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42)

    • 业务恢复良好,实现快速增长,在研品种活性生物骨空间大

      业务恢复良好,实现快速增长,在研品种活性生物骨空间大

      个股研报
        正海生物(300653)   事件:10月28日晚,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司2020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7.4%);归母净利润0.95亿元(+19.7%);扣非净利润0.77亿元(+15.95%),经营活动现金7.68亿元(+15.95%)。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8亿元(+19.1%),归母净利润0.40亿元(+40.9%),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元(+35.3%)。   具体点评:   业务恢复良好,实现快速增长。Q1-3单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45亿(-27.04%)、0.90亿(+25.77%)、0.82亿(+19.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9亿(-28.22%)、0.36亿(+48.7%)、0.4亿(+40.9%)。Q2和Q3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主要是销售费用率有所下降。预计Q3口腔门诊已基本恢复正常,国内种植牙渗透率提升空间大,种植牙领域将保持快速增长,受益于口腔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口腔修复膜进口替代,公司种植用口腔修复膜将保持高速增长。神经科比口腔科更快恢复,生物膜从Q2开始实现高速增长(2020H1已实现同比增长21.6%),预计与公司加大终端医院开拓有关。   公司在研产品丰富,活性生物骨、子宫内膜均为独家产品,应用前景广阔。活性生物骨处于技术审评发补阶段,获批后有望进入广阔骨科市场,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其他产品,引导组织再生膜、生物硬脑(脊)膜补片为公司对现有产品的升级创新,将有效提高公司在种植领域和神经外科领域的竞争力;除此之外,高膨可降解止血材料、乳房补片等其他产品也均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三、投资建议   国内种植牙渗透率提升空间大,种植牙领域将保持快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口腔耗材领域优质稀缺标的,受益于口腔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口腔修复膜进口替代,业绩快速增长(2020年疫情为一过性影响)。公司活性生物骨获批将开启广阔骨科市场,其他在研品种引导组织再生膜、新一代生物膜等为现有品种升级版,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我们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28亿、1.62亿、1.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4%、25.9%、20.7%,EPS分别为1.07元、1.35元、1.62元,目前市值对应2020-2022年PE分别为66/52/43,考虑到公司所处赛道的空间和稀缺性,估值合理。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研发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0-30
    • 溢多利:业绩高速增长,替抗业务优势持续得到验证

      溢多利:业绩高速增长,替抗业务优势持续得到验证

      个股研报
        溢多利(300381)   事件:   公司发布 2020 年 3 季报, 前 3 季度实现营收 14.31 亿元, 同比增长 2.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2302.07 万元, 同比增长47.7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9925.79 万元,同比增长 51.88%。   1、 利润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替抗业务的高速发展   前 3 季度,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两方面: 1) 受国内饲料禁抗政策实施的影响,替抗业务高速增长。前 3 季度,替抗业务实现收入 1.2 亿元,同比增长 70%以上。其中,单 3 季度,替抗收入同比增长 150%左右。替抗业务的高速增长,彰显了公司在替抗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2)酶制剂业务和原料药业务逐渐好转。单 3 季度,饲用酶制剂收入同比增 20%左右,收入下滑势头得到扭转。主要原因是下游饲料行业产销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饲料中添加饲用酶制剂的需求。此外,中间体价格企稳反弹,原料药业务盈利有所回升,相应地,毛利率有所上升。   收入增速不及利润增速的主要原因是饲用维生素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拉低了其他业务收入水平。   2、 替抗业务产品和渠道优势明显,未来有望继续高速增长   公司替抗业务核心优势主要体现为: 1) 产品优势。下属子公司世唯科技拥有明星替抗产品博落回散,这是目前国内唯二获得促生长类中兽药添加剂批准文号的产品。与竞品相比,该产品替抗效果显著,市场口碑优秀,此前在欧洲热卖实现收入近 1 亿元。公司将博落回散和其他替抗品组合成拳头替抗产品博益康,抗炎、促生长效果进一步提升; 2)渠道和客户优势明显。公司深耕饲料添加剂领域 30 年,积累了丰富的大客户资源,可以为替抗产品销售提供直销通道。 籍此两项优势, 公司替抗业务未来将继续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   考虑到融资额度下降影响财务费用以及其他业务规模收窄,我们调整了 2020 年业绩预期,预计 2020/2021/2022 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4/3.05/3.97 亿元,给予公司 21 年 35 倍 PE,目标市值 106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家替抗政策执行力度偏弱、公司研发和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环保停工限产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0-10-29
    • Q3康柏西普销量快速增长,全球化持续推进

