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全国药品第七次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布
下载次数:
1125 次
发布机构: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07-14
页数:
6页
第七次集采结果公布,总共60种药品、327个产品拟中选,平均降幅达48%,集采已呈常态化趋势
7月13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了第七次集中采购的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有60种药品采购成功,327个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48%。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85亿元。相比前六次集采药品价格降幅一般都达到52%以上,今年平均48%的降幅稍显缓和。
药物方面,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胶囊,每粒从108元下降到平均18元,一个治疗周期可节约费用8100元,其中报价最低的是先声药业,每粒4mg仑伐替尼规格报出3.2元的低价。在降血压领域首次纳入缓控释剂型,硝苯地平控释片降价58%、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价53%,高血压患者用药负担明显减轻。在原研药方面,替加环素等4个原研药纳入集采,平均降价达67%。
企业方面,齐鲁制药中标产品最多,达到13个,科伦也有11个产品中标,包括奥美拉唑钠,厄洛替尼等药物。此外中标产品较多的公司,包括正大天晴9个产品中标,豪森药业5个产品,恒瑞4个产品中标等等。
在采购规则上,此次集采引入了备供机制,即每个省份将同时有一个主供企业和一个备供企业。当中选企业出现中选品种不能及时足量供应获取消中选资格,可以由所在省份的备选企业供应中选品种,给药品供应提供了保障。
目前来看,国家药品集采政策逐渐由试点转向常态化运行。我们判断来看,国内医药行业已经逐渐适应集采的节奏,对医药行业的行业的冲击也不似此前那般剧烈,但是也一定程度上把药企推出“舒适圈”,鼓励药企转型创新,加大创新力度。
风险提示
药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企业集采产品断供风险,药品销售量不达预期风险。
本次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第七次全国药品集中采购(集采)结果公布,平均降幅达48%,虽然略低于前几次集采,但集采常态化趋势已成,对医药行业的影响逐渐趋于稳定。此次集采对企业格局和行业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
第七次集采的平均降幅虽然有所缓和,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表明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已从试点转向常态化运行,并逐渐被医药行业所适应。这将持续推动行业洗牌,促使企业提升竞争力,并加速行业创新。
此次集采结果显示,部分企业中标产品数量较多,例如齐鲁制药、科伦药业等,这反映了企业在集采中的竞争实力。同时,集采也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创新药物。
第七次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共涉及60种药品、327个产品,平均降幅为48%,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85亿元。虽然降幅较前几次略有缓和,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体现了国家持续推进药品降价的决心。
本次集采涵盖了高血压、糖尿病、抗感染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肺癌、肝癌等重大疾病用药。部分药品降价幅度显著,例如仑伐替尼胶囊降价幅度超过80%,显著减轻患者用药负担。此外,集采首次纳入缓控释剂型降血压药物,进一步体现了集采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原研药也参与了此次集采,平均降价达67%,显示出集采对整个医药市场的深远影响。
齐鲁制药以13个产品中标数量位居榜首,科伦药业、正大天晴等企业也中标产品数量较多。这反映了不同企业在生产规模、成本控制、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也体现了集采对企业竞争力的考验。
此次集采引入了备供机制,以保障药品供应的稳定性,避免因主供企业供应不足而导致药品短缺。这体现了国家对集采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旨在平衡降价与供应保障之间的关系。
国内医药行业已逐渐适应集采的节奏,对行业的冲击程度有所减弱。这表明企业已开始调整战略,适应集采常态化下的市场竞争环境。
集采政策促使药企转型创新,加大创新力度,以提升产品竞争力。这将推动医药行业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促进研发投入的增加和新药的研发上市。
第七次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结果显示,集采常态化趋势已成,平均降幅虽然有所缓和,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日益深远。此次集采不仅促进了药品价格下降,减轻了患者负担,也对医药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企业进行战略调整,提升创新能力,最终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然而,药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企业集采产品断供风险以及药品销售量不达预期风险依然存在,需要持续关注。 未来,医药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集采常态化的大环境下获得可持续发展。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MDI价格下跌,H酸价格上涨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丁二烯、PTA价格上涨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蛋氨酸价格上涨,TDI价格下跌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上涨,丙烯酸、维生素价格下跌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