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基因编辑逆转先天缺陷:基因编辑治疗:生物医学的明珠

基因编辑逆转先天缺陷:基因编辑治疗:生物医学的明珠

研报

基因编辑逆转先天缺陷:基因编辑治疗:生物医学的明珠

  基因编辑是生物技术领域较为前沿的方向之一。基因编辑有望为目前无法根治的遗传疾病带来永久治愈的可能性。基因编辑潜力较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带来不同的治疗方案。基因编辑工具的创新仍在快速发展,并且是未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支撑评级的要点   基因编辑治疗为解决困扰人类已久的先天疾病带来希望。由于许多先天疾病是由遗传基因异常导致的,因此长久以来,人类无法根治这一类型的疾病。基因编辑可以深入病源,带来治愈的希望。基因编辑治疗具有独特的、创造性的优势,有望实现“一次给药、终身起效”的持久效果。由于基因编辑改写了人体最深处的“代码”,因此基因编辑带来的改变可以持续影响未来人体的基因表达,达到根治的效果。   基因编辑治疗细分类别多,技术难度不一致。根据基因编辑发生位置的不同,基因编辑疗法可分为体内基因编辑和体外基因编辑。根据对基因的影响方式,又可分为基因敲除、基因敲入、或两者皆有。理论上来说,体内基因编辑对编辑技术的精准度要求更高;基因敲入相较于基因敲除步骤和技术环节更为复杂。   基因编辑治疗的安全性是监管及社会最大的担忧。目前,尚未有基因编辑疗法获批上市,并没有审批监管的经验。由于基因编辑具有不确定性,不准确或错误的编辑可能带来严重的疾病,因此安全性是基因编辑疗法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同时伦理道德问题也是长期围绕基因编辑的话题。   基因编辑治疗目前管线主要针对危险系数较高、医疗需求未被满足的罕见病。目前进展中的基因编辑研发管线所选择的适应症主要围绕在未满足医疗需求的遗传、基因疾病。这类疾病通常疾病负担重,尚未有其他治愈的方法,同时危险系数较高。基因编辑疗法选择此类适应症能够获得较好的风险获益比。   基因编辑工具的升级、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基因编辑仍在快速发展当中,基因编辑工具的创新和升级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许多研发团队正在开发CRISPR系统中不同的核酸酶。除了已成为主流的CRISPR技术外,单碱基编辑、以及TALEN等其他工具也在不断进步。基因编辑工具精准度、可靠性、便捷性的提升都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动力。除此之外,如何利用这些工具也是未来的一大研究方向,例如针对致病基因的编辑、针对调节机制的编辑以及表观基因编辑(Epigenetics)等,都使得基因编辑有着大量的可能性去探索开发。   投资建议   建议长期关注海外新锐基因编辑企业,如IntelliaTherapeutics、CRISPRTherapeutics、VerveTherapeutics、PrimeMedicine、Metagenomi等;国内相关基因编辑企业以及产业中上游研发服务CXO及原料供应商。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研发失败风险、监管审批风险、伦理道德风险、市场与盈利模式不确定性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437

  • 发布机构: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7-03

  • 页数:

    59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基因编辑是生物技术领域较为前沿的方向之一。基因编辑有望为目前无法根治的遗传疾病带来永久治愈的可能性。基因编辑潜力较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带来不同的治疗方案。基因编辑工具的创新仍在快速发展,并且是未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支撑评级的要点

  基因编辑治疗为解决困扰人类已久的先天疾病带来希望。由于许多先天疾病是由遗传基因异常导致的,因此长久以来,人类无法根治这一类型的疾病。基因编辑可以深入病源,带来治愈的希望。基因编辑治疗具有独特的、创造性的优势,有望实现“一次给药、终身起效”的持久效果。由于基因编辑改写了人体最深处的“代码”,因此基因编辑带来的改变可以持续影响未来人体的基因表达,达到根治的效果。

  基因编辑治疗细分类别多,技术难度不一致。根据基因编辑发生位置的不同,基因编辑疗法可分为体内基因编辑和体外基因编辑。根据对基因的影响方式,又可分为基因敲除、基因敲入、或两者皆有。理论上来说,体内基因编辑对编辑技术的精准度要求更高;基因敲入相较于基因敲除步骤和技术环节更为复杂。

  基因编辑治疗的安全性是监管及社会最大的担忧。目前,尚未有基因编辑疗法获批上市,并没有审批监管的经验。由于基因编辑具有不确定性,不准确或错误的编辑可能带来严重的疾病,因此安全性是基因编辑疗法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同时伦理道德问题也是长期围绕基因编辑的话题。

