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09)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油价下跌,丙烯酸、BDO、顺丁橡胶、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丙烯腈等产品价格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油价下跌,丙烯酸、BDO、顺丁橡胶、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丙烯腈等产品价格上涨

      化学原料
        核心推荐   基础化工重点   核心资产(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钛白粉(龙佰集团)、碳纤维(光威复材)、沸石/OLED(万润股份)、农药(扬农化工、广信股份)、复合肥(新洋丰)等。   石油化工重点   OPEC+联合减产形成油价底部支撑,但仍需关注非OPEC产量(加拿大重质油、巴西、中亚)、全球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与贸易风险进一步发酵对油价的影响。推荐聚酯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加快并进军大炼化、布局C2/C3轻烃裂解的优秀民营炼化企业(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卫星化学、桐昆股份、恒力石化);关注宝丰能源。   每周行业动态更新   本周化工品价格指数上涨,核心原料油价下跌,LPG气下跌,LNG气上涨,煤价下跌;氯碱、氟化工、维生素、氨基酸部分产品价格上涨。   本周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CCPI+1.3%;核心原料价格布油-4.6%,进口LPG-17.1%,国产LNG气+5.3%,烟煤-5.3%。原料端,C3、C4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制品端,化纤、聚氨酯、橡胶、塑料部分产品价格上涨,氯碱、氟化工、维生素、氨基酸部分产品价格下跌。   本周油价下跌,供应端趋紧预期延续,全球经济衰退阴影尚存。   本周布油结算价从86.1跌至82.2美元/桶(跌幅4.6%)、美油结算价从81.0跌至75.9美元/桶(跌幅6.3%);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53亿桶(周环比+0.9%),美国原油钻井数599口(周环比-1.6%)。供应端,根据隆众资讯,OPEC+2月初会议维持此前产出策略不变,西方对俄制裁继续加码,伊朗问题僵局难破。需求端,根据隆众资讯,春节假期结束后,市场对于中国需求恢复的关注度有所降温,但长线前景依然看好,欧美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经济衰退的阴影尚存。政策面来看,根据隆众资讯,美联储2月初会议决定将加息力度进一步放缓至25个基点,激进加息策略结束,经济忧虑或略有缓和。地缘政治来看,根据隆众资讯,俄乌局势仍显沉闷,伊朗问题陷入停摆,地缘因素的影响依然不是主旋律。   天然气价跟踪:   价格跟踪:本周期(1.28-2.2)欧美天然气涨跌不一,NBP环比+6.19%,TTF环比+7.03%,HH环比-15.41%,AECO环比-28.66%。现货方面呈现北美下跌欧洲上扬态势,HH现货环比-20.87%;加拿大AECO现货环比-15.02%,欧洲TTF现货环比+3.26%。价差方面,东北亚LNG现货到港均价为6606元/吨,环比-1.36%,国内市场均价为6399元/吨,价差环比+528元/吨(+8.99%)。   库存跟踪:根据EIA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美国天然气库存量为25830亿立方英尺,环比-1510亿立方英尺(环比-5.23%,同比-11.04%),高于5年均值。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数据,截至1月27日,欧洲天然气库存量为29229亿立方英尺,环比-2635亿立方英尺(环比-8.27%,同比+87.03%)。   国内价格:本周国内LNG主产地出货量较小,价格基本稳定。截至2月2日,LNG主产地均价为5936元/吨,相较上周+14.18%;消费地价格有所上行,截至2月2日,LNG主要消费地均价为6517元/吨左右,较上+7.33%。LNG接收站报价7052元/吨,较上周-2.77%。   重点化工品观点更新:   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本周价格涨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四氢呋喃THF+17%、丙烯酸+15%、丙烯酸丁酯+13%、BDO+12%、氯乙酸+10%、顺丁橡胶+10%、聚羧酸减水剂单体TPEG+10%、丙烯腈+9%、TDI+8%等。本周价格跌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硫磺-13%、己二胺-13%、R125-9%、色氨酸-8%、无水氢氟酸-7%、草铵膦-7%、R410a-5%、炭黑-4%等。新能源上游化工品价格涨跌幅:光伏产业链相关化工品:工业硅持平、三氯氢硅持平、纯碱(轻质持平、重质持平)、醋酸乙烯-1%、EVA(光伏级)+7%等。锂电产业链相关化工品:磷矿石(30%)持平、磷酸持平、碳酸锂(工业级-3%、电池级-0.4%)、磷酸铁-9%、工业磷酸一铵(73%)持平、六氟磷酸锂-4%等。   下游装置提升,部分装置检修,丙烯酸价格上涨。   本周丙烯酸(华东)涨15.2%至7600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节后归来丙烯酸下游用户装置有提升趋势,形成利好;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当前部分企业装置仍检修,工厂销售无压,支撑丙烯酸价格走高。   下游消耗量增加,物流运输偏缓,推高BDO价格。   本周BDO(华东)涨12.3%至13250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下游PTMEG行业随着天华装置提负,行业负荷有所提升,对原料消化量增加,PBT行业亦存检修装置重启负荷提升,维持合约订单跟进,聚氨酯领域PU浆料工厂元宵节后陆续重启,PBAT行业负荷在15%附近,部分工厂存现货补仓意向;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盘锦大连装置1月底停车检修,河南鹤煤装置重启尚未放量,四川天华及万华化学装置提负运行,市场整体供应量增加,但受物流运输偏缓,工厂继续交付合约订单。   丁二烯支撑成本,出厂价格上涨,顺丁橡胶价格上涨。   本周顺丁橡胶(BR9000,高桥石化)涨9.6%至11400元/吨。成本端,根据百川盈孚,本周丁二烯(华东)涨5.1%至9350元/吨,形成成本端利好;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下游企业虽逐步复工,然入市采购情况表现一般,仅刚需零星为主;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春节过后,出厂价格连续上涨,然随着相关胶种天胶价格持续下跌,拖累顺丁橡胶市场交投氛围。   成本支撑较强,下游逐步返市,聚羧酸减水剂单体TPEG价格上涨。   本周聚羧酸减水剂单体TPEG(华东)涨9.5%至8100元/吨。成本端,根据百川盈孚,上游原料环氧乙烷接连上涨,成本面对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市场存在支撑;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节后归来,部分下游企业及贸易商尚未返市,且终端建筑行业复工迟缓,市场实质性交投有限;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部分工厂节前接单较多,生产订单为主。   主要下游开工率上行,局部供应表现偏紧,推高丙烯腈价格。   本周丙烯腈(长三角)涨8.5%至10800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当前ABS行业开机率保持在九成以上高负荷运行,且关注接下来浙石化、吉化揭阳等新产能释放情况,腈纶行业开机率预计提升至65%附近,杭州湾腈纶装置重启,丙烯酰胺行业开机率预计提升至五成以上;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本周丙烯腈周均开工率为76.07%,较上周-0.18pct,华东主要大厂维持降负状态,局部供应表现偏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2-06
    • 新药周观点:FDA首次批准HIF-PHI类药物上市,国内多款在研药物开发加速

