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周报:国家医保谈判在即,或带动医药科技崛起
下载次数:
1126 次
发布机构: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1-03
页数:
23页
行情回顾: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0.98%,跑输沪深300指数0.15%,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8;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20.3%,较沪深300指数跑赢1.3%,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20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美年健康(+17.88%)、凯因科技(+16.85%)、昊海生科(+16.17%)、君实生物-U(+16.08%)、卫信康(+14.86%)。
国家医保谈判在即,或带动医药科技崛起。2022年6月29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首次公布了简易续约规则,整体降幅较为温和。简易续约根据A\B两个系数进行相加调整,简而言之,规则按照医保实际超支金额和支付范围调整的大小来进行降价,实际超支的医保资金越多,降幅越大;新纳入的适应症越大,降幅越大。续约规则的发布,明确了药品续约的流程及大致的价格降幅,我们认为,此后的医保续约谈判降幅将更加可预期。本轮谈判中预计将有众多国产创新药纳入,其中恒瑞医药AR抑制剂瑞维鲁胺片、CDK4/6抑制剂达尔西利片、SGLT2抑制剂恒格列净片首次参与谈判,吡咯替尼,卡瑞利珠新增适应症谈判;荣昌生物HER2-ADC维迪西妥单抗新增尿路上皮癌适应症;再鼎医药两款新产品参与医保谈判,康方生物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有资格参与谈判;国内三款三代EGFR抑制剂均新增适应症谈判;PD-1领域竞争依旧激烈。建议重点关注恒瑞医药、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翰森药业等。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上周为2022年基金排名决胜周,市场整体以复苏条线和CXO等蓝筹白马条线表现较强,即是回归主流亦是对2023年的提前布局。回顾医药板块,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底持续2年半大牛市(+约150%),在新冠和医保政策影响下,投资赛道化,风格极致分化,从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底,医药指数深度调整-40%,估值(TTM估值处于近20年低位)和配置(近5年大底)创历史大底。我们判断2023年医药有望戴维斯双击,将迎结构化牛市,有业绩和政策两大支持:业绩上-疫情防控正加速放开,国内就诊和消费复苏明确,2023年医药业绩向好;估值上-医保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政策关注点正从医保控费逐步转向国家对医疗的投入力度加大;我们认为医药行情持续性强,医药消费、科技和制造将依次崛起,具体细分看好如下:
一、医药消费崛起:22年受疫情扰动严重,23年有望边际向好,疫情受损条线从产品到服务或将依次复苏:1)中药:民族瑰宝,国家鼓励传承与创新,看好中药企业国企改革和品牌传承,以及配方颗粒和中药新药的创新方向,关注:太极集团、达仁堂、同仁堂、健民集团、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和中国中药等;2)疫苗:看好小孩苗复苏和成人苗放量,关注: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和百克生物等;3)消费药械:关注:华东医药、长春高新、兴齐眼药、泰恩康、爱博医疗、鱼跃医疗和美好医疗等;4)零售药店:一心堂、健之佳、漱玉平民、大参林、老百姓和益丰药房;5)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三星医疗、普瑞眼科和何氏眼科等;
二、医药科技崛起:创新为永恒主线,新一轮国家医保谈判即将启动,大品种23年或将进入放量期,创新中西药及产业链将依次崛起:1)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海思科和海创药业等;2)创新中药:以岭药业、康缘药业、新天药业和方盛制药等;3)创新药产业链: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CXO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百诚医药和阳光诺和等。
三、医药制造崛起:医保集采和DRG/DIP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国家战略要求的底层逻辑均为进口替代,同时设备板块还受益新基建和贴息贷款:1)医疗设备:重点关注替代空间大的影像设备和内窥镜等,关注: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和迈瑞医疗等;2)体外诊断:政策缓和,看好免疫诊断,关注:迈瑞医疗、普门科技、安图生物、新产业以及浩欧博等;3)高值耗材:替代空间大的电生理和骨科,关注微创电生理、惠泰医疗、威高骨科、三友医疗等;4)难仿药及原料药:关注:丽珠集团、健康元、九典制药和中国生物制药等;5)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自主可控下的进口替代,关注:华大制造、多宁生物、东富龙、楚天科技、奥普迈、纳微科技、康为世纪和近岸蛋白等;
本周投资组合:康缘药业、太极集团、长春高新、九典制药、联影医疗、泰格医药;
