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45)

    • 疫苗注射器影响表观业绩,血管介入赛道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疫苗注射器影响表观业绩,血管介入赛道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个股研报
        三鑫医疗(30045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11.9%),归母净利润0.9亿元(-14.6%),扣非归母净利润0.8亿元(-20.3%),经营现金流净额1亿元(+12.5%)。   疫苗注射类产品影响表观业绩。分季度看,2023年Q1/Q2单季度收入增速分别为+30.6%/+28.9%,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6%/-22%,前两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承压主要系疫苗注射器产品基数较大,影响表观业绩。从盈利能力看,2023H1毛利率为33.6%(-2.3pp),主要系输注类产品毛利率下降15%影响,销售费用率为5.6%(-0.3pp),管理费用率为7.4%(-0.1pp),研发费用率为3.2%(+0.15pp),净利润率为16.6%(-0.2pp),各项费用率及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血液净化业务稳健增长,2023年血管介入新赛道有望贡献增量。分业务来看,2023H1血液净化类产品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稳健增长。2023H1输注类产品收入约1.1亿元,同比下降45.4%,剔除疫苗注射产品影响后,输注类产品(不含疫苗注射器)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5.8%。心胸外科收入0.3亿元(+7.4%),占收入比重5.7%。2022年公司进入血管介入新赛道,PTA高压球囊扩张导管获批上市,目前在研项目30余个,预计2023年有望贡献增量。   血液净化业务空间大,集采有望实现份额提升。公司不断提高全资子公司的生产效率,同时控股血液净化设备专业制造厂商成都威力生,打造完整的血液净化生态产业链。我国ESRD患者超过360万人,根据国家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统计的数据,2022年在透析人群84.4万,渗透率约为23%,未来随着渗透率提升,透析耗材市场潜在空间有望超过300亿元,随着公司透析器、透析液、透析管等核心产品产能释放,预计后续在河南联盟集采中份额有望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3亿元,对应PE18、15、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或大幅下降,血液净化产能释放或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11
    • 医药行业中特估专题

      医药行业中特估专题

      化学制药
        政策端:国改先行,中特估迎风启航。 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拉开“ 中特估” 序幕,2022年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把握好不同类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国资委、 证监会等相继政策落地助力国央企做大做强,“ 中特估” 的核心被市场解读为深化国企改革,并对国有上市企业重新估值。   市场端:央国企估值偏低,新发基金贡献增量资金。 截至6月30日,国有企业平均估值23倍,民营企业27倍,国有企业估值水平偏低;截至6月30日,市场间国央企 ETF 产品共计十八只,总规模达291.71亿元,2023年年 5 月、 6月两月间陆续发行七只国央企 ETF 基金,总规模达128.63亿,占全部国央企 ETF 产品规模44%。 新发基金为央国企市值增长注入增量资金,估值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端: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多线推动提升竞争力。 国有企业在历经国企混改三年行动计划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后续有望迎来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 1)股东变化:实控人变更,为公司发展注入活力;2)完善考核:国资委对国企的考核体系和指标逐步完善。 国有企业考核指标将“ 两利四率” 优化为“ 一利五率” ,目标也从” 两增一控三提高” 进一步转变为“ 一增一稳四提升” 。 与此同时,央国企纷纷制定“ 十四五” 规划,中长期业绩增长具有较大的确定性;3)股权激励:通过股权激励实现公司核心管理层利益绑定;4)资产整合:央国企业通过优质资产注入,对外收购,实现优质国有资产整合。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正在改革的优质央国企,例如:太极集团、 新华医疗、 重药控股、 卫光生物、山东药玻、 云南白药、 同仁堂、 达仁堂、 上海医药、 华润三九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业绩增长不及预期、 资产整合不及预期、 股权激励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08-09
    • 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2023年8月第一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KRAS G12C抑制剂研发概况)

      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2023年8月第一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KRAS G12C抑制剂研发概况)

