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45)

    • 化工行业一季报业绩前瞻:关注一季报业绩超预期子行业和上市公司

      化工行业一季报业绩前瞻:关注一季报业绩超预期子行业和上市公司

      化工行业
        投资要点   一季报业绩预告超预期:截止 2021 年 4 月 8 日收盘,A 股化工板块共有 66 家上市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预报,分布在 25 个子行业。从预告数据来看,低基数使得 2021 年一季度业绩同环比大幅增长(或扭亏),预告净利润同比上限为 235%,同比下限为 100%;环比上限为 124%,环比下限为 112%。样本公司的业绩同环比增速中位数比较能代表行业的整体趋势。   经济复苏、下游需求回暖是一季度业绩高增的原因: 一季度预告业绩高增的主要原因,行业层面看主要受到宏观经济复苏、化工下游需求好转、产品价格回升的因素;企业层面看主要包括新建项目投产、成本压缩、业务结构调整和订单量增加等因素。   重点子行业的价格价差环比继续上行: 从我们跟踪的重点产品价差数据来看,顺丁橡胶、丙烯腈、醋酸、尿素、氨纶、丙烯酸、甲醇、钛白粉等产品的价差数据环比继续上升。预计这些子行业的一季度盈利具有较大概率好于 2020 年四季度。   投资建议:化工板块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从已经发布的66 家公司数据来看,2021 年一季度行业业绩预计大幅增长(一季度预告净利润增速同比上限为 235%,同比下限为 100%;环比上限为 124%,环比下限为 112%)。A 股化工板块经过近 2 个月的回调,纵向来看化工板块的动态 PE 处于历史区间 68%的分位,整体处于较为安全的位置。考虑到 2020 年化工板块业绩受到原油价格的影响,整体处于低谷,而 2021 年一季度业绩大概率较好,目前子行业龙头已经恢复至较为安全的区间,我们认为新的投资机会已经重现,建议关注一季度业绩向好,且风险充分释放的子行业和龙头公司。建议关注氨纶龙头泰和新材、华峰化学;丙烯酸及丙烯酸酯龙头卫星石化、万华化学;民营大炼化和涤纶龙头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桐昆股份、新凤鸣;醋酸、氮肥和甲醇龙头华鲁恒升;钛白粉龙头龙蟒佰利;碳纤维龙头光威复材。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会导致石化产品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2)油价/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会导致厂家成本管理和产品定价上极为困难,影响行业盈利水平;3)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4)装置不可抗力造成原料成本或者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5)环保停产或者减产影响行业内相关公司的生存和盈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04-12
    • 化工行业周报:醋酸价格快速上涨,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周报:醋酸价格快速上涨,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
        建议关注醋酸价格上涨带来的行情:醋酸价格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价格震荡上行,于2020年2月底达到6500元/吨(索普出厂价),随后基本稳定在该水平达一个半月,但从上周开始,醋酸价格快速上涨,目前江苏索普的出厂价达到7000元以上,而其他厂家的出厂价也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醋酸属于壁垒较高的行业之一,对技术、资金和上下游配套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国内产能较为集中,其中前五大醋酸厂家总产能占到国内总产能的一半以上,上市公司中江苏索普和华鲁恒升位列前五,建议关注近期醋酸价格上涨带来的投资机会。   石化产品价格:上周我们所观测的44种石油石化产品中涨幅排名前五位分别是:醋酸(+15.45%)、航空煤油(+2.38%)、合成氨(+1.94%)、甲醇(+1.31%)、己二胺(+0.79%);跌幅排名前五名分别是:苯胺(-12.09%)、丙烯酸(普酸)(-11.35%)、丙烯腈(-5.28%)、顺丁橡胶(-5.14%)、丁二烯(-4.41%)。   石化产品价差:上周我们所观测的32种石化产品-原料价差中涨幅前五位分别是:醋酸(+19.25%)、聚合MDI(+13.93%)、涤纶(+13.48%)、苯酚(+9.59%)、ABS(+7.98%);跌幅前五位分别是:顺丁-天胶(-192.31%)、乙二醇(-58.28%)、丙烯酸(-23.35%)、苯乙烯(-22.5%)、丙烯腈(-11.21%)。   投资建议:本周化工板块继续上涨且跑赢大盘,目前化工行业景气度较高,我们预计一季报将有较多业绩方面的利好。因此当前化工龙头重新进入了一个较好的投资窗口,短期来看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强、风险充分释放的化工龙头企业(卫星石化、万华化学、恒力石化等),同时建议关注近期由于醋酸价格上涨所带来的行情(江苏索普、华鲁恒升)。长期来看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几条投资主线:1)具有资源和规模优势的油气油服行业龙头;2)能源行业的成长赛道天然气;3)具有技术、成本、资源优势,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体化行业龙头;3)具有高技术壁垒、进口替代属性或高成长属性的细分龙头公司;4)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氢能)和绿色化工(如降解塑料)公司。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会导致石化产品需求增长不及预期。2)油价/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风险:石化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跟油价/原材料价格关系极为紧密,油价和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会导致厂家成本管理和产品定价极为困难,影响行业盈利水平。3)装置不可抗力风险:石化装置的稳定运行对原料和产品市场的健康运行极为重要,不可抗力因素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供需失衡造成原料成本或者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4)环保因素导致下游客户工厂停产减产或者上游原料涨价,近两年来日益趋严的环保政策和环保督查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停产或者减产,影响行业内公司的生存和盈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1-04-12
    • 连花清瘟防疫发挥重要作用,公司业绩实现高增速

