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97)

    •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各细分领域政策迎来边际改善,关注“预期修复+业绩成长”两大主线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各细分领域政策迎来边际改善,关注“预期修复+业绩成长”两大主线

      生物制品
        各细分领域政策迎来边际改善,医药板块悲观情绪得到修复。我们认为,医药板块自2020年8月起持续回调,主要是由于:1.估值过高;2.政策压制因素持续,集采从化学药向生物药、中药、高值耗材、IVD甚至消费医疗等“政策免疫”领域拓展,市场预期一再被打破。近期医药板块市场表现良好,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1.药品集采(包括化学药国家带量采购、中成药地方集采)、种植牙服务价格调整、关节/脊柱集采、生化试剂集采在规则演变、最终中标价格等均好于预期;此外医疗设备采购贴息贷款政策有望加速医疗新基建需求释放,创新药医保准入谈判/续约细则的进一步明确也有助于市场对创新药的销售金额形成明确预期,各项政策利好和边际改善带动医药行业估值迎来整体修复;2.医药板块经过回调之后,目前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充足,同时兼具较好的业绩成长性,性价比突出;3.药明生物被移除UVL清单后,市场对于地缘政治因素的担忧得到一定程度解除。   建议关注“预期修复+业绩成长”两大主线。截至2022年10月14日,SW医药指数估值为23.12倍,在大幅上涨后估值仍处于近年来底部区域。在“预期修复”方面,我们建议关注:(1)药品领域虽然总量增长空间有限,但我们认为仍存在结构性机遇,包括:1.创新药进入商业化阶段并开始放量,现金流充沛的biopharma型公司;2.部分竞争格局好,潜在市场空间大的特色专科药;3.存量产品在集采后出清较为彻底,有望迎来“第二曲线”的公司;4.部分经营趋势向好的OTC中药、处方中药和API企业;5.竞争格局好,对下游议价能力强,客户粘性高的药用辅料、药用包材类公司;6.创新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增长动能迎来转换的bigpharma型公司。(2)IVD领域各细分龙头。在“业绩成长”方面,我们建议关注:(1)医疗新基建:(2)科研服务行业细分龙头;(3)具有全球竞争力的CXO龙头。   风险提示:医保/药品集采政策发生变化,严厉程度超预期;全球制药产业链分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疫情影响公司业绩等。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10-17
    •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CXO板块边际改善,医药行业迎来向上催化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CXO板块边际改善,医药行业迎来向上催化

      生物制品
        事件:美国商务部于10月7日发布通知,药明生物无锡子公司(WuxiBiologics Co.)从UVL清单中被移除。   CXO板块迎来边际改善,具有较高配置价值。我们认为,CXO行业兼具人力密集型和重资产型行业属性,我国凭借“工程师红利”、上下游产业配套齐全等诸多优势在全球医药研发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被替代难度大。2022年2月8日,药明生物发布公告称,2家子公司被纳入UVL清单,此后CXO板块的估值/股价均持续承压,我们认为本次药明生物被从UVL清单移除后,CXO板块主要的压制因素得到解除。从公司、行业多项指标来看,CXO板块业绩确定性强,目前主要CXO公司估值已经回落至近年来低位,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医药行业估值处于低位,有望迎来主线行情。截至2022年9月30日,SW医药行业估值为21.48倍,处于近年来底部区域,我们认为随着CXO行业迎来边际改善,有望带动医药行业迎来主线行情。除CXO行业外,我们建议关注以下领域:(1)受益于新建医院项目对于设备需求的增加和国产替代的推进,医疗设备类公司的业绩在未来2-3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长;(2)药品领域虽然总量增长空间有限,但我们认为仍存在结构性机遇,包括:1.创新药进入商业化阶段并开始放量,现金流充沛的biopharma型公司;2.部分竞争格局好,潜在市场空间大的特色专科药;3.存量产品在集采后出清较为彻底,有望迎来“第二曲线”的公司;4.部分经营趋势向好的OTC中药、处方中药和API企业;5.竞争格局好,对下游议价能力强,客户粘性高的药用辅料、药用包材类公司。(3)疫情对零售药店的经营影响逐步消退,2季度业绩普遍呈现出边际改善的局面,后续业绩、估值均有修复空间。(4)科研服务行业中,试剂、耗材类部分公司受疫情影响,与2021年同期影响业绩表现一般,长期来看受益于国内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和生命科学研发投入持续高增长以及进口替代,未来行业整体业绩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风险提示:医保/药品集采政策严厉程度超预期;全球制药产业链分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疫情影响公司业绩等。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10-10
    • 公司深度报告:兼具盈利能力与自研能力的创新药企,成熟生物药与丙肝创新药比翼双飞

      公司深度报告:兼具盈利能力与自研能力的创新药企,成熟生物药与丙肝创新药比翼双飞

    • 公司简评报告:南模生物:受疫情影响业绩短期承压,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公司简评报告:南模生物:受疫情影响业绩短期承压,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 亿帆医药(002019):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经营,静待下半年业绩恢复和创新药国际化突破

      亿帆医药(002019):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经营,静待下半年业绩恢复和创新药国际化突破