一月投资组合:康缘药业、天坛生物、长春高新、昂利康、海泰新光、一心堂;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3年中国医药行业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迎来结构性牛市。这一乐观预期基于两大支撑:一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国内医疗消费将加速复苏,行业业绩有望向好;二是国家医保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政策重点正从控费转向加大医疗投入,为行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报告预测医药消费、医药科技和医药制造将依次崛起,并对相关细分领域进行了投资建议。
2022年医药行业经历深度调整,估值和配置均创历史低位。然而,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和医保政策的积极信号,2023年行业有望迎来复苏。疫情防控的放开将直接带动国内就诊和医疗消费的回升,而医保政策的转变,则从长期角度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报告预测2023年医药行业将呈现结构性牛市,并看好三个主要领域:
医药消费崛起: 2022年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医药消费领域,在2023年有望边际向好。中药、疫苗、消费药械、零售药店和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将从产品到服务依次复苏。
医药科技崛起: 创新药研发是行业永恒主线。新一轮国家医保谈判即将启动,预计众多国产创新药将纳入医保目录,大品种有望在2023年进入放量期,创新中西药及产业链将依次崛起。
医药制造崛起: 医保集采和DRG/DIP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国家战略要求的底层逻辑均指向进口替代。医疗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难仿制药及原料药、生命科学上游等领域将受益于国产替代和新基建政策。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2022年12月26日至30日中国医药行业一周行情,并对2023年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报告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报告首先回顾了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的周度和年初至今的表现,并指出上周市场表现强劲,体现了对2023年医药行业复苏的预期。报告详细阐述了“疫后复苏+进口替代或将驱动23年医药戴维斯双击”的观点,并对医药消费、医药科技和医药制造三大领域进行了细分板块的投资策略分析,给出了具体的投资标的建议,包括投资组合建议(本周及一月)。 报告还提供了上周投资组合收益率数据,并对医疗器械、CXO、中药、创新药、疫苗、科研服务、生物制药上游、医疗服务和药店等细分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近视防控领域进行了重点关注。
报告对2022年国家医保谈判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关注了续约谈判规则、重点创新药品种和中药品种的机会。报告详细解释了医保药品续约的三种方式(纳入常规目录管理、简易续约、重新谈判)及其规则,并对通过形式审查的部分重点创新药品种(恒瑞医药、康方生物、荣昌生物、再鼎医药等)和中药品种进行了分析,指出医保准入模式的转变以及创新药谈判规则的日趋清晰。
报告梳理了本周医药行业的重要事件,包括“新冠肺炎”更名和“乙类乙管”政策调整、CDE发布《同名同方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以及一些个股事件(云顶新耀Nefecon拟优先审评、信达/劲方KRAS G12C抑制剂拟突破性疗法、诺诚健华Tafasitamab在香港获批、君实生物公布国产新冠药VV116最新研究结果等)。
报告详细回顾了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本周的行情,包括板块指数涨跌幅、子板块表现、估值情况、成交额情况、个股涨跌幅排名、沪港通资金的增减持情况以及大宗交易情况。 报告还对A股医药板块新股和已上市新股的行情进行了跟踪。
本报告基于对市场数据的分析和对行业政策的解读,对2023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专业、全面的分析。报告认为,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和医保政策利好双重驱动下,2023年医药行业有望迎来结构性牛市,医药消费、医药科技和医药制造将依次崛起。报告同时提示了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和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因素,建议投资者谨慎投资。 报告中提供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生物医药行业专题:DRG/DIP更新报告:院端变革加速,结构持续优化
医药行业周报:和黄研发日详解新一轮研发潜力,Syk抑制剂潜在下一个重磅大品种
医药行业周报:医改持续深化,支持创新和中药
靶点图鉴系列报告:大交易频频,叶酸受体(FRα)ADC有什么魅力?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