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新材料行业面临结构性机遇与挑战
本周新材料板块整体表现相对平淡,多数细分指数跑输创业板指,显示出市场在宏观层面上的谨慎情绪。然而,报告深入分析了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等特定新材料的巨大“长尾利基市场”增长潜力,强调了其在汽车、消费电子、新能源、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同时,半导体材料、OLED材料、军工材料等战略性新材料领域,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国产替代的紧迫趋势下,展现出高确定性的成长空间,预示着行业内部的结构性投资机遇。
重点公司业绩向好,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报告指出,中芯国际上调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指引,反映出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的持续提升。国内优秀企业如昊华科技、泛亚微透等在高端ePTFE等关键材料领域奋起直追,部分产品已具备国产化基础,有望逐步打破国外巨头的垄断。此外,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激增、OLED材料专利竞争激烈以及可降解塑料政策的推动,都为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预示着新材料领域国产替代和技术创新的加速。
主要内容
市场表现与个股动态
本周新材料板块行情回顾
截至本周五(10月16日),A股市场整体呈现上涨态势,上证综指收于3336.36点,较上周五(10月09日)的3272.08点上涨1.96%;创业板指报2724.5点,较上周五上涨1.93%。然而,新材料行业指数表现相对较弱,报3361.32点,较上周五上涨0.49%,跑输创业板指1.44%。细分材料指数表现更为疲软:半导体材料指数报1749.29点,较上周五下跌0.07%,跑输创业板指2%;液晶显示指数报10460.74点,较上周五下跌0.27%,跑输创业板指2.2%;OLED指数报2870.16点,较上周五下跌0.37%,跑输创业板指2.3%;尾气治理指数报2100.36点,较上周五下跌0.55%,跑输创业板指2.48%。
本周新材料板块的100只个股中,有49只周度上涨(占比49%),有49只周度下跌(占比49%)。7日涨幅前五名的个股分别是:南京聚隆(周涨幅37.08%)、天奈科技(周涨幅15.38%)、中芯国际(周涨幅14.27%)、万顺新材(周涨幅12.85%)、昊华科技(周涨幅11.23%)。7日跌幅前五名的个股分别是:金丹科技(周跌幅-14.90%)、斯迪克(周跌幅-10.35%)、菲利华(周跌幅-9.23%)、激智科技(周跌幅-8.08%)、石大胜华(周跌幅-7.79%)。
重点公司跟踪与公告汇总
覆盖个股跟踪:
瑞联新材: 作为国内少数同时具备规模化研发生产OLED材料和液晶材料的企业,2019年其OLED升华前材料和单体液晶的全球市占率分别约为14%和16%。公司在Idemitsu、Dupont、Merck等全球主要OLED终端材料厂商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医药中间体CDMO业务核心产品PA0045专供罗氏制药子公司日本Chugai,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1.44亿元,另有用于治疗子宫肌瘤药品的医药中间体已进入临床三期,订单金额超400万美元。
昊华科技: 控股股东中国昊华、昊华化工拟向国新投资转让合计4,680.41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10%,转让价18.75元/股。公司整合大股东下属12家研究院,形成特种气体、氟材料、航空材料三大主营业务,其中11家涉军,军品业务预计随国防开支稳健增长。民用航空领域有望带来每年10亿元以上收入增量。子公司黎明院4,600吨特种含氟电子气体项目预计2021年下半年投产,达产后贡献净利润约1.3亿元。
濮阳惠成: 主要从事顺酐酸酐衍生物、功能材料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和销售。2020年1月完成对山东清洋的收购,顺酐酸酐衍生物产能由3.09万吨增至4.59万吨;古雷5万吨顺酐酸酐衍生物项目预计2022年下半年投产。3,000吨新型树脂原料氢化双酚A有望2020年底投产。OLED材料业务(芴类蓝光材料等)2019年收入占比合计超15%,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万润股份: 业务横跨信息材料、环保材料和大健康三大板块。OLED材料业务具备布局领先、客户优质、重视专利三大优势,预计2023年OLED前端材料销售额有望达10亿元。车用沸石产品主要供应全球领先的催化剂生产商庄信万丰,预计2023年销售额有望达24亿元。
彤程新材: 全资子公司彤程电子受让科华微电子33.70%股权,金额1.84亿元,科华微电子专注于光刻胶研发。公司拟投资6.23亿元建设10万吨/年可生物降解材料项目(一期),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投产,可年产6万吨PBAT可降解材料,并已与巴斯夫签署联合协议授权生产和销售PBAT。
利安隆: 全球领先的高分子材料抗老剂供应商,受益于下游烯烃扩产,市场需求广阔。宁夏724、725、716装置部分投产,凯亚HALS技改项目已顺利达产,常山7,000吨项目已投入使用。
阿科力: COP/COC高透光材料开发进展顺利,2019年完成5000吨光学级环烯烃单体生产线建设。预计每部手机中COC/COP材料成本约10元,全球未来3年在该材料的市场规模将达190亿左右。目前该领域主要被日本瑞翁、宝理垄断,公司目前在国产替代上处于领跑位置。
重要公司公告:
中芯国际-U: 上调2020年第三季度收入指引,由原先的环比增长1%-3%上调为14%-16%,毛利率指引由原先的19%-21%上调为23%-25%,主要得益于产品组合变化和其他业务收入增长。
昊华科技: 中国昊华、昊华化工拟向国新投资转让合计4,680.41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10%,转让价18.75元/股,合计8.78亿元。
业绩预增/预减: 多家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中颖电子预计归母净利润1.47亿-1.52亿元,同比增长13%-17%;江丰电子预计归母净利润1.04亿-1.17亿元,同比增长220%-260%;道恩股份预计归母净利润7.62亿-8.04亿元,同比增长500.12%-533.29%;国瓷材料预计归母净利润4.11亿-4.21亿元,同比增长14.59%-17.37%;新宙邦预计归母净利润3.71亿-3.95亿元,同比增长55%-65%;金发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2.00亿元,同比增长28.58%,归母净利润37.94亿元,同比增长301.76%。部分公司如诚志股份、国风塑业、东旭光电、维信诺等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或亏损。
其他重要公告: 威孚高科拟授予1,959.63万股限制性股票;沪硅产业-U有2,780.31万股限售股解禁;隆华科技拟以9,622.74万元收购兆恒科技26.60%股权,持股增至79.59%;金发科技控股子公司拟投资50亿元建设年产400亿只高性能医用及健康防护手套生产项目;TCL科技发行股份、可转债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获证监会核准;回天新材子公司投资扩建太阳能电池背膜及有机硅胶项目,产能将分别增长60%以上和58%以上;生益科技控股子公司生益电子分拆至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获批。
开源化工新材料周观察:关注ePTFE长尾利基市场
ePTFE:特性、应用与市场潜力
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TFE,ePTFE)是一种利用PTFE树脂原料加工成的多孔结构制品,具有膨化物体多孔、轻质的特性。ePTFE不仅继承了PTFE优良的综合性能,如耐高低温、化学惰性佳、抗紫外线、不易燃等,还具备更广的使用温度范围、更高的机械强度,以及多孔性、透气性、疏水性、柔韧性等PTFE不具备的新特性。其薄膜每平方厘米存在数亿个微孔,直径约为0.1-1.0μm,远小于水滴(1/20000),但远大于空气分子(700倍),从而实现防水透气的功能。
ePTFE膜及其组件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典型的“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