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美行业深度:颜值经济乘风起,医美产业相辉映
下载次数:
2984 次
发布机构: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1-05-21
页数:
50页
投资要点:
需求端:抗衰老需求年轻化+高学历人群熟龄化共促医美大发展;供给端:监管从严+高性价比国产针剂崛起加速本土医美龙头诞生。 1)需求端: 国内医美市场 2019年预计 1436 亿元(2015-19 年 CAGR 达 29%;手术类/非手术类为 836 亿元/600亿元)。 ①分拆用户画像看,女性占 9 成, 年轻化&熟龄化明显。我们认为,医美年轻化主要系 90、 95 后对新事物接受度高&花钱意愿强,来自职场及婚恋等多方面压力更大,在医美针剂等功效日益齐全+小红书等 KOL 种草+医美平台加速推广普及下,对抗衰老和皮肤保养等医美需求实现快速普及。医美熟龄化则主要是 70 后等新一代熟龄群体拥有更高教育&经济条件,对抗衰老医美的触达率、接受度和购买力相比 60 后群体均更强,因此对医美的使用和渗透率也在快速增长。 ②分拆需求类目看, 轻医美(非手术类) 创伤小、恢复快及价位适中, 对入门群体友好,在我国 2015-19 年收入规模实现翻倍增长,占比提至 42%。此外, 求美群体消费习惯一旦形成难以完全戒掉, 高粘性高复购属性突出。对比海外,国内目前医美渗透率约 3.6%,远低于日本(11.0%)和韩国(20.5%), 且轻医美占比 42%同样低于日韩的 60%+占比,重点看好国内轻医美及医美整体产业未来 10 年的大发展。
2)供给端: ①分拆终端医院看,国内 2019 年非法经营的医美机构超 8 万家,占比 86%,有证并合规医美仅占 12%;且医美针剂等应用中估测 3 枚就有 2 枚为水货&假货(据经济学人数据),总体需大于求的市场背景下“黑医美&水货假货”现象丛生。 ②分拆竞争格局看, 国家不断出台政策监管形为打击实为保护合规药械企业和服务机构,预计合规医美机构占比将从 2019 年的 40%提升至 2025 年的 75%;叠加资本助力, 本土医美药剂龙头+正规品牌医院连锁化和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
行业竞争格局:解构上中下游价值链。 1)上游: 以玻尿酸等原料为主,产地集中(山东占全球产量八成),盈利良好(龙头毛利率 70%+),其中华熙生物呈一家独大占全球市场 39%,未来在玻尿酸原料横向多领域拓展下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2)中游: 市场短期内合规产品的服务主要以中游供给为导向而非终端需求。虽目前针剂类药械供给以肉毒和玻尿酸注射为主,但仍有众多细分多元需求尚未满足,新品涌现将持续推动医美下游需求扩容。 ①肉毒素: 作用于祛皱抗衰和瘦脸瘦腿。我国肉毒原先为保妥适和衡力两品牌主导,四环医药在 2020 年开始独家代理韩国肉毒销量第一品牌——乐提葆,以轻奢路线布局打破两级主导,有望实现快速铺货放量。爱美客、 华东医药等龙头亦在紧密布局肉毒市场。
②玻尿酸:可作填充塑形和水光保护剂使用。 产品呈现乔雅登独占高端领域,而较多大众价位的本土品牌呈现一定的同质化竞争。对此,我们核心看好,如爱美客的嗨体颈纹针及“熊猫针”、华熙生物的“御龄双子针” 等凭借针对细分空白领域而制造营销记忆点,形成“项目=产品”独占局面,可对企业议价能力和销路奠定良好护城河。此外, 单纯玻尿酸填充产品时效有限,刺激胶原形成具有紧致提升功效的再生型填充剂应运而生: 华东医药引进的“少女针”已获批上市,爱美客在研产品“童颜针”已进入临床阶段。水光方面华熙生物、爱美客等纷纷推出品质补水+营养针剂,近年来增速迅猛,实现概念快速普及。 ③细分针剂: 多元的市场需求于灰色市场暗潮汹涌。 针对眼周问题的胶原蛋白针剂呈现台湾双美一家独大格局,但由于定价偏高下沉潜力受限;而“熊猫针” 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胶原蛋白功效,定价适中下沉潜力较好。溶脂针符合以瘦为美的流行趋势水下市场猖獗,目前爱美客、复锐医疗科技均已有管线布局。 展望海外市场, 提升针、淡斑针等多抗衰维养领域我国药械端仍处于空白阶段,远期有待药械研发生产商“自研+外沿投资+合作引进”方式布局推进管线完善。
3)下游&线上平台: 监管政策趋严挤压灰色机构空间,品牌连锁医美机构依靠会员高回购和品牌效应下,自有渠道流量优势显著(传统过度依赖第三方渠道获客的医美机构利润率往往仅维持 5~10%左右),叠加资本助力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 线上服务平台则以新氧、更美 App 为代表的 O2O 线上医美服务平台涌入打破传统线下、百度竞价的机构宣传模式,为消费者和机构搭建第三方平台,扮演社区+电商+问诊三重角色;美团、 阿里等综合平台依托庞大流量池也纷纷入局。
海外龙头艾尔建搭建医师学院赋能生态,国内龙头爱美客、华熙等均积极布局强化品牌及终端口碑。 药械龙头艾尔建通过“坚石型”产品并购布局,平台化生态打造,丰富管线前瞻洞察需求;并在国内深入打造医师学院,扩大中国区销售团队, 以2B2C 模式帮助品牌形象传递至终端求美者, 巩固品牌地位以及反向赋能产品,形成品牌背书效应。 国内头部企业爱美客、华熙生物等也均向下游培训布局,打造交流教育学院平台,由产品打造延伸至品牌建设, 发挥生态协同并降低新品推广成本。
投资建议: 1)上游: 玻尿酸头部企业高度集中且盈利能力强,功能护肤、食品应用等多领域拓展有望持续打开市场需求,重点看好华熙生物、鲁商发展。 2)中游:对于企业而言,医美药械的技术研发和药械资质壁垒高(属三类药械,在 NMPA 标准的严格过批下耗时长达 3 年及以上),且消费医疗属性不受医保集采限价影响(医美药械端毛利率高达八成且净利率 50+%),我们核心看好拥有前瞻性的产品布局,且能够持续推出更细分和多元产品的药械商:爱美客、华熙生物、四环医药、华东医药、昊海生科等。 3)下游: 重点看好资本实力雄厚、布局医美规划清晰且已经具备优质医院布局的医美龙头:朗姿股份、奥园美谷、苏宁环球、医美国际、瑞丽医美、华韩整形等。