      化学制药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8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7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和Ⅱ/Ⅲ期,其中1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Paxlovid和默克的Molnupiravir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2023年1月29日,先声药业、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获NMPA批准上市,众生药业新冠口服药2023年3月附条件获批上市。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3年8月第一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4个股上涨,58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北海康成-B(7.93%)、迈博药业(7.14%)、和黄医药(4.70%)。跌幅前三为艾力斯-U(-17.97%)、首药控股-U(-17.95%)、恒瑞医药(-16.27%)。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12.93%,跑输沪深300指数12.36pp,生物医药下跌2.58%。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下跌2.01%,跑赢沪深300指数1.35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16.03%。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6.47%,跑输恒生指数4.47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5.2%。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16.73%,跑输恒生指数7.43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16.45%。   本周XBI指数下跌3.69%,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下跌6.45%。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8月国内3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国内3款新药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8月美国0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0款新药获批上市。8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8月日本无创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KRASG12C抑制剂研发概况   8月3日,益方生物发布公告与正大天晴就公司在研产品KRASG12C抑制剂D-1553(Garsorasib)签署《许可与合作协议》。   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KRASG12C抑制剂共25款,其中批准上市2款,III期临床2款,II/III期临床1款,II期临床3款,I/II期临床7款,I期临床10款。中国处于临床阶段的KRASG12C抑制剂共18款,III期临床3款,II/III期临床1款,II期临床2款,I/II期临床6款,I期临床6款。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27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6起。AgiosPharmaceuticals已与AlnylamPharmacecals签订了一项全球独家许可协议,Agios将获得开发和商业化Alnylam新型靶向TMPRSS6的临床前siRNA的权利,作为治疗真正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潜在疾病改良疗法。ProQRTherapeuticsN.V.和欧洲领先的独立眼科护理集团Théa宣布了一项协议,ProQR将把其晚期眼科资产sepofarsen和ultevursen剥离给Théa。TGTherapeutics和的欧洲领先专业制药公司NeuraxpharmGroup宣布了一项协议,将BRIUMVI®(伊立妥昔单抗)在美国上市。Celloram宣布与法国生物技术公司GENFITSA达成突破性的许可协议,以推进Celloram的第一类炎症小体抑制剂CLM-022。Mithra以及加拿大私营特殊制药公司SearchlightPharma宣布签署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条款清单,授予加拿大治疗更年期症状的研究药物Donesta®的许可协议。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3-08-09
    • 医药行业2023年8月投资月报:短期无需过度悲观,建议底部区域逐步加大配置

