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860)

    • 挑战性环境下稳步发展,持续布局海外业务

      挑战性环境下稳步发展,持续布局海外业务

      个股研报
        泰格医药(300347)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37.11亿元(+3.25%),实现归母净利润13.88亿元(+16.47%),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7.93亿元(+2.86%)。   平安观点:   Q2整体保持稳健,挑战性环境下各业务趋势向好   公司Q2单季度实现收入19.06亿元(+7.31%),实现归母净利润8.20亿元(+21.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12亿元(+4.91%)。单季度毛利率为40.16%(-0.43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31%(-0.02pct),9.21%(+0.50pct),3.33%(+0.32pct),各项指标均处于稳健水平。   上半年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实现营收21.03亿元(-3.17%),毛利率为39.74%(+2.62%),剔除特定疫苗项目的减少后,常规临床业务增长超40%。截止年中,公司在执行临床项目达到772个(22年底为680个),各临床阶段项目均有增加,整体项目结构良好。   上半年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实现营收15.67亿元(+13.49%),毛利率为39.69%(-3.68pct)。其中,以实验室服务为主的方达贡献8.95亿元(+15.61%),方达的苏州CMC中心和合亚武汉研发中心投入使用,订单竞争叠加新设施利用率爬坡,对毛利率造成一定影响(美元口径30.4%,-6.8pct)。上半年数统与SMO业务实现收入6.72亿元(+10.79%),在执行数统与SMO项目均实现增长。   国内临床CRO出海先锋,海外临床持续推进   长期以来,国内临床CRO服务商的临床试验业务主要在本土开展,业务国际化程度在各类CXO中相对较低。随着国内优质药企出海临床需求增加,以及公司海外市场开拓,泰格成为国内临床CRO出海的先锋。公司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在海外建立临床(包括多中心临床)能力,并新建国际总部及集成服务中心,从而更好地支持海外业务。   年中时,公司海外员工人数达到1525人(22年底1426人),与之对应公司在执行海外订单数量达到207个海外+62个多中心(22年底188个海外+62个多中心)。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收入16.13亿元(-15.06%),下降主要系特定疫苗项目收入减少。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外部环境及公司业务拓展速度,调整2023-2025年EPS为3.10、3.82、4.92元(原3.27、4.16、5.29元),考虑前期股价已有调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药研发存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公司业绩波动;2)若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不能符合要求,可能导致返工、丢失订单等情况;3)公司通过并购等形式在全球进行业务扩张,若整合不顺利可能对公司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28
    • 泰格医药(300347):挑战性环境下稳步发展,持续布局海外业务

