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环境持续向好,看好创新药出海及受益产业链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环境持续向好,看好创新药出海及受益产业链

研报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环境持续向好,看好创新药出海及受益产业链

  1.医保谈判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持续向好   2023年医保谈判工作已经于10月初完成专家评审工作,我们预计11月将开始进入谈判/竞价阶段,按照新发布的《谈判药品续约规则》,新增适应症的续约定价将更为科学,结合纳入医保后的实际销量情况,长期价格的可预见性增强。在医保局全生命周期的价格管理体系下,纳入医保前更考虑药品的可及性,给与企业相对更多的市场定价权,同时协调各省定价准入,更快实现新药的市场覆盖,加速创新药企业回收成本,中期考虑药品的可支付性,纳入医保后能获得迅速覆盖更多人群。医保谈判机制优化引导创新药避免做低水平的重复内卷,引导企业更多关注药品真实的临床价值。在医保推动下,纳入医保的国产创新药,尤其是biotech公司近年推出的创新药快速放量,逐步实现了收入成规模,并逐步扭亏。   2.应对海外专利问题,出海值得持续期待   出口规范市场,专利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药械出口规范市场包含了对专利问题的有效突破,尤其是涉及专利较为复杂的生物药、高端包材等。10月23日罗氏和勃健达成托珠单抗(百奥泰研发生产)的专利协议,中国企业实现在生物药出口市场的重大突破。中国对外授权ADC和双抗药物也在持续增加,在毒素分子、linker等重要优化改造上形成自主专利,中国企业在技术上和经验上都具备了挑战专利、避开专利方面积累较好的基础。   3.重磅新药仍值得持续关注   中外研发和上市时间的差异,GLP-1等热点重磅品种的关注度也存在节奏上的变化。11月2日礼来和诺和诺德发布Q3业绩,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均实现了快速增长,诺和诺德继续上调2023年的业绩预期,而对于国内跟进GLP-1研发的企业,则大部分处于临床早期阶段,对于未来国内GLP-1的市场的前景,品种迭代和竞争格局不确定因素导致市场的短期担忧。对于已进入销售阶段重磅新药,如带状疱疹疫苗等,我们认为市场认知会随着销售逐季增长而持续增加信心。   4.Q3业绩已反映反腐冲击   从分行业单季度业绩来看,中药处方药、医疗设备等受到了医保反腐的影响,单季度收入有显著的下降,虽然营销费用率下降,但整体扣非利润仍下滑较多,更对更具备临床刚性的领域,如诊断试剂、基础耗材等则相对稳定,创新药继续保持增长,临床价值支撑其增长。随着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预计4季度医药销售将持续恢复。   5.美债利率变化,关系创新药投融资   由于大部分的biotech缺乏产品销售收入支持,创新药的研发投入依赖于投融资,美债利率变化关系医药投融资、新药的投资回报、biotech企业的估值。考虑港股创新药企业更为集中,美元加息等因素对中国创新药的估值影响更为突出,自2021年7月以来,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已调整已超过60%,未来美债利率下降有望提升创新药的估值基础。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国内医保谈判临近,海外出口也陆续取得突破,影响创新药定价的美债利率也趋于下降,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2023年医保谈判有望于11月进入谈判阶段,关注已通过初审,并进入医保后具有销售弹性的品种,推荐独家获得酮洛芬透皮贴剂的【九典制药】,以及多个大品种受益医保谈判的【恒瑞医药】;关注1类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相关公司【赛托生物】;关注纳入医保初选目录的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相关公司【亿帆医药】。   2)布局重磅创新领域及相关产业链的标的,推荐①:海外已验证具有更佳减重效果的双靶点激动剂方向,国内已布局双靶点激动剂方向的创新药,可以凭借更好的效果与司美格鲁肽等仿制药进行差异化竞争,推荐【众生药业】、【信达生物】;注射笔等包材产业链目前技术攻关已突破,订单有望逐步兑现,推荐【美好医疗】;关注海外供应不足,为中国仿制药和原料药提供机遇,关注【翰宇药业】、【诺泰生物】;推荐②:存在较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严重下肢缺血疾病,目前新药已处于关键三期临床阶段,推荐【人福医药】,【诺思兰德】;推荐③:潜力的国内疫苗大单品,推荐带状疱疹病毒疫苗方向,推荐【百克生物】和【智飞生物】。   3)受益创新药外部环境向好以及具备出口突破的企业,推荐托珠单抗生物类似物已获得FDA许可上市的【百奥泰】、关注PD-1获得美国FDA上市许可的【君实生物】,关注目前长效升白药已处于FDA上市前关键阶段的【亿帆医药】,以及关注授权海外出口的【康方生物】。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4)创新药环境向好,创新药投融资有望恢复增长,带动相关研发服务业恢复,推荐研发管线丰富、多个品种陆续上市的【恒瑞医药】、【信达生物】,以及自免品种优势显著的【康诺亚生物】,推荐把握MAH红利和改良型药物研发机遇的【百诚医药】;推荐目前订单持续增长,业绩增长强劲的【普蕊斯】;关注未来有望受益于GLP-1等多肽药物研发生产的企业,关注【凯莱英】、【博腾股份】;研发配套试剂、分子砌块价格趋向稳定,关注【毕得医药】、【皓元医药】。   5)国产心血管器械创新领域突破,具备增长潜力的产品,如人工心脏、介入瓣中瓣等,推荐【百洋医药】、关注【佰仁医疗】;医疗器械与AI结合,拓展彩超的应用场景,提升笔记本彩超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推荐【祥生医疗】;骨科集采影响已基本反映,单季度业绩有望逐步回升,推荐【春立医疗】;国内IVD集采推进,行业集中度提升,推荐【迪瑞医疗】。   6)门诊统筹推进,降价等负面因素逐步消化,客流量有望恢复,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推荐【老百姓】,关注【漱玉平民】、【一心堂】、【健之佳】。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589