  基因编辑治疗目前管线主要针对危险系数较高、医疗需求未被满足的罕见病。目前进展中的基因编辑研发管线所选择的适应症主要围绕在未满足医疗需求的遗传、基因疾病。这类疾病通常疾病负担重,尚未有其他治愈的方法,同时危险系数较高。基因编辑疗法选择此类适应症能够获得较好的风险获益比。

  基因编辑工具的升级、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基因编辑仍在快速发展当中,基因编辑工具的创新和升级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许多研发团队正在开发CRISPR系统中不同的核酸酶。除了已成为主流的CRISPR技术外,单碱基编辑、以及TALEN等其他工具也在不断进步。基因编辑工具精准度、可靠性、便捷性的提升都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动力。除此之外,如何利用这些工具也是未来的一大研究方向,例如针对致病基因的编辑、针对调节机制的编辑以及表观基因编辑(Epigenetics)等,都使得基因编辑有着大量的可能性去探索开发。

  投资建议

  建议长期关注海外新锐基因编辑企业,如IntelliaTherapeutics、CRISPRTherapeutics、VerveTherapeutics、PrimeMedicine、Metagenomi等;国内相关基因编辑企业以及产业中上游研发服务CXO及原料供应商。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研发失败风险、监管审批风险、伦理道德风险、市场与盈利模式不确定性风险。

基因编辑逆转先天缺陷:2023年医药生物行业深度分析

中心思想

  • 基因编辑技术为解决遗传疾病带来希望: 基因编辑作为生物技术前沿方向,有望永久治愈目前无法根治的遗传疾病。
  • 基因编辑治疗细分类别多,技术难度不一致: 基因编辑疗法分为体内和体外基因编辑,根据对基因的影响方式,又可分为基因敲除、基因敲入、或两者皆有。
  • 安全性是基因编辑疗法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目前尚未有基因编辑疗法获批上市,安全性是基因编辑疗法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 基因编辑工具的升级、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基因编辑工具的创新和升级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 投资建议: 建议长期关注海外新锐基因编辑企业,如 Intellia Therapeutics、CRISPR Therapeutics、Verve Therapeutics、Prime Medicine、Metagenomi 等;国内相关基因编辑企业以及产业中上游研发服务CXO及原料供应商。

主要内容

## 基因编辑的科学原理与技术发展

## 基因与遗传疾病

  • DNA 的重要性: DNA 是存储遗传信息的物质,由四种核苷酸组成,通过转录和转译过程影响蛋白质合成,进而影响身体活动和表征。
  • 基因疾病与遗传性疾病: 基因疾病和遗传性疾病是由于 DNA 序列异常导致的疾病,通常难以治愈,且可能遗传。
  • 罕见病与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许多罕见病由基因缺陷造成,治疗方案有限,属于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 基因编辑的核心技术

  • 基因编辑的定义: 基因编辑是定向改变 DNA 或 RNA 的能力,通过插入、删除、替代特定位点的核苷酸来改变基因表达。
  • 基因编辑工具的发展: 锌指(ZFN)、TALEN、CRISPR 等基因编辑工具的出现加速了科学研究和基因疾病治疗。
  • 精准定位的重要性: 精准定位是基因编辑的核心,能够靶向特定目标序列,规避不受控的基因突变风险。
  • 基因敲除与基因敲入: 基因敲除通过抑制错误表达或过度表达的基因来治疗疾病;基因敲入则将缺失的基因递送进入体内,技术难度较高。
  • 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的区别: 基因编辑具有永久纠正致病基因的潜力,而基因治疗通过递送额外基因,不改变原有基因组,持久性稍差。

## CRISPR 基因编辑工具

  • CRISPR 的起源: CRISPR 源于细菌的免疫机制,通过识别病毒基因序列进行切割。
  • CRISPR 的结构: CRISPR 由 gRNA(crRNA 和 tracrRNA 组成)和 Cas 蛋白组成,gRNA 负责定位,Cas 蛋白负责切割 DNA 链。
  • CRISPR 的优势: 易于操作、设计空间大、成本较低、gRNA 和 Cas 可以拆分递送。
  • CRISPR 的劣势: gRNA 长度有限制,可能导致脱靶事件。