      新药周观点:FDA首次批准HIF-PHI类药物上市,国内多款在研药物开发加速

      化学制药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2023年1月30日-2023年2月3日,新药板块涨幅前5企业:腾盛博药(44.8%)、永泰生物(40.7%)、加科思(32.3%)、亚盛医药(28.3%)、欧康维视(26.9%)。跌幅前5企业:天境生物(-12.5%)、康乃德(-10.1%)、君实生物(-9.9%)、再鼎医药(-7.8%)、云顶新耀(-7.4%)。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2月1日,FDA批准GSK达普司他上市,用于至少接受4个月透析的成人慢性肾病(CKD)贫血(红细胞数量减少)患者的治疗。这是FDA批准的首款用于慢性肾病引起的贫血的口服疗法,也是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治疗慢性肾病贫血的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类药物。   国内市场中,已在国内上市的HIF-PHI类药物仅有阿斯利康/珐博进的罗沙司他。其他在研药物中,进度最快的为信立泰的恩那司他,目前处于上市申请阶段,预计将成为国内第二款上市的HIF-PHI药物。康哲药业的德度司他处于3期临床试验阶段,三生制药的HIF-117处于2期临床试验阶段,恒瑞医药DDO-3055、东阳光药业HEC-53856均处于1期临床阶段。目前全球市场已有6款同类药物上市,阿斯利康/珐博进的罗沙司他、AkebiaTherapeutics的伐达度司他、GSK的达普司他、JapanTobacco/信立泰的恩那司他、拜尔的莫立司他以及康哲药业的德度司他。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有12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44个新药获批IND,55个新药IND获受理,8个新药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1月31日,NMPA批准恒瑞医药的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的上市申请,用于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肝细胞癌。该药目前在中国已获批8项适应症,涉及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晚期肝细胞癌、NSCLC、鳞状NSCLC、食管鳞癌、鼻咽癌等不同的肿瘤。   (2)2月1日,恒瑞医药SHR8058滴眼液的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SHR8058无色、透明,由100%全氟己基辛烷组成,能迅速扩散至整个眼表,并与泪膜的亲脂部分相互作用,稳定泪膜、防止泪液过度蒸发。   (3)近日,NMPA批准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的上市申请,适用于40岁及以上成人。该疫苗为高病毒滴度减毒活疫苗产品,能够被迅速识别,快速、大量产生效应细胞和抗体,消灭体内病毒,从而预防疾病。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2月1日,罗氏宣布Hemlibra新适应症已在欧盟获批,用于常规预防不存在凝血因子VIII抑制物且伴有严重出血表型的中度A型血友病患者(先天性因子VIII缺乏,1%≤FVIII≤5%)的出血。   (2)2月1日,NMPA受理罗氏的格罗菲妥单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请,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复发或难治性DLBCL和PMBL。格罗菲妥单抗为2:1型CD20/CD3靶向的T细胞双抗,罗氏也在探索格罗菲妥单抗与CD19/4-1BBL抗体融合蛋白联用。   (3)1月30日,勃林格殷格翰宣布spesolimab作为维持治疗以预防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急性发作的2b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及关键次要终点。结果显示,spesolimab可预防GPP发作长达48周。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02-05
    • 新药周观点:创新药海外license out交易逐渐常态化,和黄医药与武田就呋喹替尼达成授权合作

