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52)

    • 新冠检测服务对收入的贡献明显,扣非净利率增长123%

      新冠检测服务对收入的贡献明显,扣非净利率增长123%

      个股研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8-10
    • 化工-海外巨头研究启示:巴斯夫资本市场交流启示

      化工-海外巨头研究启示:巴斯夫资本市场交流启示

      化工行业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5页
      2020-08-10
    • Q2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

      Q2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

      个股研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8-04
    • 可转债发行预案公布,公司新增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可转债发行预案公布,公司新增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0-08-04
    • 医疗保健: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文件公布,纳入56个新品种

      医疗保健: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文件公布,纳入56个新品种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将持续,但市场反应将边际弱化。集采常态化下,优质特色原料药企业将显著受益,而仿制药行业利润将受挤压,并加速向创新转型。 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的影响及市场反应 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纳入56个新品种,使全国药品集采总品种数达到113个,进一步扩大了集采范围。虽然中标模式有所调整,最多入围企业数扩大至8家,但总体延续了上一轮模式,竞争格局相对缓和。 市场对第三轮集采的反应预计将继续边际弱化,因为药企和资本市场已对政策导向有了充分的认知。 集采对医药行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冲击与机遇 本轮集采对医药行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影响存在差异: 原料药行业: 国内优质制剂企业高比例中标将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推动原料药国产化。集采品种价格下降将提升相关疾病用药渗透率,从而带动原料药市场需求增长,利好优质原料药企业。 仿制药行业: 带量采购常态化将持续挤压仿制药利润,促使国内制剂企业加速向创新转型。 主要内容 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文件概述 本报告分析了2020年7月29日发布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0-1)》,该文件公布了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的56个新品种,以及各地首年约定采购量。此次集采将全国药品集采总品种数提升至113个。 集采中标模式及竞争格局 第三轮集采大体延续了上一轮的中标模式,但最多入围企业数从6家扩大到8家,这使得竞争格局相对缓和,也为更多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提供了机会。采购周期也根据实际中选企业数量进行调整,部分品种采购周期从两年缩短为一年。 集采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及投资建议 报告认为,集采进入常态化阶段,市场反应将继续边际弱化。 报告提出了以下投资建议: 看好优质特色原料药企业: 推荐标的:普洛药业(000739)、富祥股份(300479)。 关注医药创新产业链: 仿制药行业利润受挤压,建议关注具有较高确定性的医药创新产业链相关个股。推荐标的:凯莱英(002821)、泰格医药(300347)。 风险提示 报告指出了政策推进低于预期的风险。 总结 本报告对2020年7月29日发布的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文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集采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市场反应将边际弱化。 报告认为,优质特色原料药企业将显著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和用药渗透率提升,而仿制药企业将面临利润挤压,并加速向创新转型。 报告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 报告数据显示,集采品种数量的持续增加,对医药行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政策变化的持续关注和对市场动态的精准把握,将是未来投资成功的关键。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7-31
    • 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军企业,未来市场应用空间广阔

      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军企业,未来市场应用空间广阔

      个股研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0-07-14
    • 量价齐升业绩略超预期,新增投资持续注入成长动能

      量价齐升业绩略超预期,新增投资持续注入成长动能

      个股研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7-07
    • 溢多利:业绩增长超预期,三大业务全面提速中

      溢多利:业绩增长超预期,三大业务全面提速中

      个股研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7-02
    • 溢多利:生物发酵领域龙头,三大业务有望全面提速

      溢多利:生物发酵领域龙头,三大业务有望全面提速

      个股研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0-06-29
    • 化工-可降解塑料行业专题报告:可降解塑料大有可为,重点关注明日之星

      化工-可降解塑料行业专题报告:可降解塑料大有可为,重点关注明日之星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全球限塑禁塑政策的持续推进为可降解塑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预计市场规模将实现十倍以上增长。报告重点关注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两大类可降解塑料,并推荐金丹科技、彤程新材和金发科技三家公司作为投资标的。 可降解塑料市场潜力巨大 全球塑料垃圾问题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出台限塑禁塑政策,这为可降解塑料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塑料消耗量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7亿吨。而传统塑料的降解周期长达数百甚至数千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开发和使用可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塑料成为必然趋势。 中国每年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农膜和外卖包装等,这些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巨大。假设可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塑料10%,即可新增90万吨以上的需求。报告预测,随着技术进步、规模化生产和成本下降,可降解塑料市场未来将实现十倍以上增长,达到千万吨级别。 主要内容 全球及中国限塑禁塑政策分析 报告详细回顾了全球和中国近年来出台的限塑禁塑政策,包括具体的时间、法规内容以及实施范围。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可降解塑料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驱动,加速了可降解塑料的替代进程。2020年中国发改委发布的《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了禁塑限塑的时间表,为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可降解塑料发展现状及主要品类分析 报告对可降解塑料的主要品类——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进行了深入分析。 聚乳酸(PLA)分析 PLA是一种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具有无毒、无刺激性、强度高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包装材料和生物医学领域。目前全球PLA年生产能力为24万吨,产量约为20万吨。然而,PLA生产主要依赖丙交酯,而丙交酯的供应受限,导致PLA成本和价格波动较大。丙交酯的进口替代是制约PLA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报告分析了国内外主要的PLA生产企业,并指出金丹科技在乳酸和PLA一体化产业链建设方面具有优势。 PBAT分析 PBAT是一种石油基可降解塑料,成本优势明显,技术成熟度高,更易于推广。报告指出,PBAT的成本远低于PLA,且价格相对稳定。结合其优良的成膜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PBAT未来有望成为最大的可降解塑料品类。报告分析了国内外PBAT的产能分布和投建情况,并指出彤程新材和金发科技在PBAT领域的布局值得关注。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报告推荐了金丹科技、彤程新材和金发科技三家公司作为投资标的,并对三家公司的业务模式、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 金丹科技投资建议 金丹科技是全球乳酸行业第二大企业,拥有完整的“乳酸-丙交酯-聚乳酸”一体化产业链,盈利能力稳中有升。公司募投项目将进一步扩大乳酸和PLA产能,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报告给予金丹科技“买入”评级。 彤程新材投资建议 彤程新材在酚醛树脂橡胶助剂主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电子材料和可降解材料领域,建设10万吨PBAT生产基地,未来成长空间大。报告维持对彤程新材的“买入”评级。 金发科技投资建议 金发科技是亚太地区改性塑料龙头企业,不断扩产化工新材料,在可降解塑料领域也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报告维持对金发科技的“买入”评级。 报告最后列出了投资风险提示,包括禁塑政策推广不及预期、在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原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竞争加剧以及宏观经济下滑等。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全球和中国限塑禁塑政策、可降解塑料市场发展现状以及主要企业竞争格局的深入分析,认为可降解塑料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将迎来快速发展。报告重点推荐金丹科技、彤程新材和金发科技三家公司,并对投资风险进行了提示。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谨慎决策。 报告中提供的财务数据和预测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0-06-1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