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10)

    • 国内基因治疗CXO行业的领先者

      国内基因治疗CXO行业的领先者

      个股研报
        和元生物(688238)   投资要点:   公司简介: 国内基因治疗 CXO 领域的先行者。 自 2013 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聚焦基因治疗领域, 为科研院所和创新药企提供 CRO、 CDMO服务。 2018-2022 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速高达 59.94%,归母净利润由-0.32 亿元增长至 0.39 亿元,经营业绩增长迅速。 2023Q1-Q3, 受药企融资减少、人员储备加大以及新产能投放等影响,公司业绩出现下滑。   行业概况:基因治疗 CXO 市场增长快,行业集中度高。 2017 年以来,Kymriah、 Carvykti 等多款基因治疗药物获批上市,且展现出广阔的商业化前景。 2023 年 11 月、 12 月,全球首款 CRISPR 基因编辑疗法相继在英国、美国获批上市, 基因编辑疗法商业化应用实现突破。根据Frost & Sullivan 统计分析,预计 2021-2025 年,全球基因载体 CRO、基因载体 CDMO 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分别达 21.60%、 30.70%。 由于技术门槛高等,全球 CGT CDMO市场主要集中在 Catalent、 Lonza、 ThermoFisher、药明生基等企业手中,行业集中度较高。   公司看点: 募投产能开始释放, 客户研发进展积极,海外市场稳步推进。 公司临港基地一期项目( 11 条病毒生产线+5000 平方米的细胞生产线)预计于 2023 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将显著增强公司 CDMO 业务承接能力。 公司核心客户亦诺微医药、中因科技、复诺健的核心研发管线持续推进,临床试验结果良好。 公司逐渐具备国际化条件,正通过设立美国子公司与参加国际展会等形式,积极拓展国际业务。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2023-2025 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92/-0.62/0.10 亿元, EPS 分别为-0.14/-0.10/0.02 元, BPS 分别为3.21/3.12/3.13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B 分别为 2.80/2.89/2.87 倍。我们采用 PB 估值方法对公司进行估值,截止 2023 年 12 月 18 日,参考可比公司药明康德、博腾生物、药明生物的 PB 分别为 4.23、 2.31、 3.05倍,三者平均值为 3.20 倍,给予公司 2023 年 3.00-3.40 倍 PB,对应的合理目标价格为 9.63-10.91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客户新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升级迭代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12-25
    •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浙江省出台医保支付激励文件,创新药械进院有望加速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浙江省出台医保支付激励文件,创新药械进院有望加速

      医疗器械
        行情回顾:上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0.87%,在申万32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8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跌幅为-1.80%,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4位,分别跑输医药生物(申万)、沪深300指数0.93、0.10百分点。截止2023年12月17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31.87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1,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溢价16.0%,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235.42%、150.31%。   地区激励机制持续完善,创新药械进院有望加速。浙江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创新医药技术医保支付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简称《意见稿》),明确符合条件的创新药械经申报和认定后,可纳入DRG医保支付激励范围。浙江省此次提高创新药械DRG激励总额,也是地方层面针对创新医疗器械医保支持政策的落地。《意见稿》指出,创新药械申报审核通过后,医保部门将按本年度DRG清算总额的一定比例确定激励总额,医疗机构在鼓励机制下,创新药械入院有望凭借强大的产品优势,及时进入临床使用并加速推广。   投资建议:集采规则趋于温和成熟,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市场份额、供应与配套服务等,充分考虑医疗机构使用习惯、给予临床更大选择选择空间、稳定临床使用格局;创新激励机制不断完善,集采方案尊重创新,给予高临床价值产品一定溢价,医保支付响创新药械倾斜;整体来看,集采非绝对“唯低价论”,中选价格核心决定因素为产品竞争格局与内在临床价值。我们认为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可在集采下快速放量,国产品牌有望凭借供应链优势、性价比与本土临床创新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并实现集中度提升,我们看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与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迈瑞医疗、心脉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同时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期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家用器械企业鱼跃医疗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政策变化,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12-20
    • 经营业绩增长较快,线上业务表现亮眼

