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42)

    • 公司跟踪点评:短期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看好公司长期经营发展

      公司跟踪点评:短期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看好公司长期经营发展

      个股研报
        开立医疗(300633)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为14.68亿元(同比增长17.31%),归母净利润为3.21亿元(同比增长30.6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母净利润为3.21亿元(同比下滑43.11%)。   公司单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24亿元(同比增长2.10%),归母净利润为0.48亿元(同比下滑32.6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母净利润为0.48亿元(同比下滑22.05%)。   根据公司2023年10月25-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医院的采购往后延迟,医疗设备类公司在三季度的销售增长不如预期,近期从舆论上看明显缓和,四季度由于财政预算原因是传统旺季,根据公司目前掌握的商机,预计四季度情况将有所好转。从公司各产品线看,超声以诊断为主,医院现有配置量较为饱和;内镜涉及手术治疗,医院需求量较大、采购偏刚需,因此三季度公司超声业务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内镜仍保持较高增速。公司认为行业环境将会得到净化,医院将更多的选择更具产品竞争力的品牌,而不会选择行业排名靠后、规模小的品牌,所以中期来说头部品牌的行业地位将更为稳固。   公司海外销售覆盖接近130个国家或地区,单个国家的销售占比均不高,从地域看,欧洲、南美地区的销售占比相对较高。每个国家国情、法律法规不太一样,对产品注册要求也不同,所以单看每个国家,一旦获得准入就可能迅速上量,但是整个海外市场加总下来,整体增速还是比较稳定的。公司认为,海外市场要做的更好,核心是海外代理商发掘上更努力,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建立工作也在逐步开展,之前在印度、荷兰、俄罗斯、德国已经有营销的子公司,未来会增加更多的国家,营销子公司的建立一方面能够提高整体的毛利率,因为直销后毛利率会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有利于公司接触更多的海外医院,收到更多的反馈信息,不断改善公司的产品和服务。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海外业务平稳增长,我们预计今后海外业务仍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3-25年EPS分别为1.09(原为1.11)、1.44、1.83元(原为1.79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7.4%、32.0%、27.1%,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公司所处软镜及超声行业的高景气度和领先地位,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45倍PE,对应目标价49.22元(原为2023年55倍PE,对应目标价61.31元,-20%),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传统产品线增速下滑风险,新产品线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国内招标采购速度放缓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3-12-26
    • 公司跟踪点评: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国际市场环比加速

      公司跟踪点评: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国际市场环比加速

      个股研报
        迈瑞医疗(300760)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为273.04亿元(同比增长17.20%),归母净利润为98.34亿元(同比增长21.3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母净利润为96.86亿元(同比增长21.02%)。   公司单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8.28亿元(同比增长11.18%),归母净利润为33.92亿元(同比增长20.5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母净利润为33.45亿元(同比增长21.35%)。   2023年3月份至7月份,随着国内医院常规诊疗活动加速恢复,体外诊断试剂消耗和超声采购等常规业务开始呈现迅速复苏的趋势,并且常规产品和国际市场的产能3月份以来也已经恢复,使得公司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业务、以及国际市场的增速在二季度实现了反弹,其中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业务二季度增长均超过了35%,发展中国家二季度增速也恢复至20%以上。   2023年8月份以来,受到国家卫健委等9部门共同启动的关于全国范围整治医疗领域不正之风的影响,国内公立医院正常的招投标活动显著推迟,诊疗有所放缓,因此对国内各项业务的开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挑战。但得益于公司在海外持续的高端客户群突破和加快推动全面的本地化平台建设,国际市场三季度增速环比二季度进一步提速至20%以上,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速进一步提速至30%以上。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推出了MT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等新产品。在医学影像领域,推出了高端台式彩超Resona R9金版(北美)、高端体检台式彩超Hepatus9(中国)、面向国际客户的X光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RetroPad等新产品。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公司推出了4K三维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和电子镜、AniFM3系(I3、S3)动物专用输注泵等新产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3-25年EPS分别为9.53、11.46、13.85元(原为9.80、11.80、14.32元),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0.2%、20.2%、20.9%,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公司所处医疗器械板块的高景气度和领先地位,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333.48元/股(原为2023年38倍PE,对应目标价372.26元/股,-10%),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反腐影响国内客户需求,集采降幅不及预期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3-12-26
    • 公司跟踪点评:收入维持高增长,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54%