      连花清瘟防疫发挥重要作用,公司业绩实现高增速

      个股研报
        以岭药业(002603)   事项: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2020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87.82亿元(50.76%);实现归母净利润12.19亿元(+100.95%);扣非净利润11.64亿元(+109.56%),公司增速符合预期。四季度单季,公司实现收入23.35亿元(+57.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541.73%);扣非净利润1.83亿元(+1029.29%)。   平安观点:   连花清瘟防疫发挥重要作用,全年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公司连花清瘟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2.56亿元,同比增长149.89%。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主要原因为连花清瘟增速超预期。连花清瘟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被列为国家及20多个省市诊疗方案的推荐用药,在湖北定点收治医院和方舱医院被广泛应用。中康资讯数据显示,连花清瘟产品在零售终端感冒用药/清热类产品市场份额由2017年的2.44%增长至2020年的9.86%,成为零售市场感冒用药中成药第一大品牌。   下半年疫情得到控制,心脑血管类产品重拾增长:公司心脑血管三大产品通心络、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主要在医院端销售,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收入增速放缓。下半年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产品重拾快速增长。2020年三个产品合计实现销售收入34.47亿元,同比增长11.31%。随着未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学术品牌,加强学术推广,公司心脑血管产品有望实现加速增长。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的连花清瘟在抗病毒领域具有扎实的客户基础,在抗病毒领域市占率持续提高;二线产品正处于扩展市场的阶段,销售稳定增长。考虑疫情对公司产品销售的促进作用,我们上调公司2021-2022年的盈利预测,新增2023年预测,预计EPS分别为1.55元、1.95元、2.35元(原预测2021-2022年EPS为1.13元、1.36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政策调整的风险。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大,近两年各种政策密集出台,有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2、药品降价的风险。药品招标降价、二次议价、医保政策调整等措施的执行,将会影响医药公司业绩。3、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主要产品为中成药,原料来自各地中药材,中药材价格易受到天气、地域等影响,导致公司成本波动。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4-09
    • 2020年报点评:2020疫情影响下实现正增长,2020Q1业绩预告超预期

