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国家医保局答复人大代表关于创新药械是否集采建议点评:创新药械不纳入集采,医保积极信号下建议配置医药

医药生物:国家医保局答复人大代表关于创新药械是否集采建议点评:创新药械不纳入集采,医保积极信号下建议配置医药

研报

医药生物:国家医保局答复人大代表关于创新药械是否集采建议点评:创新药械不纳入集采,医保积极信号下建议配置医药

  投资要点:   事件: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 4955 号建议的答复》 中表示, 集中带量采购重点将部分临床用量大、临床使用较成熟、采购金额较高、市场竞争较充分的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 由于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 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 此外,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6102 号建议的答复》 中表示, 创新药由于临床使用量不稳定、竞争不充分,暂未纳入集采品种范围。   点评:   疫情和政策双重影响下,医药已充分深度调整、估值和全基配置处底部, 看好 22下半年及 23 年医药结构性行情! 医药已充分调整且估值处于底部, 当前全基严重低配, 非医药主题基金(即全基)对医药持仓已从 2020Q2 的 13.7%降至 2022Q2的 6.6%,创近 5 年新低。 继地方医保局支持创新药械后,此次国家医保局在政策面释放积极信号,有望促进医药情绪修复,叠加后疫情复苏预期和估值切换等积极因素,我们建议积极配置医药,认为 22H2 或迎来医药结构性机会,看好 22 下半年及 23 年医药行情。   信号来临,政策对创新医疗器械、创新药不集采或重塑基本面预期,引发情绪面拐点突破! 根据国家医保局答复人大代表建议,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 创新药由于临床使用量不稳定、竞争不充分,暂未纳入集采品种范围, 充分释放了政策对行业创新的鼓励,确保对创新企业研发-销售-再投入的稳定支持力度。此前北京医保明确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服务项目豁免 DRGs 引发市场积极反应,我们认为此次国家医保局正面答复创新器械不集采是配置医药的更积极的信号,或引发情绪面拐点突破。   投资建议: 结合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建议关注渗透率低、临床价值高、国产替代空间大、高技术壁垒的创新医疗器械领域: 1)临床价值高&渗透率低的耗材: 关注龙头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关注细分领域龙头,如电生理领域的惠泰医疗、微创电生理等,同时建议关注威高骨科、三友医疗、正海生物(生物活性骨)等; 2)高壁垒&国产替代设备: 关注国产高端医学影像龙头联影医疗、基因测序龙头华大智造、医疗设备龙头迈瑞医疗,内镜“三剑客”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手术机器人微创机器人、天智航; 3)其他消费属性器械: 关注眼科晶体爱博医疗、昊海生科等。   同时以此番医保政策为引,建议关注估值底部+基本面修复的戴维斯双击的相关医药板块: 1)创新药及产业链仍处于底部: 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荣昌生物、贝达药业、康方生物和海创药业; 2)消费医疗: 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和何氏眼科;太极集团、以岭药业和红日药业;智飞生物和百克生物等; 3) 高增长低估值或业务逻辑有变化个股: 新华医疗、振德医疗、阳光诺和、一心堂、九典制药等。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不确定风险,创新研发不及预期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480

  • 发布机构: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9-06

  • 页数:

    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事件: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 4955 号建议的答复》 中表示, 集中带量采购重点将部分临床用量大、临床使用较成熟、采购金额较高、市场竞争较充分的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 由于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 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 此外,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6102 号建议的答复》 中表示, 创新药由于临床使用量不稳定、竞争不充分,暂未纳入集采品种范围。

  点评:

  疫情和政策双重影响下,医药已充分深度调整、估值和全基配置处底部, 看好 22下半年及 23 年医药结构性行情! 医药已充分调整且估值处于底部, 当前全基严重低配, 非医药主题基金(即全基)对医药持仓已从 2020Q2 的 13.7%降至 2022Q2的 6.6%,创近 5 年新低。 继地方医保局支持创新药械后,此次国家医保局在政策面释放积极信号,有望促进医药情绪修复,叠加后疫情复苏预期和估值切换等积极因素,我们建议积极配置医药,认为 22H2 或迎来医药结构性机会,看好 22 下半年及 23 年医药行情。

  信号来临,政策对创新医疗器械、创新药不集采或重塑基本面预期,引发情绪面拐点突破! 根据国家医保局答复人大代表建议,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 创新药由于临床使用量不稳定、竞争不充分,暂未纳入集采品种范围, 充分释放了政策对行业创新的鼓励,确保对创新企业研发-销售-再投入的稳定支持力度。此前北京医保明确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服务项目豁免 DRGs 引发市场积极反应,我们认为此次国家医保局正面答复创新器械不集采是配置医药的更积极的信号,或引发情绪面拐点突破。

