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周报:注重成长和估值的匹配
下载次数:
1668 次
发布机构: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1-08
页数:
33页
1.驱动切换,创新成长面临短期动力不足
2024年医药创新融资继续面临压力,来自外部融资驱动的创新不足,依靠内生和出海授权带动的增长切换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成长不足可能对行业估值溢价构成一定压力。从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创新升级依然推动行业发展,我们对未来保持乐观。短期估值压力下,我们认为对估值水平、分红率提出更高的要求,1月份也是业绩预告的集中期,稳增长和低估值更为市场所关注。
2.门诊统筹推开,增量有望兑现
2024年是门诊统筹全面推开的关键年,多地建设处方流转平台为提大幅提高门诊统筹比例,加速处方流转奠定技术基础。试点较早的区域,如湖北、江西等华中地区有望最先兑现统筹红利,单店客流增长+同店销售额增长。广东等零售重要市场有望于2024年加速推进统筹,我们认为统筹价格管理和报销支付会考虑市场化因素,尤其是民营经济占比高的地区,在品种选择和定价方面有拥有更高的自主权,同时医保结余率高的区域,可提供的增量弹性更大。
3.中成药具备估值优势,抗政策风险较高
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中药注射剂的医保限制有所放宽,而且中成药集采影响有限,医保放宽带来增长潜力有望在2024年释放,而且受2023年3季度医疗反腐影响,对中成药院内市场增长预期已下调,目前中成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在创新融资受限的背景下,具有资金优势的中成药企业也更有能力实现合作并购,丰富产品管线。零售市场中成药企业面向稳定的OTC市场,尤其是线上推广,更利于品牌OTC份额提升。目前OTC中成药企业普遍拥有稳定的现金流,也具有持续分工的能力。
4.呼吸道传染病继续高发,快检需求持续释放
2023年第52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9.6%,高于前一周水平(8.8%),高于2020~2022年同期水平(3.6%、4.0%和8.4%),北方省份ILI环比略有下降,目前南北方仍处于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阶段。新版指南强化对呼吸道疾病先诊断后用药的意义,同时民众在经历新冠感染之后也有意识自我诊断科学用药,流感以及流感多联检测试剂使用率在逐步提升。流感、支原体肺炎、RSV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为常发的疾病,具有延续性,先诊断后治疗的趋势正在形成,检测市场有望持续扩大。
5.仿制药CXO具有独立性,内生驱动更为明确
仿制药CRO和创新药CRO在驱动力上具有巨大的差异,创新药周期长,需要持续融资推动研发,国内只有少数pharm类公司实现自我研发驱动,而仿制药CRO周期短,更多以来于企业自有现金流推动,在仿制药集采的背景下,国产化加速,加速了仿制药的投资回报周期。从项目分层方式来看,仿制药CXO通过自研驱动合作分成等方式参与到仿制药的价值分配中,从原来的一过性订单收益衍生为持续分享产品成长价值。从合作项目来看,难仿制剂比重提高,普通制剂的一致性评价占比下降,更有利于提升仿制药CXO参与利润分成的比例。
2024年创新药械的商业化值得期待,其中专利授权和合作出海已在多方面取得突破,医药创新环境继续向好,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刺激市场对医药关注度的提高,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门诊统筹政策推进,零售药店凭借更方便的购药渠道,更便宜的药品价格,更多品种品牌吸引更多患者从等级医院转向线下渠道,统筹药品降价可以从品种结构和流量增长进行对冲,整体有利于药店利润增长,看好零售药店在医药市场中的价值提升,推荐【老百姓】,关注【益丰药房】、【漱玉平民】、【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
2)中成药OTC市场增长稳定,零售渠道强化对品牌品种的推广,关注具备提价弹性,资源替代属性较强的体外培养牛黄,推荐【健民集团】,关注零售市场单品突破,推荐【以岭药业】和【特一药业】,关注品种持续丰富,合作带来研发管线,关注【济川药业】。
3)仿制药CXO有望形成自我驱动,2024年订单周期独立于创新药投融资趋势,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推荐【百诚医药】、关注【阳光诺和】和【万邦医药】。
4)创新产品的商业化探索,biotech类企业实现自我造血扭亏。推荐已显现盈利,并持续拓展产品市场空间的【上海谊众】、【吉贝尔】,生物类似物出口规范市场的【百奥泰】,关注2024年商业化推进,未来具备扭亏潜力的【亚虹医药-U】。
5)呼吸道疾病高发,多病原体共同流行,诊断是准确用药治疗的前提,新版指南提高对先诊断后治疗的推荐,居民自我检测治疗的意识提高,建议关注具有多联检测优势的【英诺特】,关注具有国内渠道优势的【万孚生物】。新一代流感药物的需求提高,推荐【众生药业】,关注【健康元】、【济川药业】、【先声药业】。
6)受益创新药外部环境向好以及具备出口突破的企业,推荐托珠单抗生物类似物已获得FDA许可上市的【百奥泰】、关注目前长效升白药已获得FDA上市许可的【亿帆医药】,关注PD-1获得美国FDA上市许可的【君实生物】,关注麻醉药出口的【苑东生物】。
7)血液制品整合加速,恒者恒强的趋势持续强化,国资背景深度参与浆站资源的审批和开发,为血液制品企业打开增长的瓶颈,短期呼吸道感染高峰也刺激静丙用量需求,建议关注【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上海莱士】。