      公司跟踪点评:收入维持高增长,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54%

      个股研报
        爱博医疗(688050)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为6.68亿元(同比增长51.39%),归母净利润为2.52亿元(同比增长27.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母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增长32.54%)。   公司单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61亿元(同比增长55.20%),归母净利润为0.89亿元(同比增长19.7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母净利润为0.86亿元(同比增长23.30%)。   公司单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5.20%主要系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以及视力保健产品(如隐形眼镜等)的销量快速增长所致。公司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54%,主要系收入增长带动了公司净利润的增长;此外,随着市场逐步恢复,公司加大了产品推广力度和品牌营销活动,蓬莱生产基地产能尚需逐步释放,以及公司加快推进研发项目,导致营业成本及各项费用增长较快,使得单三季度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控股的天眼医药目前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离公司设定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总体上,现有产线运营效率较高,新产线按照计划正在搭建中。隐形眼镜市场需求较大,国内大部分产品仍以进口为主。收购福建优你康有助于公司迅速扩大产能,短期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天眼医药与优你康两家工厂产品线优势互补,多种注册证、产品系列可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更有利于市场推广。目前两家工厂均处于满产状态。现阶段,公司将重点关注并解决产能问题,利用厂区空余空间,不断增加新的产线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公司将在市场渠道、供应链管理、自主研发等方面统筹规划,提升竞争力,加强业务协同,增强发展合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3-25年EPS分别为3.07、4.11、5.53元(原为3.12、4.21、5.59元),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9.0%、33.6%、34.6%,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公司所处眼科行业的高景气度和领先地位,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60倍PE(原为2023年58倍PE),对应目标价184.37元(原为180.68元,+2%),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彩瞳及离焦镜放量不达预期,集采产品价格下降,竞争格局加剧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3-12-26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二十五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开标,国产替代进入加速阶段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二十五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开标,国产替代进入加速阶段

      化学制药
        上周(1218-1222)上证综指下降0.9%,SW医药生物下降2.4%,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前三的分别是化学原料药(-1.8%)、医疗器械(-1.9%)、医药商业(-1.9%)。个股涨幅前三为万泰生物(+22.9%)、科华生物(+8.7%)、诺泰生物(+7.0%);个股跌幅前三为莎普爱思(-14.3%)、荣昌生物(-14.0%)、双成药业(-12.3%)。   二十五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开标,国产替代进入加速阶段。12月20日上午,安徽省医保局牵头开展二十五省(区、兵团)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开标。此次集采共130余家企业代表参与价格申报,企业报价平均降幅为53.9%。采购量和金额最大的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最高降幅65.2%,最低降幅50.01%,平均降幅54.14%,雅培、罗氏等进口企业以及迈瑞、安图、新产业等国内龙头企业均以高于50%的降幅全部拟中选。在HCG(化学发光法)、性激素六项(化学发光法)、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糖代谢两项(化学发光法)这四个大类中,内资主要公司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均以规则1拟中选,亚辉龙均以规则2拟中选。外资主要公司罗氏仅在HCG(化学发光法)、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中以规则1拟中选,雅培均以规则2拟中选。根据本次集采规矩,按规则2中选不参与待分配量的分配。本次集采,国产、进口试剂同组竞争,实行统一的最高有效申报价,A竞价组基本为进口企业和国产龙头企业产品,通过国产产品促进进口企业降价,有利于国产企业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加速实现国产产品替代。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迈克生物、万泰生物等。   2023年以来医药ETF规模继续增长,华宝中证医疗ETF市场认可度较高。截至12月22日,医药相关主题ETF总规模增长至896.79亿元,较年初增长60%。从单只基金的规模来看,华宝中证医疗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规模显著大于其他ETF基金,其中华宝中证医疗ETF规模已达270亿元,排名第一,市场认可度较高。   海通医药2023年12月组合表现。恒瑞医药、爱尔眼科、新产业、康华生物、天坛生物、泰格医药、益丰药房、迈瑞医疗、智飞生物、药明康德(排名不分先后)。12月组合至今平均下跌6.8%,同期全指医药下跌7.1%,组合跑赢医药指数0.3pct,其中月度组合涨跌幅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新产业(4.7%)、迈瑞医疗(-0.7%)、益丰药房(-1.7%)。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医保控费加剧风险,估值波动风险,疫情继续发展带来全球经济震荡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3-12-25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新药临床安全性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发布,为新药风险评估提供科学性技术指导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新药临床安全性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发布,为新药风险评估提供科学性技术指导

