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中药行业动态点评:允许进口牛黄试点,成本端压力有望缓解
下载次数:
2152 次
发布机构: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7-04
页数:
3页
近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海关总署办公厅公开征求《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我国天然牛黄价格长期受供应紧缺困扰,价格居高不下。企业为应对成本上涨问题采取策略性提价措施,但并未减弱牛黄类产品的市场需求。为缓解供需矛盾,国家药监局与海关总署拟实施天然牛黄进口试点政策。我们预计该政策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平抑天然牛黄的市场价格,有望为企业缓解成本端压力。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海关总署办公厅公开征求《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公告对来自于不存在疯牛病疫情禁令国家(地区),且符合我国海关检疫要求和药品质量检验要求的牛黄,允许其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试点时限为2年,试点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福建、广西等12个省(区、市)。进口试点政策的实施有望打破供不应求的局面,对价格产生一定的下行压力,通过外部引入供应源来增加市场供给,缓解国内市场的供需关系失衡局面。此举有望对市场价格产生调控作用,帮助药企缓解成本压力,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天然牛黄长期面临供应紧缺困境,价格持续走高。为控制疯牛病传播风险,原国家药监局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明确要求“禁止使用进口牛源性材料制备中成药,如天然牛黄、牛胆膏、牛骨粉等”,我国自此不再批准牛黄进口。然而天然牛黄资源有限,我国每年牛黄的出产量远不能满足传统中成药生产的需求量,因此长期处于供需关系紧张状态,价格不断走高。根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天然牛黄的价格在多个主要药市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其中,毫州药市和安国药市作为重要市场,其价格分别从2019年1月份的34万元/公斤和35万元/公斤大幅上涨至2023年8月的120万元/公斤和11月的140万元/公斤,累计提价幅度分别为252.94%和300.00%,处于高位稳定状态。
天然牛黄价格持续攀升,企业提价以应对成本上涨压力。为有效缓解成本压力,企业采取策略性提价措施,以确保市场供应的可持续性。根据片仔癀公司公告,以天然牛黄为核心原材料的片仔癀产品,在过去二十年内经历13次价格调整,单价由2005年的125元/粒逐渐提升至2023年的760元/粒,累计提价幅度高达508.00%,同样依赖天然牛黄的安宫牛黄丸价格也经历多次波动。以同仁堂品牌的安宫牛黄丸为例,其售价从2012年的350元/丸逐步调整至2021年的860元/丸,累计提价幅度达145.71%。港版安宫牛黄丸于2024年6月12日再次调整价格,新售价为1189元/丸,较之前价格上浮20.71%。
牛黄类药品市场需求旺盛,规模扩张显著。根据观研报告数据,自2017年至2022年期间,安宫牛黄丸在零售市场的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从12.30亿元增长至42.5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05%。2023年上半年,根据米内网数据,在城市实体药店的心脑血管中成药领域,安宫牛黄丸以超过28亿元的销售额独占鳌头。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产品零售额从2017年的6.93亿元迅速增长至2022年的22.3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9.22%,略高于整体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尽管在此期间该产品在2019年12月进行了一次40%的价格上调,但其市场需求并未因此减弱,2020-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0.53%,牛黄类药品市场需求持续保持强劲态势。
投资建议
试点区域相关公司有望优先受益,建议关注牛黄产业链相关企业片仔癀、健民集团、同仁堂、达仁堂等。同时,考虑到医保支付倾斜和集采常态化等因素,院外销售渠道见长的中药产品具备一定的集采免疫性和较高定价自主权,建议关注昆药集团、马应龙、天士力、寿仙谷等。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行业政策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国际环境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家允许进口牛黄试点政策的实施,有望缓解国内牛黄供应紧张的局面,平抑天然牛黄价格,从而减轻中药企业成本压力,促进中药行业健康发展。 同时,报告指出牛黄类药品市场需求旺盛,规模持续扩张,即使价格上涨,市场需求也未减弱。 基于此,报告建议关注牛黄产业链相关企业以及在院外销售渠道见长的中药企业。
国家药监局和海关总署拟实施的天然牛黄进口试点政策,旨在缓解国内牛黄供应短缺和价格高企的现状。该政策预计将在一定程度上平抑天然牛黄价格,降低中药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促进中药行业健康发展。试点政策的实施,将通过增加市场供给,缓解供需失衡,对市场价格产生调控作用。
报告数据显示,牛黄类药品,特别是安宫牛黄丸,市场需求旺盛,规模持续扩张。尽管企业为应对成本上涨而多次提价,但市场需求并未因此减弱,这表明牛黄类药品具有较强的市场韧性。 天然牛黄价格自2019年以来持续大幅上涨,毫州药市和安国药市的价格涨幅均超过250%,这主要源于供应短缺和此前禁止进口牛黄的政策。
国家药监局和海关总署公开征求的《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试点时间(2年)和区域(12个省市),以及对进口牛黄的来源、检疫和质量要求。该政策的实施将打破长期以来牛黄供应的垄断局面,增加市场供给,预计将对牛黄价格产生显著的下行压力,缓解中药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
由于天然牛黄资源有限,且长期禁止进口,导致其价格持续攀升。为应对成本上涨压力,以片仔癀和安宫牛黄丸为代表的牛黄类药品生产企业采取了策略性提价措施。报告列举了片仔癀和同仁堂安宫牛黄丸过去十多年的价格调整情况,涨幅均超过500%,充分体现了成本压力对企业的影响。
报告引用观研报告和米内网数据,显示安宫牛黄丸零售市场规模自2017年至2022年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05%,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28亿元。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的增长速度更快,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9.22%。即使在2019年价格上调40%后,其市场需求依然强劲,2020-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0.53%。这表明牛黄类药品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报告建议关注牛黄产业链相关企业,例如片仔癀、健民集团、同仁堂、达仁堂等,以及在院外销售渠道见长的中药企业,例如昆药集团、马应龙、天士力、寿仙谷等。 同时,报告也指出了行业政策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国际环境政策变化风险以及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潜在风险。
本报告分析了国家允许进口牛黄试点政策对中药行业的影响,并对牛黄价格走势、牛黄类药品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报告认为,进口试点政策将有效缓解牛黄供应紧张和价格高企的局面,为中药企业减轻成本压力。 同时,牛黄类药品市场需求旺盛,增长潜力巨大。 基于此,报告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并提示了潜在的投资风险。 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谨慎决策。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上涨,维生素、锦纶价格下跌
上半年业绩依旧承压,期待公司三季度表现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小幅下跌,尿素、蛋氨酸价格下跌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小幅上涨,尿素、三氯蔗糖价格下跌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