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生物医药行业季度策略:医疗服务、中药、血制品表现亮眼-估值仍处底部区间,当前位置全面看多医药板块

生物医药行业季度策略:医疗服务、中药、血制品表现亮眼-估值仍处底部区间,当前位置全面看多医药板块

研报

生物医药行业季度策略:医疗服务、中药、血制品表现亮眼-估值仍处底部区间,当前位置全面看多医药板块

  医药二级市场回顾:22年医药深度回调,全基对医药配置仍处底部:1)医药指数:22年全年回调约19%。23年初至4月底,整体略有上涨,医药板块TTM估值24.4倍,经过22年前三季度深度回调,虽从22Q4开始回暖,但估值仍处于底部;2)医药市值:截至2023年3月31日,A股医药公司总市值为7.5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7.9%,板块市值占比较22Q4季度环比持平,医药行业整体市值处于低位水平。3)公募基金医药重仓:2023Q1公募基金的医药重仓合计市值为3330亿元,占公募基金总重仓占比10.8%,环比下降0.2pct;医药主题基金对公募医药持仓1193.1亿元,占比35.8%,环比上升0.9pct,即医药主题基金为医药持仓主力。从重仓股所属板块看,前十大重仓股相对分化,CXO、创新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疫苗、中药等均有分布。   医药行业宏观数据:受疫情散发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中国医药制造业累计收入达2.9万亿元,同比下降0.6%;医药制造业累计利润为4288.7亿元,同比下降31.6%。   各子板块:医疗服务、中药、血制品表现亮眼   1)CXO:业绩持续高增长,高基数不改行业增长趋势。2022年实现营收1018.7亿元,同比增长54%,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23.1亿元,同比增长53.6%。23Q1实现营收247.5亿元,同比增长13.7%,实现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23.1%。   2)化学制剂:收入端增速有所恢复,利润端静待改善。2022年实现营收3507.4亿元,同比增长3.9%,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24.3亿元,同比下降7.7%。23Q1实现营收917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归母净利润84.3亿元,同比增长22.9%。   3)中药:业绩加速增长,国企改革+中药创新表现亮眼。2022年实现营收3407.7亿元,同比增长4.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49.0亿元,同比下滑14.4%。23Q1实现营收995.1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归母净利润132.7亿元,同比增长50.1%。   4)医疗服务:后疫情时代复苏强劲,眼科赛道表现亮眼。2022年实现营收577.2亿元,同比增长4.7%,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24.6%。23Q1实现营收162.8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416.6%。   5)生物制品:22年疫情短期承压,23年迎来恢复性增长。2022年实现营收1318.0亿元,同比增长11.8%,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81.2亿元,同比下降15.8%。23Q1实现营收334.5亿元,同比增长11.4%,实现归母净利润80.4亿元,同比下降5.2%。①疫苗:常规疫苗接种复苏,关注重磅品种放量节奏。实现营收657.5亿元,同比增长19.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40.4亿元,同比减少24.6%,主要系智飞生物、康希诺等新冠疫苗业务干扰所致。23Q1单季度实现营收168.7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减少2%。   ②血制品:23年行业有望供需两旺。2022年实现营收211.8亿元,同比增长15.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15.8%。23Q1实现营收55.1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40.6%。   6)医疗器械:疫情出清进行时,疫后回归增长。2022年实现营收2967.6亿元,同比增长23.8%,共实现归母净利润794.2亿元,同比增长20.6%。23Q1实现营收527.7亿元,同比下滑45.1%,实现归母净利润103.9亿元,同比下滑71.7%。①医疗设备:持续高景气,Q1业绩亮眼展望全年高增长趋势。2022年实现营收823.4亿元,同比增长12.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91.1亿元,同比增长18.8%。23Q1实现营收225.9亿元,同比增长23.2%,实现归母净利润51.0亿元,同比增长28.0%。②医疗耗材:常规耗材高弹恢复,普耗类把握下半年节奏。2022年实现营收612.3亿元,同比下滑14.2%,共实现归母净利润97.7亿元,同比下滑51%。23Q1实现营收145亿元,同比下滑7.4%,实现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滑15.7%。③IVD:疫情退潮,常规诊疗+量质提升推动国产放量。2022年实现营收1531.8亿元,同比增长61.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505.4亿元,同比上涨69.5%。23Q1实现营收156.9亿元,同比下滑74.8%,实现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下滑90.2%。   7)医药商业:疫后修复显著,零售药店趋势向好。①医药流通:23Q1恢复性增长,经营改善未来可期。2022年实现营收8406.2亿元,同比增长6.4%,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22.8亿元,同比下降17.4%。23Q1实现营收2320.5亿元,同比增长13.7%,实现归母净利润41.7亿元,同比增长7.5%。②药店:疫后修复显著,业绩回归高增长。2022年实现营收967.3亿元,同比增长30.2%,共实现归母净利润48.3亿元,同比增长29.4%。23Q1实现营收257.9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32.0%。   8)科研服务:科研端稳定增长,静待工业端出现拐点。2022年实现营收131.6亿元,同比增长24.2%,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下降20.0%,主要系21年有新冠业务高基数、22上半年疫情以及22下半年国内工业端不及预期等影响。23Q1单季度实现营收26.5亿元,同比下降15.6%,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降72.6%。   风险提示:集采执行范围进一步扩大、竞争格局恶化风险、行业整体增速不及预期。注:本报告板块分类以申万医药分类为基础,经过德邦医药团队调整所得,统计未剔除新股,数据统计仅供参考。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893

