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粤开医药行业周报】关注新冠疫情防控板块机会
下载次数:
2115 次
发布机构: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12-12
页数:
19页
行情回顾
上周医药生物收涨1.39%,跑输沪深300指数3.29%的涨幅,在申万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7位。子板块表现分化,其中,中药涨幅最大,达到3.13%;医疗器械小幅收跌0.25%。个股方面,涨幅居前新华制药(52.76%)、金石亚药(39.56%)、上海凯宝(28.3%),跌幅居前特一药业(-13.02%)、嘉事堂(-11.32%)、达嘉维康(-10.73%)。截至2022年12月9日,医药生物指数市盈率为30.25,环比上周上升1.24%,处于3年来历史18.90%分位。
行业观点
上周行业重要事件包括多个新冠防控相关政策文件发布和四款新冠疫苗纳入紧急使用。
我们认为,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国内疫情应对重心将会由防控感染转移到防控重症,短期内感染人数可能迅速上升。新冠防控相关直接需求将持续存在,建议重点关注抗原检测、解毒镇痛中成药以及新型疫苗等领域。
1)抗原检测: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39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不同品牌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普遍价格约为5-25元/人份以内,市场竞争激烈。我们推荐上市较早、曾在海外大量使用、灵敏性和特异性已经得到主要国家市场验证的相关产品,重点关注其中产能效率高、成本优势大的细分龙头公司。同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的抗体、NC膜、平台渠道企业均有望分享红利。
2)中成药:中药能够显著改善新冠肺炎患者发热、咽喉疼痛、咳嗽、乏力等症状,在缩短核酸转阴时间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我们预计,如发生疫情冲击下的大面积感染,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中成药(尤其是非处方药物)需求将会迅速放量。建议重点关注“三药三方”、解毒镇痛类中成药及其相关产业链。
3)新型疫苗: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以来,群众接种疫苗意愿明显提高,单日疫苗接种量持续上升。我们认为,国内加强免疫依然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后续加强免疫中序贯免疫更具备优势,已上市(或获得紧急使用)的新型疫苗更具备竞争力,建议关注已有新型疫苗产品在研或上市的相关企业。
本周细分板块观点如下:
(1)创新药: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审评审批鼓励创新、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两票制、医保支付等政策快速推进,本土创新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核心逻辑。一是重点关注具有仿制药时代累积优势,且寻求创新转型的big pharma型企业,该类企业内生盈利强,成长更为稳健,转型创新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二是关注研发管线丰富,已有产品上市且积极布局国际化的biotech企业,该类企业产品矩阵形成,创新研发、BD能力、商业转化基本得到验证,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2)医疗器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是当前一个阶段医疗器械增长的主要逻辑。叠加政策端鼓励加快医疗器械创新和技术升级,推动实现进口替代,国产创新医疗器械有望在多个领域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局面。我们重点推荐关注医疗设备及大型装备、高值耗材、体外诊断等细分领域国产替代引领者,有持续创新能力且已经通过市场验证的龙头企业。
(3)中药: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结合近期优化防控二十条重点提出“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板块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建议重点关注中医药底蕴深厚、具有重磅独家品种、实现现代化智能生产的龙头企业。
(4)CXO行业:今年以来,受资本寒冬、地缘风险、估值回调等因素影响,CXO板块持续低迷。但从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来看,龙头企业依然保持高增长态势,部分甚至超出预期。未来,考虑到下游企业研发需求恢复和周期下滑拐点到来,建议继续关注具备经营韧性、具有规模效应、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覆盖优势的企业。
(5)疫苗: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支撑疫苗行业快速成长。需求端,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提升,包括流感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等在内的二类自费疫苗接种率提升,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供给端,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单价或多价疫苗研发进程加速,包括涉及到新冠疫苗的mRNA、腺病毒、重组蛋白等新技术路线的新型疫苗等。建议密切跟踪已签发产品的上市放量和在研品种研发进程,重点推荐拥有重磅品种、积极布局新型疫苗研发的疫苗明星企业。
风险提示
疫情重大变化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药物研发失败风险、创新药竞争失利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医药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短期内,抗原检测、中成药和新型疫苗等领域将迎来快速增长;长期来看,创新药、医疗器械和中药行业仍具有发展潜力,但需关注政策落地、研发风险和市场竞争等因素。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减弱,国内疫情防控重心转向防控重症,短期内感染人数可能迅速上升。这将直接带动抗原检测、中成药和新型疫苗等领域的需求。抗原检测市场竞争激烈,但具备海外使用经验、产能效率高、成本优势大的龙头企业将受益;中成药,特别是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需求将迅速放量;新型疫苗,特别是已上市或获得紧急使用的产品,在加强免疫中将具有竞争优势。
长期来看,创新药、医疗器械和中药行业仍具有发展潜力。创新药领域需关注具备仿制药时代积累优势并寻求创新转型的“big pharma”型企业和研发管线丰富、产品已上市且积极布局国际化的“biotech”型企业;医疗器械领域,国产替代将是主要增长逻辑,重点关注医疗设备及大型装备、高值耗材、体外诊断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中药行业长期向好,建议关注具有深厚中医药底蕴、重磅独家品种和现代化智能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CXO行业虽然近期低迷,但龙头企业仍保持高增长,未来有望随着下游研发需求恢复而回暖。疫苗行业则受益于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双重驱动,二类自费疫苗和新型疫苗研发都将带来增长机会。
本报告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上涨1.39%,跑输沪深300指数。子板块表现分化,中药涨幅最大(3.13%),医疗器械小幅下跌(0.25%)。个股方面,新华制药、金石亚药、上海凯宝涨幅居前;特一药业、嘉事堂、达嘉维康跌幅居前。截至12月9日,医药生物指数市盈率为30.25,环比上升1.24%。
本部分重点关注近期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以及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重点事件包括:国务院发布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及相关配套文件,以及四款新冠疫苗纳入紧急使用。政策调整将导致短期内感染人数上升,但同时也为抗原检测、中成药和新型疫苗带来市场机遇。
本部分对创新药、医疗器械、中药、CXO和疫苗五个细分板块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
本部分列举了上周国内重要药品的上市和临床进展情况,包括CDE受理的新药申请、获批临床的新药以及获批上市的新药。
本部分简要介绍了上周海外医药市场的一些重要事件,例如新药申请、快速通道资格认定和临床试验结果公布等。
本部分提供了国内外新冠疫情的最新数据,包括确诊病例、治愈出院病例、死亡病例以及疫苗接种情况等。
本报告最后列出了投资医药行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疫情重大变化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药物研发失败风险和创新药竞争失利风险。
本报告对医药生物行业近期市场表现、行业要闻、产品进展以及疫情动态进行了全面分析。短期内,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将带来抗原检测、中成药和新型疫苗等领域的快速增长;长期来看,创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等领域仍具有发展潜力,但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研发风险和市场竞争等因素,谨慎投资。 报告中对各个细分领域的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市场信息和投资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粤开医药】从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看生物创新药管线:关注ADC、双特异性抗体、细胞与基因治疗
医药行业2025年展望:【粤开医药】看好创新升级、并购重组与产业出海
医药行业2024年回顾:【粤开医药】整体承压,局部分化
【粤开医药】优化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的支付——医保数据共享是关键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