      经营业绩增长较快,线上业务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健之佳(605266)   投资要点:   门店数量增加+唐人医药并表+期间费用率下降等,公司2023Q1-Q3经营业绩快速增长。2023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00亿元,同比+38.03%;实现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42.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37.26%。公司2023Q1-Q3业绩同比高增主要受益于直营门店数量增加、老店同比增长、唐人医药并表(2022年9月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以及费用管控成效显现等。门店扩张方面,截止2023年9月底,公司医药零售门店数达4386家,同比+18.83%,较年初增长16.56%,直营门店保持较快增长。期间费用方面,2023Q1-Q3,由于公司加强租金等费用管控,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6.37%、2.09%,同比变动-0.67pcts、-0.45pcts。   线上业务增长迅速,自营平台业务收入占比高。公司树立“以顾客需求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积极顺应消费者购药习惯由线下实体门店单一渠道向线上、线下全渠道消费转变的趋势,搭建涵盖传统电商B2C平台、第三方平台O2O、门店预订系统佳E购、微商城等的全渠道服务网络。受益于全渠道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公司线上业务收入呈现高速增长,线上业务收入规模及占比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2023Q1-Q3,公司线上业务实现营收16.04亿元,同比+67.92%;线上业务收入占公司营收比重同比提升4.39pcts至24.67%。其中,B2C业务、第三方O2O平台业务、自营平台业务分别实现营收5.81、5.69、4.54亿元,同比变动+41.84%、+126.70%、+54.09%。单看2023Q3,公司线上业务实现营收5.47亿元,同比+65.91%。从线上业务结构来看,2023Q1-Q3,公司自营平台业务收入占线上业务收入的比重达28.31%,处于较高水平。公司积极发展线上渠道业务,一方面线上线下渠道相互赋能,有助于提升门店坪效;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公司面临的医药电商冲击风险,保持经营稳定。   医药零售门店经营效率短期受需求减弱等影响有所下降,长期有望持续提升。2017-2022年,在医药零售门店下沉以及医药电商冲击的背景下,受益于产品品类增加、门店优化以及线上渠道赋能等,公司医药零售门店的日均坪效由32.67元/平方米提升至48.15元/平方米。2023Q1-Q3,公司医药零售门店的整体日均坪效为41.09元/平方米,同比减少1.94元/平方米,日均坪效有所下降主要因为医药消费需求减弱以及低产出的新建门店较多等。2023年10月,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1000万港币设立香港全资子公司,构建境外采购体系,丰富公司经营产品品类。未来,伴随着产品品类增加、处方外流以及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增加等,公司医药零售门店的经营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3-2025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97/5.08/6.27亿元,EPS分别为3.08/3.94/4.8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9.31/15.10/12.24倍,考虑到:(1)2013-2022年,日本药妆店龙头WELCIA的销售收入、净利润、门店的复合增速分别为14.58%、16.44%、13.72%,PE(TTM)的均值为29.78倍,截止2023年12月15日,日本药妆店龙头WELCIA的PE(TTM)为19.50倍;(2)根据Wind一致预期,截止2023年12月15日,可比公司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2023年业绩对应的PE分别为25.51、21.98、17.99、12.72倍,PE平均值为19.55倍;给予公司2023年20-25倍PE,对应的目标价格为61.60-77.00元/股,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医药电商冲击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2-17
    • 医疗器械:安徽25省IVD集采方案发布,国产报量居前

