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农药行业深度之二:复盘草甘膦50年周期轮动,关注转基因需求新增量

农药行业深度之二:复盘草甘膦50年周期轮动,关注转基因需求新增量

研报

农药行业深度之二:复盘草甘膦50年周期轮动,关注转基因需求新增量

  主要观点:   草甘膦自1971年被拜耳产业化,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市场化竞争和行业格局变迁,我们复盘草甘膦50年的价格变化,认为草甘膦有望逐步走出底部区间,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开端。草甘膦过去50年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1-2008),草甘膦于1971年开发,1976年商业化销售,2006年孟山都宣布关闭10万吨/年的草甘膦产线,草甘膦迎来第一轮景气周期。2006-2008年间,草甘膦价格由2.9万元/吨上涨至顶峰的10万元/吨。在此期间,新安化工等众多中国企业纷纷进行草甘膦产能投资扩产;第二阶段(2008-2013),2008年孟山都10万吨/年产线复产,草甘膦价格迅速回落。随中国新增产能纷纷投产,草甘膦供应严重过剩,价格在2万元/吨的底部徘徊。草甘膦企业亏损严重,开始降负生产或停产。2012-2013年间,国内环保政策收紧,企业环保成本提升,开工受限。与此同时,转基因作物对草甘膦需求进一步提升,草甘膦迎来第二轮上涨行情。2013年9月,草甘膦价格上涨至第二轮顶峰的4.46万元/吨;第三阶段(2013-2022),随价格上涨,草甘膦盈利改善,企业纷纷复产。草甘膦供需弱势平衡被打破,再度进入供给过剩阶段。2016年8月份,草甘膦价格到达低点1.7万元/吨。之后数年,环保收紧、成本上升、致癌风波、极端天气等因素导致行业供需格局不断变化,草甘膦价格在低位持续震荡。2021年,卫生事件爆发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粮价走高带动农户粮食种植意愿和农资需求。叠加原料价格上涨、开工受限、运费飙升等因素,草甘膦进入第三个景气周期,2021年底价格涨至8万元/吨;第四阶段(2022年至今),进入2022年,随开工率提升,草甘膦供需状况得到改善,价格回归理性。2022年下半年,海外进入去库周期,需求不佳导致价格进一步回落。2023年6月初,草甘膦价格低至2.45万元/吨,接近历史低位。2023年6-7月,海外需求启动带动行情出现短暂上涨,7月底最高报价4万元/吨。受价格影响,行业开工率迅速爬升,市场再度供大于求,草甘膦价格短暂上涨后重新进入下跌通道。截至2023年9月25日,草甘膦价格已经下跌至2.9万元/吨企稳,处于历史低位。   需求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为前三消费国,转基因玉米、大豆为主要需求作物   2019年全球草甘膦使用量达73.84万吨,其中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为前三大使用国,总用量分别为14.2、10.89、8.4万吨,合计用量占全球的45.2%,中国消费量约6.6万吨。用途方面,2019年草甘膦农业用途占比76.2%。大豆和玉米是主要的草甘膦需求作物,大豆田草甘膦用量19.54万吨,玉米田草甘膦用量9.81万吨。   供给端:行业格局趋于稳定,新增产能有限,开工率决定供给   全球草甘膦总产能118.3万吨,其中海外拜耳公司37万吨,其余都在中国。中国主要草甘膦厂家共10家,行业CR5达到74.2%。目前仅有2.5万吨在建产能,增量有限。近年来中国草甘膦产量和开工率呈上升趋势,2022年两项分别为56.99万吨和70%。我国草甘膦产能以甘氨酸法为主,占比达到72%。IDA路线三废排放更少,环保成本低,随国内厂家技术工艺逐渐成熟,IDA法或成为未来国内主流工艺。   转基因作物推广有望拉动中长期草甘膦需求   全球来看,草甘膦需求量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呈现强正相关。美国绝大部分草甘膦用于转基因玉米、大豆和棉花的田地除草。目前中国仅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的商业化种植。近年来国内转基因育种政策持续出台,2019年以来已经陆续批准17/6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安全证书。如果中国转基因玉米/大豆的商业化落地,我们悲观/中性/乐观估计转基因作物渗透率将于商业化第5/8/10年达到80%。假设明年中国开始转基因商业化,乐观估计到2030年转基因作物渗透率达到95%,有望带来6.6万吨的草甘膦需求增量。   投资建议   全球草甘膦需求逐步复苏,预计四季度海外补库需求加速回暖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内吸传导型广谱除草剂,也是全球用量最大的除草剂品种。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草甘膦生产国和出口国。受高库存影响,海外去库存已持续一年有余。当前全球草甘膦需求初显回暖迹象,我们判断四季度海外将陆续停止去库并进入补货期,补货需求将加速回暖,提振草甘膦价格。判断依据如下:一,从中国海关数据出口来看,巴西已于6月份停止去库并进入补货期,美国和阿根廷补货需求已连续多月在低位震荡并初显上行态势;二,四季度美洲各国将陆续进入草甘膦需求作物种植季或收获季,草甘膦用药将迎来高峰期,预计海外草甘膦库存将迅速消耗;三,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年9月22日当周,草甘膦价格为2.9万/吨,已经跌至历史底部区间,在成本上涨压力下,当前草甘膦单吨毛利低至3350元/吨,同样跌至近三年底部。由此判断,草甘膦价格下探空间不大。在价格、需求和库存三重因素作用下,我们预计四季度海外需求将加速回暖并带动草甘膦市场行情反转向上。   当前草甘膦价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四季度为传统草甘膦需求旺季,海外去库周期将陆续结束并进入补货阶段,有望提振草甘膦价格回暖。建议关注兴发集团(草甘膦23万吨)、江山股份(草甘膦7万吨)、广信股份(草甘膦3万吨)、和邦生物(5万吨)。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装置不可抗力的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089

