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33)

    • 2023Q2经营拐点明显,核药估值有望提升

      2023Q2经营拐点明显,核药估值有望提升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事项:   公司公布2023半年报,实现收入17.85亿元(+1.13%),归母净利润1.84亿元(+9.2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3亿元(+6.21%)。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2023Q2收入转正,利润增速回升显著。分季度来看,2023Q2单季度实现收入9.35亿元(+5.56%),归母净利润1.34亿元(+17.9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1亿元(+19.54%),经营情况明显好转。2023H1公司毛利率44.60%(+4.68pp),我们认为主要是收入结构变化所致,高毛利率的制剂板块收入高于低毛利率的原料药板块。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16.96%(+2.27pp),管理费用率7.44%(+1.14pp),研发费用率4.70%(+0.87pp),财务费用率-0.50%(-0.06pp),除财务费用率外,期间费用率均有一定程度上升。   核药板块和制剂板块恢复增长,原料药板块暂时拖累。2023H1公司核药板块收入5.02亿元(+19.18%),其中核心产品18F-FDG收入2.15亿元(+18%),云克注射液收入1.24亿元(+23%),碘[125I]密封籽源收入8327万元(+51%),我们认为伴随医院端诊疗持续恢复和PET/CT装机量持续落地,公司核药板块收入增速有望持续恢复。2023H1公司原料药业务收入9.53亿元(-11.85%),主要受肝素原料药收入下滑影响,肝素原料药收入7.92亿元(-15%);原料药整体毛利率25.36%(+4.02pp),虽然收入下滑,但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3H1公司制剂板块收入2.63亿元(+18.44%),恢复情况较好,主要是因为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放量较快所致,该品种收入7365万元(+325%);伴随着那曲肝素钙中标第八批全国集采,以及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获批上市,预计公司制剂板块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核药管线即将迎来收获期,核药房网络价值亟待重估。2023H1公司研发投入1.63亿元(+118%),其中99mTc标记替曲膦、氟化钠注射液扫描显像剂、Tau正电子摄影示踪剂等均有望1-2年内报产或获批,公司即将进入核药研发收获期。在1.1创新核药方面,公司依托蓝纳成打造一系列诊疗一体化产品管线,其中氟[18F]思睿肽注射液完成1期临床,氟[18F]纤抑素1期临床即将完成病例入组,177Lu-LNC1003获得FDA临床批件,177Lu-LNC1004海外1期开始病例入组,同时LNC-1007、LNC-1008等多款创新核药即将进入注册申报阶段。截至8月底,公司共有7个单光子核药房,20个正电子核药房,2个其他运营中心,预计2023年底投入运营的核药房将超过30个。伴随着更多核药获批上市,我们认为公司核药房网络价值有望重估。   核药发展前景广阔,维持“强烈推荐”评级。诺华创新核药品种Pluvicto放量持续超预期,有望成为核药领域第一个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金的重磅炸弹,从而大幅提升核药行业发展信心。公司具备完整的核药生态圈布局,竞争优势明显。我们暂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亿、5.05亿、6.45亿元的预测,当前市值对应2023年PE仅27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在研品种较多,存在进度不及预期可能。2)存量品种放量不及预期:公司存量品种,尤其是核药品种存在放量不及预期可能。3)政策风险:比如反腐可能影响PET/CT装机进度。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24
    • 月酝知风之医健文旅大消费行业:医疗反腐推进,消费热点迭起