      医药行业2023年8月投资月报:短期无需过度悲观,建议底部区域逐步加大配置

      医药商业
        2023年8月组合推荐: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行情回顾: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0731),申万医药指数下跌6.42%,跑输沪深300指数10.12%,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9。2023年7月申万医药指数下跌0.91%,跑输沪深300指数5.39%,月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4。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0731),医药子行业调整力度较小,医疗研发外包涨幅最大(+9.7%),医疗流通跌幅最大(-7.4%)。   医药短期无需过度悲观,建议底部区域逐步加大配置。本周医药板块市场情绪悲观主要系近期相关文件影响。短期来看,医疗反腐或将影响销售合规性较差的中小型药企以及非临床必需的利益品种,短期药械新品种入院节奏可能存在季度递延情况,尤其是临床获益较少、价格虚高、渠道空间大的品种。长期来看,未来合规销售有望成为常态有利于临床必需且真创新的品种,有望进一步推动行业持续良性创新发展。此外,未来将深刻影响企业研发和销售策略:1)药企研发思路更要聚焦在具有临床创新价值的创新品种上,仅靠改良剂型等方式的微创新将陆续被市场淘汰,叠加药械集采的常态化,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2)从销售推广策略上看,通过销售利益品种、让利渠道或医院的方式将陆续出清。从而逐渐转变为企业着重对医生及患者宣传其产品如何提升产品疗效、临床获益、患者生存质量的销售策略。由此情况下,企业销售推广人员也将产生结构性变化,向具备专业知识储备、具有临床经验的人员结构发展,由此带来好产品在专业销售的促进下实现快速放量积累现金流,以此持续投入创新研发的良性循环当中。   本月弹性组合:重药控股(000950)、海创药业-U(688302)、贝达药业(300558)、贵州三力(603439)、祥生医疗(688358)、普门科技(688389)、三诺生物(300298)、福瑞股份(300049)、卫光生物(002880)、京新药业(002020)。   本月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迈瑞医疗(300760)、太极集团(600129)、华润三九(000999)、上海医药(601607)、大参林(603233)、我武生物(300357)、智飞生物(300122)、通策医疗(600763)。   本月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U(688197)、泽璟制药-U(688266)、荣昌生物(688331)、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迈得医疗(688310)、盟科药业-U(688373)、欧林生物(688319)、百克生物(688276)、诺唯赞(688105)。   本月港股组合:微创机器人-B(2252)、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基石药业-B(2616)、诺辉健康(6606)、亚盛医药-B(6855)、瑞尔集团(6639)、先声药业(2096)、科济药业-B(2171)、启明医疗-B(2500)。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9页
      2023-08-08
    •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无需过度悲观,建议逐步配置底部个股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无需过度悲观,建议逐步配置底部个股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降2.75%,跑输沪深 300指数 3.45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 31。 2023 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降 7.5%,跑输沪深300 指数 11.82 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 28。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 26 倍,相对全部 A 股溢价率为 79.54%(-6.33pp),相对剔除银行后 全 部 A 股 溢 价 率为 32.98%(-4.99pp) , 相 对 沪 深 300 溢 价 率 为126.04%(-7.51pp)。医药子行业来看,本周医疗研发外包为涨幅最大子行业,涨幅为 6.7%,其次是线下药店,涨幅为 3.2%。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子行业是血液制品,上涨幅度为 4.8%。   医药短期无需过度悲观,建议底部区域逐步加大配置。 从本周医药板块市场情绪悲观主要系近期相关文件影响。短期来看,医疗反腐或将影响销售合规性较差的中小型药企以及非临床必需的利益品种,短期药械新品种入院节奏可能存在季度递延情况,尤其是临床获益较少、价格虚高、渠道空间大的品种。长期来看,未来合规销售有望成为常态,有利于临床必需且真创新的品种,有望进一步推动行业持续良性创新发展。此外,未来将深刻影响企业研发和销售策略:1)药企研发思路更要聚焦在具有临床创新价值的创新品种上,仅靠改良剂型等方式的微创新将陆续被市场淘汰,叠加药械集采的常态化,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2) 从销售推广策略上看,通过销售利益品种、让利渠道或医院的方式将陆续出清。从而逐渐转变为企业着重对医生及患者宣传其产品如何提升产品疗效、临床获益、患者生存质量的销售策略。由此情况下,企业销售推广人员也将产生结构性变化,向具备专业知识储备、具有临床经验的人员结构发展,由此带来好产品在专业销售的促进下实现快速放量积累现金流,以此持续投入创新研发的良性循环当中。   本周弹性组合: 重药控股(000950)、海创药业-U(688302)、贝达药业(300558)、贵州三力(603439)、祥生医疗(688358)、普门科技(688389)、三诺生物(300298)、福瑞股份(300049)、卫光生物(002880)、京新药业(002020)。   本周科创板组合: 百济神州(688235)、荣昌生物(688331)、泽璟制药(688266)、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奥浦迈(688293)、康希诺(688185)、华大智造(688114)、心脉医疗(688016)、爱博医疗(688050)。   本周稳健组合: 首药控股-U(688197)、泽璟制药-U(688266)、荣昌生物(688331)、联影医疗 (688271)、澳华内镜(688212)、迈得医疗(688310)、盟科药业-U(688373)、欧林生物(688319)、百克生物(688276)、诺唯赞(688105)。   本周港股组合: 微创机器人-B(2252)、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基石药业-B(2616)、诺辉健康(6606)、亚盛医药-B(6855)、瑞尔集团(6639)、先声药业(2096)、科济药业-B(2171)、启明医疗-B(2500)。   风险提示: 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3-08-07
    • 医药行业专题:康复行业方兴未艾,广阔空间大有可为

