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DRG+DIP2.0方案深度优化医保付费,助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均衡发展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DRG+DIP2.0方案深度优化医保付费,助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均衡发展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DRG+DIP2.0方案深度优化医保付费,助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均衡发展

  DRG+DIP2.0方案深度优化医保付费,助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均衡发展2024年7月23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原则上2024年新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直接使用2.0版分组,已经开展的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切换准备工作,提高支付方式规范统一性。DRG2.0:分组重点对临床意见比较集中的重症医学、血液免疫、肿瘤、烧伤、口腔颌面外科等13个学科、复合手术等进行了优化完善,此版分组入组率为92.8%,代表分组效能的组间差异(RIV)为71.0%。此次DRG分组结果兼顾各相关学科规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实现“多目标同时优化,获得最优方案”的效果。DIP2.0:优化病种结构,核心病种9520组,减少2033组,集中度提升;优化成组规则,采用“主要诊断+主要手术操作+相关手术操作”进行聚合,入组逻辑更加明确,病种组合更清晰,在对诊断+手术操作进行随机组合的基础上,加入了资源消耗的判断;补充常见缺失病种,分组更加精细,覆盖更加全面。   特例单议机制助于创新产品推广,医保基金结算清算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特例单议:对因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耗新技术使用、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等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特例单议,申报数量原则上为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以内。同时探索除外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新药耗新技术在应用初期按项目付费或以权重(点数)加成等方式予以支持,后期积累足够数据后再纳入DRG/DIP付费。创新药品和耗材可以被纳入特例病例进行单独处理或支付利于创新药品和耗材的推广和应用,尤其利于激发创新平台型公司研发动力,助力国内创新药械市场提升综合竞争力。基金结算:要求次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前一年度基金清算,鼓励通过基金预付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探索将异地就医费用纳入DRG/DIP管理范畴。医疗机构不得将DRG/DIP病组(病种)支付标准作为限额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或与绩效分配指标挂钩。医保清算结算周期越短越利于医院资金周转,可减少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异地结算更将加快医保资金充分利用,患者及时获得资金支持进行治疗,医疗终端可以减轻垫付压力。付费标准不作为医生考核标准可利于医生提高治疗积极性,同时实现医疗行为价值。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九典制药、恩华药业、康诺亚、智翔金泰、三生国健、神州细胞、艾迪药业、恒瑞医药、京新药业、健康元、丽珠集团、东诚药业、人福医药;中药:悦康药业、方盛制药、羚锐制药、济川药业、昆药集团;医疗器械:可孚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戴维医疗、海尔生物、振德医疗、安杰思、三诺生物;原料药:奥锐特、普洛药业;CXO:诺泰生物、圣诺生物、药明生物、药明合联、泰格医药、百诚医药、阳光诺和、万邦医药;科研服务:毕得医药、皓元医药、百普赛斯、奥浦迈、药康生物;医疗服务:海吉亚医疗、美年健康;零售药店:益丰药房、健之佳;疫苗:康泰生物。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报告标签:
  • 中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306

  • 发布机构: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7-28

  • 页数:

    1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DRG+DIP2.0方案深度优化医保付费,助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均衡发展2024年7月23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原则上2024年新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直接使用2.0版分组,已经开展的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切换准备工作,提高支付方式规范统一性。DRG2.0:分组重点对临床意见比较集中的重症医学、血液免疫、肿瘤、烧伤、口腔颌面外科等13个学科、复合手术等进行了优化完善,此版分组入组率为92.8%,代表分组效能的组间差异(RIV)为71.0%。此次DRG分组结果兼顾各相关学科规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实现“多目标同时优化,获得最优方案”的效果。DIP2.0:优化病种结构,核心病种9520组,减少2033组,集中度提升;优化成组规则,采用“主要诊断+主要手术操作+相关手术操作”进行聚合,入组逻辑更加明确,病种组合更清晰,在对诊断+手术操作进行随机组合的基础上,加入了资源消耗的判断;补充常见缺失病种,分组更加精细,覆盖更加全面。