      月酝知风之医健文旅大消费行业:医疗反腐推进,消费热点迭起

      化学制药
        生物医药:制造业降幅继续收窄,医疗反腐层层推进。1-6月收入端同比减少2.90%,利润总额端同比减少17.10%,相比1-5月降幅继续收窄,6月单月的收入端、利润总额端规模基本回到常规水平。医疗反腐层层推进,引发行业关注(1)7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召开了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聚焦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2)7月21日,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将医疗行业反腐列为下半年医改重点任务;(3)7月28日,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召开,中央及地方众多纪委、监委高级别官员列席或视频参会。   新消费:暑期旅游市场火爆,化妆品方面关注新品蓄水及中报业绩。1)酒旅餐饮方面:暑期旅游市场火爆,近期第三批出境团队旅游放开,关注出境游&OTA板块;同时持续建议关注具备β红利的咖啡赛道。2)美容护理方面:国内美妆市场逐步复苏,大促过后7月回归淡季,8月将迎七夕,关注品牌新品蓄水。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度业绩,部分通过渠道进阶与产品升级重回高增,持续关注二线品牌反转。   食品饮料:白酒批价稳定迎接旺季,大众品原材料成本回落。1-6月,我国食品制造业规上营收同比减少7.5%,增速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我国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规上营收同比减少7.1%,增速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7月白酒批价环比略回落。6月,饮料类限额以上企业零售总额为287.0亿元,同比下降0.1%。8月2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为3.75元/公斤,同比下降8.8%。当前我国原奶价格保持持续下滑趋势,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原料成本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6月,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为419.7万千升,同比上升0.1%;啤酒成本压力有所缓解,原材料大麦进口单价在2023年后开始回落,包材浮法玻璃价格进入6月以来下滑调整。   风险提示:(医药)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市场风险。(新消费)宏观经济疲软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食品)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原材料波动影响;行业竞争加剧。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8-2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疗反腐工作逐步推进,行业短期承压,看好行业长期高质量发展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疗反腐工作逐步推进,行业短期承压,看好行业长期高质量发展

      医药商业
        周观点   行业观点   医疗反腐工作逐步推进,行业短期承压,看好行业长期高质量发展。   8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关问答》,对医疗反腐工作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解答。   此次反腐的目的,是促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完善医药治理体系建设。此次集中整治工作的原则有三:1)全面覆盖、聚焦重点,即在实现医药领域全覆盖的前提下,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查处“带金销售”、利益输送等不法行为;2)集中突破、纠建并举,最终实现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治理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3)统一实施、分级辅助,纳入整治范围的机构、单位承担直接责任,负责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对集中整治工作的各项具体要求,严格落实好集中整治的各项工作任务。此次集中整治将按照上述原则,对医药行业开展全链条全领域全覆盖的系统治理。   此次集中整治的内容重点在六个方面:一是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以权寻租;二是医疗卫生机构内“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以及药品、器械、耗材等方面的“带金销售”;三是接受医药领域行政部门管理指导的社会组织利用工作便利牟取利益;四是涉及医保基金使用的有关问题;五是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在购销领域的不法行为;六是医务人员违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   同时,此次问答强调,会鼓励规范学术会议,一些学术会议也在正常进行。医药行业的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经验分享、促进医药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开展的学术会议和正常医学活动国家大力支持、积极鼓励。需要整治的是那些无中生有、编造虚假学术会议的名头,进行违法违规利益输送,或者违规将学术会议赞助费私分的不法行为。   我们认为,医疗行业反腐工作的展开,将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我们建议关注:1)院内关注临床刚需药物、集采及纪要品种。此类药物销售费用低,有切实的临床疗效,政策影响小;2)创新产业链。可以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器械领域有更大的需求与市场,其中研发能力优异,具备技术平台优势和较强出海能力的创新药龙头我们重点关注。创新产业链上游的CXO行业,受益于创新疗法在临床的突破,且经过近两年调整biotech估值泡沫出清、性价比凸显,行业兼并加速,未来投融资环境也有望逐步回暖,带动CXO与生命科学上游行业转暖;3)连锁药房。处方外流有望加速,推动连锁药房行业发展提速。   投资策略   投资策略:主线一:创新药关注非肿瘤差异化治疗领域。肿瘤治疗领域相同靶点扎堆现象严重,构建非肿瘤治疗领域新赛道的差异化竞争是创新药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我们重点关注:1)减肥药物领域,建议关注华东医药、信达生物;2)阿尔茨海默症治疗领域;3)核医学领域,建议关注东诚药业。主线二:中特估板块重点关注中药及医药流通。我们认为医药是“中特估”核心主线之一,其中我们建议重点关注:1)政策支持的中药板块,建议关注康缘药业、贵州三力、昆药集团、新天药业、以岭药业,固生堂,华润三九;2)估值低且边际向上的流通板块。主线三:器械板块疫后复苏叠加集采恐慌释放,看好后续表现。我们建议优选其中基本面过硬、具备长发展逻辑的公司。另一方面进军国际市场大大提升了国内医疗器械公司的业务空间。而能够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主流市场的产品更从中获得了质量背书进而反哺国内市场,建议关注新产业、心脉医疗、迈瑞医疗、安图生物。主线四:关注其它短期受挫后的边际改善板块:1)CXO&生命科学上游:美联储加息预期接近尾声,更多创新疗法在临床实现突破经过近两年调整biotech估值泡沫出清、性价比凸显,行业兼并加速,未来投融资环境也有望逐步回暖,带动CXO与生命科学上游行业转暖。建议关注凯莱英;2)疫苗:呼吸道传染病重心转移流感、结核等预防产品有望得到重视,建议关注华兰生物、智飞生物;3)消费升级:可选医疗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建议关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   行业要闻荟萃   1)Vistagen公司治疗社交恐惧症的药物PH94B(fasedienol)III期临床实验结果积极;2)Seagen公司的图卡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用于治疗乳腺癌,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3)信达生物的托莱西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4)艾伯维的Aquipta获欧盟批准上市,用于偏头痛治疗。   行情回顾   上周A股医药板块下跌2.44%,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2.58%,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19位。上周H股医药板块下跌5.84%,同期恒生综指下跌5.37%,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5位。   风险提示   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08-22
    • 表观增长受新冠基数影响放缓,非新冠业务保持高增长

