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876)

    • 行业比较月报(2023年4月):核心资产中医疗健康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行业比较月报(2023年4月):核心资产中医疗健康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 智飞生物(300122):一季报符合预期,代理业务仍快速增长

      智飞生物(300122):一季报符合预期,代理业务仍快速增长

    • 口腔护理行业专题报告:口腔护理行业持续扩容,国产替代效应显著

      口腔护理行业专题报告:口腔护理行业持续扩容,国产替代效应显著

      医疗服务
        消费者对口腔问题的重视助力口腔护理行业持续扩容。1)口腔护理行业持续扩容。2021年我国口腔护理行业规模为521.7亿元,同比增长4.56%,2008-2021年间行业规模增速CAGR为8.72%,增速显著高于美日及全球。2)消费者对口腔问题的重视助力人均消费支出提升。我国口腔患者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且口腔问题位列国民健康困扰Top5,与此同时我国人均口腔支出仅136元,对比美国、日本、韩国1500-2700元的人均口腔消费支出提升空间较大;此外,2020年我国人均口腔消费支出增速为13%,高于美日韩1-2%的增速。   外资品牌市占率持续下滑,国产替代效应显著。1)本土企业市占率提升。上世纪90年代,外资品牌通过收购基本垄断了我国口腔护理高端市场。近年来伴随“国货国潮”风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品牌通过自主研发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本土公司云南白药、薇美姿、登康口腔市占率在2013-2022年间持续维持上升趋势,而国际口腔护理龙头公司宝洁和高露洁市占率持续下滑。2)对比美日,我国口腔护理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2年美国/日本口腔护理行业CR5分别为79.1%/70.6%,对比我国53.5%的CR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线上渠道占比持续提升,本土品牌更具优势。口腔护理产品有标品化、低单价的特点,线上购买较为便捷,2016-2020年间我国口腔护理行业线上销售占比从24%提升至38%,此外,云南白药线上市占率更高,而佳洁士和高露洁线上市占率显著低于国内整体。我们认为主要系本土企业更为了解线上营销、推广方式,通过更为本土化的方式抢占市场,因此线上表现更好。   登康口腔:抗敏领域龙头,营收净利持续增长。1)公司主要从事口腔护理用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中国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口腔护理企业。公司构建了以经销、直供与电商为主的营销网络体系,主要产品包括牙膏、牙刷、漱口水等口腔清洁护理用品。2)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规模稳步增加,传统业务稳健发展,新兴业务逐步推进,销售模式由线下向线上转移的趋势加速,电商模式收入快速增长。3)公司抗牙齿敏感技术业内领先,2019-2021年在抗敏牙膏领域维持市占率第一。公司的创新平台实力雄厚,技术人员经验丰富,持续研发投入引领推动行业技术进步。4)稳健布局电动牙刷及口腔医疗与美容护理等产品。   薇美姿:领先的口腔护理产品提供商。1)公司主要从事开发及销售涵盖四大口腔护理产品类别(成人基础口腔护理、儿童基础口腔护理、电动口腔护理及专业口腔护理)的多元化口腔护理产品组合。2)公司通过全渠道销售及经销网络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主要包括:602名线下经销商;32名大客户;32家自营网店及48名线上经销商组成的线上渠道。3)基础口腔护理产品为主,专业口腔护理产品高增。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提价+销售结构优化,毛利率持续提升。   云南白药:牙膏龙头品牌,持续发力营销。1)2022年公司健康品事业部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60亿元,牙膏市场份额突破24.4%,继续保持市场份额第一,与市场份额第二名的差距继续拉开,品牌渗透率超过30%。云南白药口腔健康围绕“修护+”核心功效,牢牢把握“治愈感、功效强、专业化”的品牌超级符号,实现年度总曝光23.28亿次,总触达5.99亿人。2)营销方面,瞄准不同目标人群,与多位知名国民艺人合作,持续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在线下渠道保持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公司2022年健康产品线上渠道收入占比超过15%,较上年进一步提升;“双11”期间,云南白药口腔护理品类全网销售额增长超过两位数。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渠道拓展不及预期。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3-04-18
    • 国联策略周报:关注低估成长赛道,医药行业性价比凸显

      国联策略周报:关注低估成长赛道,医药行业性价比凸显

    • “庖丁解牛”拆析招股书(十五):锦波生物:国内首研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创新引领功能蛋白智造

      “庖丁解牛”拆析招股书(十五):锦波生物:国内首研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创新引领功能蛋白智造