      Q3康柏西普销量快速增长,全球化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康弘药业(002773)    事件: 公司发布 2020 年三季报, Q1-Q3 实现营收 233.48 亿元,同比减 2.56%,归母净利润 5.79 亿元,同比增 4.85%,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22 亿元, 同比增 3.57%, EPS 为 0.66 元;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55 亿元, 同比增 7.15%, 归母净利润 2.44 亿元,同比增 15.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29 亿元, 同比增 21.69%。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Q3 核心业务板块恢复情况良好,康柏西普销售快速回暖。 单季度分拆业务来看,中成药 Q3 收入 2.61 亿元,同比增长 9.15%,相较于H1 的-5.37%增速, Q3 中成药销售已实现良好恢复;化学药收入 3.49亿元,同比增长 5.79%,基本与 H1 增速趋同,疫情之下仍可实现稳健增长,根据样本医院数据预计主要品种文法拉辛、阿立哌唑各剂型和右佐匹克隆片均略有增长。 生物药即康柏西普收入 3.43 亿元,同比增长 6.62%,考虑到今年执行医保续约价格,预计 Q3 销量增速超过 40%,展示出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强劲趋势。   毛利率受降价影响有所下降, 费用端支出减少提升盈利能力。 Q3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89.70%,同比下滑 2.41pct,预计主要是康柏西普执行医保续约价格所致。费用端来看,Q3 单季度销售费用率为 48.4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为 7.51%,同比减少 1.38pct; Q3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为 5.61%,同比减少 4.22pct,预计主要是部分临床项目进展,研发投入趋于稳定。得益于费用端的持续改善, Q3 单季度净利率为 25.61%,同比提升 1.81pct。   康柏西普国际多中心临床进展,长期有望分享全球广阔眼底疾病市场。 9 月 25 日康柏西普用于治疗 wAMD 的全球Ⅲ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受试者的第 36 周主要终点访视,此外公司于 10 月 26 日公告康柏西普美国 DME、BRVO 和 CRVO 的 III 期临床试验通过 FDA 的特别试验方案评审,康柏西普海外上市计划稳步推进, 参考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销售额,未来康柏西普有望参与全球竞争分享广阔市场空间。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核心品种康柏西普市场潜力十足,在研管线包括治疗外伤、化学烧伤、角膜移植术后诱发的新生血管的 KH906滴眼液、 治疗结直肠及其他器官肿瘤的 KH903 等 1 类生物创新药物,预计 20-22 年营收为 33.10/39.78/49.06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95/9.54/12.02 亿元,对应当前 PE 为 48/40/32 倍,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康柏西普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临床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成药和化学药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0-29
    • Q3受停产检修等因素影响,未来产能将持续提升