      2020年报点评:2020疫情影响下实现正增长,2020Q1业绩预告超预期

      个股研报
        正海生物(300653)   投资要点   事项: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4.82%;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10.1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5.50%;EPS为0.99元/股。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其中2020Q4实现收入7712万元,同比下降1.79%;实现归母净利润2300万元,同比下降17.17%。   2020年度业绩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2.5元。   同时公司发布2021Q1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3883万~4854万元,同比增长100%~150%,超出此前预期。   平安观点:   疫情影响消散,2020Q1业绩超预期:2020年公司收入2.93亿元(+4.82%),归母净利润1.18亿元(+10.19%),在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情况下仍取得正增长,符合市场预期,也说明疫情影响基本消除。同时保持了优秀的盈利能力,毛利率92.23%(-0.89pp),净利率40.35%(+1.97pp)。公司净利率提升主要跟销售费用率下降有关,2020年销售费用率35.59%(-3.99pp),得益于疫情期间线上推广活动的开展。另外,公司公告2021Q1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3883万~4854万元(+100%~+150%),中位数为4369万元(+125%),超出此前预期。   生物膜表现亮眼,口腔修复膜持续恢复:2020年公司生物膜收入1.37亿元(13.16%),超过行业增速,主要是由于线上推广和新开医院增加。口腔修复膜收入1.29亿元(-5.88%),下滑幅度较2020H1的-16.48%大幅收窄,销售持续恢复。另外骨修复材料收入2166万元(+15.53%),保护了稳定增长。2021年1月公司顺利取得新厂区生产许可证,我们认为伴随新厂区搬迁,产能大幅扩充,有望带动相关品种销售进一步提升。   产品梯队式布局,活性生物骨仍处于发补阶段。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2657万元(+24.19%)。潜力品种活性生物骨仍处于发补阶段,预计2021年下半年提交发补。新产品引导组织再生膜、高膨可降解止血材料、生物硬脑(脊)膜补片、尿道修复补片等处于临床阶段,上市后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2020年疫情对公司销售端的影响,我们略微下调2021-2022年EPS预测至1.27元、1.56元(原预测为1.36元、1.65元),给与2023年EPS预测为1.86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年PE仅3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集中风险:目前公司主要收入集中在口腔修复膜和生物膜两个品种,一旦竞争格局恶化将影响公司业绩;2)研发风险:目前公司有多项产品处于临床阶段和临床前研究阶段,存在研发失败可能;3)政策风险:公司生物膜存在全国集采的可能性。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4-09
    • 首次覆盖报告:经皮给药蓝海,凝胶膏剂龙头

      首次覆盖报告:经皮给药蓝海,凝胶膏剂龙头

      个股研报
        九典制药(300705)   平安观点:   战略聚焦经皮给药蓝海,凝胶贴膏剂存10倍以上成长空间:公司将以凝胶贴膏剂为代表的经皮给药市场作为未来主要战略聚焦方向。目前主流凝胶贴膏剂品种均属于NSAIDs,是骨骼肌肉系统消炎镇痛一线用药。其主要成长逻辑有二,一是替代传统中成药贴膏剂,二是NSAIDs外用比例提升。据我们测算,我国凝胶贴膏剂市场潜力超200亿元,存10倍以上成长空间。董事长兼实控人朱志宏先生是科班出身,注重研发。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率11.88%,过亿元,持续为公司开拓经皮给药市场提供弹药。   公司具备龙头潜质,凝胶贴膏剂管线优势明显。凝胶贴膏剂竞争格局好,目前国产企业仅九典制药和泰德制药具备一定市场份额,进口企业以三笠制药为主。从在研管线来看,九典制药优势明显。其中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已上市)、酮洛芬凝胶贴膏(2021)、吲哚美辛(2022)均为首仿品种,此外公司还储备了多个2类改良型新药。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凝胶贴膏剂收入将突破15亿元,贡献接近3亿元净利润。   强化制剂+原辅料一体化发展战略,集采有望贡献增量。我们认为2020年或是公司原辅料业务低点,2021年开始将迎来持续复苏。原因一,公司原料药和药用辅料批文转移已基本完成;原因二,国内疫情控制良好;原因三,公司申报了多个原料药和药用辅料高毛利新品种。而类似于泮托拉唑肠溶片、洛索洛芬钠片等仿制药“光脚品种”,则有望通过集采贡献可观增量。根据测算,两个品种合计收入有望达到2亿元。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分别为9.80亿、16.10亿和22.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0亿、1.36亿和2.57亿元。参考其它特色细分领域龙头估值水平,我们给予2022年45倍PE,对应目标市值116亿元。对标日本贴膏剂龙头久光制药,公司中长期市值有望达到300-500亿元区间。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研发具备高投入、高风险特点、存在失败可能;2)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因营销能力、竞争格局等因素变化,产品放量存不及预期风险;3)政策风险:集采政策执行力度超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1-04-06
    • 化工行业周报:“两化”合并,投资者更应关注长期影响

