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中国医药:1H25业绩回顾:创新药保持强势,行业需求疲弱
下载次数:
901 次
发布机构:
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5-09-09
页数:
0页
我们统计了A股和港股上市的393家医药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情况,行业整体增长疲弱,平均收入增长1.6%,平均净利润下滑3.2%,收入和利润相较于2024年全年均有所恶化。我们认为,行业整体业绩改善仍需时间,国内集采政策优化,对于创新药械的支持政策持续落地,以及创新药和器械出海,全球生物医药融资改善,将驱动医药行业的业绩修复。
创新药板块收入增长强劲。分板块来看,表现最好的仍是创新药(Biotech),收入平均增长35%,维持强劲势头,主要由于创新药享受较为积极的医保支付环境,以及多家创新药企业实现了品种出海授权。多家Biotech企业大幅减亏乃至实现经营利润转正。制药(Pharma)板块的业绩稳健,1H25平均收入增长0.8%,平均净利润增长3.4%。受益于丰富的创新药管线储备,多家龙头制药企业实现了多个创新药的海外BD合作,并且预期出海授权将成为可持续的盈利来源。然而,仿制药的业务仍处于萎缩或者持平的状态,集采的影响边际减弱但是仍然拖累业绩。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的优化,我们认为未来仿制药的价格压力将得到缓解。
CXO迎来业绩改善,主要由于低基数以及商业化生产需求旺盛。1H25,CXO板块收入平均增长15.5%,净利润平均增长32.7%。全球强劲的GLP-1需求带动了部分CXO企业的多肽CDMO收入增长。ADC的研发和生产外包需求也强劲增长。然而,海外及中国的早期研发需求仍较为疲弱,主要是由于全球生物医药融资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早期需求的恢复仍然需要时间。
医疗器械板块表现分化,主要受医保政策和价格竞争影响。1H25,IVD板块业绩明显走弱,平均收入下滑14%,试剂集采、IVD套餐解绑、IVD服务价格治理等医保政策的执行导致量价齐跌。尽管医疗设备招标出现了复苏,但中低端医疗设备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且部分企业仍处于清库存周期,因此1H25收入承压。部分创新属性较大的医疗器械企业收入增速较快。
行业展望:我们认为,受益于创新药出海交易、国内集采政策优化等积极因素推动,医药行业有望持续上涨。短期来看,由于市场对于出海交易的频次和交易规模预期较高,创新药的估值持续攀升,需理性看待股价上升空间。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创新药的持续上涨动力将主要来源于海外合作伙伴对于已授权管线的临床推动。此外,我们看好消费医疗的估值修复机会。推荐买入三生制药(1530HK)、巨子生物(2367HK)、药明合联(2268HK)、固生堂(2273HK)、中国生物制药(1177HK)、信达生物(1801HK)。
投资者日:TIDES势头延续,早期研发初现回暖
中国医药:短期面临回调压力,寻找优秀公司的买点
中国医药:药品价格政策有望优化,医疗AI加速商业化落地
拥抱AI,与联影智能深入协同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