      新药周观点:创新药海外license out交易逐渐常态化,和黄医药与武田就呋喹替尼达成授权合作

      生物制品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2023年1月16日-2023年1月20日,涨幅前5企业:康乃德(9.2%)、药明巨诺(8.8%)、华领医药(7.7%)、永泰生物(7.5%)、泽璟制药(6.7%)。跌幅前5企业:先声药业(-22.0%)、亚盛医药(-17.6%)、德琪医药(-14.7%)、迈博药业(-13.3%)、开拓药业(-10.8%)。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2023年1月23日,和黄医药宣布与武田(Takeda)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武田将获得呋喹替尼在除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地区以外的全球范围的针对所有适应症的开发及商业化独家许可,和黄医药将可获得高达11.3亿美元的付款,其中包括协议成交时4亿美元的首付款和可高达7.3亿美元的潜在额外的监管注册、开发及商业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目前,呋喹替尼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上市许可申请提交计划于2023年完成,其中向美国FDA的滚动提交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完成。   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崛起、国际间交流融合深度的增加和行业信用的提升,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已经逐渐常态化。2022年,国内创新药达成多个重磅海外license out,包括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达成50亿美元的交易额、科伦药业多个早期ADC项目与默沙东达成合作等等。长期来看,与海外企业合作license out既能在研发端实现优势互补、降低新药研发风险,又能在销售端借助国际大药企的销售网络,使国产创新药更快地打入国际市场。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有32个新药获批IND,34个新药IND获受理,4个新药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1月17日,君实生物宣布其抗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Neotorch研究)中达到主要研究终点,该研究针对的适应症为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用于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   (2)1月17日,NMPA批准复宏汉霖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注射液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具体为: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   (3)1月20日,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剂泽布替尼已获得美国FDA批准新适应症,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近日,Pliant Therapeutics公布其药品bexotegrast于临床2a期试验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中期数据。分析显示,320mgbexotegrast组患者达成主要与次要终点,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于统计上明显增加,且药物耐受性良好。   (2)1月23日,TheracosBio宣布其SGLT2抑制剂Bexagliflozin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成人患者。   (3)近日,安斯泰来公布靶向Claudin18.2(CLDN18.2)的在研抗体zolbetuximab与化疗联用,在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GEJ)腺癌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详细积极数据,患者肿瘤为CLDN18.2阳性、HER2阴性。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01-30
    • 医药行业动态分析:医药寒冬已过,板块持仓比例环比上升

      医药行业动态分析:医药寒冬已过,板块持仓比例环比上升

      化学制药
        医药行业基金持仓比例回升:   2022Q4,全市场基金对医药板块的持仓比例为11.05%(环比上升1.68PP),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三,同期持仓超配2.56pp。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的持仓比例为5.02%,环比上升1.07PP,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同期持仓低配3.47pp。   创新药及CXO相关个股持仓提升靠前:   1.从持股基金数量来看,2022Q4持有基金数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为:迈瑞医疗(562)、药明康德(435)、爱尔眼科(310)。从季度环比变动来看,2022Q4持仓基金数量增加最多的前三名为:人福医药(+119)、药明康德(+72)、康龙化成(+72),前十名多为创新药或CXO相关个股。   2.从基金持股市值来看,2022Q4公募基金持有市值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为:迈瑞医疗(398.70亿元)、药明康德(396.76亿元)、爱尔眼科(299.84亿元),与持有基金数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一致。从季度环比变动来看,2022Q4公募基金持有市值增加最多的前三名为:药明康德(+84.90亿元)、康龙化成(+43.04亿元)、泰格医药(+36.16亿元),均为CXO行业个股。   医药板块PE估值初步回升,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截至2023年1月20日,医药行业过去一年涨跌幅为3.24%,位于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第9位,市场表现较此前有所提升。过去十年中,申万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的中位数为36.99倍,最高值为73倍(发生在2015年6月),最低值为21倍(发生在2022年9月)。2022年10月至今,伴随着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及疫后居民诊疗需求的提升,医药板块估值在达到近十年最低点后逐步回升,截至2023年1月20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整体的市盈率为26.77倍,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对居民健康及医药市场的影响超出预期;国内消费恢复不及预期;全球地缘政治对海外市场及供应链的影响超出预期等。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1-27
    • 医药行业深度分析:后疫情时代,零售药房将受益于防疫需求提振及行业集中度提升