  •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9-27

  • 页数:

    2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主要观点:

  草甘膦自1971年被拜耳产业化,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市场化竞争和行业格局变迁,我们复盘草甘膦50年的价格变化,认为草甘膦有望逐步走出底部区间,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开端。草甘膦过去50年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1-2008),草甘膦于1971年开发,1976年商业化销售,2006年孟山都宣布关闭10万吨/年的草甘膦产线,草甘膦迎来第一轮景气周期。2006-2008年间,草甘膦价格由2.9万元/吨上涨至顶峰的10万元/吨。在此期间,新安化工等众多中国企业纷纷进行草甘膦产能投资扩产;第二阶段(2008-2013),2008年孟山都10万吨/年产线复产,草甘膦价格迅速回落。随中国新增产能纷纷投产,草甘膦供应严重过剩,价格在2万元/吨的底部徘徊。草甘膦企业亏损严重,开始降负生产或停产。2012-2013年间,国内环保政策收紧,企业环保成本提升,开工受限。与此同时,转基因作物对草甘膦需求进一步提升,草甘膦迎来第二轮上涨行情。2013年9月,草甘膦价格上涨至第二轮顶峰的4.46万元/吨;第三阶段(2013-2022),随价格上涨,草甘膦盈利改善,企业纷纷复产。草甘膦供需弱势平衡被打破,再度进入供给过剩阶段。2016年8月份,草甘膦价格到达低点1.7万元/吨。之后数年,环保收紧、成本上升、致癌风波、极端天气等因素导致行业供需格局不断变化,草甘膦价格在低位持续震荡。2021年,卫生事件爆发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粮价走高带动农户粮食种植意愿和农资需求。叠加原料价格上涨、开工受限、运费飙升等因素,草甘膦进入第三个景气周期,2021年底价格涨至8万元/吨;第四阶段(2022年至今),进入2022年,随开工率提升,草甘膦供需状况得到改善,价格回归理性。2022年下半年,海外进入去库周期,需求不佳导致价格进一步回落。2023年6月初,草甘膦价格低至2.45万元/吨,接近历史低位。2023年6-7月,海外需求启动带动行情出现短暂上涨,7月底最高报价4万元/吨。受价格影响,行业开工率迅速爬升,市场再度供大于求,草甘膦价格短暂上涨后重新进入下跌通道。截至2023年9月25日,草甘膦价格已经下跌至2.9万元/吨企稳,处于历史低位。

  需求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为前三消费国,转基因玉米、大豆为主要需求作物

  2019年全球草甘膦使用量达73.84万吨,其中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为前三大使用国,总用量分别为14.2、10.89、8.4万吨,合计用量占全球的45.2%,中国消费量约6.6万吨。用途方面,2019年草甘膦农业用途占比76.2%。大豆和玉米是主要的草甘膦需求作物,大豆田草甘膦用量19.54万吨,玉米田草甘膦用量9.81万吨。

  供给端:行业格局趋于稳定,新增产能有限,开工率决定供给

  全球草甘膦总产能118.3万吨,其中海外拜耳公司37万吨,其余都在中国。中国主要草甘膦厂家共10家,行业CR5达到74.2%。目前仅有2.5万吨在建产能,增量有限。近年来中国草甘膦产量和开工率呈上升趋势,2022年两项分别为56.99万吨和70%。我国草甘膦产能以甘氨酸法为主,占比达到72%。IDA路线三废排放更少,环保成本低,随国内厂家技术工艺逐渐成熟,IDA法或成为未来国内主流工艺。

  转基因作物推广有望拉动中长期草甘膦需求

  全球来看,草甘膦需求量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呈现强正相关。美国绝大部分草甘膦用于转基因玉米、大豆和棉花的田地除草。目前中国仅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的商业化种植。近年来国内转基因育种政策持续出台,2019年以来已经陆续批准17/6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安全证书。如果中国转基因玉米/大豆的商业化落地,我们悲观/中性/乐观估计转基因作物渗透率将于商业化第5/8/10年达到80%。假设明年中国开始转基因商业化,乐观估计到2030年转基因作物渗透率达到95%,有望带来6.6万吨的草甘膦需求增量。