      医药行业专题:康复行业方兴未艾,广阔空间大有可为

      医药商业
        康复医疗潜在需求空间大,供需差推动行业发展。从需求端看,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观念的进步,康复医疗需求逐步多样化,康复医疗服务可涉及老年康复、残疾人康复、疾病康复(包括术后康复及慢病康复)产后康复、儿科/运动康复等领域;我国1.9亿患有慢性病的老年群体、3800万注册残疾群体、约8000万手术群体、8.45亿慢性病群体,潜在刚性康复需求空间大;而1000万产后群体、5000万运动群体等消费型康复需求逐步提升,潜在刚性需求和消费需求同步扩大。从供给端看,2021年我国每十万人均拥有康复(助理)医师4名,距政策目标(十万人均8人)存在缺口;康复床位方面2021年每200万65岁以上老龄人口仅拥有3000张床位,尚未统计其他康复需求,而康复医疗本身低床位周转率的特性会加剧供需缺口,供需差将推动行业发展。   康复医疗服务处于发展早期,有资源整合能力的民营机构更具潜力。根据艾瑞咨询测算,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达1011亿元,预计2025市场规模突破2600亿元,2020-2025复合增长率达32.2%。行业中民营机构占主导地位,2021年康复专科医院中民营数量达628家,占康复专科医院总数77.5%,2011-2021机构数复合增速达18.2%,对公立医疗持续起补充作用。我国现已建立康复医疗分级体系,根据美国康复医疗企业发展经验以及分析我国康复医院设备价值、床位数等数据,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民营康复医疗机构发展重点在住院康复业务,且通过收购实现扩张,目前市场仍处于发展早期,行业集中度低,市场有待整合,具有资源整合能力的民营机构更具发展潜力。   康复医疗器械市场集中度低,研发+市场双轮驱动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根据沙利文测算,2021年市场规模约450.3亿元,同比增长17.6%。由于政策支持康复医疗行业建设,经测算将会给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在2025年带来1026.3亿元的增量市场,康复医疗器械潜力市场空间大。竞争格局方面,经测算2022年康复医疗器械产业CR5为3%,市场集中度低。目前行业中磁、电疗法可覆盖多康复领域治疗,光疗由于具备一定医美属性具备发展潜力,康复机器人具有高技术壁垒,为多公司研发热点。根据美国康复医疗器械公司发展经验,我们认为研发能力以及出海能力为企业发展关键,对于国内市场,渠道能力也为关注重点。研发能力决定产品矩阵以及在研管线,产品矩阵多样,后续储备产品丰富的公司可以获得更高估值,而出海则决定公司产品覆盖范围,国内渠道能力决定产品下沉程度。目前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并已开启出海脚步,2022年部分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公司未来可期。   建议关注:伟思医疗、普门科技;行业相关标的:翔宇医疗、麦澜德、三星医疗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市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扩张不及预期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0页
      2023-08-07
    • 主动脉介入龙头,布局外周/肿瘤介入打开成长空间