      生物制品
        2023年12月1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新药临床安全性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共7章,包括概述、适用范围、不良事件术语的标准化、药物与不良事件因果关系评估、临床试验期间的安全性评价、新药上市申请时的安全性评价以及附录,是新药获益-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应贯穿于研发和上市的全生命周期。《指导原则》重点关注临床试验期间和申报上市申请两阶段的临床安全性评价,适用于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新药范畴。我们认为,《指导原则》为新药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指导。   明确药物与不良事件因果关系的评估方法。《指导原则》指出,药物与不良事件因果关系的判定应基于基础疾病、药物作用机制、试验药物的不良事件汇总数据、同类药物安全性信息、非临床安全性数据等,进行专业的医学评估,必要时结合统计学进行综合分析。而分析判断个例不良事件是否与试验药物有因果关系,可以从时序性、合理性、剂量-暴露-反应关系、去激发、再激发、能否用其它原因解释、类似情况是否已有文献报道等要点进行分析和推断。   临床试验期间的安全性评价包括个例分析和汇总分析。临床试验期间的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潜在的严重风险,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不良事件的个例分析和安全性数据的汇总分析。个例分析是汇总分析的前提,汇总分析应贯穿于整个临床试验阶段。需要进行个例分析的事件包括单个病例罕见的特殊严重不良事件和发生一次或多次的不常见严重不良事件;当获知受试者接受的治疗对于解读和判断上述事件,并确定给予恰当的医疗干预、保护受试者安全是必需的情况下,通常需揭盲分析;随后基于个例分析结果对研究者手册、试验方案和其他安全性相关信息进行相应的更新。需要进行汇总分析的事件包括可预见的严重不良事件和预期严重不良反应;在实施过程中,应关注流程的稳健性以及做出判断的依据,如定期审查安全性数据及信息、保护设盲试验的完整性、提供判定因果关系的详细记录、收集大规模的安全性数据、对组间差异进行更全面的分析等;随后基于汇总分析结果对研究者手册、试验方案和其他安全性相关信息进行相应的更新。   申报上市申请时的安全性评价需要从试验药物的总体暴露程度、试验药物的总体安全性特征以及试验药物的重要安全性风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估。申报上市申请时的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综合分析试验药物安全性的重要发现及相关证据,评估试验药物的总体安全性特征、确定不良反应谱和药品说明书中应纳入的安全性相关信息。《指导原则》指出,在分析试验药物的总体安全性特征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安全性数据分析加以规范和补充:(1)总结临床试验中暴露于试验药物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其他特征,若其在组间不均衡,且有可能导致安全性评价结果出现差异时,应加以说明;(2)总体考虑分析不良事件;(3)按单位时间分析不良事件的真实发生率;(4)按单位剂量分析不良事件的真实发生率;(5)对多个试验的安全性数据进行合并分析;(6)为严重不良事件提供详细的叙述性分析;(7)尽可能在临床试验报告中详细解释所有脱落病例;(8)提供针对特殊情形的安全性分析。   风险提示:医保政策收紧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新药监管审批风险,公司经营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9页
      2023-12-21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上周(1211-1215)上证综指下降0.9%,SW医药生物下降2.0%,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7。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前三的分别是化学原料药(-0.6%)、中药(-0.8%)、医药商业(-1.0%)。个股涨幅前三为百利天恒-U(+26.3%)、华纳药厂(+14.4%)、拓新药业(+13.3%);个股跌幅前三为贝瑞基因(-23.3%)、*ST太安(-14.2%)、和元生物(-11.2%)。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本次调整共新增126种药品,其中肿瘤用药21种,新冠、抗感染用药17种,糖尿病、精神病、风湿免疫等慢性病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15种(其中阿伐替尼片同为肿瘤用药),其他领域用药59种。在谈判/竞价环节,共有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其中121个谈判/竞价成功,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与2022年基本相当。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在坚持“保基本”的前提下,通过及时将创新药以合理价格纳入医保目录,并支持加快临床应用等方式,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新药纳入医保的时间方面,2023年有57个品种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纳入目录”,新药从获批上市到纳入目录获得报销的时间,已从原来的5年左右降至1年多,80%以上的创新药能在上市后2年内进入医保。创新药纳入医保的成功率和价格降幅方面,2023年共25个创新药参加谈判,谈成23个,成功率高达92%,与整体水平相比,成功率高7.4个百分点,价格平均降幅低4.4个百分点。通过谈判,创新药的价格更加合理,患者可负担性大幅提高,多数出现了销售量和销售额双双大幅攀升的情况。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后的续约阶段,按照2023调整后的续约规则,100个续约药品中,70%的品种可以原价续约,31个品种因销售额超出预期等原因需要降价,平均降幅仅为6.7%;同时100个续约药品中有18个增加了新的适应症,仅1个触发了降价机制。   2023年以来医药ETF规模继续增长,华宝中证医疗ETF市场认可度较高。截止至12月16日,医药相关主题ETF总规模增长至896.79亿元,较年初增长60%。从单只基金的规模来看,华宝中证医疗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规模显著大于其他ETF基金,其中华宝中证医疗ETF规模已达270亿元,排名第一,市场认可度较高。   海通医药2023年12月组合表现。恒瑞医药、爱尔眼科、新产业、康华生物、天坛生物、泰格医药、益丰药房、迈瑞医疗、智飞生物、药明康德(排名不分先后)。12月组合至今平均下跌6.2%,同期全指医药下跌5.6%,组合跑输医药指数0.7pct,其中月度组合涨跌幅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新产业(1.8%)、迈瑞医疗(0.7%)、益丰药房(-5.3%)。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医保控费加剧风险,估值波动风险,疫情继续发展带来全球经济震荡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3-12-19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国产IL-4R抗体国内申报上市,对标全球百亿欧元市场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国产IL-4R抗体国内申报上市,对标全球百亿欧元市场