  投资建议: 结合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建议关注渗透率低、临床价值高、国产替代空间大、高技术壁垒的创新医疗器械领域: 1)临床价值高&渗透率低的耗材: 关注龙头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关注细分领域龙头,如电生理领域的惠泰医疗、微创电生理等,同时建议关注威高骨科、三友医疗、正海生物(生物活性骨)等; 2)高壁垒&国产替代设备: 关注国产高端医学影像龙头联影医疗、基因测序龙头华大智造、医疗设备龙头迈瑞医疗,内镜“三剑客”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手术机器人微创机器人、天智航; 3)其他消费属性器械: 关注眼科晶体爱博医疗、昊海生科等。

  同时以此番医保政策为引,建议关注估值底部+基本面修复的戴维斯双击的相关医药板块: 1)创新药及产业链仍处于底部: 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荣昌生物、贝达药业、康方生物和海创药业; 2)消费医疗: 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和何氏眼科;太极集团、以岭药业和红日药业;智飞生物和百克生物等; 3) 高增长低估值或业务逻辑有变化个股: 新华医疗、振德医疗、阳光诺和、一心堂、九典制药等。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不确定风险,创新研发不及预期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家医保局对创新药械不纳入集采的政策,释放出积极信号,有望重塑市场预期,促进医药行业情绪修复,并为医药板块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报告建议积极配置医药板块,尤其关注创新医疗器械和估值底部、基本面修复的医药公司。

创新药械不纳入集采,利好行业创新

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创新医疗器械和创新药由于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难以预估或竞争不充分等原因,暂不纳入集采范围。此举旨在鼓励行业创新,确保对创新企业研发-销售-再投入的稳定支持力度,避免集采政策对创新药械的扼杀。这与此前北京医保局的政策相呼应,共同释放出积极的政策信号。

医药行业估值处于底部,配置时机成熟

报告指出,在疫情和政策双重影响下,医药行业已充分深度调整,估值和全基配置均处于底部。非医药主题基金对医药的持仓比例已降至近五年新低,表明市场对医药板块的配置严重不足。 结合国家医保局的积极政策信号,以及后疫情复苏预期和估值切换等因素,报告认为医药行业存在显著的配置价值,并预计下半年及2023年将迎来结构性行情。

主要内容

国家医保局政策解读及市场影响

报告详细解读了国家医保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和第6102号建议的答复,重点阐述了创新药械不纳入集采的原因及对医药行业的影响。该政策被认为是重塑基本面预期,引发情绪面拐点突破的关键因素。

投资建议及标的推荐

报告基于国家医保局的政策,以及医药行业当前的市场状况,提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和标的推荐。建议关注以下几类公司:

  • 创新医疗器械领域: 关注临床价值高、渗透率低、国产替代空间大、高技术壁垒的创新医疗器械,例如龙头企业乐普医疗、微创医疗,以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如电生理领域的惠泰医疗、微创电生理等),以及威高骨科、三友医疗、正海生物等。此外,还建议关注国产高端医学影像龙头联影医疗、基因测序龙头华大智造、医疗设备龙头迈瑞医疗,内镜“三剑客”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手术机器人微创机器人、天智航,以及眼科晶体爱博医疗、昊海生科等。

  • 估值底部+基本面修复的医药板块: 关注创新药及产业链公司,例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荣昌生物、贝达药业、康方生物和海创药业;消费医疗公司,例如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和何氏眼科;太极集团、以岭药业和红日药业;智飞生物和百克生物等;以及高增长低估值或业务逻辑有变化的个股,例如新华医疗、振德医疗、阳光诺和、一心堂、九典制药等。

相关研究报告

报告还列举了近期发布的几篇相关研究报告,例如对CXO、IVD和医疗服务表现的分析,对振德医疗、一心堂、以岭药业、智飞生物等公司的半年报点评等。这些报告进一步支持了报告的主要观点和投资建议。

总结

本报告基于国家医保局关于创新药械不纳入集采的政策,结合医药行业当前的市场状况和估值水平,分析了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报告认为,该政策释放出积极信号,有望重塑市场预期,促进医药行业情绪修复,并为医药板块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报告建议投资者积极配置医药板块,并重点关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和估值底部、基本面修复的医药公司。 然而,投资者仍需关注疫情反复、创新研发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报告中提供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