      表观增长受新冠基数影响放缓,非新冠业务保持高增长

      个股研报
        安图生物(603658)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半年度报告,实现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4.3%。公司业绩基本符合此前预期。   平安观点:   剔除新冠基数影响后,23H1营收仍保持较快增长。23H1实现营收21.1亿元(YoY+1.8%),剔除新冠检测类相关收入影响后,则营收同比增长约23%;归母净利润5.5亿(YoY+2.3%)。   其中23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YoY+3.1%);归母净利润为3.0亿元(YoY+3.6%)。高毛利免疫诊断试剂营收占比的提高、低毛利新冠相关业务营收占比的降低,带动公司23Q2毛利率同比提升6.8pct、环比提升5.0pct至66.1%。期间费用率同比上涨5.7pct至37.0%,主要因为1)公司加大研发力度使研发费用率从22Q2的12.7%增长至23Q2的14.8%;2)22Q2受疫情封控影响销售费用较低,23Q2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3.1pct。   公司流水线装机或短期受到医疗反腐影响,长期仍看好。截至23H1,Autolas X-1系列流水线、Autolas A-1系列流水线分别累计装机19、114条,相较2022年底新增11、4条,用户均已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Autolas X-1系列流水线自2022年上市以来,凭借其高性能、高智能化的特点,获得市场的广泛好评。尽管医疗反腐会对流水线进院造成一定影响,我们认为长期看Autolas X-1系列流水线的装机速度有望恢复。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受新冠高基数和医疗反腐等因素影响,23H1业绩表观增长略有放缓,但核心业务仍增长强劲。考虑到23H2新冠基数和医疗反腐影响仍将持续,调整2023-2025年EPS预测为2.30、2.81、3.49元(原2.53、3.19、3.94元)。鉴于公司核心业务增长仍强劲,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公司新销售政策的落地进度将影响设备和流水线的入院速度;2)新品注册审批进度不及预期:若审批进度不达预期可能影响企业当期业绩;3)集采降价风险:产品若降价幅度大可能影响公司业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21
    • 新药研发需求收缩影响当期业绩,持续进行能力建设