      化学制药
        立足两大领域研发创新,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军企业。公司主要从事以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和抗HPV生物蛋白产品为核心的各类医疗器械、功能性护肤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成功研发的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于2021年6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是目前唯一注射级别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医用材料,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域处于国际技术领先地位。已完成抗HPV生物蛋白产品开发及产业化上市,对降低女性宫颈癌发病率有积极作用。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快,2021-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与3.90亿元,分别同比+44.75%与+67.15%;实现归母净利润0.57与1.09亿元,分别同比+79.62%与+90.24%。2022年,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34亿元,收入同比增速达104.98%,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5.60%。   国内胶原蛋白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竞争分散。1)市场规模:我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2016-2019年CAGR近8%;抗HPV生物蛋白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2020年国内销售额为3.32亿元。2)竞争格局: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竞争格局分散,代表产品地位突出。抗HPV生物蛋白产品在国内治疗HPV感染药品及医用制品功能蛋白类产品中占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较高。3)重组胶原蛋白应用场景:医用敷料市场:2025年胶原蛋白贴式敷料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30亿元,2019-2025年CAGR为28%。功效性护肤市场:2025年胶原蛋白类功效性护肤品将达到328亿元市场规模(其中重组胶原蛋白占比为82%)。水光针市场: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5年CAGR为29.1%,其中胶原蛋白水光针规模有望超过50亿元,5年CAGR达到66%。眼周年轻化市场:2025年胶原蛋白眼周年轻化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亿元,2021-2025年CAGR达到62%。填充类市场:重组胶原蛋白发展新领域。   人员+研发+产品端发展布局深入,共同构筑核心竞争力。1)人员端:创始人具备丰富相关领域专业知识,持续赋能产品设计创新。杨霞女士主导建立复旦-锦波功能蛋白联合研究中心、川大-锦波功能蛋白联合研究室、重医附二院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临床研究基地、锦波功能蛋白创新孵化中心等。2)研发端:以自主研发为主,同时结合产学研合作研发,拥有多个研究平台。公司拥有多项自主技术、科研机构、发明专利授权,并参与国家重点课题,和多所高校合作。3)产品端:在国内重组胶原蛋白研发及产业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抗病毒细分领域具有竞争力;主打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和抗HPV生物蛋白产品,产品类型丰富;积极研发储备产品,拓宽新材料应用场景。2023年2月15日,锦波生物于锦波生物于PCHi展位全球首发了一款重组胶原蛋白新品——3kDa小分子micoreCol.Ⅲ产品(属A型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4)发展布局:坚持研发为核心驱动,创办国际一流科创企业。公司将继续立足合成生物、结构生物学等技术,坚持以功能蛋白系统性创新研发为核心驱动。   风险提示:合作研发机构终止合作的风险;现有技术迭代升级的风险;监管政策趋严的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0页
      2023-04-14
    • 智慧医卫领先厂商受益医保等数据要素变革

      智慧医卫领先厂商受益医保等数据要素变革

      国联民生证券
      28页
      2023-04-11
    • 氟化工行业深度报告: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在即,行业盈利水平或将修复

      氟化工行业深度报告: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在即,行业盈利水平或将修复

      化学制品
        看好氟化工上游萤石资源战略地位升级带来的价格刚性。以2021年的数据,我国单一萤石矿储采比仅为7.8,即按照现有开采量,再过7.8年我国单一萤石矿将会枯竭,这一数字显著低于世界各国。目前行业里存在磷矿伴生提取萤石的技术,但是技术壁垒较高,收率难以提升,所以实际磷矿伴生萤石的供给难以形成有效补充;从稀土伴生矿中提取萤石的壁垒同样很高,一方面稀土和萤石非协同采选,浮选完稀土的尾矿存在氟资源的流失以及捕收剂的污染,另一方面因为矿脉的区别,针对尾矿浮选的抑制剂以及捕收剂需要针对性的开发,并且伴生矿品味较低,后道针对低品位萤石加工的工艺需要体现经济性,所以稀土伴生萤石矿的开发还没有大规模的应用开来。从资源保护的角度出发,萤石的战略地位或将进一步升级,萤石价格或将保持坚挺。   第三代制冷剂(HFCs)配额落地在即,供需平衡表有望修复,产品盈利有望回到正常区间。按照《基加利修正案》,我国将于2024年开始HFCs的配额。为了争取配额后获得更多的HFCs生产主动权,HFCs产商在配额基准期2020-2022年间“跑马圈地“上产能,使得HFCs的行业供给远高于需求。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0年我国HFCs总产能168.3万吨,实际产量81.1万吨,装置平均利用率仅为48.2%,闲置总产能约87.0万吨,部分HFCs产能已严重过剩,装置平均利用率仅约20.0%。目前配额基准期已经结束,HFCs的配额方案即将落地,HFCs的过剩产能将逐步退出,HFCs的供需平衡表修复或将带动HFCs的盈利能力修复。   下一代制冷剂还无法形成成熟替代,这是本轮配额和上轮配额最明显的区别。我国于2014年前后开始对第二代制冷剂施行配额,彼时第三代制冷剂已经可以从产量、售价、性能角度对第二代制冷剂形成很好地替代:第三代制冷剂产能从2010年的38.05万吨增长至2014年的74.6万吨;2014年前后R22和R32售价几乎相同;第三代制冷剂只需更低的充注量,GWP值也更占优;并且三代制冷剂并且下游空调产商也有足够的时间对制冷剂切换做出响应。而眼下第四代制冷剂主要受专利限制,产量规模尚小,售价水平偏高,对第三代制冷剂的替代还不够成熟。   投资建议: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在即,供需平衡表有望修复,带动产品价格修复,增厚氟化工企业业绩。建议重点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中欣氟材、昊华科技。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9页
      2023-03-30
    • 业绩符合预期,持续拓展全球呼吸健康市场

      业绩符合预期,持续拓展全球呼吸健康市场

    • 巨子生物(02367):收入略超预期,产品和渠道拓展双驱动

      巨子生物(02367):收入略超预期,产品和渠道拓展双驱动

    • 恒瑞医药(600276):由癌症向慢性病治疗延伸的制药龙头

      恒瑞医药(600276):由癌症向慢性病治疗延伸的制药龙头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