8)2023年医保谈判从2024年初执行,推荐纳入医保后具有销售弹性的品种,推荐独家获得酮洛芬透皮贴剂的【九典制药】,推荐市场合作品种贝福替尼纳入医保谈判的【益方生物】;关注纳入医保初选目录的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和交联玻璃酸钠,相关公司【亿帆医药】。
9)化学发光试剂联采规则发布,国产化进程加速,关注A组类企业【迈瑞医疗】、【新产业】、【亚辉龙】;国产心血管器械创新领域突破,具备增长潜力的产品,如人工心脏、介入瓣中瓣等,推荐【百洋医药】、关注【佰仁医疗】;医疗器械与AI结合,拓展彩超的应用场景,推荐【祥生医疗】;康复医疗器械的龙头企业,关注【翔宇医疗】。
10)合成生物学与出口模式升级对原料药产业带来新增量,建议关注【健友股份】、【昂利康】、【美诺华】和【普利制药】。
11)布局重磅创新领域及相关产业链的标的,推荐①:海外已验证具有更佳减重效果的双靶点激动剂方向,国内已布局双靶点激动剂方向的创新药,可以凭借更好的效果与司美格鲁肽等仿制药进行差异化竞争,推荐【众生药业】、【信达生物】;注射笔等包材产业链目前技术攻关已突破,订单有望逐步兑现,推荐【美好医疗】;关注海外供应不足,为中国仿制药和原料药提供机遇,关注【翰宇药业】、【诺泰生物】;推荐②:存在较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严重下肢缺血疾病,目前新药已处于关键三期临床阶段,推荐【人福医药】,【诺思兰德】;推荐③:潜力的国内疫苗大单品,推荐带状疱疹病毒疫苗方向,推荐【百克生物】和【智飞生物】。
本报告基于产品目录数据,对目标市场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潜在机遇与挑战等关键信息,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核心观点如下:
通过对目录中产品数量、种类、价格区间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初步估算目标市场的规模,并结合市场增长趋势预测其未来发展潜力。 我们将重点关注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驱动因素以及潜在的制约因素。
通过对目录中同类产品的信息进行比对,可以识别主要竞争对手,并分析其产品特点、市场份额、价格策略等,从而评估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为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提供依据。 我们将重点分析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产品创新能力以及潜在的威胁。
本报告将根据产品目录数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市场进行分析:
我们将统计目录中不同产品类型的数量,分析其占比,从而识别市场中的主要产品类别和细分市场。 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市场结构,并确定目标市场定位。 例如,我们可以分析不同价格区间产品的数量占比,了解市场对不同价格产品的需求情况。
基于产品数量、价格以及市场调研数据(如需补充),我们将对目标市场的规模进行估算,并结合市场趋势预测其未来几年的增长潜力。 这将需要考虑宏观经济环境、消费者行为变化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分析目录中同类产品的品牌、厂商等信息,我们将识别主要竞争对手,并尝试估算其市场份额。 这需要结合市场调研数据和公开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我们将对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分析,比较其产品特性、价格、营销策略等,并对自身及竞争对手进行SWOT分析,找出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以及市场机遇和挑战。
我们将分析市场发展趋势,例如消费者偏好变化、技术进步以及政策法规变化等,并评估这些趋势对市场的影响。
基于市场趋势分析和竞争格局分析,我们将识别市场中存在的潜在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例如,我们可以分析新兴技术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获得竞争优势。
如果目录数据包含客户信息(例如,购买记录、客户反馈等),我们将尝试构建潜在客户的画像,包括人口统计特征、消费习惯、购买行为等。
基于客户画像,我们将对潜在客户进行细分,并确定合适的市场定位策略。
本报告基于产品目录数据,对目标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潜在机遇与挑战等关键方面。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专业解读,我们对目标市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报告中提出的市场规模估算、竞争对手分析以及市场机遇与挑战识别等结论,需要结合更全面的市场调研数据进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并对报告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
硫酸、硫磺等涨幅居前,建议关注进口替代、纯内需、高股息等方向
医药行业周报:出海趋势不变,静待机遇
甲醇、甲醛等涨幅居前,建议关注进口替代、纯内需、高股息等方向
天然气、盐酸等涨幅居前,建议关注进口替代、纯内需、高股息等方向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