      新药研发需求收缩影响当期业绩,持续进行能力建设

      个股研报
        博腾股份(300363)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23.39亿元(-40.25%),实现归母净利润4.10亿元(-66.1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91亿元(-67.77%)。基本处于此前预告的中值水平。   平安观点:   项目产能结构不匹配叠加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收入与利润率   22年下半年公司新签订单以中小型项目为主。以23H1交付的小分子CDMO项目为例,临床2期及以前项目191个(相比上年同期+43%,后同),临床3期项目45个(+45%),NDA及上市阶段项目87个(+5%)。而中小型居多的新增项目结构与大订单生产完毕后腾出的规模化生产设备之间出现了暂时性的错配,上半年公司规模化产能的利用率未达到理想水平。   另一方面,医药投融资的收缩导致biotech研发投入下降,这点在国内市场尤为明显。在激烈竞争下,23H1针对国内客户的CXO订单价格出现较显著的下降,公司的国内业务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产能利用率的下降导致设备折旧、人员薪酬等固定成本得不到充分分摊,经营杠杆效率受损,影响毛利率和部分期间费用率。国内项目降价则直接影响相关收入规模和毛利率。公司上半年业务中,临床后期及商业化业务实现收入19.89亿元(-44.45%),毛利率为54.26%(-2.31pct),临床早期业务实现收入2.97亿元(+1.83%),毛利率为17.13%(-20.26pct)。   客户拜访增多有望带动订单改善,行业困境中保持能力建设   6-7月,海外客户回访增多,疫情期间来往不便产生的负面影响正逐渐消除。23H1公司接待客户到访238次,较19年同期增长70%。同期公司小分子CDMO业务收到客户询盘总数超1200个(+31%),新签订单项目数469个(+18%)。尽管当前环境下客户项目推进相对谨慎,拜访-询单-签单流程有所延长,但从中期来看,客户拜访和询单的增长能为公司后续业务拓展带来一定保障。   公司此前通过大订单获得大量现金,因而具有在逆势下纵向、横向强化自身能力的底气。上半年公司在制剂、CGT、大分子CDMO,以及数智化管理运营等方面继续投入,并取得一定成果。我们认为当行业复苏时,持续进行能力建设的企业有望在技术、客户、管理经验等多维度取得先发优势。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当前创新药投资环境及公司在手项目数量,以及回购、股权激励等影响,调整2023-2025年EPS预测为0.97、0.99、1.63元(原1.41、1.42、2.11元)。目前股价对应2024年25.7xPE,若后续药企研发需求回升,公司利润率有望随利用率水平提升迅速改善。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全球创新药物的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会影响行业发展;2)药品研发失败项目提前终止,或药品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对应订单无法实现放量;3)生产事故、监管机构警告信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订单乃至客户的丢失;4)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失。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21
    • 凝胶贴膏增速回升,Q2单季利润超预期

      凝胶贴膏增速回升,Q2单季利润超预期

      个股研报
        九典制药(300705)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半年度报告,实现收入12.18亿元,同比增长18.11%;实现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52.2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43.35%。公司业绩超出此前预期。   平安观点:   2023Q2 单 季 度 业 绩 超 预 期 。 2023Q2 单 季 度 实 现 收 入 7.16 亿 元(+23.02%),归母净利润1.21亿元(+63.6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9亿元(+56.42%),收入端增速恢复高增长,而利润端表现超出此前预期。与上年同期相比,2023Q2公司毛利率提升至79.72%(+2.49pp),且研发费用率下降至6.76%(-1.77 pp),同时非经项目1142万元(+192%)。从2023上半年整体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明显,2023H1销售费用率为48.72%。我们认为伴随着OTC渠道开拓和半直营模式试点铺开,公司销售费用率有望持续下降。   凝胶贴膏增速如期回升。2023H1公司主导品种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实现收入6.99亿元(+21.35%),我们预计其23Q2实现收入约4.5亿元,增速在40%以上,增速恢复明显。2023H1其他口服制剂收入3.11亿元(+14.45%),维持稳定。原料药业务收入6121万元(+2.60%),药用辅料业务收入9313万元(+26.25%),我们预计23Q2这两项业务增速较Q1均有所回落。2023Q2收入结构的变化是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   产品管线持续丰富,经皮给药龙头地位稳固。截至2023H1,公司已进入注册程序的在研制剂项目共18项,其中包括酮洛芬凝胶、利丙双卡因乳膏、利多卡因凝胶贴膏等外用剂型。目前在经皮给药方向,公司拥有2个凝胶贴膏产品,在研外用制剂产品超10个,我们认为从24年开始会陆续迎来落地期。考虑到经皮给药制剂产品研发壁垒较高,我们认为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公司产品储备丰富,各项业务向好发展,经皮给药龙头地位稳固,业绩有望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考虑到上半年研发费用率相对较低,下半年费用端可能会加大投入,因此我们暂维持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3.58亿、4.72亿、6.26亿元的预测,经过前期调整后,当前股价对应2023年PE仅20.5倍,性价比突出,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公司在研产品较多,存在失败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2)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核心产品基数较大,存在放量不及预期可能。3)政策风险:集采执行力度超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17
    • 行业需求收缩影响利润率,业务规模与能力稳健提升