      医药行业深度分析:后疫情时代,零售药房将受益于防疫需求提振及行业集中度提升

      化学制药
        本篇报告,我们通过详细复盘美国零售药房行业发展历程和跟踪国内零售药房行业发展进程,针对“防疫需求对药店提振的持续性”、“线上业务快速发展对实体门店的影响”、“中长期国内药房扩张的天花板”三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重点解答,并认为:短期疫情引发的购药需求将显著且持续提振药房门店销售,未来3-5年国内龙头药房仍具备快速扩张的潜力。   防疫购药需求有望持续提振国内药房经营:   复盘美国药房,我们发现:受益于防疫需求的提振,2021Q2-2022Q3CVS连续6个季度营收增长接近甚至超过10%。其中,2021Q2-2021Q4CVS营收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疫苗接种和新冠检测的快速放量;2022年开始CVS营收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自我诊疗类药品的用药需求的提升。对比国内药房行业,我们认为:2022Q4随着国内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疫情引发的购药需求显著提振药房门店销售,门店客流和客单均有望持续提升。其中,2022年12月份零售药房感冒清热、止咳祛痰、解热镇痛、抗原等防疫相关产品的销售均实现高增长。   疫情推动零售药房线上业务的发展,但线下药房仍为核心渠道   复盘美国药房,我们发现:新冠疫情催化下,虽然零售药房线上业务快速发展,但由于PBM的议价能力、购药便利属性突出、医疗服务属性强等竞争优势,传统连锁药房能充分抵御互联网渠道的冲击,CVS仍为全美最大的龙头药房。对比国内药房行业,当前政策持续规范线上渠道的发展,从第三方平台的管理义务、网络销售处方药、网络禁售药品清单等方面进一步规范网售药品业务,线下药房的核心渠道优势进一步夯实。此外,国内药房的便利属性更为突出,线下服务属性持续增强,零售药房行业大概率以线下渠道为核心,形成线上线下相互协同的发展态势。   疫情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未来3-5年国内龙头药房具备快速扩张的潜力:   复盘美国药房,我们发现:美国龙头药房CVS和Walgreens借助行业整合,实现业绩快速增长和市占率提升。其中,CVS净利润从1991年的3.47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79.10亿美元,高速成长期1997-2007年CAGR高达42.40%,2021年其市占率高达30.84%;Walgreens净利润从1991年的1.9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5.42亿美元,高速成长期1997-2007年CAGR为16.69%,2021年其市占率高达34.50%。对比国内药房行业,2021年国内六大上市药房的市占率仅为14.93%,与美国药房行业集中度差距较大,未来3-5年国内龙头药房仍具备整合空间。近年疫情导致中小型药房经营压力增大,看好国内龙头药房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2022Q1-Q3开始,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等次新门店数量占比同比有所提升,有望带动零售药房上市公司进入新一轮的门店盈利提升周期。   风险提示:医药新零售业务冲击超出预期;零售药房门店扩张不及预期;行业内竞争加剧风险;药品降价幅度超预期;处方外流低于预期。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01-26
    • 生物医药Ⅱ:2022年医保目录发布,国内创新药企业积极适应医保规则、长期良性发展可期

      生物医药Ⅱ:2022年医保目录发布,国内创新药企业积极适应医保规则、长期良性发展可期

      化学制药
        事件:1月1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   本次医保调整中谈判和竞价新准入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0.1%,与既往几次谈判基本持平。本次调整共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3个药品被调出目录。从谈判和竞价情况看,14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和竞价(含原目录内药品续约谈判),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创历年新高。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降幅与既往几次谈判基本持平(2018-2021年降幅分别为57%、61%、51%、62%)。从上述降幅来看,国内医保谈判基本进入常态化的稳态推进阶段。   分品种来看,本次医保谈判中   (1)PD-1/PD-L1类产品:通过形式审查、首次参与医保谈判的3个PD-1/PD-L1类产品均未纳入医保,分别为康方生物的PD-1/CTLA-4双抗、复宏汉霖的PD-1单抗、康宁杰瑞/思路迪/先声的PD-L1单抗;既往已在医保目录中的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4家的PD-1单抗均顺利续约纳入医保,其中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有新增适应症纳入医保,君实生物无新增适应症。   (2)CDK4/6抑制剂:恒瑞医药的达尔西利、辉瑞的哌柏西利首次纳入医保目录;礼来的阿贝西利尚在医保协议期。   (3)AR抑制剂:恒瑞医药的瑞维鲁胺首次纳入医保目录;杨森的阿帕他胺、阿斯利康的比卡鲁胺、拜耳的达罗他胺以及辉瑞和安斯泰来的恩扎卢胺尚在医保协议期。   (4)ALK抑制剂:贝达药业的恩沙替尼新增NSCLC一线适应症纳入医保;武田制药的布格替尼、辉瑞的洛拉替尼首次纳入医保;辉瑞的克唑替尼、诺华的塞瑞替尼续约纳入医保;罗氏的阿来替尼尚在医保协议期内。   (5)第三代EGFRTKI:艾力斯的伏美替尼、翰森制药的阿美替尼新增NSCLC一线适应症纳入医保;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NSCLC辅助治疗未纳入医保目录,一线、二线治疗续约纳入医保。   (6)HER2抑制剂:恒瑞医药HER2小分子抑制剂吡咯替尼乳腺癌新辅助未纳入医保目录,乳腺癌二线治疗尚在医保协议期内;荣昌生物HER2ADC维迪西妥单抗新增尿路上皮癌适应症纳入医保目录。   (7)CAR-T药物: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未纳入医保目录。   从本次医保谈判结果来看,为应对当前医保谈判降价规则,国内创新药企业对于医保谈判(包括首次或新增适应症谈判)的应对措施变得更为灵活,国内创新药企业已经基本适应了当前国内医保谈判规则,并且开始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索最优解,长期良性发展可期。   (1)首次参与谈判的品种中:通过形式审查、首次参与医保谈判的康方生物的PD-1/CTLA-4双抗、复宏汉霖的PD-1单抗、康宁杰瑞/思路迪/先声的PD-L1单抗等3个PD-1/PD-L1类产品本次均未纳入医保。预计主要是因为上述药物现有获批适应症较小,此次大幅降价纳入医保,其医保内销售额未必比得上维持较高价格在医保外的销售额,因此维持医保外长期高价销售、或者未来更多适应症获批后再纳入医保可能为更好的选择。   (2)新增适应症的品种中:君实生物的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恒瑞医药HER2小分子抑制剂吡咯替尼等产品的新适应症均未纳入本次医保目录。从现有简易续约来看,上述药物本次新增适应症将会产生一定降幅,未来新的适应症获批再新增适应症时还会产生一定降幅,因此等更多适应症获批上市后再一起纳入医保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上述现象表明,国内创新药企业已经基本适应了当前国内医保谈判规则,并且开始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索最优解。   风险提示:医保谈判降幅超预期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1-19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油价上涨,光伏级EVA、BDO、丁二烯、苯乙烯、PBT等产品价格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油价上涨,光伏级EVA、BDO、丁二烯、苯乙烯、PBT等产品价格上涨

