品、市场份额、成本、效率等方面形成领先竞争力,全球市占率超过 70%。在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领域,国内企业已掌握核心技术,并向高刷新率、像素排列等技术创新领域拓展,生产规模快速扩大。其中,中小型 OLED 市占率快速提升,统计显示,今年三季度,国产智能手机 OLED 面板市场份额已经占据全球市场的 30%,比去年同期提升 10 个百分点。
新能源材料相关:
12 月 6 日,新能源网:日前,证监会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开展工业硅期货和期权交易。工业硅期货和期权是广州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首个品种,也是我国首个新能源金属品种,还是全球首个工业硅期货。工业硅是“硅能源”产业的重要原料。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推出工业硅期货和期权,对于完善工业硅价格形成机制、提升市场主体风险管理能力和助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近两年有实力的一线光伏企业都在纷纷转向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纷纷向上游硅料环节延伸,谋求一体化布局。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建立起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产业格局,工业硅期货赋能光伏产业发展。
重点企业信息更新:
万润股份: 12 月 8 日,公司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拟增资认购新增股份不超过 98 万股,占本次增资扩股后股份总额的比例不超过 1.43%,认购价格 10.07元/股,参加对象合计不超过 29 人,单一员工持股比例不高于三月科技总股本的 1%,不设置预留股份。
重点关注公司:
重点推荐万润股份, 公司 OLED+沸石分子筛双向发力将带动公司持续成长。
建议关注鼎龙股份,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 CMP 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 CMP 抛光垫供应商,在国内抛光垫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重点推荐国瓷材料,公司是我国无机新材料平台型公司, 熟练掌握了水热法核心技术,内生的 MLCC 陶瓷粉、氧化锆、氧化铝均达到世界级水平;外延并购的王子制陶(陶瓷制品)和爱尔创(氧化锆下游制品)均是公司产品的下游,都迎来快速增长。
建议关注飞凯材料, 公司是电子化学品龙头企业, 5000t/aTFT-LCD光刻胶项目向客户稳定供货, 5500t/a 合成新材料项目和 100t/a 高性能光电新材料提纯项目的产能正稳步提升, OLED 材料的试验能力和生产线建设亦在有序推进,看好上述项目推动公司未来新增长。
建议关注濮阳惠成, 公司专注顺酐酸酐衍生物和功能中间体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受益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电网、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型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对顺酐酸酐衍生物的需求持续增长。
重点推荐巨化股份, 公司拥有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 主要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生产,核心业务氟化工处于国内龙头地位(其中氟致冷剂处于全球龙头地位),特色氯碱新材料处国内龙头地位。
建议关注万盛股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磷系阻燃剂生产商,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实践积累,公司差异化的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产品逐步被高端客户所接受。
建议关注江化微,公司是国内产品品种最齐全、配套能力最强的湿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平板显示、半导体及 LED、光伏太阳能等多个电子领域,同时能在清洗、光刻、蚀刻等多个关键技术工艺环节中应用。
重点推荐合盛硅业, 公司在工业硅及有机硅产业链完整,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上下游协同效应有望持续加强,随着在建项目的稳步推进,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建议关注彤程新材, 公司积极推进电子材料业务,紧紧抓住关键材料急需国产化替代的契机,巩固半导体光刻胶和显示光刻胶板块协同发展的优势,实现光刻胶横向产业新突破,并反溯核心原材料的开发,加快公司电子酚醛树脂在光刻胶领域的开发及导入,充分发挥公司产业链优势,形成产业链一体发展的新模式。
风险提示: 替代技术出现;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大幅下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化工新材料领域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传统化工行业面临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和龙头企业市占率集中的挑战,而新材料领域则因研发能力、产业链验证门槛和服务能力等壁垒而保持快速增长。报告维持化工新材料行业“推荐”评级,并重点推荐万润股份、国瓷材料和合盛硅业等优质标的,这些公司具备核心竞争力,在各自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趋势。
传统化工行业面临下游需求增速放缓的困境,市占率向龙头企业集中成为大趋势,成本和效率成为核心竞争门槛。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新材料领域保持快速增长,研发能力、产业链验证门槛和服务能力构成了其核心竞争壁垒。在政策支持下,国内化工新材料行业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
报告推荐处于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化工新材料优质标的,主要包括电子化学品(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5G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和医药中间体等领域。报告重点推荐以下公司:
本报告通过对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其他材料四个板块的行业信息、公司信息和产业数据的分析,对化工新材料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总结了AMD首席技术长关于摩尔定律和芯片技术发展趋势的观点,以及中国电科在微波集成电路领域取得的国际标准制定成就,以及SK海力士在DDR5内存技术上的突破。这些信息反映了半导体行业技术持续创新和竞争加剧的现状。
报告更新了鼎龙股份、万润股份等公司的相关信息,包括股份减持、员工持股计划等。
报告提供了费城半导体指数、北美半导体制造商出货额、DRAM和NAND价格变化以及MLCC台股营收同比数据等,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半导体行业的市场动态。
报告介绍了新型双钙钛矿材料在白光LED领域的应用进展,以及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领先地位。
报告更新了飞凯材料和濮阳惠成的公司信息,包括股份减持、资金管理等。
报告提供了液晶面板价格数据,反映了显示材料行业的市场价格走势。
报告重点关注了工业硅期货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的消息,以及海上风电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动态。这些信息反映了新能源材料行业快速发展和政策支持的现状。
报告更新了多氟多和福斯特等公司的相关信息,包括股权转让、募集资金使用等。
报告提供了碳酸锂、氢氧化锂、DMC溶剂、隔膜(湿法和干法)、六氟磷酸锂、三元材料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现货价等数据,全面反映了新能源材料行业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
报告更新了道明光学和火炬电子等公司的相关信息,包括股份质押、设立全资子公司等。
报告对半导体材料、OLED和液晶等板块的指数与沪深300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供了重点个股的年涨跌幅和周涨跌幅排序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各板块的市场表现。
报告列出了重点关注公司的股票代码、名称、股价以及2021年、2022年预期和2023年预期每股收益(EPS)和市盈率(PE)等数据,并给出了投资评级。
本报告对化工新材料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分析,并结合行业信息、公司信息和产业数据,对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进行了深入探讨。报告维持化工新材料行业“推荐”评级,并重点推荐了多家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标的,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报告也指出了替代技术出现、行业竞争加剧、经济下行、产品价格波动以及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等潜在风险。 投资者应谨慎决策,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丁辛醇价格上涨,赛轮股东拟增持
化工新材料产业周报:2024Q3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同增6.8%,星舰将于月日第六次试飞
医药行业报告:中国卫生费用中观图景,医保资金来源和去向的量化拆解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制冷剂R134a、正丁醇价格上涨,看好化工长周期景气向上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