      化学制药
        近日,康诺亚公告其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抗IL-4Rα单克隆抗体,研发代号:CM310)的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12月7日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已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拟定适应症为用于治疗外用药控制不佳或不适合外用药治疗的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此次申报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以第16周时达到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序指数较基线改善至少75%(EASI-75)及研究者整体评分法(IGA)评分达到0分或1分且较基线下降≥2分的达标率为共同主要终点。结果显示,本试验在第16周达到了共同主要终点,长期治疗可获得持续性临床获益,安全性良好。   赛诺菲Dupixent单抗全球销售预计超百亿欧元。Dupixent单抗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销售28.5亿欧元,其中美国市场21.6亿欧元(同比增长30%)、美国外市场6.8亿欧元(同比增长43%),预计全年销售超110亿欧元。   国内在研IL-4R抗体竞争激烈。根据insight数据库,除康诺亚外,麦济生物、康乃德/先声药业已进入III期临床,正大天晴、恒瑞医药、三生国健、荃信生物等已进入II期临床。   建议关注:康诺亚-B、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国健、恒瑞医药等。   风险提示:审评失败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估值波动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9页
      2023-12-13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二十五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方案落地,国产替代有望再加速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二十五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方案落地,国产替代有望再加速

      医疗服务
        投资要点:   上周(1204-1208)上证综指下降2.0%,SW医药生物下降2.6%,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前三的分别是医疗器械(-0.3%)、化学制剂(-0.6%)、生物制品(-2.4%)。个股涨幅前三为通化金马(+35.6%)、艾力斯(+21.3%)、上海谊众(+15.3%);个股跌幅前三为英诺特(-21.2%)、欧林生物(-17.7%)、采纳股份(-14.9%)。   二十五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方案落地,国产替代有望再加速。2023年12月8日,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采购办公室发布《二十五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2号及第3号文件,公布了联盟上报的意向采购量及最高有效申报价。性激素六项(化学发光法)共8家企业进入A组,其中外资厂商4家,国产厂商4家,按照意向采购量占比计算:罗氏29%、贝克曼22%、西门子10%、迈瑞医疗10%、雅培9%、新产业6%、安图生物4%、迈克生物3%。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共9家企业进入A组,其中外资厂商3家,国产厂商6家,按照意向采购量占比计算安图生物22%、迈瑞医疗16%、雅培13%、迈克生物10%、科美诊断7%、万泰凯瑞7%、罗氏6%、新产业6%、希森美康4%。糖代谢两项(化学发光法)共9家企业进入A组,其中外资厂商4家,国产厂商5家,罗氏28%、迈瑞医疗13%、新产业12%、西门子11%、安图生物9%、雅培8%、贝克曼6%、亚辉龙3%、迈克3%。回顾过去,2021年11月安徽省执行化学发光部分项目集采后,多家国产厂商均反馈仪器装机和试剂上量均实现快速进展。从本次集采报量情况来看,4个化学发光项目中,国产厂商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均进入A组,迈克生物3项进入A组,亚辉龙、科美诊断、万泰凯瑞有1项进入A组。同时,在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中安图生物首年意向采购量超过外资厂商位列第一,国产厂商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价格方面,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测定试剂为例,罗氏100测试/盒挂网价为1659元,西门子200测试/盒挂网价4128元,迈瑞医疗200人份/盒挂网价2602元,新产业100测试/盒挂网价1300元,亚辉龙2×50人份/盒挂网价1320元,安图生物96人份/盒挂网价960元,本次集采最高有效申报价为9.2元/人份,跟外资厂商价格更为接近,按照相同最高有效申报价计算降幅对国产厂商更有优势。综合量价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本次集采价格整体温和,国产头部企业能够通过价格优势进一步扩展市场份额,国产替代有望再加速。   2023年以来医药ETF规模继续增长,华宝中证医疗ETF市场认可度较高。截至12月8日,医药相关主题ETF总规模增长至896.79亿元,较年初增长60%。从单只基金的规模来看,华宝中证医疗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规模显著大于其他ETF基金,其中华宝中证医疗ETF规模已达270亿元,排名第一,市场认可度较高。   海通医药2023年12月组合表现。恒瑞医药、爱尔眼科、新产业、康华生物、天坛生物、泰格医药、益丰药房、迈瑞医疗、智飞生物、药明康德(排名不分先后)。12月组合至今平均下跌3.6%,同期全指医药下跌3.2%,组合跑输医药指数0.34pct,其中月度组合涨跌幅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新产业(7.8%)、迈瑞医疗(1.8%)、天坛生物(-2.5%)。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医保控费加剧风险,估值波动风险,疫情继续发展带来全球经济震荡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3-12-13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干扰素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发布,独家品种降幅优惠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干扰素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发布,独家品种降幅优惠

