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我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发布,科研领域再迎新突破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我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发布,科研领域再迎新突破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我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发布,科研领域再迎新突破

  主要观点   我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发布。近日,由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牵头制定的YY/T1987—2025《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发布。这是我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标志着相关技术的标准化进程正式启动。该标准明确基本概念、范式类型、信号形态、信号处理及应用等核心术语及定义。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助于破解行业术语不统一、概念不规范等困扰行业发展的基础性难题,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权威、统一的通用语言和关键技术依据,对规范行业秩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脑机接口行业迎新突破,“神经蠕虫”提供植入式电极新思路。根据央视财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东华大学科研团队,历经5年多协同攻关,成功研发出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神经蠕虫”(NeuroWorm)。这项技术标志着生物电子接口(脑机接口、人机接口)从静态走向动态、从被动记录走向主动智能探测的范式转变。该研究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在脑机接口等神经接口系统中,电极是连接电子设备和生物神经系统的核心界面传感器,是脑机接口中“接口”的核心所在。研究团队受蚯蚓在土壤中灵活运动和分段感知能力的启发,通过精巧的电极结构设计和卷曲技术,将制备在超薄柔性聚合物上的二维电极阵列卷曲成一根直径仅约200微米的纤维。这根纤细的神经纤维电极沿轴向集成了多达60个独立的生物电信号采集通道。研究人员在纤维头部嵌入了一个微小的磁控单元,使得植入后的“神经蠕虫”能够在外部磁场的引导下,在脑组织或肌肉上等软组织中主动前行、转向,精准抵达目标区域进行动态监测。根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NeuroWorm的诞生不仅为脑机接口开辟了新路径,它的应用还远不止于大脑。研究团队还首次实现了电极在肌肉内的长期植入与稳定工作。NeuroWorm凭借其微型化、可拉伸的结构优势,在肌肉内依然能紧密贴合组织,并保持高质量信号采集,为外骨骼控制、康复辅助以及日常环境中的人机协同提供了新可能。团队利用微创植入技术,成功实现了NeuroWorm电极在大鼠腿部肌肉内稳定工作超过43周。电极植入13个月后,其周围形成的纤维包裹层厚度平均不足23微米,周围组织的细胞凋亡率与正常组织相当,展现了优异的长期生物相容性。相比之下,传统不锈钢丝电极在相同条件下包裹层厚度超过451微米,伴随显著的细胞凋亡反应。与此同时,在外部磁场的操控下,NeuroWorm可在肌肉上表面实现游走,可在植入后的一周内每天变换位置进行监测。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我国脑机接口领域迈入高速发展阶段,行业规范不断完善,新的技术突破持续涌现。建议关注:三博脑科、翔宇医疗、创新医疗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报告标签:
  • 生物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768

  • 发布机构: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09-25

  • 页数:

    0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主要观点

  我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发布。近日,由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牵头制定的YY/T1987—2025《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发布。这是我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标志着相关技术的标准化进程正式启动。该标准明确基本概念、范式类型、信号形态、信号处理及应用等核心术语及定义。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助于破解行业术语不统一、概念不规范等困扰行业发展的基础性难题,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权威、统一的通用语言和关键技术依据,对规范行业秩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脑机接口行业迎新突破,“神经蠕虫”提供植入式电极新思路。根据央视财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东华大学科研团队,历经5年多协同攻关,成功研发出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神经蠕虫”(NeuroWorm)。这项技术标志着生物电子接口(脑机接口、人机接口)从静态走向动态、从被动记录走向主动智能探测的范式转变。该研究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在脑机接口等神经接口系统中,电极是连接电子设备和生物神经系统的核心界面传感器,是脑机接口中“接口”的核心所在。研究团队受蚯蚓在土壤中灵活运动和分段感知能力的启发,通过精巧的电极结构设计和卷曲技术,将制备在超薄柔性聚合物上的二维电极阵列卷曲成一根直径仅约200微米的纤维。这根纤细的神经纤维电极沿轴向集成了多达60个独立的生物电信号采集通道。研究人员在纤维头部嵌入了一个微小的磁控单元,使得植入后的“神经蠕虫”能够在外部磁场的引导下,在脑组织或肌肉上等软组织中主动前行、转向,精准抵达目标区域进行动态监测。根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NeuroWorm的诞生不仅为脑机接口开辟了新路径,它的应用还远不止于大脑。研究团队还首次实现了电极在肌肉内的长期植入与稳定工作。NeuroWorm凭借其微型化、可拉伸的结构优势,在肌肉内依然能紧密贴合组织,并保持高质量信号采集,为外骨骼控制、康复辅助以及日常环境中的人机协同提供了新可能。团队利用微创植入技术,成功实现了NeuroWorm电极在大鼠腿部肌肉内稳定工作超过43周。电极植入13个月后,其周围形成的纤维包裹层厚度平均不足23微米,周围组织的细胞凋亡率与正常组织相当,展现了优异的长期生物相容性。相比之下,传统不锈钢丝电极在相同条件下包裹层厚度超过451微米,伴随显著的细胞凋亡反应。与此同时,在外部磁场的操控下,NeuroWorm可在肌肉上表面实现游走,可在植入后的一周内每天变换位置进行监测。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我国脑机接口领域迈入高速发展阶段,行业规范不断完善,新的技术突破持续涌现。建议关注:三博脑科、翔宇医疗、创新医疗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