      化学制品
        基础化工重点   核心资产(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钛白粉(龙佰集团)、碳纤维(光威复材)、沸石/OLED(万润股份)、农药(扬农化工、广信股份)、复合肥(新洋丰)等。   石油化工重点   OPEC+联合减产形成油价底部支撑,但仍需关注非OPEC产量(加拿大重质油、巴西、中亚)、全球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与贸易风险进一步发酵对油价的影响。推荐聚酯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加快并进军大炼化、布局C2/C3轻烃裂解的优秀民营炼化企业(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卫星化学、桐昆股份、恒力石化);关注宝丰能源。   每周行业动态更新   本周化工品价格指数上涨,核心原料油价上涨,LPG气上涨,LNG气下跌,煤价上涨;C3、C4、芳烃、化纤、氯碱、塑料部分产品价格上涨。   本周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CCPI+0.2%;核心原料价格布油+5.1%,进口LPG+6.5%,国产LNG气-4.5%,烟煤+3.2%。   原料端,C3、C4、芳烃部分产品价格上涨,C2部分产品价格下跌;制品端,化纤、氯碱、塑料部分产品价格上涨,磷化工、农药、氟化工、维生素部分产品价格下跌。   本周油价上涨,俄罗斯仍存主动减产可能,中国及亚洲需求恢复受关注。   本周布油结算价从78.7涨至82.7美元/桶(涨幅5.1%)、美油结算价从73.7涨至78.4美元/桶(涨幅6.4%);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40亿桶(周环比+4.5%),美国原油钻井数623口(周环比+0.8%)。供应端,根据隆众资讯,俄罗斯表示近期将针对西方价格上限推出详细的反制内容,主动减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OPEC+减产继续推进,俄乌冲突仍显焦灼,伊朗问题继续陷入僵局。需求端,根据隆众资讯,虽然全球经济疲弱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观,但近期市场对于中国及亚洲需求恢复的关注度提升,另外部分机构对于2023经济前景的预判较前期有所改善,此外春运季来临利好中国需求恢复。政策面来看,根据隆众资讯,12月的CPI数据表明通胀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出现缓解迹象,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放缓加息步骤的可能性增大,利好油价。地缘政治来看,根据隆众资讯,俄乌双方关系依然糟糕,伊朗问题基本失去转机,地缘近期维持常态化表现。   天然气价跟踪:   价格跟踪:本周欧美天然气期货涨跌不一。NBP环比+5.83%,TTF环比+2.38%,HH环比-11.99%,AECO环比-5.05%。现货方面,HH现货环比+1.19%;加拿大AECO现货环比-2.08%;欧洲TTF现货环比+5.38%。价差方面,东北亚LNG现货到港均价为8502元/吨,环比-12.30%,国内市场均价为6796元/吨,环比-23元/吨(-0.34%)。   库存跟踪:根据EIA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美国天然气库存量为29020亿立方英尺,环比-110亿立方英尺(环比-0.38%,同比-4.60%),低于5年均值。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数据,截至1月6日,欧洲天然气库存量为32868亿立方英尺,环比-42.53亿立方英尺(环比-0.13%,同比+58.14%)。   国内价格:本周国内LNG产地价格小幅下降。截至1月12日,LNG主产地报价为6389元/吨,较上周-0.56%;消费地价格受需求减弱影响下行,截至1月12日,LNG主要消费地均价为6826元/吨左右,较上周-2.05%。LNG接收站报价7377元/吨,环比-3.30%。   重点化工品观点更新:   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本周价格涨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异丁醛+10%、NPG+8%、EVA(光伏级)+7%、BDO+6%、丁二烯+6%、苯乙烯+5%、PBT+5%、DOP+5%、己内酰胺+4%、防老剂4020+4%、DMF+4%等。本周价格跌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PVDF-13%、氯乙酸-9%、光伏级三氯氢硅-9%、维生素E-6%、四氯乙烯-6%等。   新能源上游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光伏产业链相关化工品:工业硅-2%、三氯氢硅-9%、纯碱(轻质持平、重质持平)、醋酸乙烯+3%、EVA(光伏级)+7%等。锂电产业链相关化工品:磷矿石(30%)持平、磷酸-1%、碳酸锂(工业级-3%、电池级-3%)、磷酸铁-7%、工业磷酸一铵(73%)持平、六氟磷酸锂持平等。   节前备货开启,现货供应偏紧,光伏级EVA价格上涨。   本周EVA(光伏级)涨7.1%至15000元/吨。成本端,本周醋酸乙烯(华东)涨3.3%至7750元/吨,形成成本端利好;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下游光伏需求稍有提升,竞拍货源成交较好,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下游光伏节前备货开启;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目前供应端无压挺市,场内现货资源部分表现偏紧。   下游刚需跟进,部分工厂1月挂牌价上调,推高BDO价格。   本周BDO(华东)涨6.4%至10800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当前下游整体需求一般,维持刚需订单跟进;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目前市场现货供应紧俏,部分工厂1月挂牌价上调900元/吨,供方惜售挺市,工厂竞拍价格成交高位。   下游利润倒挂,外盘小幅走高,丁二烯价格上涨。   本周丁二烯(华东)涨5.7%至8300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顺丁橡胶价格上探,受成本及相关胶种天胶走高提振,顺丁橡胶市场氛围仍有提振,丁苯橡胶主流出厂价格稳定,仅部分大区跟涨;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中国台湾省CPCCORPTAIWAN的3#裂解装置计划于1月19日开始检修,预计2月8日恢复,揭阳化工年产能8万吨/年的丁二烯装置计划1月底投产,海南炼化年产能16万吨/年丁二烯装置的投产从1月推迟至2月底3月初,三江化工年产能7万吨/年的装置计划4月投料。此外,本周丁二烯(韩国FOB)涨2.4%至840美元/吨,提振国内价格。   下游节前备货,部分装置停车减负,苯乙烯价格上涨。   本周苯乙烯(华东)涨5.4%至8695元/吨。成本端,根据百川盈孚,本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加之原料纯苯报盘重心呈现上行空间,形成成本端利好;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临近春节,下游行业备货需求氛围浓厚,现货需求短期内表现出跟涨态势;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山东45万吨装置、山东8万吨装置、江苏32万吨装置持续停车检修,安徽26万吨装置、上海68.8万吨装置及浙江120万吨装置维持偏低负荷运行,华东港口到货仍有增量,国内部分装置依旧处于停车减负状态,整体国产开工环比前期略有下降。   BDO价格上涨,市场现货偏紧,推高PBT价格。   本周PBT(华东)涨4.8%至10600元/吨。成本端,根据百川盈孚,近期由于BDO供方现货放量有限,挺市心态延续,BDO价格持续上涨,为PBT市场提供较强支撑;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终端工厂目前陆续退场,年前暂未有囤货计划,多维持刚需;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近期仓库库存减少,市场现货偏紧,无锡某厂家装置停车检修,浙江某厂装置计划停车检修,开车时间暂不确定,市场产量供应受一定影响。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1-16
    • 新药周观点:JPM2023国内企业公布多个里程碑事件,国内创新药企业布局进入收获阶段