      Q3受停产检修等因素影响,未来产能将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富祥药业(300497)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09亿元,同比增长14.68%;实现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35.89%;实现扣非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26.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7亿元,同比增长61.75%。Q3单季度实现营收2.93亿元,同比下滑21.90%,实现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滑27.03%。   观点:   Q3受停产检修等因素影响同比下滑,但若同口径下业绩比去年Q2提升21%。公司Q3单季度收入端同比下滑21.90%,业绩端同比下滑27.03%,主要因今年公司把检修时间放到了三季度,去年则放到了二季度,所以从同一口径角度看,业绩比去年Q2提升了21%。   在建工程提速,产能有望陆续释放。今年公司在建工程持续提速,截止于本报告期末,在建工程余额达5.18亿元,比年初增长50.33%。随着在建工程提速,未来公司产能有望加速释放。从具体项目上来看,高品质他唑巴坦建设项目已开始投产,主要用于生产阿扎那韦等抗病毒产品的那韦中间体也进入产能投放阶段。产品线及相关产业链持续拓展,利润也有望持续兑现。   投资建议:   公司深耕高端抗生素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20年,拥有良好的质量控制和注册申报优势,客户遍及国内外知名厂商,是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以及洛韦类药物的全球主要供应商。当前在国内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持续推进以及国际原料药产能向中国不断转移等背景下,公司高品质原料药需求处于快速提升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25、19.60、23.5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00、5.15、6.46亿元,EPS分别为0.85、1.09、1.37元/股,对应PE分别为18、14、1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国际贸易争端及汇率风险。2、产能释放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4、环保监管处罚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0-29
    • 制剂销售恢复良好,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制剂销售恢复良好,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个股研报
        丽珠集团(000513)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9.26亿元,同比增8.64%,归母净利润14.21亿元,同比增36.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79亿元,同比增23.15%,EPS为1.52元;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8.30亿元,同比增20.14%,归母净利润4.17亿元,同比增38.5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15.28%。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Q3制剂销售恢复较好,诊断试剂仍能保持较快增长。单看Q3收入端,公司西药制剂16.88亿元(+29%)、中药制剂2.82亿元(-3%)、原料药5.74亿元(+4%)、诊断试剂2.77亿元(+51%),西药制剂收入恢复快速增长,带动公司Q3营收增长提速。细分来看,西药制剂方面Q3消化道产品收入7.78亿元(+78%),预计艾普拉唑针剂保持快速放量趋势;促性激素产品收入6.30亿元(+16%),扭转H1下滑趋势,预计亮丙瑞林微球维持稳健增长,尿促卵泡素恢复情况较好;抗微生物药物收入1.02亿元(-16%),相比H1减少幅度收窄;心脑血管药物收入0.71亿元(+8%)、其他药物收入1.07亿元(-25%),预计哌罗匹隆和氟伏沙明仍可维持近期良好放量势头,NGF则相对承压。中药制剂Q3收入同样回暖状态显著;原料药板块收入小幅增长,预计毛利率同比仍有较好表现;诊断试剂产品Q3增速回落,但同比而言新冠病毒试剂盒的销售增量带动板块仍可实现50%以上增长。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公司Q3毛利率为66.46%,同比提升2.14pct,预计主要是受益于原料药和诊断试剂板块盈利能力提升。三季度费用率方面,随着各项业务销售逐渐回到正轨,销售费用率环比也回升至31.77%,同比有小幅减少;管理费用率同样受益于销售规模扩大略有减少;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同比则提升1.59pct至9.82%,主要是IL-6R单抗III期试验等在研项目研发费用投入增加所致;财务费用同比环比均有所增加,预计主要是受到汇率波动以及存款结息影响。Q3整体净利率为17.51%,同比提升3.07pct。非经常性损益方面Q3同比增加约7025万元,主要是政府补助和金融工具收益增多,Q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长15.28%符合预期。   静待微球和单抗平台在研兑现,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综合性医药生产研发企业,现有辅助生殖、消化道等产品贡献稳健现金流,微球平台和生物药平台在研项目持续推进,其中微球产品BE申报NDA已有进展,预计新品上市进度将有所加快。预计20-22年营收为102.71/111.440/126.5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52/20.74/23.72亿元,对应当前PE为26/22/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制剂产品降价风险,在研产品获批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0-29
    • 疫情影响减小,2020Q2明显恢复增长

      疫情影响减小,2020Q2明显恢复增长

      个股研报
        祥生医疗(688358)   事件:10月26日晚,公司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2020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19亿元,同比下滑7.81%;归母净利润6582万元,同比增长7.74%;扣非净利润5819万元,同比下滑0.48%。其中,2020年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82万元,同比增长14.88%;归母净利润2664万元,同比增长17.02%;扣非净利润2360万元,同比提升12.29%。   疫情影响减小,第三季度恢复增长   从收入端看,由于第二季度海外市场部分国家受疫情影响、需求延缓,因此同比出现了较大的降幅。但从第三季度来看,需求明显回升,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了14.88%和17.02%的同比增长,毛利率基本持平。从费用端看,由于线上推广减少宣传费和差旅费所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下滑3.03pct至11.91%,前三季度同比下滑0.84pct至13.82%;管理费用基本持平;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提升3.52pct至18.50%。   探索便携化、专科化,定位差异化竞争   通过对公司产品线的梳理,我认为其产品发展有三大特征:(1)便携小型化:公司推出的新兴机型掌上超声SonoEye在2020年4月获得CE认证、2020年8月获得国内注册、并有望于今年年内取得FDA市场准入许可,预计当前销售数量为几百台。(2)专科专用化:推出了PICC平板彩超并与BD强强联合、互补合作,升级后的PICC置管专用超声已于2020年7月取得国内注册证;并试水针对中国妇女的乳腺专用三维超声仪。(3)品牌高端化:代表产品为2019年底推出的XBit90,并于2020年8月取得FDA市场准入许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0-2022营业收入分别为3.85亿/5.07亿/6.11亿,同比增速分别为4%/32%/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亿/1.69亿/2.05亿,分别增长14%/41%/21%;EPS分别为1.50/2.11/2.56,按照2020年10月26日收盘价对应2020年41倍PE。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失败风险、新产品注册风险、产品结构单一风险、贸易摩擦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0-29
    • 业绩持续高增长,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长167%