      医疗器械:安徽25省IVD集采方案发布,国产报量居前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事件:12月8日,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二十五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文件》(2号与3号文件),同时公布了联盟上报的意向采购量、最高有效申报价、企业分组。   最高有效申报价公布,整体价位温和。各小项最高申报价如下(每人份):HPV(16/18型)20元,HPV(16/18型及其他不细分)80元,HPV(16/18型及其他不细分)90元;β-HCG15.5元,总-HCG12.2元;性激素六项每项14.5元,合计86元;传染病八项酶联免疫法合计8元,化学发光法合计105.6元;糖代谢两项合计32元。本次集采继续“复活”风格,性激素、传染病、糖代谢三类产品若整体申报降幅高于50%,HPV、HCG申报价不高于最高有效申报价格的0.5倍,即可增补为拟中选企业,不受中选采购企业数量限制,参照各产品现行挂网价,预计国产企业降幅较为温和。   国产厂家报量居前,化学发光进口替代有望加速。联盟省份首年意向采购量总计6.4亿人份,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为报量最大的细项,首年意向采购量为3.5亿人份,占据总意向采购量的63%,其中国产厂家安图生物、迈瑞医疗、迈克生物、科美诊断、万泰凯瑞、新产业报量占比分别为22%、16%、10%、7%、7%、6%,外企雅培、罗氏、希森美康报量占比分别为13%、6%、4%,西门子未进入A组。整体看国产企业报量可观,远超外企,此前化学发光行业外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未来国内企业有望借助集采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投资建议:本次集采延续脊柱、创伤集采“复活”风格,产品报价不超过最高有效申报价0.5倍或降价幅度大于50%可保证中选,在保证竞争强度的前提下可促进更多企业中选;最高申报价整体好于预期,参考现行产品挂网价,预计后续国产厂家降幅较为温和;国产品牌报量可观,有望凭借价格优势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并实现行业集中度提升,建议关注国产体外诊断企业迈瑞医学、安图生物、新产业等。   风险提示:集采政策变化,行业竞争加剧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12-14
    •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集采规则不断完善,板块政策面持续向好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集采规则不断完善,板块政策面持续向好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 上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0.76%,在申万 32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23 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跌幅为 0.20%,在 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 2 位, 分别跑赢医药生物(申万)、沪深 300 指数 0.96、 0.36 百分点。 截止 2023 年 12 月 1 日,医疗器械板块 PE均值为 32.68 倍,在医药生物 6 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 2,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溢价 13.75%,相较于沪深 300、全部 A股溢价 220.70%、 142.68%。   集采规则趋于温和成熟。 与冠脉支架首次国采相比,现行集采规则更为温和、科学,除价格因素外,竞价规则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市场份额、供应与配套服务等,充分考虑医疗机构使用习惯、给予临床更大选择选择空间、稳定临床使用格局;尊重创新,给予高临床价值产品一定溢价;同时设置保底中选机制,增大企业中选机会,稳定中选预期,此次甘肃省甲功集采首次提出议价中选规则,给予企业充分的交流时间与自主选择权。整体来看,集采非绝对“唯低价论”,中选价格核心决定因素为产品竞争格局与内在临床价值。我们认为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可在集采下快速放量,国产品牌有望凭借供应链优势、性价比与本土临床创新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并实现集中度提升,建议关注国产眼科器械及骨科耗材生产企业,如爱博医疗、昊海生科、大博医疗、威高骨科、春立医疗等,以及国产化学发光龙头企业迈瑞医学、新产业、安图生物等。   投资建议: 近年来集采等政策下行业供给侧出清,医保基金腾笼换鸟,政策鼓励创新、鼓励国产替代,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有望快速放量,且国内医疗需求长期增长趋势不改,目前医疗器械行业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我们看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与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迈瑞医疗、心脉医疗、 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同时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期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家用器械企业鱼跃医疗等。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政策变化, 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3-12-08
    • 医药生物行业月度报告:第九批国采结果公布,建议关注药品、零售药店

      医药生物行业月度报告:第九批国采结果公布,建议关注药品、零售药店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2023年11月,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4.21%,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位,跑赢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5.19、5.20、5.40、6.14个百分点。截止2023年12月4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整体法)均值为28.55倍,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7位,位于自2012年以来后20.90%分位数。   政策风险减弱+国际化成效显现+竞争格局优化,建议重点关注药品领域的投资机会。2023年11月16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公布第九批国采中选结果。本次国采共有41种药品采购成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8.00%。2023年11月8日,FDA批准武田从和黄医药引进的呋喹替尼上市,用于治疗经治转移性结直肠癌。国产仿制药、创新药相继获得国际大药企、美国FDA的认可,表明我国药品行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打开了我国药品行业的成长空间。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国内药品面临的政策风险在减弱,创新成效、国际化成效正逐步显现;审批政策趋严以及医药投融资下滑影响下,药品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改善。因此,我们建议重点关注药品领域的投资机会。   处方外流有望加快,头部零售药店有望受益。2023年11月,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召开2023年全省医疗保障系统重点工作推进会,将“全面推广电子处方流转全流程便民服务应用”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同月,重庆市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医保电子处方流转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了定点医药机构接入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平台流程、医保电子处方药品范围、医保电子处方开具及流转原则、医保电子处方结算流程。总的来看,伴随着处方流转平台建设完成、处方流转及医保结算制度不断完善、门诊统筹逐渐落地等,我们认为院内处方外流有望加快,经营合规、管理及服务能力强、规模优势明显的头部零售药店有望受益。   风险提示:耗材、药品价格降幅超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3-12-07
    • 医疗器械行业点评:甘肃甲功化学发光试剂带量采购规则出炉,集采规则进一步完善