      主动脉介入龙头,布局外周/肿瘤介入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心脉医疗(688016)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主动脉介入行业景气度高,]2022年国内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5亿元,预计2030年支架型腔内介入手术量为18万台,22-30年CAGR为15%;外周介入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目前国产化率为10%左右,公司外周药物球囊以及外周血管支架已率先打破外资垄断。2)公司掌握多项主动脉介入和外周介入领域的核心技术,目前主动脉介入类产品线已较为齐全,外周介入类产品线不断丰富,技术壁垒高+产品管线全已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公司目前胸主市占率为30%,腹主为23%,未来仍有提升空间。3)公司渠道协同效应逐步体现,海外市场蓄势待发,进一步打开成长天花板。   介入行业空间广阔,公司三条赛道齐布局。2022年,国内主动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5亿元;外周介入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7.6亿元,2017-2022年CAGR预计约为20%;肿瘤介入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1.9亿元,其中TACE系列占比约为75%。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应用前景多样,公司在上述三条介入赛道均有布局。   重视自研创新,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公司坚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已成功推出首款国产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以及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术中支架系统。公司于2017年推出的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分支型主动脉支架,首次将TEVAR手术适应症拓展到主动脉弓部病变,奠定公司在主动脉介入领域的龙头地位。公司目前胸主市占率为30%,腹主为23%,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公司国内市场覆盖率快速提升,海外市场蓄势待发。凭借出色的产品力与性价比优势,截至2022年末,公司合作经销商数量达到120家,产品覆盖医院数量达到1500余家,同比增长14%。公司海外市场开拓初见成效,Minos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已进入13个国家,HerculesLowProfile直管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已进入14个国家,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已进入9个国家。2023年5月公司披露的募投计划中约13.97亿元的资金将用于全球总部及创新与产业化基地项目的建设,预计公司产能将实现大幅提升。随着公司国际业务市场的快速开拓与放量,募投产能消化的确定性将进一步增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主动脉介入耗材龙头,主业增长稳定,未来在外周介入、肿瘤介入等赛道前景广阔。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9%,给予公司2024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245.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主动脉介入领域集采降价幅度或超预期;新产品上市销售或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3-08-03
    • 苏灵高速增长,股权激励出台彰显发展信心

      苏灵高速增长,股权激励出台彰显发展信心

      个股研报
        康辰药业(60359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21.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亿元(+1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85亿元(+146.9%),主要系苏灵医保解限高速增长、上年同期有较大非经常性损益所致。   抓住苏灵医保解限机遇,积极开拓终端市场。围绕现有医院进行分级管理,聚焦核心医院;通过加大组织学术活动,开发空白医院;通过管理的手段来实施客户优质运营;通过苏灵的生命周期管理、药物经济学研究,积累产品富有价值的循证医学数据,为苏灵提供更为有力的市场、学术支撑。2023年H1苏灵实现销量同比增长48.9%。   KC1036临床数据优异,得到国际顶尖学术会议认可。KC1036单药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癌受试者,ORR达29.6%,DCR达85.2%,显著高于化疗单药的历史对照值。在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中KC1036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且依从性高。绝大多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为1~2级,少见3级TRAE,发生率最高的3级TRAE为高血压(8.5%)。   股权激励出台,为长期业绩增长再添动力。7月31日,公司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437.5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7%。此次激励对象包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部分中层干部、核心技术和业务骨干共计29人。公司层面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营业收入、净利润为基数,2023-2025年收入、净利润增速目标值分别为15%/30%/45%。股权激励进一步绑定核心人员利益,同时高业绩目标也体现公司对长期业绩的信心。   坚持创新核心战略,研发管线稳步推进。公司研发投入持续提升,2023年H1研发费用达4028.7万元(+13%)。首个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需求开发的中药1.2类创新药金草片III期临床试验研发进展顺利。KC-B173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用药品制备阶段,丰富公司凝血管线。犬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新药注册申请已获受理,有望满足犬用手术止血的市场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1.5亿元和1.8亿元,对应PE分别为42X/36X/31X。随着公司苏灵、密盖息等现有业务恢复性快速增长,多措并举完善创新体系布局,KC1036已展现优异临床疗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药品价格下行风险、新药研发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02
    • 业绩快速增长,奥赛利定等新药获批上市