      业绩持续高增长,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长167%

      个股研报
        凯普生物(300639)   事件:10月22日晚,公司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2020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9.17亿元,同比增长77.10%;归母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160.29%;扣非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167.12%。其中,2020年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1亿元,同比增长105.01%;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219.81%;扣非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224.39%。   高速增长主要源于新冠检测,长期来看加速切入ICL特检领域公司旗下多家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参与疫情防控,承接核酸检测任务。基于新冠疫情的反复性以及公司医检所在全国范围内完善的网络布局,我们预计各实验室累计完成新冠检测超过350万人次,实现业务收入超过3亿元。   除了新冠检测业务之外,我们预计原有的常规第三方检测业务也受益于疫情期间客户基础的拓展而实现高速增长。未来有望增强“产品+服务”一体化的发展逻辑,促进自有产品下沉渠道的同时切入检验外包大空间。   受疫情影响核酸检测试剂收入下滑,预计三季度实现增长   年初由于受疫情影响、医院门诊量下滑,常规试剂业务收入下滑,二季度已经在逐步恢复。随着疫情逐步实现控制,我们预计三季度HPV、地贫、耳聋等常规核酸检测试剂已经实现同比增长。   此外,由于公司参与医院PCR实验室的建设、配套销售核酸检测仪器和试剂,以及出口核酸检测的耗材,因此我们预计除了检测业务之外的整体业绩也有望实现同比增长。   中期关注点为STD,长期受益于PCR实验室建设   60多家三甲医院在做STD的多中心课题,有望成为STD重点放量的单位;产品进院和放量的节奏为后续主要关注点。从长期角度来看,国家卫健委提出医院抓紧改造、形成核酸检测能力,其中PCR实验室的建设更是为凯普生物等核酸检测试剂的生产企业的长期发展铺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0-2022营业收入分别为12.09亿/13.33亿/16.91亿,同比增速分别为66%/10%/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6亿/3.43亿/4.51亿,分别增长128%/2%/31%;EPS分别为1.58/1.62/2.12,按照2020年10月22日收盘价对应2020年31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和上市风险,原有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0-23
    • Q3增速符合预期,新患开拓恢复良好

      Q3增速符合预期,新患开拓恢复良好

      个股研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0-23
    • 13价肺炎逐步放量驱动业绩高增长,拟港股上市助力研发

      13价肺炎逐步放量驱动业绩高增长,拟港股上市助力研发

      个股研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0-22
    • 前三季度增速超市场预期,扣非净利润增长153%-184%

      前三季度增速超市场预期,扣非净利润增长153%-184%

      个股研报
        凯普生物(300639)   事件:10月9日,公司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2.60-2.90亿元,同比增长148%-176%;扣非净利润2.51-2.81亿元,同比增长153%-184%。   其中,2020年7-9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1-1.61亿元,同比增长190%-257%;扣非净利润1.27-1.57亿元,同比增长193%-262%。   高速增长主要源于新冠检测,长期来看加速切入ICL特检领域   公司旗下多家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参与疫情防控,承接核酸检测任务。基于新冠疫情的反复性以及公司医检所在全国范围内完善的网络布局,我们预计各实验室累计完成新冠检测超过340万人次,实现业务收入超过3亿元。   除了新冠检测业务之外,我们预计原有的常规第三方检测业务也受益于疫情期间客户基础的拓展而实现高速增长。未来有望增强“产品+服务”一体化的发展逻辑,促进自有产品下沉渠道的同时切入检验外包大空间。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核酸检测试剂收入下滑,预计三季度实现增长   年初由于受疫情影响、医院门诊量下滑,常规试剂业务收入下滑,二季度已经在逐步恢复。随着疫情逐步实现控制,我们预计三季度HPV、地贫、耳聋等常规核酸检测试剂已经实现同比增长。   此外,由于公司参与医院PCR实验室的建设、配套销售核酸检测仪器和试剂,以及出口核酸检测的耗材,因此我们预计除了检测业务之外的整体业绩也有望实现同比增长。   中期关注点为STD,长期受益于PCR实验室建设   十联检的推广有序进行,STD产品进院和放量的节奏为后续主要关注点。从长期角度来看,疫情增加了国家对分子诊断的重视程度,国家卫健委提出医院抓紧改造、形成核酸检测能力,其中PCR实验室的建设更是为凯普生物等核酸检测试剂的生产企业的长期发展铺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0-2022营业收入分别为11.59亿/13.83亿/17.87亿,同比增速分别为59%/19%/2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亿/3.42亿/4.54亿,分别增长120%/5%/33%;EPS分别为1.52/1.61/2.14,按照2020年10月9日收盘价对应2020年32.84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和上市风险,原有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0-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