      泰格医药(300347):挑战性环境下稳步发展,持续布局海外业务

    • 迅速恢复实现高增长,创新研发、海外开拓两手抓

      迅速恢复实现高增长,创新研发、海外开拓两手抓

      个股研报
        心脉医疗(688016)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6.22亿元(+35.49%),实现归母净利润2.80亿元(+29.99%),归母扣非净利润2.60亿元(+27.14%),与此前快报数据基本一致。   平安观点:   23Q2高增长兑现,效率提升拉高毛利率   公司Q2单季度实现营收3.36亿元(+67.25%),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68.96%),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1.41亿元(+61.71%)。高增长一方面由于22Q2上海疫情管控留下较低基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23Q2临床常规诊疗恢复理想并叠加公司产品渗透率进一步提高。23Q2毛利率为78.26%(同比+4.61pct,环比+2.53pct)。除了因为去年疫情管控期间产能利用率较低外,毛利率上升还与公司22年年中新启用的叠桥路工厂完成产能爬坡、效率提升有关。   Q2期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为11.36%(+4.18pct),系因为疫情消退后销售投入加大;管理费用率为4.16%(-0.19pct);研发费用率为11.95%(+2.83pct),今年公司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上半年Cratos、tips支架等新品进入临床后资本化的研发投入也同步显著增加。   三大产线持续放量,在研管线向前推进   上半年主动脉产品实现收入4.97亿元,术中支架实现收入0.63亿元,外周及其他实现收入0.61亿元,推测公司Castor、Minos、药球等核心创新产品均实现高速增长。在国内医院覆盖上,Castor已覆盖超950家医院,Minos覆盖超700家医院,药球覆盖超750家医院,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公司坚持以创新驱动成长,大力推进在研管线。静脉支架进入注册阶段;分支型主动脉支架Cratos、胸主多分支支架、腔静脉滤器等产品进入临床随访;其他AegisII、血栓切除导管等处于临床中。大量、梯度分明的在研产品是公司中长期市场竞争力的保障。   海外市场开拓顺利,打开增长空间   23H1公司海外市场实现收入4167万元(+114.25%),实现快速增长。截止报告披露日,公司销售覆盖国家达28个(+6个,相比22年末,后同)。具体到产品上,Minos进入15个国家(+2个),HLP进入16个国家(+2个),Castor进入14个国家(+5个),药球也在报告期内实现海外首例植入。随着公司产品在欧洲、亚太等国家持续渗透,公司得以分享海外市场的巨大增量空间。   维持“推荐”评级。根据医疗机构常规诊疗恢复情况以及公司毛利率改善速度,调整2023-2025年EPS预测为6.82、9.11、12.07元(原6.29、8.33、11.15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高值耗材存在降价压力,若降幅超预期可能影响公司增长速度;2)公司多个重要产品刚上市或即将上市,若临床/上市/招标结果不及预期,可能减弱公司后续增长动能;3)若海外市场环境变化,导致公司出海节奏低于预期,可能会对中长期业绩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27
    • 心脉医疗(688016):迅速恢复实现高增长,创新研发、海外开拓两手抓

      心脉医疗(688016):迅速恢复实现高增长,创新研发、海外开拓两手抓

    • 多因素合并业绩增速放缓,下半年种植放量增长有望提速

      多因素合并业绩增速放缓,下半年种植放量增长有望提速

      个股研报
        通策医疗(600763)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实现收入13.63亿元(+3.38%),归母净利润3.04亿元(+2.99%),扣非净利润2.93亿元(+2.32%)。二季度单季,实现收入6.88亿元(+3.71%),归母净利润+1.35亿元(4.92%),扣非净利润1.29亿元(+4.84%)。   平安观点:   就诊人次数稳步增长:2023H1,公司就诊人次数为158.5万,同比增速为11.4%,高于公司收入端的增速,主要由于公司业务类型变化带来。2023H1,客单价相对较高的种植、正畸与儿科收入占比分别为17.9%、17.4%和19.0%,去年同期则分别为17.9%、18.6%和19.3%,正畸和儿科收入占比有所下滑;修复和大综合的收入占比均有所上升。   种植牙集采落地,二季度快速放量:2023年4月,种植牙集采正式落地,同月,浙江省牙冠价格联动挂网工作完成。至此,种植牙集采在浙江省正式推开,公司种植牙业务按照集采价格开展。截至上半年,通策医疗种植牙集采内品种占比已达到25%,种植量增速超过30%,上半年种植收入实现2.29亿元(+2.7%)。种植牙的放量,亦带来修复业务的增长。上半年公司修复收入实现2.16亿元,同比增长7.8%,与一季度5.4%的增速相比有所提升。秋冬季节为种植的旺季,下半年种植有望进一步提速,同时有望拉动修复业务的增速,最终带来公司收入端的加速增长。   正畸需求端增速放缓:正畸属于可选消费性医疗,具有更强的美学功能。2023年可选性消费需求增速放缓,正畸业务受其影响增速下滑。公司正畸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2.22亿元,同比下降3.9%。我们认为,我国正畸渗透率低,未被满足的需求大,随着居民口腔健康意识的提升,有望实现稳步增长。   蒲公英计划稳步推进,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2023H1公司继续推进蒲公英计划,累计建设蒲公英医院40家,新建4家。下半年,公司各医院特别是蒲公英医院项目将持续发力,努力完成年度业绩增长目标任务,推动公司稳定持续发展。   公司利润率基本维持稳定:2023H1,公司毛利率为41.36%,与去年同期的42.39%相比略有下滑。公司毛利率的下滑,主要由于新开蒲公英医院带来了固定成本的增加,但新建医院诊所短期收入贡献有限。公司净利率为26.32%,与去年同期的26.05%相比基本持平。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正畸增速放缓,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3-25年EPS分别为2.22元、2.85元和3.62元(原预测2023-2025年EPS为2.43元、3.28元和4.31元)。通策医疗未来3-5年新院加速开设抢占浙江口腔市场,进一步深耕正畸和种植牙领域,公司长期发展向好,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增长低于预期的风险;收购医院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流行性传染病蔓延从而影响公司诊疗工作的开展。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25
    • 通策医疗(600763):多因素合并业绩增速放缓,下半年种植放量增长有望提速