  • 发布机构: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1-06

  • 页数:

    3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1.医保谈判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持续向好

  2023年医保谈判工作已经于10月初完成专家评审工作,我们预计11月将开始进入谈判/竞价阶段,按照新发布的《谈判药品续约规则》,新增适应症的续约定价将更为科学,结合纳入医保后的实际销量情况,长期价格的可预见性增强。在医保局全生命周期的价格管理体系下,纳入医保前更考虑药品的可及性,给与企业相对更多的市场定价权,同时协调各省定价准入,更快实现新药的市场覆盖,加速创新药企业回收成本,中期考虑药品的可支付性,纳入医保后能获得迅速覆盖更多人群。医保谈判机制优化引导创新药避免做低水平的重复内卷,引导企业更多关注药品真实的临床价值。在医保推动下,纳入医保的国产创新药,尤其是biotech公司近年推出的创新药快速放量,逐步实现了收入成规模,并逐步扭亏。

  2.应对海外专利问题,出海值得持续期待

  出口规范市场,专利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药械出口规范市场包含了对专利问题的有效突破,尤其是涉及专利较为复杂的生物药、高端包材等。10月23日罗氏和勃健达成托珠单抗(百奥泰研发生产)的专利协议,中国企业实现在生物药出口市场的重大突破。中国对外授权ADC和双抗药物也在持续增加,在毒素分子、linker等重要优化改造上形成自主专利,中国企业在技术上和经验上都具备了挑战专利、避开专利方面积累较好的基础。

  3.重磅新药仍值得持续关注

  中外研发和上市时间的差异,GLP-1等热点重磅品种的关注度也存在节奏上的变化。11月2日礼来和诺和诺德发布Q3业绩,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均实现了快速增长,诺和诺德继续上调2023年的业绩预期,而对于国内跟进GLP-1研发的企业,则大部分处于临床早期阶段,对于未来国内GLP-1的市场的前景,品种迭代和竞争格局不确定因素导致市场的短期担忧。对于已进入销售阶段重磅新药,如带状疱疹疫苗等,我们认为市场认知会随着销售逐季增长而持续增加信心。

  4.Q3业绩已反映反腐冲击

  从分行业单季度业绩来看,中药处方药、医疗设备等受到了医保反腐的影响,单季度收入有显著的下降,虽然营销费用率下降,但整体扣非利润仍下滑较多,更对更具备临床刚性的领域,如诊断试剂、基础耗材等则相对稳定,创新药继续保持增长,临床价值支撑其增长。随着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预计4季度医药销售将持续恢复。