      新药周观点:JPM2023国内企业公布多个里程碑事件,国内创新药企业布局进入收获阶段

      生物制品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2023年1月9日-2023年1月13日,新药板块涨幅前5企业:天境生物(32.7%)、科济药业(25.2%)、信达生物(23.6%)、迪哲医药(23.5%)、云顶新耀(22.8%)。跌幅前5企业:再鼎医药(-8.5%)、圣诺医药(-5.4%)、永泰生物(-2.5%)、乐普生物(-1.0%)、歌礼制药(-0.4%)。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本周,第41届JPM大会(J.P.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JPM)于美国太平洋时间2023年1月9日至12日在旧金山召开。作为行业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医疗投资研讨会之一,JP摩根医疗健康大会吸引了全球大量生物医药公司参与,国内也有很多企业积极参与,包括百济神州、诺诚健华、信达生物、荣昌生物、君实生物等,上述企业也在JPM2023上公布了2023年可能的里程碑或者催化剂事件。   整体来看相关国内创新药企业在JPM2023公布的里程碑或者催化剂事件较2022年更多,2023年行业内多个创新药企业有望迎来产品上市、产品NDA/BLA、临床数据披露等多个里程碑或者催化剂事件,国内创新药企业正逐渐进入创新药收获阶段。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有35个新药获批IND,41个新药IND获受理,10个新药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1月9日,天演药业公布了掩蔽型抗CTLA-4安全抗体ADG126与抗PD-1疗法的联合疗法对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ADG126与抗PD-1疗法的联用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与初步疗效。   (2)1月9日,广生堂评估其3CL蛋白酶抑制剂GST-HG171(泰阿特韦)联合利托那韦(合称“泰中定”)治疗新冠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试验(IIT),取得临床研究总结报告。结果显示,泰中定具有优越的抗新冠病毒疗效,新冠患者核酸转阴时间明显优于阳性对照Paxlovid及安慰剂对照,同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达到试验预期目的。   (3)1月10日,NMPA受理迪哲医药的肺癌领域创新药舒沃替尼片的新药上市申请,并授以优先审评资格。舒沃替尼是迪哲自主研发的一款口服、针对多种EGFR突变亚型的高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舒沃替尼用于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成人患者。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1月11日,FDA批准Airsupra(沙丁胺醇/布地奈德,PT027)用于按需治疗或预防支气管收缩,以降低18岁及以上哮喘患者加重的风险。Airsupra是阿斯利康和Avillion联合开发的一种firstin-class、压力定量吸入器固定剂量组合救援药物,由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组成。   (2)1月10日,BioMarin宣布血友病A基因疗法Roctavian(valoctocogene roxaparvovec)取得3期临床的积极结果。血友病A是由于缺乏凝血因子VIII而导致的一种罕见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以反复出血及其相关并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Roctavian是使用AAV5病毒载体递送表达凝血因子VIII的转基因。   (3)1月12日,欧盟批准Xofluza(玛巴洛沙韦),用于1岁及以上人群的无并发症流感治疗以及流感暴露后预防。玛巴洛沙韦是一种First-in-Class的口服抗病毒药物,服用一次即可见效,可治疗对奥司他韦耐药的病毒株和禽流感病毒株。玛巴洛沙韦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cap-依赖型核酸内切酶来抑制病毒复制。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01-16
    • 新药周观点:海思科EGFR-PROTAC小分子申报临床,国内PROTAC药物研发兴起中