  • 发布机构: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5-08

  • 页数:

    7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医药二级市场回顾:22年医药深度回调,全基对医药配置仍处底部:1)医药指数:22年全年回调约19%。23年初至4月底,整体略有上涨,医药板块TTM估值24.4倍,经过22年前三季度深度回调,虽从22Q4开始回暖,但估值仍处于底部;2)医药市值:截至2023年3月31日,A股医药公司总市值为7.5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7.9%,板块市值占比较22Q4季度环比持平,医药行业整体市值处于低位水平。3)公募基金医药重仓:2023Q1公募基金的医药重仓合计市值为3330亿元,占公募基金总重仓占比10.8%,环比下降0.2pct;医药主题基金对公募医药持仓1193.1亿元,占比35.8%,环比上升0.9pct,即医药主题基金为医药持仓主力。从重仓股所属板块看,前十大重仓股相对分化,CXO、创新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疫苗、中药等均有分布。

  医药行业宏观数据:受疫情散发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中国医药制造业累计收入达2.9万亿元,同比下降0.6%;医药制造业累计利润为4288.7亿元,同比下降31.6%。

  各子板块:医疗服务、中药、血制品表现亮眼

  1)CXO:业绩持续高增长,高基数不改行业增长趋势。2022年实现营收1018.7亿元,同比增长54%,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23.1亿元,同比增长53.6%。23Q1实现营收247.5亿元,同比增长13.7%,实现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23.1%。

  2)化学制剂:收入端增速有所恢复,利润端静待改善。2022年实现营收3507.4亿元,同比增长3.9%,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24.3亿元,同比下降7.7%。23Q1实现营收917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归母净利润84.3亿元,同比增长22.9%。

  3)中药:业绩加速增长,国企改革+中药创新表现亮眼。2022年实现营收3407.7亿元,同比增长4.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49.0亿元,同比下滑14.4%。23Q1实现营收995.1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归母净利润132.7亿元,同比增长50.1%。

  4)医疗服务:后疫情时代复苏强劲,眼科赛道表现亮眼。2022年实现营收577.2亿元,同比增长4.7%,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24.6%。23Q1实现营收162.8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416.6%。

  5)生物制品:22年疫情短期承压,23年迎来恢复性增长。2022年实现营收1318.0亿元,同比增长11.8%,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81.2亿元,同比下降15.8%。23Q1实现营收334.5亿元,同比增长11.4%,实现归母净利润80.4亿元,同比下降5.2%。①疫苗:常规疫苗接种复苏,关注重磅品种放量节奏。实现营收657.5亿元,同比增长19.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40.4亿元,同比减少24.6%,主要系智飞生物、康希诺等新冠疫苗业务干扰所致。23Q1单季度实现营收168.7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减少2%。

  ②血制品:23年行业有望供需两旺。2022年实现营收211.8亿元,同比增长15.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15.8%。23Q1实现营收55.1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40.6%。

  6)医疗器械:疫情出清进行时,疫后回归增长。2022年实现营收2967.6亿元,同比增长23.8%,共实现归母净利润794.2亿元,同比增长20.6%。23Q1实现营收527.7亿元,同比下滑45.1%,实现归母净利润103.9亿元,同比下滑71.7%。①医疗设备:持续高景气,Q1业绩亮眼展望全年高增长趋势。2022年实现营收823.4亿元,同比增长12.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91.1亿元,同比增长18.8%。23Q1实现营收225.9亿元,同比增长23.2%,实现归母净利润51.0亿元,同比增长28.0%。②医疗耗材:常规耗材高弹恢复,普耗类把握下半年节奏。2022年实现营收612.3亿元,同比下滑14.2%,共实现归母净利润97.7亿元,同比下滑51%。23Q1实现营收145亿元,同比下滑7.4%,实现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滑15.7%。③IVD:疫情退潮,常规诊疗+量质提升推动国产放量。2022年实现营收1531.8亿元,同比增长61.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505.4亿元,同比上涨69.5%。23Q1实现营收156.9亿元,同比下滑74.8%,实现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下滑90.2%。

  7)医药商业:疫后修复显著,零售药店趋势向好。①医药流通:23Q1恢复性增长,经营改善未来可期。2022年实现营收8406.2亿元,同比增长6.4%,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22.8亿元,同比下降17.4%。23Q1实现营收2320.5亿元,同比增长13.7%,实现归母净利润41.7亿元,同比增长7.5%。②药店:疫后修复显著,业绩回归高增长。2022年实现营收967.3亿元,同比增长30.2%,共实现归母净利润48.3亿元,同比增长29.4%。23Q1实现营收257.9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32.0%。