      医疗器械行业点评:甘肃甲功化学发光试剂带量采购规则出炉,集采规则进一步完善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事件: 近日,甘肃省医保局发布《2023 年甘肃省体外诊断试剂(甲状腺激素检测试剂)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 , 面向省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 拟对单品种液体甲状腺功能检测试剂(化学发光法)进行省内集采,采购周期为 2 年。   引入经济技术标评分, 竞价规则持续优化。产品竞价得分由价格得分和经济技术表评分共同构成:( 1)价格得分=(企业综合降幅/基准降幅) *40,基准降幅为最高综合降幅,价格得分整体占比 40%;( 2)经济技术标评分由企业网采情况、供应能力、企业认证体系及安全性评价三部分构成,占比 60%, 企业此前网采金额越高、二甲以上公立医院客户数越多、配套供应能力越强、通过认证评价体系越多、安全性越高,则得分越高。整体而言,此次竞价并非单一寻求降价,而是对产品价格、市场份额、配套能力、产品质量进行综合考量, 此背景下行业龙头优势明显。   设置议价拟中选规则, 稳定企业中选预期。 此次集采中选规则有较大程度创新, 提供竞价中选与议价中选两种方式,企业可自由选择中选方式,给予企业更高自由度,增大中选概率,稳定中选预期:( 1)拟中选规则一: 企业可按照竞价得分高低排序,按照有效申报企业数的50%确定拟中选企业;( 2)拟中选规则二: 竞价排名若未入选, 可选择与专家组进行竞争性议价, 专家组同意即可中选, 议价可进行三轮,给予企业充分沟通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考虑临床习惯, 分量规则给予医疗机构更大自主权。 医疗机构报送需求的企业全中选,对应意向采购量为首年协议采购量;企业部分中选,对应的意向采购量分配至其他中选企业;企业未中选,由医疗机构在中选企业中自行选择。 本次集采充分尊重和考虑临床对试剂的使用习惯,稳定临床的使用习惯, 医疗机构可自由选择剩余量分配,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投资建议: 甘肃省甲状腺检测试剂(化学发光法)集采规则相较此前有较大创新, 在价格因素的基础上,引入经济技术标评分,对产品市场份额、配套能力、产品质量进行综合考量,竞价与议价两种中选方式,给予企业多种选择,稳定企业中选预期,同时充分尊重临床意愿,医疗机构获得更大自主选择权,确保临床使用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国产品牌有望凭借优秀的配套服务能力、本土供应链优势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并实现集中度提升, 建议关注国产化学发光龙头企业迈瑞医学、新产业、安图生物等。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政策变化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2-07
    • 医疗器械: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开标,整体降幅温和