      新药周观点:海思科EGFR-PROTAC小分子申报临床,国内PROTAC药物研发兴起中

      化学制药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2023年1月2日-2023年1月6日,涨幅前5企业:再鼎医药(45.7%)、天境生物(33.3%)、康诺亚(21.5%)、天演药业(20.8%)、德琪医药(15.5%)。跌幅前5企业:亘喜生物(-6.5%)、众生药业(-3.2%)、康乃德(-2.1%)、前沿生物(-2.0%)、歌礼制药(-1.9%)。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近日CDE受理海思科EGFR-PROTAC小分子HSK40118在国内首次申报临床申请,临床拟用于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HSK40118片是海思科自主研发的口服EGFR-PROTAC小分子抗肿瘤药物,是基于海思科领先的PROTAC研发平台筛选出的第二个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由靶向EGFR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E3泛素连接酶的招募配体和连接这两个部分的linker组成的三联体。此前海思科另一款PROTAC药物以BTK为靶点的HSK29116片已被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目前正处于1期临床阶段。HSK4018是国内企业首款申报临床的EGFR-PROTAC,此前国内研发PROTAC药物中较热门靶点为AR、BTK等。   目前国内有10余个处于临床阶段的PROTAC药物,大多处于1期临床阶段。上市公司中进度较快的有开拓药业靶向AR的GT20029、海思科靶向BTK的HSK29116、诺诚健华靶向IKZF1/3的ICP-490、海创药业靶向AR的HP518、百济神州靶向BTK的BGB-16673等。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有1个新药或新药适应症获批上市,31个新药获批IND,56个新药IND获受理,5个新药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近日,由真实生物研发的阿兹夫定用于新冠轻、中度感染的临床研究结果发布,结果表明阿兹夫定可显著缩短轻、中度新冠感染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加快病毒消除、显著降低病毒载量、减轻患者症状、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良好、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安全有效。   (2)1月3日,基石药业舒格利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明显改善BICR评估的PFS和总生存期OS,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与临床意义。   (3)1月4日,NMPA批准艾迪药业1类创新药艾诺米替片上市,用于治疗成人HIV-1感染初治患者,是在艾诺韦林的基础上联合2个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拉米夫定和替诺福韦)开发的国产首款三合一单片复方创新药制剂。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1月4日,Galmed宣布Aramchol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3期ARMOR研究的开放标签部分达到主要终点。在接受Aramchol治疗48周和72周后,分别有39%的患者和61%的患者纤维化程度改善。   (2)1月4日,GeronCorporation宣布端粒酶抑制剂imetelstat用于复发、难治或不适合使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的低风险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3期IMerge研究取得积极顶线结果。治疗24周时,imetelstat组有28%的患者实现了输血独立。   (3)1月6日,武田研发的酶替代疗法TAK-755在治疗先天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与目前标准治疗相比,将血小板减少事件发作频率降低60%。基于3期临床数据,武田将向全球的监管机构递交上市申请。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01-09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油价下跌,BDO、丁二烯、氯化铵、碳酸二甲酯DMC等产品价格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油价下跌,BDO、丁二烯、氯化铵、碳酸二甲酯DMC等产品价格上涨