      生物制品
        近日,江西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干扰素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网络征求意见采纳情况公告,公告中提及:   “12.2同品种有效申报企业为2家或1家的,报价不高于同产品省级集采最低价,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拟中选:   12.2.1企业各品种报价降幅(A值,下同)与有效申报企业3家及以上品种的拟中选企业平均降幅(B值,下同)比较,当A值≥0.5倍的B值,拟中选。若申报产品注册分类为生物制品第一类的,A值≥0.4倍的B值,拟中选;注册分类为生物制品第二类的,A值≥0.45倍的B值,拟中选。   12.2.2不符合12.2.1条件的,各企业各品种按A值由高到低排序,排名前60%的(向上取整)的企业,拟中选。   12.2.3初次报价不满足以上拟中选条件的,启动复活程序,企业重新报价并予以确认,符合12.2.1的,拟中选。   12.2.4同品种有效申报企业为2家且2家企业都中选的,中选价格差距不得超过1.8倍;如超过1.8倍,则较高中选价的应下调至较低中选价格的1.8倍以内,否则取消中选资格。”   我们认为本次干扰素带量采购规则对竞争格局好的干扰素品种(同品种2家或1家)优惠较大,特别是生物制品第一、二类的品种。   建议关注:凯因科技、特宝生物。   风险提示:带量采购后药品使用量增长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估值波动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9页
      2023-12-12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月报:关注创新药及具备性价比的大型药企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月报:关注创新药及具备性价比的大型药企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11月上证综指上涨0.4%,SW医药生物指数上涨2.9%,涨跌幅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名。生物医药板块相对大盘表现较好,其中表现最好的细分板块是中药(+8.5%)、医疗器械(+6.6%)、医药商业(+6.2%)、生物制品(+6.2%)。个股涨幅前三为国新健康(+36.88%)、特一药业(+30.86%)、联环药业(+30.51%);个股跌幅前三为海特生物(-25.14%)、普利制药(-21.65%)、翰宇药业(-13.36%)(剔除上市1个月内个股、ST个股)。截至2023年11月底,医药板块PE(TTM)为28.33倍(剔除负值),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率108.17%。   海通医药11月组合跑赢医药指数1.1pct。2023年11月组合:心脉医疗、新产业、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恒瑞医药、智飞生物、爱尔眼科、三星医疗、健之佳、天坛生物、百克生物(排名不分先后)。海通医药11月组合平均上涨3.3%,同期全指医药上涨2.2%,组合跑赢医药指数1.1pct,其中三星医疗(+19.5%)、健之佳(+17.8%)、天坛生物(+11.0%)表现较好。   海通医药2023年12月组合(排名不分先后):迈瑞医疗、新产业、智飞生物、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爱尔眼科、益丰药房、天坛生物、康华生物、恒瑞医药。   建议关注港股:中国生物制药、康哲药业、康诺亚、科伦博泰、方达控股、海吉亚、固生堂、药明生物、石药集团。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估值波动的风险,行业集采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3-12-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