      业绩快速增长,奥赛利定等新药获批上市

      个股研报
        恩华药业(002262)   投资要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24亿元(+2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4亿元(+2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5.5 亿元(+21.3%)。   深度挖掘县域基层与民营医院市场,麻醉、精神、商业医药板块稳健增长。 麻醉板块 2023年 H1实现收入 12.7亿元,同比增长 29.7%,占营收比重由 2022年的 50.6%提升至 52.8%。精神板块 2023 年 H1实现收入 5.5亿元,同比增长2%。神经板块实现收入 0.7亿元,同比下滑 12.4%。商业医药板块实现收入 2.9亿元,同比增长 27.3%。原料药板块实现收入 7555.4万元,同比增长 20%。其他销售实现收入 9173.9万元,同比增长 65.1%。公司高度重视市场准入和学术推广,保持重点品种力月西、福尔利及思贝格等快速成长,并有效保证舒芬太尼、羟考酮注射液、阿芬太尼、等产品快速列院形成销售。   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 TRV130)、依托咪酯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获批上市,预计将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 TRV130)是与美国Trevena 公司合作的新产品,在中国获化合物专利独占许可。   聚焦中枢神经系统领域,创仿并重储备梯队品种。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提升, 2023年 H1研发投入达 2.8亿元(+35.1%)。在研创新药项目有 25项,其中开展Ⅱ期临床研究项目 1个(NH600001 乳状注射液), I期临床研究项目 6个(NH112、NH102、 NH130、 Protollin 鼻喷剂、 NHL35700、 YH1910-Z02),预计 2023年下半年递交新药临床申请的项目 3 个,其余项目均处于早期研发阶段或研发保密阶段。一致性评价在研项目 14 个,其中在审评项目 4 个。 2023 年上半年盐酸丁螺环酮片、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已通过一致性评价。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恩华药业在麻醉、神经领域构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产品梯队和发展格局。 TRV130 上市有望为业绩持续注入动能。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1、 13.5 和 16.8 亿元,对应 EPS 为 1.1、1.34 和 1.66 元,对应PE 分别为 22、 18 和 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或不及预期、带量采购政策影响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02
    • 2023年7月第四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DLL3/CD3双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2023年7月第四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DLL3/CD3双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医药商业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8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7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和Ⅱ/Ⅲ期,其中1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Paxlovid和默克的Molnupiravir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2023年1月29日,先声药业、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获NMPA批准上市,众生药业新冠口服药2023年3月附条件获批上市。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3年7月第四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53个股上涨,9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加科思-B(18.39%)、百利天恒-U(16.68%)、迪哲医药-U(16.22%)。跌幅前三为东曜药业-B(-10.88%)、创胜集团-B(-9.84%)、歌礼制药-B(-7.87%)。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6.65%,跑赢沪深300指数2.18pp,生物医药上涨5.01%。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6.23%,跑赢沪深300指数10.13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15.49%。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3.79%,跑输恒生指数0.62pp,恒生医疗保健上涨6.62%。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13.78%,跑输恒生指数5.86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14.65%。   本周XBI指数上涨0.45%,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下跌6.36%。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7月国内5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国内1款新药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7月美国8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3款新药获批上市。7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7月日本无创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DLL3/CD3双靶点研发概况   7月24日,勃林格殷格翰宣布,旗下BI764532(DLL3/CD3双抗)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临床试验批准。   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DLL3/CD3双靶点药物共6款,其中批准上市0款,III期临床1款,II期临床1款,I/II期临床1款,I期临床3款。中国处于临床阶段的DLL3/CD3双靶点药物共2款,III期临床1款,I/II期临床0款,I期临床1款。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15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3起。Biogen同意以每股172.50美元的现金收购Reata。AbbVie和Calibr扩大战略合作,在AbbVie的核心治疗增长领域推进几项创新的临床前和早期临床资产,包括免疫学、肿瘤学、神经科学和其他领域,旨在开发一系列潜在的新型疗法。TevaPharmaceuticals和Alvotech宣布双方已同意扩大现有的战略伙伴关系协议,Teva还将收购Alvotech发行的次级可转换债券。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3-08-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