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软镜行业深度报告:技术积淀数十载,国产替代正当时

软镜行业深度报告:技术积淀数十载,国产替代正当时

研报

软镜行业深度报告:技术积淀数十载,国产替代正当时

  国内软镜赛道仍为蓝海市场。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5年全球软镜市场规模约82亿美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11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高于同期全球内窥镜行业整体复合增速,仍维持较高增长。随着国内癌症早筛渗透率的提升,国内软镜行业有望维持较高增长。   软镜行业技术壁垒较高。软镜产品的制造涉及镜体图像采集、镜体设计与集成、主机照明方式、主机图像处理等多维度技术细节,整体技术壁垒较高。CMOS替代CCD成为主流图像传感器,上游核心元件垄断局面被打破,造就国产软镜企业打破日系垄断的契机。澳华内镜、开立医疗均具备原创图像增强技术,并且成像效果已可与龙头奥林巴斯媲美;光学变焦技术、肠镜RIT技术也已经成功应用于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的新一代镜体设备上。澳华内镜最新一代产品AQ-300在参数层面已经与奥林巴斯最新款产品EVISX1相当,有望突破国内三级医院市场。   行业评级:考虑国内软性内窥镜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且竞争格局良好,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澳华内镜:公司持续引领国产软镜实现技术突破,往年主打产品AQ-200主要在二级及以下医院销售,我们预计随着AQ-300上市有望突破国内三级医院市场,实现收入高速增长。目前处于快速成长期,费用率较高,我们预计收入规模扩大后,公司净利润率将有明显提升。我们预计澳华内镜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5亿元、6.72亿元、10.01亿元,同比增速28.30%、50.94%、48.98%,归母净利润2052万元、9730万元、1.38亿元,同比增速-64.03%、374.23%、41.73%,对应PE397x、84x、59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开立医疗:公司以超声业务为稳健主业,积极探索内窥镜核心技术,医用内窥镜板块已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随着HD550的性能不断优化,以及高端镜体产品线的不断扩充,有望在国内三级医院逐渐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18.34亿元、23.25亿元、29.06亿元,同比增速26.96%、26.76%、24.98%,归母净利润3.67亿元、4.65亿元、5.81亿元,同比增速48.31%、26.72%、24.95%,对应PE57x、45x、36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疗器械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产品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新产品市场拓展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海外贸易摩擦风险;进口原材料采购不及预期风险;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报告标签:
  • 医疗器械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889

  • 发布机构: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3-27

  • 页数:

    6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国内软镜赛道仍为蓝海市场。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5年全球软镜市场规模约82亿美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11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高于同期全球内窥镜行业整体复合增速,仍维持较高增长。随着国内癌症早筛渗透率的提升,国内软镜行业有望维持较高增长。

  软镜行业技术壁垒较高。软镜产品的制造涉及镜体图像采集、镜体设计与集成、主机照明方式、主机图像处理等多维度技术细节,整体技术壁垒较高。CMOS替代CCD成为主流图像传感器,上游核心元件垄断局面被打破,造就国产软镜企业打破日系垄断的契机。澳华内镜、开立医疗均具备原创图像增强技术,并且成像效果已可与龙头奥林巴斯媲美;光学变焦技术、肠镜RIT技术也已经成功应用于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的新一代镜体设备上。澳华内镜最新一代产品AQ-300在参数层面已经与奥林巴斯最新款产品EVISX1相当,有望突破国内三级医院市场。