      化工行业周报:“两化”合并,投资者更应关注长期影响

      化工行业
        “两化”获批合并,关注长远影响:国资委近日批准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我们认为“两化”合并短期内对“两化”旗下的上市公司业绩并无重大影响,投资者更应该关注合并对于两家公司的长远影响。首先两家公司合并成功的话,重组之后的新公司总资产可以达到 1.4 万亿元,营业收入能达到 1 万亿元。规模上看新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化工公司之一。其次合并可以实现两家公司旗下不同板块之间的协同,两家公司在能源、橡胶、塑料、农药、化肥、电子气体、氟化工等多个领域的业务存在协作的机会;最后,通过提高规模和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合并后的公司预计将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   石化产品价格:上周我们所观测的 44 种石油石化产品中涨幅排名前五位分别是:PA66(+9.09%)、苯乙烯(+6.98%)、纯苯(+5.58%)、 ABS( +3.75% )、 乙二 醇( +3.35% ); 跌幅 排名 前五 名分 别是 : 丁二 烯(-14.12%)、聚合 MDI(-13.33%)、丙烯酸 (普酸) (-11.9%)、纯 MDI(-8.25%)、环氧丙烷(-7.11%)。   石化产品价差:上周我们所观测的 32 种石化产品-原料价差中涨幅前五位分别是:乙二醇(+57.92%)、 PA66(+27.15%)、顺丁橡胶(+23.44%)、苯乙烯(+23.17%)、 PP (+20.96%);跌幅前五位分别是: HDPE (-20.91%)、丙烯酸(-20.54%)、聚合 MDI(-19.69% )、涤纶( - 14.91% )、LDPE(-11.02%)。   投资建议:化工板块经过一段时间的回调后,本周逐渐回升,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报,目前化工行业景气度较高,我们预计一季报将有较多业绩方面的利好。因此当前化工龙头重新进入了一个较好的投资窗口,短期来看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强、风险充分释放的化工龙头企业(卫星石化、万华化学、恒力石化等)。长期来看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几条投资主线:1)具有资源和规模优势的油气油服行业龙头;2)能源行业的成长赛道天然气;3)具有技术、成本、资源优势,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体化行业龙头;3)具有高技术壁垒、进口替代属性或高成长属性的细分龙头公司;4)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氢能)和绿色化工(如降解塑料)公司。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会导致石化产品需求增长不及预期。2)油价/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风险:石化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跟油价/原材料价格关系极为紧密,油价和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会导致厂家成本管理和产品定价极为困难,影响行业盈利水平。3)装置不可抗力风险:石化装置的稳定运行对原料和产品市场的健康运行极为重要,不可抗力因素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供需失衡造成原料成本或者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4)环保因素导致下游客户工厂停产减产或者上游原料涨价,近两年来日益趋严的环保政策和环保督查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停产或者减产,影响行业内公司的生存和盈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04-06
    • 2020年报点评:公司业绩符合预期,研发管线快速推进