      医疗器械: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开标,整体降幅温和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事件:11月30日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在天津开标,并产生拟中选结果。本机集采覆盖人工晶体、运动医学共9类30个品种,市场规模约155亿元,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70%左右。   集采规则进一步精细化,保底复活机制稳定中选预期。此次集采规则继续完善,综合考虑医疗机构需求、企业供应意愿和供应能力等因素分单元竞价,按照量价挂钩要求,中选产品按照报价由低到高进行排名,根据排名先后梯度分配基础量;企业同类产品获批上市,在定价不高于中选价格的情况下,则可以自动成为中选产品,医疗机构选用这类产品时,不占用非中选产品额度,为后续新上市产品留有空间;延续脊柱、创伤集采“复活”风格,设置保底中标规则,人工晶体类产品报价不超过最高有效申报价60%、运动医学类不超过最高有效申报价40%可保证中选,稳定中选预期,大幅降低集采对市场格局的冲击。此次集采共有128家企业申报,最终126家企业拟中选,中选率高达98%。   企业报价理性,整体降幅温和,国产厂家中标情况良好。本次集采海内外厂家均积极参与,企业报价稳定在保底中选降幅水平,拟中选产品平均降幅为70%,其中人工晶体类耗材平均降价60%,运动医学类耗材平均降价74%,相较前三次集采降幅有所收窄;国产厂家中标排名靠前,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如人工晶体双焦点-非散光组中,爱博医疗拟中选价为2880元,较最高有效申报价下降44%,组内排名第二,年度采购需求量25790个,其分配协议采购量占医疗机构采购需求量比例为95%,双焦点人工晶体有望迎来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集采规则进一步精细化、科学化,充分考虑医疗机构使用习惯、给予临床更大选择选择空间、稳定临床使用格局,尊重创新,给予高临床价值产品一定溢价,同时设置保底中选机制,增大企业中选机会,稳定中选预期。整体来看,集采非绝对“唯低价论”,中选价格核心决定因素为产品竞争格局与内在临床价值。我们认为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可在集采下快速放量,国产品牌有望凭借价格优势与本土临床创新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并实现集中度提升,建议关注国产眼科器械及骨科耗材生产企业,如爱博医疗、昊海生科、大博医疗、威高骨科、春立医疗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政策变化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2-06
    •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呼吸道疾病高发,关注IVD检测需求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呼吸道疾病高发,关注IVD检测需求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上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4.42%,在申万32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跌幅为3.79%,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3位,跑输医药生物(申万)0.63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4.63百分点。截止2023年11月27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31.88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2,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溢价11.63%,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215.11%、140.52%。   国内呼吸道疾病高发,IVD检测需求增加。入冬以来,我国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活动逐步增强,多地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全国多地呼吸道疾病高发,发病人数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不同年龄群体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据国家卫健委预测,预计流感将出现全国冬春季流行高峰,我国可能面临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多种病原体流行下,诊疗量持续增加,医疗系统负荷加大。此情境下,我们认为院内IVD检测、院外居家呼吸道自测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建议关注呼吸道检测产品矩阵完善的IVD企业,如圣湘生物、英诺特、万孚生物、诺唯赞等。   投资建议:近年来集采等政策下行业供给侧出清,医保基金腾笼换鸟,政策鼓励创新、鼓励国产替代,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有望快速放量,且国内医疗需求长期增长趋势不改,目前医疗器械行业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我们看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与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迈瑞医疗、心脉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同时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期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家用器械企业鱼跃医疗、怡和嘉业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政策变化,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11-30
    •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2号文发布,整体规则温和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2号文发布,整体规则温和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上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0.51%,在申万32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6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跌幅为0.57%,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4位,分别跑赢医药生物(申万)和沪深300指数0.06、1.08百分点。截止2023年11月19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31.44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2,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溢价11.82%,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208.03%、134.68%。   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2号文发布,整体规则温和。本次集采覆盖面较广,主要面向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耗材。本次国采设置保底中标规则,人工晶体类产品报价不超过最高有效申报价60%、运动医学类不超过最高有效申报价40%可保证中选,延续脊柱、创伤集采“复活”风格,在保证竞争强度的前提下可促进更多企业中选,降低中选难度,稳定中选预期。剩余量分配仍倾向于报价较低的企业,给予医疗机构更大自由分配空间。国产品牌有望凭借价格优势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并实现集中度提升,建议关注国产眼科耗材类企业爱博医疗、昊海生科,以及国产骨科企业大博医疗、春立医疗、威高骨科等。   投资建议:近年来集采等政策下行业供给侧出清,医保基金腾笼换鸟,政策鼓励创新、鼓励国产替代,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有望快速放量,且国内医疗需求长期增长趋势不改,目前医疗器械行业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我们看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与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迈瑞医疗、心脉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同时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期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家用器械企业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政策变化,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11-2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