    • 大健康发力业绩再创新高,看好未来发展

      大健康发力业绩再创新高,看好未来发展

    • 化工新材料之二:EVA行业深度报告-光伏拉动EVA需求,高景气周期有望持续至2024年

      化工新材料之二:EVA行业深度报告-光伏拉动EVA需求,高景气周期有望持续至2024年

      化学制品
        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方兴未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一致行动,其中光伏发电成本已降至化石能源发电成本区间,是最具竞争力的可再生发电品种之一。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2016—2020年复合增速达到20%,多个机构预测2025年可达到330GW,2021-2025年复合增速保持20%。国内在“风光大基地+整县分布式”政策推动下,同样开启加速模式,2021-2025年间,年均光伏和风电的新增装机量将分别超过50GW。中国光伏产业作为全球的引领者,多个环节占比已达80%以上,产业链上的各公司未来也将充分受益于这一黄金发展期。   光伏胶膜作为决定组件效率、质量和寿命的核心材料,其技术路线稳定,没有产品替代的风险,国内胶膜企业在经历了进口替代过程之后,已经主导全球胶膜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在4种主要光伏胶膜类型中,透明EVA和白色EVA胶膜仍将长期占据市场的主流。   全球EVA产能自2021年起开始扩张,其中海外供应基本稳定,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大陆,2021年国内EVA新增80万吨/年,达到179万吨/年,产能增速达到81%。尽管如此,但供应仍然不足,2021年中国EVA进口量仍达111.67万吨,对外依存度仍然有54%。特别是高端光伏级EVA的技术壁垒更高,产能释放周期更长,中短期内供给仍处紧张状态。据我们测算,2025年,全球EVA光伏料需求约为176万吨,2021-2025年均增速16.6%。而国内EVA行业供需平衡测算显示,2022-2024年EVA行业供需差分别为-11/-8/-13万吨/年,处于供需紧平衡的态势,2025年随着第二轮投产高峰的来临,供需差为37万吨/年,或将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价格方面,2022年上半年虽然有新增投产压力,但是在原料价格上行、光伏装机增长的大背景下,EVA均价22934元/吨,同比+19.4%,下半年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预计EVA价格将维持高位区间。   2022年投产小高峰过后,2023-2024年国内新增产能较少,随着全球光伏行业的迅猛扩张,叠加巨大进口替代空间,预计EVA高景气周期将持续至2024年。强烈推荐具备15万吨/年产能,国内光伏级EVA的稳定长期供应商联泓新科,建议关注拥有斯尔邦30万吨/年产能的东方盛虹、拥有浙江石化30万吨/年产能的荣盛石化。   联泓新科:今年3月份EVA管式尾改造之后,产能提升至15万吨/年,上半年光伏料占比达80%,EVA毛利占比达到79.1%。未来公司规划20万吨/年EVA产能,预计2024-2025年投产。另外,原料配套9万吨/年VA产能,预计2023年上半年投产,届时将满足共35万吨/年EVA产能所需,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盈利能力。除此之外,公司在锂电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特气等多领域布局,新材料平台越做越大,成长性显著。   东方盛虹:聚酯龙头已打造出“原油-芳烃/乙烯-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格局,2021年收购斯尔邦100%股权进军化工新材料领域,斯尔邦是现有EVA产能30万吨/年,规划建设75万吨/年(60万吨光伏级+15万吨热熔级),未来将形成百万吨EVA产能。   荣盛石化:公司得益于“原油—芳烃/乙烯—PX/乙二醇—PTA—聚酯”的垂直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已建成全球领先的炼化综合性装置。浙石化二期配套PC、DMC、EVA等高端化工材料,其中,30万吨/年LDPE/EVA联产装置已于2021年12月一次投料成功,已稳定生产光伏料。   风险提示: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EVA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行;公司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首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2页
      2022-08-1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WHO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关注相关防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WHO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关注相关防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医药周观点:WHO 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关注相关防控板块   7 月 23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 猴痘疫情快速发展,存在进一步国际传播的风险。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病死率为 1%-10%,通过接种疫苗可获得有效保护。2022年 5 月以来,一些非流行国家也报道了猴痘病例,并存在社区传播。截至目前,已有 75 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超过 1.6 万例猴痘病例,其中 5 例死亡,全部在非洲。世卫组织评估认为,猴痘疫情在全球以及除欧洲外的其他地区是中等风险,在欧洲地区的风险是高风险。猴痘疫情还存在进一步国际传播的明显风险。   建议关注相关防控板块。检测:目前已有多家公司猴痘检测试剂上市且获得欧洲 CE 认证,建议关注之江生物、达安基因、凯普生物、热景生物、仁度生物、普门科技、安旭生物等。疫苗:目前海外有 2 款有效疫苗分别是 Jynneos(2019 年获批的新一代猴痘和天花疫苗)和ACAM2000 (二代天花疫苗,能有效地预防猴痘),国内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有天花疫苗储备,国内非复制性痘苗正在研发中,建议关注百克生物、万泰生物。药品: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   市场回顾:上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创新医疗、延安必康、宜华健康、普门科技和祥生医疗。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海特生物、康龙化成、九安医疗、我武生物和广生堂。全周医药生物细分板块出现分化,医药商业和化学制剂表现最优,分别上涨 1.67%和 1.56%;医疗服务表现最弱,下跌 3.23%。   估值: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截至 7 月 22 日,医药生物(SW)全行业PE(TTM)24.87 倍,相对于沪深 300 溢价率为 102.55%,处于历史低位。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严厉程度超预期;疫情对于药品销售、医疗服务的不利影响;公司业绩低于预期等。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2-07-25
    • 医药行业周报:第七批集采落地,医保支付“腾笼换鸟”加速

      医药行业周报:第七批集采落地,医保支付“腾笼换鸟”加速

    • 公司简评报告:药明康德:不惧疫情扰动,Q2业绩超预期

      公司简评报告:药明康德:不惧疫情扰动,Q2业绩超预期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