      行业需求收缩影响利润率,业务规模与能力稳健提升

      个股研报
        药石科技(300725)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8.44亿元(+14.89%),实现归母净利润1.14亿元(-25.6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08亿元(-28.36%)。   平安观点: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汇率套保工具拉低利润增速   从Q2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4.61亿元(+15.44%),毛利率为42.38%(-5.45pct)。分业务来看,上半年公司分子砌块业务实现营收1.83亿元(+5.36%),板块毛利率为63.25%(+1.30pct);CDMO业务实现营收6.51亿元(+17.35%),毛利率为38.31%(-4.86pct),其中分子砌块规模化供应收入1.85亿元(+30.28%)。   公司持续使用套保等手段对冲汇率变化,因此汇兑收益与汇率对冲工具的损失(体现为公允价值变动)相抵。以归母净利润剔除上述汇率变动因素及政府补贴,23H1调整后归母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下降约20%。   需求减少导致利用率、价格双降,影响整体利润率   宏观环境及医药投融资双重影响下公司两大业务需求均有减少,相比上年同期,公司管线漏斗中API项目数量(33个vs55个)、临床3期与商业化项目数量(35个vs38个)有所减少。   需求的减少在降低收入增速的同时还导致利润率下降:(1)公司22年实验室、厂房扩容,人员、设备新增较多,客户需求减少后固定成本不能得到充分分摊,经营杠杆在行业低谷期起到反向作用;(2)需求减少后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出现下降。   持续强化能力建设,等待需求复苏。面对不利的外部环境,公司继续着力强化能力建设,为中长期发展打下基础。一方面公司进行人才优化,强化BD与营销能力,上半年接待客户来访50+家,接受客户审计70+次,客户数量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将研发投入聚焦于创新技术中心,实现新产品(累积设计分子砌块超20万种)、新技术(工艺优化、制剂技术、新兴分子等)的开拓和强化。   维持“推荐”评级:基于医药行业创新投入的情况叠加公司转债转股造成的稀释,调整2023-2025年EPS预测为1.24、1.66、2.45元(原1.95、2.66、3.57元)。公司整体能力在逐步提升中,需求不足情况下经营杠杆影响短期利润释放,预期医药投融资环境改善后业绩能够实现快速修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业务可预测性相对较弱,若实际业务发生节奏与公司预测差异较大,可能产生产能与需求不匹配的情况;2)若业务拓展的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发展;3)若客户因价格因素等情况不再续订产品可能影响公司业绩;4)若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不能随公司发展阶段及时切换,则可能影响公司发展。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1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板块销售费用率汇总,逐年下滑趋势向好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板块销售费用率汇总,逐年下滑趋势向好

