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高端制造行业事件点评:成都细化加氢站建设细则,氢能基建落地加快
下载次数:
732 次
发布机构: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
2021-03-24
页数:
3页
据高工氢电网3月24日报道,近日,成都市经信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成都市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主要针对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加氢站,包括独立加氢站、合建站、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的规划、审批、设计、施工、验收,以及加氢站运营与安全管理等。试行办法指出,全市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将由成都市经信局牵头编制,并由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纳入城乡规划。自2019年正式启动绿色氢都以来,成都已成为国内氢能发展重点城市之一。
点评
我们认为:
1.中国加氢站的核心设备目前仍然依赖进口,制氢技术与国外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但国产化大趋势已经初见倪端。
加氢站是氢能源产业链的核心,在上游制氢和下游用户之间起到关键性的连接作用。加氢站的技术路线主要是站内制氢技术和外供氢技术。站内制氢技术又包括天然气重整制氢和电解水制氢。其中,电解水制氢已经应用广泛且技术已十分成熟,欧洲大多数加氢站都采用此技术,然而我国大部分加氢站仍未能掌握这种技术,仅有少部分加氢站具备站内制氢能力,其余加氢站的氢气则主要来源于外部供氢,即使用氢气长管拖车(运输高压气态氢)、液氢槽车(运输低温液态氢)运输。由于国内缺乏成熟量产的加氢站设备厂商,因此购买进口设备推高了加氢站建设成本,平均成本为1500万元左右,过高的建设费用使得大多数加氢站都处于亏损状态。未来,我国将加速研制加氢站核心组件,提高设备国产化程度,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
2.国家积极推动加氢站建设,各地积极出台政策落实加氢站规划。
由于加氢站建设数量的普及将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进程,国家近年来重点扶持加氢站建设。2020年6月,住建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国家标准《加氢站技术规范(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拟新增液态氢储存相关内容及技术标准;同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未来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产业链发展。现如今,我国多个城市已经开始布局氢能产业,在加氢站方面,2025年我国加氢站规划建成300座,到2030年加氢站总数将高达1500座。
3.我国氢能产业链初具雏形,氢能行业市场空间巨大,将迎来快速爆发期。
氢能源的广泛应用是国际大趋势,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能占能源比重将达到18%,氢能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5万亿美元。随着技术突破和资本方的持续投入,未来十到二十年年全球氢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在氢能领域,我国已经初步布局了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涵盖制氢、储运、加注、应用等4个环节,中央政府也在积极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全国已有20多个省、46个城市开始关于氢产业的战略规划,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氢能及其相关产业累计产值将超过9千亿元。
投资建议
加氢站建设正处于行业黄金期,其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我们建议关注加氢站板块的相关标的:厚普股份、深冷股份、中泰股份、美锦能源、华昌化工和富瑞特装等。
风险提示:核心设备不完善风险;技术壁垒风险;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氢能行业周报:国鸿氢能港股上市递表
氢能行业周报:国内首个电解槽评价标准发布
能源材料行业周报:美国启动核能和氢基础设施计划
能源行业日报:能源及公用事业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日报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