  行业评级:考虑国内软性内窥镜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且竞争格局良好,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澳华内镜:公司持续引领国产软镜实现技术突破,往年主打产品AQ-200主要在二级及以下医院销售,我们预计随着AQ-300上市有望突破国内三级医院市场,实现收入高速增长。目前处于快速成长期,费用率较高,我们预计收入规模扩大后,公司净利润率将有明显提升。我们预计澳华内镜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5亿元、6.72亿元、10.01亿元,同比增速28.30%、50.94%、48.98%,归母净利润2052万元、9730万元、1.38亿元,同比增速-64.03%、374.23%、41.73%,对应PE397x、84x、59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开立医疗:公司以超声业务为稳健主业,积极探索内窥镜核心技术,医用内窥镜板块已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随着HD550的性能不断优化,以及高端镜体产品线的不断扩充,有望在国内三级医院逐渐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18.34亿元、23.25亿元、29.06亿元,同比增速26.96%、26.76%、24.98%,归母净利润3.67亿元、4.65亿元、5.81亿元,同比增速48.31%、26.72%、24.95%,对应PE57x、45x、36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疗器械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产品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新产品市场拓展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海外贸易摩擦风险;进口原材料采购不及预期风险;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软镜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的黄金时期。国内软镜市场仍是蓝海,技术壁垒较高,但国产企业在图像传感器、图像增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部分产品参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澳华内镜和开立医疗作为国产软镜领军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报告给予澳华内镜和开立医疗“买入”评级,并给予软镜行业“推荐”评级。

国内软镜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国内癌症早筛渗透率的提升,以及消化道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国内软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1.2亿元人民币。这为国产软镜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国产软镜技术突破日系垄断

过去,日本企业垄断了全球软镜市场超过90%的份额。然而,CMOS替代CCD成为主流图像传感器,打破了上游核心元件的垄断局面,为国产软镜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契机。澳华内镜和开立医疗等企业在图像增强技术、光学变焦技术、RIT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部分产品参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例如澳华内镜的AQ-300产品在参数层面已与奥林巴斯最新款产品EVIS X1相当。

主要内容

国内软镜市场分析

软镜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软镜系统主要包括内镜主机(图像处理器和光源)、镜体(胃镜、肠镜)和其他辅助设备(送气装置、送水泵、监视器等)。其工作原理是:冷光源发出的光经导光纤维导入受检体腔内,镜体前端传感器接收反射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最终在监视器上显示图像。

全球及中国软镜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5年全球软镜市场规模约82亿美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11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高于同期全球内窥镜行业整体复合增速。中国软镜市场也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销售规模达53.4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1.2亿元人民币。

消化道领域是软镜主要应用市场

消化道内镜是软镜的主要应用市场,其采购金额占软镜相关产品的比重超过60%。目前消化道内镜主要用于诊断,但治疗术式发展迅速,例如EMR和ESD。

消化道内镜诊疗有助于癌症早筛,提高患者生存率

消化道内镜检查是胃癌、结肠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的诊断金标准,早期筛查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日本和韩国消化道早筛的成功经验

日本和韩国通过多年的消化道早筛行动,特别是内窥镜筛查的普及,有效降低了胃癌死亡率。这为中国开展消化道早筛提供了借鉴。

中国消化道早筛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尽管中国已启动国家消化道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计划,但消化道早筛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将进一步推动软镜市场的发展。

国产软镜技术突破

软镜行业高壁垒,进口替代空间较大

软镜行业技术壁垒较高,涉及镜体图像采集、镜体设计与集成、主机照明方式、主机图像处理等多个方面。目前国产化率较低,进口替代空间较大。

软镜设备核心技术

软镜设备核心技术包括壁垒相对较低的技术(例如:非球面镜头、CMOS图像传感器、LED光源等)和壁垒相对较高的技术(例如:镜身被动弯曲、强力传导、可变硬度、图像增强技术、无线供电、激光信号传输技术等)。

图像传感器:CMOS迭代CCD,帮助国产软镜打破日系垄断

CMOS逐渐取代CCD成为主流图像传感器,打破了日本企业对上游CCD行业的垄断,为国产软镜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图像增强技术:国产软镜企业已实现突破

