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周报:高血压或可不用吃药,介入治疗百亿市场将起

医药行业周报:高血压或可不用吃药,介入治疗百亿市场将起

研报

医药行业周报:高血压或可不用吃药,介入治疗百亿市场将起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2023年4月10日-4月14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0.8%,跑赢沪深300指数1.5%,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8;2023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5.3%,跑输沪深300指数0.44%,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2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圣诺生物(39.82%)、诺禾致源(28.64%)、迈威生物-U(23.33%)、艾迪药业(22.45%)、贝瑞基因(21.26%)。   高血压或可不用吃药,介入治疗时代即将开始,百亿市场扬帆起航。高血压是一种患病人数多,治疗负担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为唯二的治疗方式,但药物存在依从性低的问题,同时存在数量相当庞大的耐药人群,导致中国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仅为18%,美国未控制人群达4320万人,新的治疗方式迫在眉睫。高血压介入治疗临床历史悠久,其中肾神经射频消融询证依据最坚实,也是目前最有效、临床证据最充分的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方式。目前中美均未有商业化产品上市,中美多个厂家产品均处于临床后期/申报阶段,有望在2024年前后获批,其中国内厂家产品颇具亮点。我们通过从不同角度对比RDN与心脏电生理,发现无论是在商业模式、理论适用人群、海内外差距等方面,相比心脏电生理国内厂商所处的市场环境,RDN的国内厂商具备较大优势。我们预计2030年中国及美国的市场规模(出厂口径)能分别达到104及342亿元,高血压介入治疗时代即将开始。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本周医药指数在下半周显著跑赢大盘,港股医药显著跑赢恒生指数,从细分板块看,中药正常回调,而风险偏好高的AI+和创新药表现很好,A股和港股共振,且4-6月创新药有很多数据发布催化,预计行情持续性较强。当前我们仍坚持三大方向:中药+创新药+一季报预计向好。整体市场观点方面,我们延续23年年度策略判断:2023年医药有望戴维斯双击,将迎结构化牛市,有业绩和政策两大支持:业绩上-国内进入后疫情时代,就诊和消费复苏明确,2023年医药业绩向好;估值上-医保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政策关注点正从医保控费逐步转向国家对医疗的投入力度加大;我们认为医药行情持续性强,医药消费、科技和制造将依次崛起,具体细分看好如下:   一、医药消费崛起:疫后复苏为23年关键词,从产品到服务均将恢复,从23Q2开始业绩有望超预期:1)中药:民族瑰宝,国家鼓励传承与创新,23年业绩有望超预期,看好中药企业国企改革和品牌传承,以及配方颗粒和中药新药的创新方向,关注:太极集团、昆药集团、康缘药业、方盛制药、桂林三金、同仁堂、健民集团、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和中国中药等;2)疫苗:看好小孩苗复苏和成人苗放量,关注: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百克生物和欧林生物等;3)消费药械:关注:长春高新、华东医药、泰恩康、一品红、我武生物、九典制药、鱼跃医疗、麦澜德和美好医疗等;4)零售药店:一心堂和健之佳等;5)医疗服务及临床CRO:医院诊疗活动恢复正常,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锦欣生殖、泰格医药、诺思格、普蕊斯、通策医疗、三星医疗、国际医学和何氏眼科等;   二、医药科技崛起:创新为永恒主线,关注宏观流动性改善,大品种23年或将进入放量期,创新药及产业链将依次崛起:1)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康方生物、康诺亚、再鼎医药、海思科、海创药业、君实生物、荣昌生物等;2)创新药产业链: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CXO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和元生物、百诚医药和阳光诺和等;3)创新器械:建议关注有望即将进入兑现阶段的创新品种,三诺生物、佰仁医疗、正海生物、迈普医学等。   三、医药制造崛起:医保集采和DRG/DIP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国家战略要求的底层逻辑均为进口替代,同时设备板块还受益新基建和贴息贷款:1)医疗设备:重点关注替代空间大的影像设备和内窥镜等,关注: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和迈瑞医疗等;2)体外诊断:政策缓和,看好免疫诊断,关注:普门科技、迪瑞医疗、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和浩欧博等;3)高值耗材:替代空间大的电生理、骨科和吻合器等,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威高骨科、三友医疗、春立医疗、戴维医疗、天臣医疗、康拓医疗等;4)生命科学和药械制造上游:产业链自主可控下的进口替代,关注:华大智造、多宁生物、东富龙、楚天科技、奥浦迈、纳微科技、康为世纪和近岸蛋白、迈得医疗等;   本周投资组合:西藏药业、海思科、再鼎医药、恒瑞医药、一心堂、人福医药;   四月投资组合:西藏药业、贵州三力、麦澜德、桂林三金、普门科技、一心堂;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354