  8)科研服务:科研端稳定增长,静待工业端出现拐点。2022年实现营收131.6亿元,同比增长24.2%,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下降20.0%,主要系21年有新冠业务高基数、22上半年疫情以及22下半年国内工业端不及预期等影响。23Q1单季度实现营收26.5亿元,同比下降15.6%,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降72.6%。

  风险提示:集采执行范围进一步扩大、竞争格局恶化风险、行业整体增速不及预期。注:本报告板块分类以申万医药分类为基础,经过德邦医药团队调整所得,统计未剔除新股,数据统计仅供参考。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2年医药行业经历深度回调,但目前估值仍处于底部区间,配置性价比高。2023年一季度,医药行业整体表现相对改善,部分子板块如医疗服务、中药和血制品表现亮眼,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 因此,报告建议全面看多医药板块。

医药市场估值处于底部,配置价值凸显

2022年医药指数全年回调约19%,但2023年初至4月底略有上涨,TTM估值24.4倍,仍处于底部区间。截至2023年3月31日,A股医药公司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例仅为7.9%,处于低位水平。公募基金对医药的重仓比例环比下降,但医药主题基金持仓比例上升,表明市场对医药板块的配置仍处于低配状态,未来上涨空间较大。

部分子板块表现强劲,驱动行业复苏

2023年一季度,部分医药子板块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主要得益于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

主要内容

二级市场分析:估值低位,配置价值突出

本节分析了2022年医药二级市场的深度回调以及2023年一季度的微幅上涨,并指出医药板块的TTM估值仍处于底部区间,配置性价比高。同时,分析了A股医药市值占比和公募基金的医药持仓情况,进一步佐证了医药板块的低估值和低配状态。 报告还对公募基金前十大医药重仓股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重仓股分布在CXO、创新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疫苗、中药等多个细分领域,体现了投资策略的多元化。

行业宏观数据分析:疫情影响消退,行业复苏

本节基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了2022年中国医药制造业收入和利润的下降,并将其归因于疫情散发的影响。同时,报告指出2023年一季度行业数据相对改善,部分子板块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报告还对391家A股医药类上市公司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CXO、体外诊断和零售药店在2022年表现较好,而2023年一季度医疗服务、血制品、中药和零售药店表现亮眼。

各子板块深度分析:分化严重,部分板块强势增长

本节对医药行业的八大子板块(CXO、化学制剂、中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药商业、科研服务)进行了详细的财务数据分析,包括营收、利润、毛利率、净利率以及期间费用率等关键指标。 每个子板块的分析都包含了2022年全年和2023年一季度的业绩数据,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此外,报告还对每个子板块的重点公司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列出了这些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增速数据。

CXO板块:业绩持续高增长,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CXO板块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均实现高速增长,但2023年一季度增速有所放缓,这与高基数效应有关。报告认为,未来CXO行业仍将保持高增长趋势,建议关注龙头企业。

化学制剂板块:收入端增速恢复,利润端静待改善

化学制剂板块2022年收入端增速有所恢复,但利润端仍需改善。报告认为,集采影响已过,新品种逐步落地,行业进入新周期,建议关注低估值底部反转的标的。

中药板块:业绩加速增长,国企改革和中药创新驱动

中药板块2023年一季度业绩增长强劲,主要受益于新冠相关品种需求增长和政策支持。报告指出,国企改革和中药创新是驱动中药板块增长的两大核心主线。

医疗服务板块:后疫情时代复苏强劲,眼科赛道表现亮眼

医疗服务板块2023年一季度实现恢复性增长,眼科赛道表现尤为亮眼。报告认为,后疫情时代诊疗活动复苏是驱动该板块增长的主要因素。

生物制品板块:疫情短期承压,恢复性增长

生物制品板块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但2023年迎来恢复性增长。报告对疫苗和血制品两个细分领域进行了分别分析,并指出疫苗行业看好常规疫苗恢复,血制品行业有望供需两旺。

医疗器械板块:疫情影响消退,疫后回归增长

医疗器械板块2023年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由于2022年同期高基数效应。报告对医疗设备、医疗耗材和IVD三个细分领域进行了分别分析,并指出医疗设备持续高景气,耗材和IVD板块有望下半年恢复增长。

医药商业板块:疫后修复显著,零售药店趋势向好

医药商业板块2023年一季度恢复性增长,零售药店表现尤为突出。报告认为,疫情放开后,诊疗活动恢复和消费需求回暖是驱动该板块增长的主要因素。

科研服务板块:科研端稳定增长,工业端静待拐点

科研服务板块2022年利润下滑,主要受新冠业务高基数、疫情以及工业端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报告认为,2023年科研端复苏强劲,但工业端仍需等待拐点出现。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列出了医药行业面临的三大风险:集采执行范围进一步扩大、竞争格局恶化以及行业整体增速不及预期。

总结

本报告对2023年一季度中国医药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分析,指出医药行业整体估值处于底部区间,配置性价比高。部分子板块如医疗服务、中药和血制品表现亮眼,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 报告对八大子板块进行了详细的财务数据分析和未来展望,并对每个子板块的重点公司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然而,投资者也需要关注报告中提到的行业风险,谨慎投资。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7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