      通策医疗(600763):多因素合并业绩增速放缓,下半年种植放量增长有望提速

    • 二季度加速增长,下半年白内障业务有望继续发力

      二季度加速增长,下半年白内障业务有望继续发力

      个股研报
        爱尔眼科(300015)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公司实现收入102.52亿元(+26.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2亿元(+32.61%),扣非净利润17.59亿元(+27.23%)。二季度单季,公司实现收入52.31亿元(+32.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1亿元(+36.82%),扣非净利润10.06亿元(+32.57%)。   平安观点:   门诊量稳步提升,白内障业务加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门诊量726.95万人次,同比增长31.19%;手术量60.78万例,同比增长36.62%。其中屈光项目收入40.28亿元(+17.15%)、白内障业务收入为16.74亿元(+60.28%)、眼前段项目8.70亿(+27.90%)、眼后段项目6.85亿(+31.82%)、视光服务项目23.01亿(+30.50%)。   2023H1,公司白内障业务快速增长,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公司医疗机构不断下沉为患者提供了便利,同时部分去年因外部环境延迟的老年患者需求的回补推动该板块的加速增长。   公司稳步扩张,为长期增长打下基础:公司稳步实施“1+8+N”战略布局,继续推进中心城市和重点省会城市的区域性眼科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各省区区域内的纵向分级连锁网络体系,同时,加快省会城市一城多院、眼视光门诊部(诊所)横向同城分级诊疗网络建设。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境内医院229家,门诊部168家。随着医疗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分级连锁优势和规模效应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管理效率提升,净利率小幅增长:2023H1,公司毛利率为49.46%,与去年同期的49.32%相比基本持平。2023H1,公司线下销售宣传活动得以顺利开展,销售费用率从去年同期的9.70%提升至10.22%。公司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管理费用率从去年同期的13.68%下降至12.94%。随着管理效率的提升,公司净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7.60%提升至18.87%,增长了1.27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国眼科医疗服务近年来快速增长,考虑我国眼科疾病患病人群数量众多,未来行业将维持高速增长。爱尔眼科全国布局,为我国眼科医疗服务机构的龙头企业。公司现有扩张模式可助力其快速、低风险且高质量的发展。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屈光、视光和白内障手术市场广阔,近年来增速较快,助力公司业绩稳定增长。我们调整公司的盈利预测,(原预计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37.10亿元、48.17亿元和61.36亿元)预计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35.15亿元、47.21亿元和60.45亿元。考虑公司所处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以及公司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的龙头地位,我们维持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增长低于预期的风险:行业增速低于预期,从而影响公司业绩的增长。2)收购、新建医院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收购新建医院时,可能由于一系列原因造成收购不顺利,无法按期完成,或有些医院诊所无法完成收购,从而影响公司业绩的增长。3)流行性传染病蔓延风险:流行性传染病若蔓延,或对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业绩增长。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25
    • 血制品收入与利润率双升,下半年流感疫苗有望放量