      化学制品
        核心推荐   基础化工重点   核心资产(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   钛白粉(龙佰集团)、碳纤维(光威复材)、沸石/OLED(万润股份)、   农药(扬农化工、广信股份)、复合肥(新洋丰)等。   石油化工重点   OPEC+联合减产形成油价底部支撑,但仍需关注非 OPEC 产量(加拿大重质油、巴西、中亚)、全球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与贸易风险进一步发酵对油价的影响。推荐聚酯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加快并进军大炼化、布局 C2/C3 轻烃裂解的优秀民营炼化企业(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卫星化学、桐昆股份、恒力石化);关注宝丰能源。   每周行业动态更新   本周化工品价格指数下跌,核心原料油价下跌, LPG 气下跌,LNG 气上涨,煤价下跌; C3、 C4、 聚氨酯部分产品价格上涨。本周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 CCPI-0.3%;核心原料价格布油-0.2%,进口 LPG-1.6%,国产 LNG 气+6.3%,烟煤-0.9%。   原料端, C3、 C4 部分产品价格上涨, C1 部分产品价格下跌;制品端, 聚氨酯部分产品价格上涨, 农药、氟化工、维生素、氨基酸部分产品价格下跌。   本周油价下跌, OPEC+继续推进减产, 经济衰退忧虑不可忽视。本周布油结算价从 82.3 跌至 82.1 美元/桶(跌幅 0.2%)、美油结算价从 78.4 跌至 73.7 美元/桶(跌幅 6.0%);美国商业原油库存 4.21亿桶(周环比+0.4%),美国原油钻井数 618 口(周环比-0.5%)。   供应端,根据隆众资讯, OPEC+继续推进减产,但部长级会议从之前的每月一次调整为半年一次,俄罗斯表示可能将在 1 月 10 日左右继续公布反制举措的细节条款,存一定利好支撑,此外俄乌局势和伊朗问题对供应端的贡献均有限。需求端,根据隆众资讯, 当前经济衰退的忧虑仍不可忽视,美国疲弱的经济数据也消磨市场信心,此外沙特可能下调向亚洲出售原油的官价,反映出市场对于亚洲需求信心不足,短线需求难以全面回暖。政策面来看,根据隆众资讯, 美联储纪要显示,加息力度或有放缓,但控通胀决心不变,中长线依然偏鹰派特征。地缘政治来看,根据隆众资讯, 伊朗问题僵局难破,俄乌冲突和谈遥遥无期,地缘近期表现趋于常态化。   天然气价跟踪:   价格跟踪: 本周欧美天然气期货普遍下行。 NBP 环比-18.13%, TTF 环比-20.06%, HH 环比-11.09%, AECO 环比-23.64%。现货方面, HH 现货环比-34.94%;加拿大 AECO 现货环比-45.98%;欧洲 TTF 现货环比-18.38%。价差方面,东北亚 LNG 现货到港均价为 9694 元/吨,环比-15.12%,国内市场均价为 6819 元/吨,环比-414 元/吨(-5.72%)。   库存跟踪: 根据 EIA 数据显示,截至 12 月 30 日,美国天然气库存量为 28910 亿立方英尺,环比-2210 亿立方英尺(环比-7.10%,同比-5.85%),低于 5 年均值。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数据,截至 12月 30 日,欧洲天然气库存量为 32911 亿立方英尺,环比+136 亿立方英尺(环比+0.41%,同比+49.85%)。   国内价格: 本周国内 LNG 产地价格小幅上行。截至 1 月 5 日, LNG 主产地报价为 6425 元/吨,较上周+4.44%;消费地价格小幅上行,截至1 月 5 日, LNG 主要消费地均价为 6965 元/吨左右,较上周-3.55%。LNG 接收站报价 7629 元/吨,环比-2.27%。   重点化工品观点更新:   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本周价格涨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防老剂 4020 +12%、 BDO+6%、丁二烯+5%、氯化铵+5%、碳酸二甲酯 DMC+4%、 R32 +4%等。本周价格跌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三氯乙烯-23%、丙酮-14%、氯乙酸-13%、聚四氟乙烯-10%、双氧水-10%等。   新能源上游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光伏产业链相关化工品:工业硅-3%、三氯氢硅-8%、纯碱(轻质-4%、重质-2%)、醋酸乙烯-4%、 EVA(光伏级) 持平等。   锂电产业链相关化工品:磷矿石(30%)持平、磷酸持平、碳酸锂(工业级-4%、电池级-4%)、磷酸铁持平、工业磷酸一铵(73%)持平、六氟磷酸锂-3%等。   现货供应紧张, 下游刚需跟进, BDO 价格上涨。   本周 BDO(华东)涨 5.7%至 10150 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 国内氨纶领域 PTMEG 市场弱势运行,终端下游开工下滑,对高价接受能力有限, PBT 市场报盘大稳小动, 终端备货陆续进入尾声,场内刚需小单交投为主, PBAT 主流报盘平稳,场内现货供应充足;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 目前虽部分工厂装置重启,但场内货源依旧紧张,工厂竞拍价格溢价成交,且行业长期亏损,供方惜售挺市心态强烈。   新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刚需跟进, 丁二烯价格上涨。   本周丁二烯(华东)涨 5.4%至 7850 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顺丁市场价格止跌反弹,相关胶种天胶价格持续上行,提振顺丁橡胶市场交投氛围, 丁苯业者谨慎观望,低出明显减少,试探加价观望实单跟进;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 福建联合石化 1#年产能 12 万吨/年丁二烯装置 12 月 2 日停车检修,目前装置重启中,期间 2#年产能6 万吨/年装置稳定运行, 浙石化三期年产能 25 万吨的丁二烯装置于1 月 3 日停车检修,预计检修 1-2 周, 韩国 YNCC 装置 10 月关停,计划将其在丽水的 3 号裂解装置的开工延迟到 2023 年 2 月底, 盛虹炼化年产能 20 万吨/年的丁二烯装置预计 23 年 1 月份出产品。   下游复合肥开工恢复, 部分企业低负生产, 推高氯化铵价格。   本周氯化铵(农湿,江苏华昌)涨 5.1%至 1030 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 当前需求表现良好, 元旦之后复合肥开工恢复,对原料氯化铵的需求尚可;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 本周氯化铵产量较上周相比有所减少,主要是西南地区限气以及环保要求,部分企业低负荷生产。下游情绪好转, 装置开工下降, 碳酸二甲酯 DMC 价格微涨。   本周碳酸二甲酯 DMC(华东)涨 4.3%至 4800 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 本周下游采买情绪有所好转,但仍以刚需跟进为主;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 本周装置开工与上周开工相比下降, 装置方面,中科惠安、浙铁大风、德普化工、重庆东能、东营顺新、中盐红四方装置延续停车,维尔斯化工、云化绿能装置于本周中期停车,其余装置正常运行,场内供应减少。   厂家挺价操作, 低端成交收紧, R32 价格上涨。   本周 R32(浙江)涨 3.8%至 13750 元/吨。需求端, 根据百川盈孚, 目前市场延续淡季表现,混配需求偏弱,外贸面年内订单基本停止接单,前期尾单基本交付完毕, 2023 年部分新单进入商谈阶段;供给端, 根据百川盈孚, 1 月厂家多有检修,在 HFCs 配额基准年收官阶段,主流生产厂家存一定推涨意愿。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1-0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