      2020年报点评:公司业绩符合预期,研发管线快速推进

      个股研报
        微芯生物(688321)   事项:   公司公布2020年度报告,实现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55.05%;实现归母净利润3105万元,同比增长59.8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57万元,同比下降59.59%; EPS为0.08元/股。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其中2020Q4单季度实现收入8338万元,同比增长84.54%;实现归母净利润-738万元,同比下 降424.11%;实现扣非后归母 净利润-1451万元,同比 下降373.41%。   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红,不送股,不转增。   平安观点: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研发投入快速增长:2020 年公司收入 2.69 亿元(+55.05%),归母净利润 3105 万元(+59.85%),符合市场预期。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西达本胺 PTCL 适应症放量,收入 2.45 亿元(+40.98%),另外公司获得技术授权许可收入 2444 万元(+100%);乳腺癌新适应症纳入《2020CSCO 乳腺癌指南》晚期内分泌 1 级推荐,有望迎来快速放量。 2020 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57 万元(-59.59%),主要是研发投入加大以及研发项目中使用政府研发资金增加所致。研发投入 1.37 亿元(+75.44%),保持快速增长,研发人员达到 191 人(+80.19%) 。   Pipeline 快速推进,成果累累:海外:西达本胺由合作方沪亚生物向 PMDA递交 ODD 治疗成人 ATL 的 NDA,等待获批;完成西奥罗尼治疗 SCLC与 FDA 的 Pre-IND 沟通,并于 2021 年初递交 Ib/II 期临床申请并获受理;正式建立美国分支机构,助力公司国际化进程。国内:JAK 抑制剂 CS12192获批开展 RA I 期临床;西达本胺治疗双表达 DLBCL 关键 III 期临床顺利推进;西格列他钠上市申请正在现场审核,即将获批;西格列他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 III 期临床顺利推进,有望进入一线治疗;西奥罗尼单药治疗 SCLC 和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的关键 III 期临床均获受理并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与国内大多数医药企业以仿制药或 me-too 类新药开发为主不同,微芯生物主攻 first-in-class 级的新分子实体原创药。 3 大核心品种西达本胺、西格列他钠、西奥罗尼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创新和早期评价技术平台,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水。我们维持公司 2021-2022 年净利润分别为 0.61 亿和 1.20 亿元的预测,预计2023 年为 2.04 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 2021 年 PE 为 256 倍。从绝对估值角度看我们认为公司 3 大核心品种合计估值超过 200 亿元,考虑海外权益和技术平台,当前价值存在低估。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技术平台迭代风险: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迅速,若公司未能保持先进性,则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研发失败风险:创新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征,因此公司在研品种存在研发失败或未被批准上市的可能; 3)行业竞争风险:在 PTCL、 2 型糖尿病等适应症中,有多个在研品种处于研发过程中,现在或未来都可能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3-31
    • 化工行业周报:石油公司逐渐加大对新能源的布局