## 基因编辑治疗的两种路径

## 体内基因编辑

  • 体内基因编辑的定义: 将基因编辑工具递送进入患者体内,在人体内进行基因编辑。
  • 体内基因编辑的优势: 有望实现“一次给药,永久治愈”。
  • 体内基因编辑的挑战: 对技术的精准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安全风险更大。
  • LNP 递送系统: LNP(脂质纳米微粒)是体内基因编辑药物的主要递送系统,具有生物降解性、安全性好、规模化生产简单等特点。
  • 风险与适应症选择: 安全风险是体内基因编辑面临的最大挑战,适应症的选择非常重要,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 基因敲入的技术挑战: 基因敲入比基因敲除难度更高,需要 CRISPR 系统剪切 DNA 双链,再通过病毒载体插入缺失的基因。
  • AAV 病毒载体: AAV(腺相关病毒)是常用的病毒载体,用于递送基因片段,但载荷有限,且可能受到免疫系统的抵抗。
  • HDR 与 NHEJ 修复机制: HDR(同源介导修复)是实现基因敲入的关键,NHEJ(非同源末端接合)可能引入突变,影响治疗效果。

## 体外基因编辑

  • 体外基因编辑的定义: 在体外(例如实验室)对患者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再回输至患者体内。
  • 体外基因编辑的优势: 可以通过质量控制保证基因编辑的质量,安全性更高。
  • 体外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 体外基因编辑是利用基因编辑工具赋能细胞治疗,改善治疗细胞的免疫原性、提高安全性、增强杀伤力。
  • 通用型细胞治疗的优势: 可以提前制备、环节减少、产品一致性更佳,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可能降低。
  • 免疫排异反应的挑战: 降低免疫排异反应是通用型细胞治疗面临的最大障碍。
  • 基因编辑改造细胞的策略: 通过基因编辑干扰或阻断引起排异反应的信号通路,增强治疗细胞的有效性。
  • 研发团队的重要性: 如何利用好基因编辑,使基因编辑发挥最大的效益,考验研发团队对细胞机制的理解水平。

## 全球研发进展

## NTLA-2001(体内基因编辑-基因敲除)

  • 适应症: 治疗由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引起的疾病。
  • 临床设计: 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针对遗传性 ATTR 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疾病(ATTRv-PN)和 ATTR 引起的心肌疾病(ATTR-CM)。
  • 安全性: 不良反应概率较高,但大部分不良反应较轻。
  • 有效性: TTR 抑制明显且持久,药效持久,起效较快。

## NTLA-2002(体内基因编辑-基因敲除)

  • 适应症: 治疗遗传性血管水肿(HAE)。
  • 临床设计: 开放标签的单剂量爬坡研究,以及对推荐剂量进行确认的扩展随机研究。
  • 安全性: 未出现重度不良事件。
  • 有效性: 受试者血清 Kallikrein 水平明显下降,带来显著的临床症状改善,部分患者已可以不再接受传统的预防治疗。

## NTLA-3001(体内基因编辑-基因敲入)

  • 适应症: 靶向 AATD 疾病。
  • 临床前研究: 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获得较成功的编辑,且表达持久,显示出定向编辑的能力,基因编辑的效果能够被再生细胞继承。

## Exa-cel(CTX-001)(体外基因编辑)

  • 适应症: Beta 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镰状细胞性贫血(SCD)。
  • 治疗流程: 类似于 CAR-T 治疗,包括预前筛查、血液干细胞收集、基因编辑改造、输注前的准备性化疗、治疗细胞输注、移植和出院后跟踪。
  • 有效性: 降低 TDT 患者对血液输注的需求以及 SCD 患者发生血管闭塞危象的概率,提高 HbF 水平。
  • 安全性: 安全性可控,与白消安清髓术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相似。
  • 前景: 有望成为第一个获批上市的基因编辑疗法。

## 研发管线特点与投资建议

## 研发管线特点

  • 体外基因编辑管线多于体内基因编辑,且进度较快。
  • 体外基因编辑适应症选择出现重叠,可能给未来市场带来头对头竞争。
  • 体外基因编辑 X 细胞治疗百花齐放。
  • 多样的基因编辑技术将决定产品质量,同时基因编辑工具的不断升级将带来可观的机会。

## 投资建议

  • 建议长期关注: 海外新锐基因编辑企业(Intellia Therapeutics、CRISPR Therapeutics、Verve Therapeutics),专注于基因编辑工具创新的公司(Prime Medicine、Metagenomi),以及国内相关基因编辑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
  • 关注 Exa-cel 的进展: Exa-cel 有望成为首个获批上市的基因编辑疗法,将给基因编辑领域产业释放较强的鼓励信号。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基因编辑技术在医药生物领域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基因编辑的科学原理、技术发展、治疗路径以及全球研发进展。报告指出,基因编辑技术为解决遗传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挑战和伦理道德风险。体内基因编辑和体外基因编辑各有优劣,体外基因编辑在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而体内基因编辑则有望实现永久治愈。报告详细介绍了 Intellia Therapeutics 和 CRISPR Therapeutics 等公司的研发管线,并对 Exa-cel 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最后,报告提出了投资建议,建议长期关注基因编辑领域的领先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机会。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59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