  • 发布机构: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4-17

  • 页数:

    2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2023年4月10日-4月14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0.8%,跑赢沪深300指数1.5%,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8;2023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5.3%,跑输沪深300指数0.44%,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2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圣诺生物(39.82%)、诺禾致源(28.64%)、迈威生物-U(23.33%)、艾迪药业(22.45%)、贝瑞基因(21.26%)。

  高血压或可不用吃药,介入治疗时代即将开始,百亿市场扬帆起航。高血压是一种患病人数多,治疗负担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为唯二的治疗方式,但药物存在依从性低的问题,同时存在数量相当庞大的耐药人群,导致中国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仅为18%,美国未控制人群达4320万人,新的治疗方式迫在眉睫。高血压介入治疗临床历史悠久,其中肾神经射频消融询证依据最坚实,也是目前最有效、临床证据最充分的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方式。目前中美均未有商业化产品上市,中美多个厂家产品均处于临床后期/申报阶段,有望在2024年前后获批,其中国内厂家产品颇具亮点。我们通过从不同角度对比RDN与心脏电生理,发现无论是在商业模式、理论适用人群、海内外差距等方面,相比心脏电生理国内厂商所处的市场环境,RDN的国内厂商具备较大优势。我们预计2030年中国及美国的市场规模(出厂口径)能分别达到104及342亿元,高血压介入治疗时代即将开始。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本周医药指数在下半周显著跑赢大盘,港股医药显著跑赢恒生指数,从细分板块看,中药正常回调,而风险偏好高的AI+和创新药表现很好,A股和港股共振,且4-6月创新药有很多数据发布催化,预计行情持续性较强。当前我们仍坚持三大方向:中药+创新药+一季报预计向好。整体市场观点方面,我们延续23年年度策略判断:2023年医药有望戴维斯双击,将迎结构化牛市,有业绩和政策两大支持:业绩上-国内进入后疫情时代,就诊和消费复苏明确,2023年医药业绩向好;估值上-医保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政策关注点正从医保控费逐步转向国家对医疗的投入力度加大;我们认为医药行情持续性强,医药消费、科技和制造将依次崛起,具体细分看好如下:

  一、医药消费崛起:疫后复苏为23年关键词,从产品到服务均将恢复,从23Q2开始业绩有望超预期:1)中药:民族瑰宝,国家鼓励传承与创新,23年业绩有望超预期,看好中药企业国企改革和品牌传承,以及配方颗粒和中药新药的创新方向,关注:太极集团、昆药集团、康缘药业、方盛制药、桂林三金、同仁堂、健民集团、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和中国中药等;2)疫苗:看好小孩苗复苏和成人苗放量,关注: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百克生物和欧林生物等;3)消费药械:关注:长春高新、华东医药、泰恩康、一品红、我武生物、九典制药、鱼跃医疗、麦澜德和美好医疗等;4)零售药店:一心堂和健之佳等;5)医疗服务及临床CRO:医院诊疗活动恢复正常,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锦欣生殖、泰格医药、诺思格、普蕊斯、通策医疗、三星医疗、国际医学和何氏眼科等;

  二、医药科技崛起:创新为永恒主线,关注宏观流动性改善,大品种23年或将进入放量期,创新药及产业链将依次崛起:1)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康方生物、康诺亚、再鼎医药、海思科、海创药业、君实生物、荣昌生物等;2)创新药产业链: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CXO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和元生物、百诚医药和阳光诺和等;3)创新器械:建议关注有望即将进入兑现阶段的创新品种,三诺生物、佰仁医疗、正海生物、迈普医学等。

  三、医药制造崛起:医保集采和DRG/DIP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国家战略要求的底层逻辑均为进口替代,同时设备板块还受益新基建和贴息贷款:1)医疗设备:重点关注替代空间大的影像设备和内窥镜等,关注: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和迈瑞医疗等;2)体外诊断:政策缓和,看好免疫诊断,关注:普门科技、迪瑞医疗、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和浩欧博等;3)高值耗材:替代空间大的电生理、骨科和吻合器等,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威高骨科、三友医疗、春立医疗、戴维医疗、天臣医疗、康拓医疗等;4)生命科学和药械制造上游:产业链自主可控下的进口替代,关注:华大智造、多宁生物、东富龙、楚天科技、奥浦迈、纳微科技、康为世纪和近岸蛋白、迈得医疗等;