      血制品收入与利润率双升,下半年流感疫苗有望放量

      个股研报
        华兰生物(002007)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15.85亿元(-32.53%),实现归母净利润5.27亿元(-9.6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98亿元(-14.07%)。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Q2血制品稳健增长,毛利率提升带来额外利润   22Q2恰逢国内流感流行,流感疫苗销售10.46亿元,而23Q2几乎没有疫苗销售,导致季度业绩不可比。以公司整体业绩剔除华兰疫苗业绩为可比口径(绝大部分来自血制品),Q2血制品收入约7亿元(+5.58%),对应毛利率约为54.96%(+12.61pct),毛利率大幅提升的原因包括(1)供需格局改善后白蛋白、静丙等产品出厂价有所提升;(2)23Q2白蛋白、静丙等产品批签发数量显著高于上年同期,摊薄了固定成本。该口径下,Q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15%(+0.95pct)、7.28%(+0.46pct)、6.48%(+0.69pct)。   从上半年产品分拆来看:白蛋白贡献收入5.15亿元(+8.55%),毛利率为52.49%(+1.79pct);静丙贡献收入4.71亿元(+38.84%),毛利率为56.42%(+4.47pct),疫情过后医疗机构储备静丙的意愿得以保持,促使静丙在Q2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其他血制品贡献收入4.45亿元(-4.84%),毛利率为52.29%(-2.55pct),主要系特免产品销售下降;流感疫苗收入1.48亿元,几乎全部在Q1时确认收入。   公司22年新批7家浆站,其中3家已在上半年取得许可证并开始采浆,其余4家也有望在未来较短时间内逐步投入使用。新浆站的启用为公司23-25年的采浆带来更多增量。   流感疫苗开始销售,有望实现放量。截止报告日,华兰疫苗共取得流感疫苗批签发72批次,对应约1800万支,且已于6月末开始对外供货。考虑到疫情后人口流动加大及公共场合口罩佩戴率显著下降,下半年出现流感流行的概率较大,估计公司全年四价流感疫苗有望销售超2000万支。由于金迪克停产,市场原有供需格局被打破,不排除公司进一步追加供应的可能。   维持“推荐”评级。根据血制品及疫苗销售推进情况,调整2023-2025年EPS预测为0.77、0.87、0.96元(原0.72、0.81、0.91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供需由紧缺转向平衡,竞争压力加大;产品研发是高风险高收益行为,存在失败的可能性;白蛋白以外的血制品以及疫苗产品对销售推广要求较高,可能影响公司利润水平。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24
    • 2023Q2经营拐点明显,核药估值有望提升