图像增强技术包括染料染色法、光学染色法和电子染色法。国产软镜企业如澳华内镜和开立医疗已自主研发了图像增强技术,其临床应用效果已可与奥林巴斯NBI媲美。

光学变焦和RIT技术:提升软镜性能和操作性

光学变焦技术和RIT技术(包括被动弯曲、强力传导和可变硬度)可以提升软镜的放大观察功能和操作性,提高诊断和治疗效率。

奥林巴斯产品升级进一步验证行业发展方向

奥林巴斯新一代软镜系统EVIS X1的升级方向(例如:采用LED光源、4K分辨率、CMOS图像传感器、新的图像增强技术等)也印证了国产软镜企业技术突破的方向。

国产软镜设备相关技术参数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澳华内镜的AQ-300产品在参数层面已与奥林巴斯最新款产品EVIS X1相当,部分技术参数甚至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例如澳华内镜全球领先的无线供电和激光传输技术。

澳华内镜在研项目布局国际前沿领域

澳华内镜积极布局3D软镜、内窥镜机器人、AI等国际前沿领域,为后续创新产品推出提供持续动力。

澳华内镜公司分析

公司持续引领国产软镜实现技术突破

澳华内镜成立于1994年,长期专注于内窥镜领域,持续引领国产软镜技术突破,产品已进入多个发达国家市场。

公司已形成丰富的产品梯队

澳华内镜已形成VME系列的中低端和AQ系列的中高端内窥镜系统产品梯队。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高级管理及核心技术团队稳定,经验丰富

澳华内镜股权结构稳定,高级管理及核心技术团队稳定,经验丰富,并积极绑定核心人才,实施股权激励。

公司历年收入快速增长,毛利率稳定

澳华内镜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毛利率稳定,并呈缓慢上升趋势。

公司处于快速成长期,费用率较高

澳华内镜目前处于快速成长期,费用率较高,但随着收入规模扩大,净利润率有望明显提升。

公司产品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代销为辅

澳华内镜产品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代销为辅,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公司收入目前以境内为主,境外预期恢复高速增长

澳华内镜收入目前以国内市场为主,但随着海外疫情逐渐稳定,境外收入有望恢复高速增长。

公司在国内不同等级医院的覆盖率逐渐提升

澳华内镜产品覆盖率逐渐提升,并重点拓展三级医院市场。

澳华内镜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报告预测澳华内镜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5亿元、6.72亿元、10.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2万元、9730万元、1.38亿元。给予澳华内镜“买入”评级。

开立医疗公司分析

超声业务为稳健主业,积极探索内窥镜核心技术

开立医疗以超声业务为稳健主业,积极探索内窥镜核心技术,医用内窥镜板块已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核心管理人员专业背景出身,团队稳定

开立医疗股权结构稳定,核心管理团队稳定,经验丰富。

持续股权激励,健全员工奖励机制

开立医疗持续实施股权激励,健全员工奖励机制。

业绩稳健增长,医用内窥镜板块已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开立医疗业绩稳健增长,医用内窥镜板块快速发展。

费用结构稳定,现金流质量较高

开立医疗费用结构稳定,现金流质量较高。

超声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市场增量需求以中端产品为主

超声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市场增量需求主要集中在中端产品。

开立医疗已经具备高中低不同档次的超声产品序列

开立医疗已形成完备的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序列。

基于HD550平台,持续扩充软镜镜体产品线

开立医疗基于HD-550平台持续扩充软镜镜体产品线,并获得FDA批准。

超声+内镜融合创新,率先推出国产超声内镜

开立医疗率先推出国产超声内镜,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开立医疗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报告预测开立医疗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8.34亿元、23.25亿元、29.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7亿元、4.65亿元、5.81亿元。给予开立医疗“买入”评级。

行业评级及风险提示

报告给予软镜行业“推荐”评级,并列出了医疗器械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产品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新产品市场拓展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海外贸易摩擦风险、进口原材料采购不及预期风险以及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等风险提示。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软镜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该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的黄金时期。国产软镜企业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部分产品参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澳华内镜和开立医疗作为国产软镜领军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报告基于对市场前景和公司基本面的分析,给予澳华内镜和开立医疗“买入”评级,并给予软镜行业“推荐”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相关投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6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