      化工行业周报:石油公司逐渐加大对新能源的布局

      化工行业
        全球石油公司对新能源的布局逐渐增加: 石油公司所面临的越来越大的脱碳压力,是促使其向新能源转型的主要动力。除了节能减排等技术手段之外,发展新能源是一条最佳的路线。 目前壳牌、美孚、道达尔等国际石油公司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中国石油公司加大了对氢能、光伏、风电和地热等领域的投资。   石化产品价格: 上周我们所观测的 44 种石油石化产品中涨幅排名前五位分别是: 合成氨(+9.09%)、苯乙烯(+6.18%)、无烟煤(+5.56%)、纯苯(+4.15%)、苯酚(+2.74%);跌幅排名前五名分别是:丙烯酸(普酸)(-7.49%)、纯 MDI(-5.83%)、己二酸(-4.74%)、天然橡胶(-4.3%)、丙烯(-3.32%)。   石化产品价差: 上周我们所观测的 32 种石化产品-原料价差中涨幅前五位分别是: 顺丁-天胶(+67.2%)、乙二醇(+61.09%)、苯乙烯(+34.75%)、苯酚(+14.84%)、 PP(+6.73%);跌幅前五位分别是: LDPE(-12.82%)、丙烯酸(-12.29%)、 PTA-PX(-11.7%)、纯 MDI(-10.93%)、己二酸(-10.8%)。   投资建议: 近期化工板块逐渐回调,结合 2021 年的业绩预期来看,当前化工龙头重新进入了一个较好的投资窗口,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强、风险充分释放的化工龙头企业。长期来看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几条投资主线: 1)具有资源和规模优势的油气油服行业龙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服); 2)能源行业的成长赛道天然气(新奥股份); 3)具有技术、成本、资源优势,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体化行业龙头(万华化学、荣盛石化、恒力石化、桐昆股份、新凤鸣、卫星石化、华鲁恒升、宝丰能源、金发科技、华峰氨纶、扬农化工、龙蟒佰利等); 3)具有高技术壁垒、进口替代属性或高成长属性的细分龙头公司(光威复材、国瓷材料、浙江龙盛、神马股份、昊华科技、山东赫达、东岳硅材、蓝晓科技、利安隆、泰和新材); 4)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氢能)和绿色化工(如降解塑料)公司(东华能源、瑞丰新材、长鸿高科)。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会导致石化产品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2)油价/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风险:石化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跟油价/原材料价格关系极为紧密,油价和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会导致厂家成本管理和产品定价极为困难,影响行业盈利水平。 3)装置不可抗力风险: 石化装置的稳定运行对原料和产品市场的健康运行极为重要,不可抗力因素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供需失衡造成原料成本或者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4)环保因素导致下游客户工厂停产减产或者上游原料涨价,近两年来日益趋严的环保政策和环保督查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停产或者减产, 影响行业内公司的生存和盈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03-29
    • 化工行业周报:降解塑料将成为拉动BDO需求的重要力量

      化工行业周报:降解塑料将成为拉动BDO需求的重要力量

      化工行业
        降解塑料将成为拉动BDO需求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国投资PBAT降解塑料的热情不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规划的PBAT产能至少在500万吨以上,折合BDO需求300万吨以上,新增需求量约是当前需求量的2-3倍。因此降解塑料市场对于BDO行业的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石化产品价格:上周我们所观测的44种石油石化产品中涨幅排名前五位分别是:苯胺(+8.7%)、己二胺(+7.96%)、合成氨(+5.55%)、PVC(+3.79%)、己二酸(+3.11%);跌幅排名前五名分别是:苯乙烯(-11.68%)、纯苯(-8.02%)、甲苯(-7.92%)、乙二醇(-7.78%)、布伦特(-6.78%)。   石化产品价差:上周我们所观测的32种石化产品-原料价差中涨幅前五位分别是:炼油(+74.31%)、顺丁-天胶(+53.03%)、己二酸(+12.37%)、尿素(+9.3%)、ABS(+9.16%);跌幅前五位分别是:乙二醇(-80.63%)、苯乙烯(-42.33%)、苯酚(-29.32%)、LDPE(-22.07%)、PP(-18.51%)。投资建议:长期来看,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几条投资主线:1)具有资源和规模优势的油气油服行业龙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服);2)能源行业的成长赛道天然气(新奥股份);3)具有技术、成本、资源优势,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体化行业龙头(万华化学、荣盛石化、恒力石化、桐昆股份、新凤鸣、卫星石化、华鲁恒升、宝丰能源、金发科技、华峰氨纶、扬农化工、龙蟒佰利等);3)具有高技术壁垒、进口替代属性或高成长属性的细分龙头公司(光威复材、国瓷材料、浙江龙盛、神马股份、昊华科技、山东赫达、东岳硅材、蓝晓科技、利安隆、泰和新材);4)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氢能)和绿色化工(如降解塑料)公司(东华能源、瑞丰新材、长鸿高科)。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会导致石化产品需求增长不及预期。2)油价/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风险:石化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跟油价/原材料价格关系极为紧密,油价和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会导致厂家成本管理和产品定价极为困难,影响行业盈利水平。3)装置不可抗力风险:石化装置的稳定运行对原料和产品市场的健康运行极为重要,不可抗力因素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供需失衡造成原料成本或者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4)环保因素导致下游客户工厂停产减产或者上游原料涨价,近两年来日益趋严的环保政策和环保督查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停产或者减产,影响行业内公司的生存和盈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03-22
    • 2020年报点评:疫情影响基本消除,API+制剂一体化进入新阶段