  本周投资组合:西藏药业、海思科、再鼎医药、恒瑞医药、一心堂、人福医药;

  四月投资组合:西藏药业、贵州三力、麦澜德、桂林三金、普门科技、一心堂;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高血压介入治疗市场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肾神经射频消融(RDN)技术将扮演关键角色。 报告基于市场数据和临床研究结果,分析了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并预测了RDN市场在未来几年的巨大潜力,同时指出国内企业在该领域具备显著优势。此外,报告还对医药行业整体市场,特别是中药、创新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投资策略建议。

高血压介入治疗的市场机遇

目前高血压药物治疗存在依从性差和耐药性高的问题,导致大量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RDN技术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有望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重要补充,从而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国内RDN厂商的竞争优势

报告分析了RDN技术在中美两国的市场发展现状,指出虽然目前尚无商业化产品上市,但多个厂家产品处于临床后期/申报阶段,预计2024年前后有望获批。 与心脏电生理领域相比,国内RDN厂商面临的市场环境更有利,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商业模式、理论适用人群和海内外差距等方面。

主要内容

1. 医药行业周报概述及投资策略

本节回顾了2023年4月10日至14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的行情,指数上涨0.8%,跑赢沪深300指数1.5%。 报告指出,中药板块回调,AI+和创新药表现良好,A股和港股市场表现出共振效应。 报告维持“中药+创新药+一季报向好”三大投资方向,并预测2023年医药行业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迎来结构化牛市。

1.1 近期行业观点:中药+创新药+一季报为三大核心方向

报告详细阐述了对中药、创新药、医疗器械、CXO、疫苗等细分领域的投资观点,并列举了重点关注的上市公司。 报告认为,疫后复苏将推动医药消费崛起,创新药及产业链将持续发展,医药制造领域将受益于进口替代。

1.2 上周投资组合收益率

报告展示了上周和本月重点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并对个股表现进行了分析,例如西藏药业和华大基因表现较好。

1.3 细分板块观点

报告对中药、医疗器械、CXO、创新药、疫苗、科研服务、生物制药上游、医疗服务和药店等细分板块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和重点关注的上市公司。

2. 高血压介入治疗市场分析

本节是报告的核心部分,详细阐述了高血压介入治疗的必要性、RDN技术的临床优势、市场竞争格局以及市场规模预测。

2.1 药物治疗的局限性

报告用数据和图表说明了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和耐药性高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死亡率和高医疗负担。

2.2 高血压介入治疗时代的到来

报告介绍了RDN技术的临床历史、疗效和安全性,并指出其已获得多国专家共识推荐,有望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

2.3 RDN与心脏电生理的对比分析

报告将RDN与心脏电生理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国内RDN厂商的竞争优势。

2.4 RDN市场规模预测

报告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预测了2030年中美两国RDN市场的规模,展现了该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

3. 医药行业事件梳理

本节对近期医药行业的重大事件进行了梳理,包括行业事件(如第八批集采中选结果公布)和个股事件(如君实生物PD-1单抗获批新适应症)。

4. 医药板块一周行情回顾及热点跟踪

本节对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的周行情进行了回顾,包括指数涨跌幅、个股表现、资金流向等方面的数据分析。

4.1 A股医药板块本周行情

报告详细分析了A股医药板块的整体表现,以及各个子板块的涨跌幅和估值情况。

4.2 A股下周医药板块新股事件及已上市新股行情跟踪

报告说明了下周A股医药板块无新股上市,并对近期上市的医药新股进行了行情跟踪。

4.3 港股医药本周行情

报告分析了港股医药板块的整体表现,以及各个个股的表现。

5. 风险提示

报告列出了投资医药行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和市场竞争加剧等。

总结

本报告对医药行业整体市场和高血压介入治疗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高血压介入治疗市场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RDN技术将扮演关键角色,并预测了未来市场规模。 报告还对医药行业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投资策略建议。 然而,投资者需注意报告中提到的风险因素,谨慎投资。 国内RDN厂商在该领域具备显著优势,值得关注。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