      化学制药
        行业观点   医药板块销售费用率汇总,逐年下滑趋势向好。   我们对医药各板块2018-2022年的销售费用率(整体法)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以此探索医药各细分领域的销售费用率变化情况。总体来看,医药生物领域各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率从17.1%下滑至13.8%,费用率CAGR为-5%,逐年下滑趋势向好。   从申万一级行业分板块来看,2018-2022年,中药板块销售费用率从27.0%下滑至23.9%,费用率CAGR为-3%。化学制药板块销售费用率从25.1%下滑至21.1%,费用率CAGR为-4%。生物制品板块销售费用率从30.6%下滑至22.1%,费用率CAGR为-8%。医疗器械板块销售费用率从17.3%下滑至12.0%,费用率CAGR为-9%。医疗服务板块销售费用率从9.6%下滑至6.9%,费用率CAGR为-8%。医药商业板块销售费用率基本稳定在6.5%左右。   从其中重点二级行业分类来看,2018-2022年,化学制剂板块销售费用率从30.2%下滑至25.3%,费用率CAGR为-4%。其它生物制品板块销售费用率从42.6%下滑至35.8%,费用率CAGR为-4%。医疗设备板块销售费用率从17.1%下滑至14.3%,费用率CAGR为-4%。医疗耗材板块销售费用率从17.0%下滑至13.9%,费用率CAGR为-5%。其它医疗服务板块销售费用率从21.5%下滑至18.4%,费用率CAGR为-4%。   投资策略   投资策略:主线一:创新药关注非肿瘤差异化治疗领域。肿瘸治疗领域相同靶点扎堆现象严重,构建非肿瘤治疗领城新赛道的差异化竞争是创新药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我们重点关注:1)减肥药物领城,建议关注华东医药、信达生物;2)阿尔茨海默症治疗领域;3)核医学领城,建议关注东诚药业。主线二:中特估板块重点关注中药及医药流通。我们认为医药是“中特估”核心主线之一,其中我们建议重点关注:1)政策支持的中药板块,建议关注康缘药业、责州三力、昆药集团、新天药业、以岭药业,固生堂,华润三九;2)估值低且边际向上的流通板块。主线三:器械板块疫后复苏,看好后续表现。我们建议优选其中基本面过硬,具备长发展逻辑的公司。另一方面进军国际市场大大提升了国内医疗器械公司的业务空间。而能够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主流市场的产品更从中获得了质量背书进而反哺国内市场,建议关注新产业、心脉医疗、迈瑞医疗、安图生物。主线四:关注其它边际改善板块:1)CX0&生命科学上游:创新疗法在临床实现突破,叠加biotech估值泡沫出清、性价比凸显,行业兼并加速,未来投融资环境也有望逐步回暖,带动CX0与生命科学上游行业转暖。建议关注凯莱英;2)疫苗:呼吸道传染病重心转移,流感、结核等预防产品有望得到重视,建议关注华兰生物、智飞生物;3)消费升级:可选医疗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建议关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   行业要闻荟萃   1)礼来2023Q2同比增长28%,主要受替尔泊肽、阿贝西利、恩格列净、依奇珠单抗等产品销售增长驱动;2)诺和诺德2023H1营收同比增长29%,核心驱动力来自糖尿病和肥胖核心管线;3)诺华公布BTK抑制剂III期临床积极结果,用于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4)强生GPRC5D/CD3双抗Talquetamab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行情回顾   上周医药板块下跌1.48%,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3.39%,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3位。港股上周医药板块下跌5.66%,同期恒生综指下跌2.82%,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10位。   风险提示   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08-1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推动医保直接结算集采药品耗材货款,将改善药企、械企现金流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推动医保直接结算集采药品耗材货款,将改善药企、械企现金流

      化学制药
        行业观点   政策推动医保直接结算集采药品耗材货款,将改善药企、械企现金流。   2023年8月4日,湖南省医保局、财政厅、卫健委共同发布《关于实施医保基金直接结算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医药货款的通知》。《通知》指出,自2023年10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货款由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工作。   全省各级医保定点公立医疗机构通过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系统”采购的国家、省际联盟、省级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和医用耗材中选产品货款,均应纳入医保基金直接结算范围。而不属于集中带量采购的医药货款仍由医疗机构按规定与医药企业自行结算(已全面开展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医药货款试点的地区除外)。其结算原则为:1)属地管理,分级结算;2)统一流程,阳光结算;3)协议管理,厘清责任。   近两年地方以及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均在推动集采内药品耗材医保基金直接结算、目录外产品及时结算。医保统一信息平台的建立、药品耗材采购各环节的透明度提高,公立医院拖欠企业货款问题或将逐步改善,有利于药企、械企建立更加健康的现金流。   投资策略   主线一:创新药关注非肿瘤差异化治疗领域。肿瘸治疗领域相同靶点扎堆现象严重,构建非肿瘤治疗领城新赛道的差异化竞争是创新药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我们重点关注:1)减肥药物领城,建议关注华东医药、信达生物;2)阿尔茨海默症治疗领域;3)核医学领城,建议关注东诚药业。主线二:中特估板块重点关注中药及医药流通。我们认为医药是“中特估”核心主线之一,其中我们建议重点关注:1)政策支持的中药板块,建议关注康缘药业、责州三力、昆药集团、新天药业、以岭药业,固生堂,华润三九;2)估值低且边际向上的流通板块。主线三:器械板块疫后复苏,看好后续表现。我们建议优选其中基本面过硬,具备长发展逻辑的公司。另一方面进军国际市场大大提升了国内医疗器械公司的业务空间。而能够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主流市场的产品更从中获得了质量背书进而反哺国内市场,建议关注新产业、心脉医疗、迈瑞医疗、安图生物。主线四:关注其它短期受控后的边际改善板块:1)CX0&生命科学上游:创新疗法在临床实现突破,叠加biotech估值泡沫出清、性价比凸显,行业兼并加速,未来投融资环境也有望逐步回暖,带动CX0与生命科学上游行业转暖。建议关注凯莱英;2)疫苗:呼吸道传染病重心转移,流感、结核等预防产品有望得到重视,建议关注华兰生物、智飞生物;3)消费升级:可选医疗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建议关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   行业要闻荟萃   1)辽宁省药监局制发《辽宁省药品零售连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试行)》;2)补片类省际集采结果公布,最高降幅达91.82%;3)正大天晴以至高5.5亿引进益方生物KRASG12C抑制剂D-1553;4)Biogen支付至高31.25亿美元引进的Zuranolone成为全球首款上市的产后抑郁症口服药物。   行情回顾   上周A股医药板块下跌2.75%,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0.70%,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28位。上周H股医药板块跌3.69%,同期恒生综指下跌1.62%,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6位。   风险提示   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08-07
    • 2023H1苏灵快速放量,KC1036初步数据亮眼