      2020年报点评:疫情影响基本消除,API+制剂一体化进入新阶段

      个股研报
        北陆药业(300016)   事项: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00%;实现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8.98%;EPS为0.36元/股。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其中2020Q4单季度实现收入2.04亿元,同比下降3.65%;实现归母净利润1420万元,同比下降91.90%。   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0.6元。   平安观点:   收入与2019年基本持平,疫情影响消除:2020年公司收入8.27亿元(+1.00%),归母净利润1.75亿元(-48.98%),净利润下滑主要是2019年世和基因公允价值变动金额较大,导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高,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2亿元(-8.90%)。从季度收入变化来看,疫情影响基本消除。2020Q4收入2.04亿元(-3.65%),扣非归母净利润887万元(-52.67%),我们认为主要跟研发等费用投入和原材料供应等因素有关。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66.58%(-2.32pp),净利率18.61%(-23.20pp),扣非后净利率为18.38%(-2.01pp)。管理费用率9.48%(+3.81pp)提升明显,主要是由于海昌药业合并以及股权激励等费用增加。   造影剂重点品种逆势增长,API+制剂一体化进入新阶段:2020年公司造影剂板块收入6.39亿元(-3.70%),在上半年疫情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实现基本持平,其中碘克沙醇和碘帕醇收入均超过1亿元,保持逆势增长。预计成熟品种钆喷酸葡胺基本持平,碘海醇有所下滑。我们认为2021年公司核心造影剂品种增速将逐步回升。2020年子公司海昌药业1期250吨碘海醇投产,预计21年上半年完成国内认证。随着海昌药业新产能的释放,我们认为2021年公司API板块收入将大幅增长,预计超过1亿元。同时,公司主要造影剂品种均已提交一致性评价,预计2021年上半年获批。目前公司造影剂API+制剂一体化已进入新阶段。   九味镇心表现亮眼,降糖类产品受集采拖累:2020年九味镇心颗粒收入1.11亿元(+63.35%),近三年CAGR为61.64%,保持快速放量态势。目前其“抗焦虑中药第一品牌”逐步得到认可,并被写入《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我们认为九味镇心颗粒未来3年仍有望保持50%左右的CAGR。2020年降糖类产品收入7095万元(-19.02%),主要受集采影响,其中格列美脲第二批集采中标,瑞格列奈第四批集采未中标。未来降糖类产品仍将承受下滑压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造影剂制剂品种最齐全的企业之一,且API+制剂一体化优势逐步体现。抗焦虑中药品种九味镇心颗粒品牌观念逐步树立,未来放量速度可期。同时公司在精准医疗方面的布局进展顺利。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考虑集采等因素影响,我们将2021-2022年EPS预测调整为0.45元、0.59元(原预测为0.52元、0.63元),同时预计2023年EPS为0.74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年EPS为2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目前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是造影剂制剂,其中碘海醇和钆喷酸葡胺占比较高,这两个品种属于成熟品种,增速相对平缓。目前造影剂主要增量来自碘克沙醇和碘帕醇。一旦碘克沙醇和碘帕醇放量不及预期或老品种增速下滑,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2)海昌药业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目前海昌药业在建850吨造影剂原料药产能项目,分两期建设。产能建设完毕后还需要通过目标销售市场的认证,存在不及预期的可能;3)新冠疫情影响: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若后续疫情出现反复,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3-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