      2023Q2经营拐点明显,核药估值有望提升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事项:   公司公布2023半年报,实现收入17.85亿元(+1.13%),归母净利润1.84亿元(+9.2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3亿元(+6.21%)。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2023Q2收入转正,利润增速回升显著。分季度来看,2023Q2单季度实现收入9.35亿元(+5.56%),归母净利润1.34亿元(+17.9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1亿元(+19.54%),经营情况明显好转。2023H1公司毛利率44.60%(+4.68pp),我们认为主要是收入结构变化所致,高毛利率的制剂板块收入高于低毛利率的原料药板块。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16.96%(+2.27pp),管理费用率7.44%(+1.14pp),研发费用率4.70%(+0.87pp),财务费用率-0.50%(-0.06pp),除财务费用率外,期间费用率均有一定程度上升。   核药板块和制剂板块恢复增长,原料药板块暂时拖累。2023H1公司核药板块收入5.02亿元(+19.18%),其中核心产品18F-FDG收入2.15亿元(+18%),云克注射液收入1.24亿元(+23%),碘[125I]密封籽源收入8327万元(+51%),我们认为伴随医院端诊疗持续恢复和PET/CT装机量持续落地,公司核药板块收入增速有望持续恢复。2023H1公司原料药业务收入9.53亿元(-11.85%),主要受肝素原料药收入下滑影响,肝素原料药收入7.92亿元(-15%);原料药整体毛利率25.36%(+4.02pp),虽然收入下滑,但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3H1公司制剂板块收入2.63亿元(+18.44%),恢复情况较好,主要是因为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放量较快所致,该品种收入7365万元(+325%);伴随着那曲肝素钙中标第八批全国集采,以及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获批上市,预计公司制剂板块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核药管线即将迎来收获期,核药房网络价值亟待重估。2023H1公司研发投入1.63亿元(+118%),其中99mTc标记替曲膦、氟化钠注射液扫描显像剂、Tau正电子摄影示踪剂等均有望1-2年内报产或获批,公司即将进入核药研发收获期。在1.1创新核药方面,公司依托蓝纳成打造一系列诊疗一体化产品管线,其中氟[18F]思睿肽注射液完成1期临床,氟[18F]纤抑素1期临床即将完成病例入组,177Lu-LNC1003获得FDA临床批件,177Lu-LNC1004海外1期开始病例入组,同时LNC-1007、LNC-1008等多款创新核药即将进入注册申报阶段。截至8月底,公司共有7个单光子核药房,20个正电子核药房,2个其他运营中心,预计2023年底投入运营的核药房将超过30个。伴随着更多核药获批上市,我们认为公司核药房网络价值有望重估。   核药发展前景广阔,维持“强烈推荐”评级。诺华创新核药品种Pluvicto放量持续超预期,有望成为核药领域第一个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金的重磅炸弹,从而大幅提升核药行业发展信心。公司具备完整的核药生态圈布局,竞争优势明显。我们暂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亿、5.05亿、6.45亿元的预测,当前市值对应2023年PE仅27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在研品种较多,存在进度不及预期可能。2)存量品种放量不及预期:公司存量品种,尤其是核药品种存在放量不及预期可能。3)政策风险:比如反腐可能影响PET/CT装机进度。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24
    • 月酝知风之医健文旅大消费行业:医疗反腐推进,消费热点迭起

      月酝知风之医健文旅大消费行业:医疗反腐推进,消费热点迭起

      化学制药
        生物医药:制造业降幅继续收窄,医疗反腐层层推进。1-6月收入端同比减少2.90%,利润总额端同比减少17.10%,相比1-5月降幅继续收窄,6月单月的收入端、利润总额端规模基本回到常规水平。医疗反腐层层推进,引发行业关注(1)7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召开了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聚焦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2)7月21日,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将医疗行业反腐列为下半年医改重点任务;(3)7月28日,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召开,中央及地方众多纪委、监委高级别官员列席或视频参会。   新消费:暑期旅游市场火爆,化妆品方面关注新品蓄水及中报业绩。1)酒旅餐饮方面:暑期旅游市场火爆,近期第三批出境团队旅游放开,关注出境游&OTA板块;同时持续建议关注具备β红利的咖啡赛道。2)美容护理方面:国内美妆市场逐步复苏,大促过后7月回归淡季,8月将迎七夕,关注品牌新品蓄水。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度业绩,部分通过渠道进阶与产品升级重回高增,持续关注二线品牌反转。   食品饮料:白酒批价稳定迎接旺季,大众品原材料成本回落。1-6月,我国食品制造业规上营收同比减少7.5%,增速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我国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规上营收同比减少7.1%,增速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7月白酒批价环比略回落。6月,饮料类限额以上企业零售总额为287.0亿元,同比下降0.1%。8月2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为3.75元/公斤,同比下降8.8%。当前我国原奶价格保持持续下滑趋势,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原料成本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6月,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为419.7万千升,同比上升0.1%;啤酒成本压力有所缓解,原材料大麦进口单价在2023年后开始回落,包材浮法玻璃价格进入6月以来下滑调整。   风险提示:(医药)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市场风险。(新消费)宏观经济疲软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食品)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原材料波动影响;行业竞争加剧。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8-2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