      2023H1苏灵快速放量,KC1036初步数据亮眼

      个股研报
        康辰药业(603590)   事项:   公司发布 2023 半年度报告,实现收入 4.51 亿元,同比增长 21.33%;实现归母净利润 0.93 亿元,同比增长 13.2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85 亿元,同比增长 146.93%。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同时公告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 437.5万股限制性股票,其中首次向 29 人授予 350 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 17.03元/股。激励计划考核年度为 2023-2025 年,解锁条件以 2022 年为基数,2023-2025 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满足其一即可) 增速分别不低于 15%、 30%、45%。   平安观点:   2023H1 扣非净利润表现亮眼,苏灵快速放量。 2023H1 公司收入 4.51 亿元( +21.33%),归母净利润 0.93 亿元( +13.2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5 亿元( +146.9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表现亮眼,主要是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同时 2023H1 主业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均有所改善。 2022H1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高达 4768 万元,其中包括“金草片”项目转让收入 1568万元,和北京锦伦投资收益 2199.44 万元,而 2023H1 非经常性损益仅806 万元。 2023H1 公司毛利率 89.47%( +4.06 pp),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苏灵的快速放量,其销量同比增长 49%。 期间费用率整体改善明显,销售费用率 48.70%、管理费用率 10.27%、研发费用率 8.94%,分别下降1.62 pp、 2.59 pp、 0.65 pp;财务费用率为-2.06%,提升 0.67 pp。   创新药 KC1036 进入临床 2 期,有望成为 BIC。 KC1036 是公司自主研发的 AXL、 VEGFR、 CSF-1R 等多靶点抑制剂,目前已在多个临床试验中纳入超过 100 多例晚期实体瘤患者。 2023 年 3 月 29 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黄镜教授在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介绍了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接受 KC1036 单药治疗的临床结果:在可评估的 27 例受试者中, 8 例为 PR, 15 例为 SD, DCR 为 85.2%。 KC1036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同时, KC1036 两项阶段性研究成果入选 2023 ASCO。其他品种方面,中药 1.2 类新药金草片 3 期临床开展顺利,计划入组 414 例,目前入组人数过半。 KC-B173 是源自德国生物技术公司的重组人凝血七因子项目,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用药品制备阶段,有助于扩展公司不同凝血机制药品布局。苏灵向宠物领域延伸也取得积极进展,犬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新药注册申请已获受理,宠物市场有望给苏灵带来更大增量。   限制性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员利益,利好公司长远发展。本次股权激励计划共授予限制性股票 437.5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34%,激励力度大。首次激励的 29 人当中,含高级管理人员 2 人、中层管理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 27 人,绑定核心人员利益。同时提出稳健解锁条件,以 2022 年为基数,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满足其一即可)增速分别不低于 15%、30%、 45%。   公司核心品种放量弹性大,创新药提升长期成长天花板,维持“推荐”评级。我们暂维持公司 2023-2025 年净利润分别为 1.43亿、 1.85 亿、 2.34 亿元的预测,当前股价对应 2023 年 PE 为 38 倍,考虑到公司业绩高增加,及创新药弹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研发风险:公司核心在研项目存在失败或不及预期可能。 2)苏灵放量不及预期:各地医保对接节奏、医院反腐政策等或对苏灵放量产生影响。 3)密盖息业绩承诺未达成风险: 受市场竞争,和各地集采等因素影响,密盖息存在业绩承诺未达成的可能。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