风险提示: 疫情恢复不及预期风险;医疗行业政策影响风险;医美行业安全卫生时间影响风险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医美市场长期向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需求端,抗衰老需求年轻化和高学历人群熟龄化共同推动医美大发展;供给端,监管从严和高性价比国产针剂崛起加速本土医美龙头诞生。报告建议重点关注上游玻尿酸原料龙头企业(华熙生物、鲁商发展)、中游拥有前瞻性产品布局的药械企业(爱美客、华熙生物、四环医药、华东医药、昊海生科)以及下游具备优质医院布局和资本实力的医美龙头企业(朗姿股份、奥园美谷、苏宁环球、医美国际、瑞丽医美、华韩整形)。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渗透率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未来增长空间巨大。需求端,年轻化和熟龄化趋势并存,年轻群体对“抗初老”的需求日益增长,熟龄群体则更注重抗衰老和维养。线上平台的兴起和社交媒体的传播,也进一步提升了医美行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供给端,国家监管政策趋严,加速行业洗牌,淘汰非法机构,推动行业合规化和集中化。同时,高性价比国产针剂的崛起,为本土医美龙头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报告对医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进行了深入分析:
上游原料: 主要以玻尿酸为主,中国企业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盈利能力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建议关注华熙生物和鲁商发展。
中游药械: 技术壁垒高,盈利能力强,国产企业正在崛起,通过自研、外延投资和代理引进等方式拓展产品线,建议关注爱美客、华熙生物、四环医药、华东医药和昊海生科等企业。 细分领域竞争激烈,肉毒素市场从双寡头格局转向“四足鼎立”,玻尿酸市场同质化严重,差异化竞争成为趋势,再生型填充剂市场潜力巨大。
下游服务: 机构众多,竞争激烈,头部连锁机构市占率有望提升,线上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建议关注朗姿股份、奥园美谷、苏宁环球、医美国际、瑞丽医美和华韩整形等企业。
本报告从医美市场的长期向好趋势入手,详细分析了国内医美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报告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本节回顾了全球和国内医美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全球医美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以及中国医美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重点阐述了轻医美市场的兴起及其高粘性和高复购率的特点,以及抗衰老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年轻化趋势。 通过图表数据展示了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渗透率、人均诊疗次数等关键指标,并与其他国家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中国医美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
本节深入探讨了抗衰老市场的增长趋势和年轻化现象,分析了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抗衰需求和消费行为,并介绍了面部年轻化需要多层次综合抗衰治疗的理念。 报告详细介绍了注射类抗衰项目(肉毒素、玻尿酸等)和能量源声光电设备在抗衰市场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市场前景。
本节分析了中国医美消费者的用户画像,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地域分布等,并探讨了年轻化和老龄化趋势对医美市场的影响。 报告还分析了社会对医美的态度转变,以及线上平台和社交媒体在医美市场推广和消费者教育中的作用。
本节分析了国家医美监管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行业的影响,以及医美机构的市场格局和竞争态势。 报告详细介绍了资本对医美行业的投资和并购活动,以及其对行业整合和发展的影响。
本节从产业链的角度,对医美行业的上中下游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上游原料生产、中游药械设备生产和下游服务机构及平台。 报告分析了各环节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盈利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节以全球医美龙头企业艾尔建为例,分析了其成功的经验,包括产品布局、品牌建设和医师培训等方面。 报告还分析了欧美和韩国医美机构的模式,以及其对中国医美行业发展的启示。
本节对爱美客、华熙生物、华东医药、四环医药、朗姿股份和奥园美谷等本土医美龙头企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其业务模式、竞争优势、发展战略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本报告对中国医美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需求端、供给端和产业链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中国医美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机遇。 报告认为,中国医美市场长期向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建议投资者关注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 同时,报告也指出了医美行业面临的风险,例如疫情影响、政策风险和安全卫生事件等,投资者需要谨慎评估风险。
生物医药行业专题:DRG/DIP更新报告:院端变革加速,结构持续优化
医药行业周报:和黄研发日详解新一轮研发潜力,Syk抑制剂潜在下一个重磅大品种
医药行业周报:医改持续深化,支持创新和中药
靶点图鉴系列报告:大交易频频,叶酸受体(FRα)ADC有什么魅力?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