  5.美债利率变化,关系创新药投融资

  由于大部分的biotech缺乏产品销售收入支持,创新药的研发投入依赖于投融资,美债利率变化关系医药投融资、新药的投资回报、biotech企业的估值。考虑港股创新药企业更为集中,美元加息等因素对中国创新药的估值影响更为突出,自2021年7月以来,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已调整已超过60%,未来美债利率下降有望提升创新药的估值基础。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国内医保谈判临近,海外出口也陆续取得突破,影响创新药定价的美债利率也趋于下降,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2023年医保谈判有望于11月进入谈判阶段,关注已通过初审,并进入医保后具有销售弹性的品种,推荐独家获得酮洛芬透皮贴剂的【九典制药】,以及多个大品种受益医保谈判的【恒瑞医药】;关注1类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相关公司【赛托生物】;关注纳入医保初选目录的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相关公司【亿帆医药】。

  2)布局重磅创新领域及相关产业链的标的,推荐①:海外已验证具有更佳减重效果的双靶点激动剂方向,国内已布局双靶点激动剂方向的创新药,可以凭借更好的效果与司美格鲁肽等仿制药进行差异化竞争,推荐【众生药业】、【信达生物】;注射笔等包材产业链目前技术攻关已突破,订单有望逐步兑现,推荐【美好医疗】;关注海外供应不足,为中国仿制药和原料药提供机遇,关注【翰宇药业】、【诺泰生物】;推荐②:存在较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严重下肢缺血疾病,目前新药已处于关键三期临床阶段,推荐【人福医药】,【诺思兰德】;推荐③:潜力的国内疫苗大单品,推荐带状疱疹病毒疫苗方向,推荐【百克生物】和【智飞生物】。

  3)受益创新药外部环境向好以及具备出口突破的企业,推荐托珠单抗生物类似物已获得FDA许可上市的【百奥泰】、关注PD-1获得美国FDA上市许可的【君实生物】,关注目前长效升白药已处于FDA上市前关键阶段的【亿帆医药】,以及关注授权海外出口的【康方生物】。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4)创新药环境向好,创新药投融资有望恢复增长,带动相关研发服务业恢复,推荐研发管线丰富、多个品种陆续上市的【恒瑞医药】、【信达生物】,以及自免品种优势显著的【康诺亚生物】,推荐把握MAH红利和改良型药物研发机遇的【百诚医药】;推荐目前订单持续增长,业绩增长强劲的【普蕊斯】;关注未来有望受益于GLP-1等多肽药物研发生产的企业,关注【凯莱英】、【博腾股份】;研发配套试剂、分子砌块价格趋向稳定,关注【毕得医药】、【皓元医药】。

  5)国产心血管器械创新领域突破,具备增长潜力的产品,如人工心脏、介入瓣中瓣等,推荐【百洋医药】、关注【佰仁医疗】;医疗器械与AI结合,拓展彩超的应用场景,提升笔记本彩超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推荐【祥生医疗】;骨科集采影响已基本反映,单季度业绩有望逐步回升,推荐【春立医疗】;国内IVD集采推进,行业集中度提升,推荐【迪瑞医疗】。

  6)门诊统筹推进,降价等负面因素逐步消化,客流量有望恢复,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推荐【老百姓】,关注【漱玉平民】、【一心堂】、【健之佳】。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医保谈判机制优化、海外出口突破以及美债利率下降等因素共同推动创新药发展,看好创新药出海及受益产业链。报告维持医药行业“推荐”评级,并推荐了一系列受益于上述趋势的个股。

创新药发展环境向好

中国创新药行业正经历积极转变,主要体现在医保谈判机制的优化、海外市场的拓展以及投融资环境的改善。

投资机会与风险并存

虽然创新药行业前景广阔,但研发失败、销售不及预期、竞争加剧以及政策风险等因素依然存在,投资者需谨慎评估。

主要内容

医保谈判机制优化及创新环境持续向好

2023年医保谈判已完成专家评审,预计11月进入谈判/竞价阶段。新的《谈判药品续约规则》使新增适应症的续约定价更科学,增强了长期价格的可预见性。医保局全生命周期的价格管理体系,在纳入医保前更注重药品的可及性,给予企业更多市场定价权,加速创新药企业回收成本;纳入医保后则考虑药品的可支付性,实现快速覆盖更多人群。这将引导创新药企业关注药品真实临床价值,避免低水平重复内卷,并促进已纳入医保的国产创新药,特别是biotech公司近年推出的创新药快速放量,逐步实现收入规模化并扭亏为盈。