  特例单议机制助于创新产品推广,医保基金结算清算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特例单议:对因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耗新技术使用、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等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特例单议,申报数量原则上为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以内。同时探索除外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新药耗新技术在应用初期按项目付费或以权重(点数)加成等方式予以支持,后期积累足够数据后再纳入DRG/DIP付费。创新药品和耗材可以被纳入特例病例进行单独处理或支付利于创新药品和耗材的推广和应用,尤其利于激发创新平台型公司研发动力,助力国内创新药械市场提升综合竞争力。基金结算:要求次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前一年度基金清算,鼓励通过基金预付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探索将异地就医费用纳入DRG/DIP管理范畴。医疗机构不得将DRG/DIP病组(病种)支付标准作为限额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或与绩效分配指标挂钩。医保清算结算周期越短越利于医院资金周转,可减少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异地结算更将加快医保资金充分利用,患者及时获得资金支持进行治疗,医疗终端可以减轻垫付压力。付费标准不作为医生考核标准可利于医生提高治疗积极性,同时实现医疗行为价值。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九典制药、恩华药业、康诺亚、智翔金泰、三生国健、神州细胞、艾迪药业、恒瑞医药、京新药业、健康元、丽珠集团、东诚药业、人福医药;中药:悦康药业、方盛制药、羚锐制药、济川药业、昆药集团;医疗器械:可孚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戴维医疗、海尔生物、振德医疗、安杰思、三诺生物;原料药:奥锐特、普洛药业;CXO:诺泰生物、圣诺生物、药明生物、药明合联、泰格医药、百诚医药、阳光诺和、万邦医药;科研服务:毕得医药、皓元医药、百普赛斯、奥浦迈、药康生物;医疗服务:海吉亚医疗、美年健康;零售药店:益丰药房、健之佳;疫苗:康泰生物。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DRG/DIP 2.0 方案的实施将深度优化医保付费,促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均衡发展,并对医药生物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DRG/DIP 2.0方案的优化与影响

DRG 2.0 和 DIP 2.0 方案在分组逻辑、病种结构和覆盖范围上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付费方式的规范性和精准性,有利于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特例单议机制的引入则为创新医疗产品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便利,将进一步激发创新药械研发动力。

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机制的完善

改进后的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机制,缩短了结算周期,缓解了医疗机构的资金压力,并鼓励了医疗机构使用质优价廉的集采药品耗材,提高了医院的运行效率。

主要内容

DRG+DIP 2.0方案深度优化医保付费,助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均衡发展

DRG+DIP 2.0方案进一步对医保付费进行优化

本节详细阐述了DRG 2.0和DIP 2.0方案的具体改进措施。DRG 2.0方案增加了分组数量,对重症医学、血液免疫、肿瘤等13个学科以及复合手术进行了优化,入组率达92.8%,组间差异(RIV)为71.0%。DIP 2.0方案减少了病种数量,优化了成组规则,采用“主要诊断+主要手术操作+相关手术操作”的聚合方式,入组逻辑更清晰,并补充了常见缺失病种,覆盖更加全面。 通过表格数据对比了DRG 2.0与1.0版本在部分学科上的差异,并以经选择性剖宫产术的分娩为例,说明DIP 2.0方案在手术操作界定上的改进。

特例单议机制有助于创新治疗产品推广

本节分析了特例单议机制对创新医疗产品推广的积极作用。该机制允许医疗机构对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进行单独申报,并探索对符合条件的新药耗材在应用初期采用项目付费或权重加成等方式支持,有利于激发创新平台型公司研发动力,提升国内创新药械市场竞争力。

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水平有助于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

本节重点介绍了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机制的改进措施,包括缩短结算周期、鼓励基金预付、清理应付未付费用以及探索将异地就医费用纳入DRG/DIP管理范畴等。这些措施将有效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加快医保资金利用效率,并避免将支付标准与医务人员绩效挂钩,提高医生治疗积极性。

DRG/DIP改革助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均衡发展

本节从患者、医疗机构和医保基金三个层面分析了DRG/DIP改革的积极影响。改革后,患者次均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下降,个人负担减轻;医疗机构主动控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医保基金实现了收支平衡,并建立了协商谈判机制。

7月第4周医药生物下跌4.02%,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跌幅最小

板块行情:医药生物下跌4.02%,跑输沪深300指数0.35pct

本节通过图表数据展示了7月份医药生物板块的整体走势,并与沪深300指数进行比较,指出医药生物板块跑输大盘的情况。

子板块行情: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跌幅最小,疫苗板块跌幅最大

本节对医药生物行业下属子板块的周涨跌幅进行了分析,指出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跌幅最小,而疫苗板块跌幅最大。并通过表格数据详细列举了7月以来各子板块的涨跌幅以及个股涨跌幅前五名,为投资者提供更细致的市场信息。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DRG/DIP 2.0方案的优化内容及其对医保付费、医疗机构和医药生物行业的影响。DRG/DIP 2.0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医保支付方式,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并为创新医疗产品的推广应用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机制的完善将有效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促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均衡发展。 报告还对7月第4周医药生物板块的市场表现进行了分析,指出医疗研发外包板块相对抗跌,而疫苗板块跌幅较大。 总体而言,DRG/DIP 2.0方案的落地实施将对医药生物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但报告也提示了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因素。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