  投资建议

  全球草甘膦需求逐步复苏,预计四季度海外补库需求加速回暖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内吸传导型广谱除草剂,也是全球用量最大的除草剂品种。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草甘膦生产国和出口国。受高库存影响,海外去库存已持续一年有余。当前全球草甘膦需求初显回暖迹象,我们判断四季度海外将陆续停止去库并进入补货期,补货需求将加速回暖,提振草甘膦价格。判断依据如下:一,从中国海关数据出口来看,巴西已于6月份停止去库并进入补货期,美国和阿根廷补货需求已连续多月在低位震荡并初显上行态势;二,四季度美洲各国将陆续进入草甘膦需求作物种植季或收获季,草甘膦用药将迎来高峰期,预计海外草甘膦库存将迅速消耗;三,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年9月22日当周,草甘膦价格为2.9万/吨,已经跌至历史底部区间,在成本上涨压力下,当前草甘膦单吨毛利低至3350元/吨,同样跌至近三年底部。由此判断,草甘膦价格下探空间不大。在价格、需求和库存三重因素作用下,我们预计四季度海外需求将加速回暖并带动草甘膦市场行情反转向上。

  当前草甘膦价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四季度为传统草甘膦需求旺季,海外去库周期将陆续结束并进入补货阶段,有望提振草甘膦价格回暖。建议关注兴发集团(草甘膦23万吨)、江山股份(草甘膦7万吨)、广信股份(草甘膦3万吨)、和邦生物(5万吨)。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装置不可抗力的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草甘膦价格经历了50年的周期性波动,目前处于历史低位,但随着全球草甘膦需求逐步复苏,特别是中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推进,草甘膦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草甘膦价格周期波动与未来展望

草甘膦价格在过去50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周期性波动,呈现出明显的供需驱动特征。目前,草甘膦价格处于历史低位,但我们认为价格下探空间有限,四季度海外补库需求加速回暖将带动价格回升。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对草甘膦需求的潜在影响

中国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商业化种植即将落地,这将显著增加国内草甘膦的需求量。我们乐观估计,到2030年,转基因作物渗透率达到95%,有望带来6.6万吨的草甘膦需求增量。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从草甘膦50年景气周期轮动、供需格局、工艺技术以及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等多个方面,对草甘膦行业进行了深度分析。

草甘膦50年景气周期轮动分析

报告详细回顾了草甘膦自1971年产业化以来五个阶段的价格波动,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供需变化、主要驱动因素以及行业格局的演变。这部分内容通过图表清晰地展现了草甘膦价格的周期性特征,并为未来价格走势预测提供了重要参考。

草甘膦供需及行业集中度分析

报告分析了全球和中国草甘膦的供需现状,指出中国是全球主要的草甘膦生产国和出口国,但近年来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落后产能陆续退出,供应格局逐步优化。报告还分析了巴西、美国和阿根廷等主要消费国的库存情况和需求变化,预测四季度海外补库需求将加速回暖。

全球草甘膦需求现状及未来趋势

报告分析了全球草甘膦的需求现状,指出巴西、美国和阿根廷是全球草甘膦用量前三的消费国,并详细分析了这三个国家草甘膦需求的季节性特征以及库存变化趋势。

中国草甘膦供给现状及未来展望

报告分析了中国草甘膦的生产企业产能、产量和开工率,指出中国草甘膦行业集中度高,CR5达到74.2%。同时,报告分析了近年来中国草甘膦产量和开工率的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新增产能有限。

草甘膦生产工艺技术分析

报告详细比较了甘氨酸法和IDA法两种主要的草甘膦生产工艺,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成本差异以及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报告指出,甘氨酸法目前仍是我国草甘膦生产的主流工艺,但IDA法在环保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未来可能成为主流工艺。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对草甘膦需求的影响

报告分析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增长趋势,以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与草甘膦需求之间的强正相关关系。报告重点关注中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推进情况,并基于不同情景假设,预测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对草甘膦需求的潜在影响。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现状及趋势

报告分析了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主要转基因作物种植国的种植面积、作物类型以及转基因作物渗透率,并指出这些国家转基因作物的推广是草甘膦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转基因政策及商业化前景

报告梳理了中国转基因政策的演变历程,分析了目前中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预测了中国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商业化种植后对草甘膦需求的潜在影响。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推荐关注兴发集团、和邦生物、江山股份等草甘膦行业头部企业,并提示了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以及装置不可抗力等风险。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草甘膦行业5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对当前供需格局、工艺技术和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前景的分析,得出结论:草甘膦价格目前处于历史低位,但未来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中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推进将成为草甘膦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投资者应关注行业头部企业,同时也要注意相关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