应对海外专利问题,创新药出海值得持续期待

中国药械出口规范市场包含了对专利问题的有效突破,尤其是在生物药、高端包材等领域。罗氏和勃健达成托珠单抗专利协议是中国企业在生物药出口市场取得的重大突破。中国企业在技术和经验上具备挑战专利、避开专利的良好基础,对外授权ADC和双抗药物也在持续增加,在毒素分子、linker等重要优化改造上形成自主专利。

重磅新药及市场前景分析

中外研发和上市时间的差异导致GLP-1等热点重磅品种的关注度存在节奏上的变化。礼来和诺和诺德发布的Q3业绩显示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快速增长,诺和诺德上调了2023年业绩预期。而国内跟进GLP-1研发的企业大部分处于临床早期阶段,品种迭代和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短期担忧。对于已进入销售阶段的重磅新药,如带状疱疹疫苗,市场认知会随着销售逐季增长而持续增加信心。

Q3业绩反映反腐冲击及未来展望

医保反腐对中药处方药、医疗设备等行业单季度收入造成显著下降,虽然营销费用率下降,但整体扣非利润仍下滑较多。诊断试剂、基础耗材等临床刚性领域相对稳定,创新药继续保持增长。随着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预计4季度医药销售将持续恢复。

美债利率变化对创新药投融资的影响

大部分biotech企业缺乏产品销售收入支持,研发投入依赖于投融资。美债利率变化影响医药投融资、新药投资回报和biotech企业估值。美元加息对中国创新药估值影响突出,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自2021年7月以来已调整超过60%。未来美债利率下降有望提升创新药估值基础。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报告维持医药行业“推荐”评级,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荐个股:

  1. 关注医保谈判受益品种: 推荐九典制药(独家获得酮洛芬透皮贴剂)、恒瑞医药(多个大品种受益)、赛托生物(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亿帆医药(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

  2. 布局重磅创新领域及相关产业链: 推荐众生药业、信达生物(双靶点激动剂)、美好医疗(注射笔包材)、翰宇药业、诺泰生物(原料药)、人福医药、诺思兰德(严重下肢缺血疾病新药)、百克生物和智飞生物(带状疱疹疫苗)。

  3. 受益创新药外部环境向好及出口突破的企业: 推荐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物)、君实生物(PD-1)、亿帆医药(长效升白药)、康方生物(授权海外出口)。

  4. 创新药环境向好受益企业: 推荐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康诺亚生物、百诚医药、普蕊斯、凯莱英、博腾股份、毕得医药、皓元医药。

  5. 国产心血管器械及其他医疗器械: 推荐百洋医药、佰仁医疗、祥生医疗、春立医疗、迪瑞医疗。

  6. 受益门诊统筹推进的医药商业企业: 推荐老百姓、漱玉平民、一心堂、健之佳。

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报告列出了重点关注公司的股票代码、名称、投资评级、股价以及2022年、2023E、2024E的EPS和PE数据。

风险提示

报告列出了研发失败、销售不及预期、竞争加剧、政策性风险以及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等风险。

医药行情跟踪

报告提供了医药行业一周涨跌幅、一月涨跌幅、子行业涨跌幅以及个股周涨跌幅的数据和图表,并分析了子行业相对估值。

医药板块走势与估值

报告分析了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的走势和估值,指出医药生物行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医药覆盖跟踪

报告列出了股票池以及最近一周涨幅排序。

团队近期研究成果

报告列出了华鑫医药团队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

行业重要政策和要闻

报告总结了近期重要的行业政策和新闻事件。

周重要上市公司公告一览

报告列出了近期上市公司的重要公告。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中国创新药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认为创新药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医保谈判机制优化、海外出口突破以及美债利率下降等因素共同推动创新药发展,看好创新药出海及受益产业链。报告维持医药行业“推荐”评级,并推荐了一系列受益于上述趋势的个股,但同时也提醒投资者需关注行业存在的风险。 报告中提供的各项数据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行业信息和投资参考,但投资者仍需进行独立判断和风险评估。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