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35)

    • 新冠检测服务对收入的贡献明显,扣非净利率增长123%

      新冠检测服务对收入的贡献明显,扣非净利率增长123%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产出符合您要求的MarkDown格式的分析报告。 中心思想 新冠检测业务显著增长,推动业绩提升 凯普生物在2020年上半年受益于新冠检测业务的快速增长,医学检验服务收入大幅提升,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常规业务逐步恢复,长期发展潜力可期 核酸检测试剂等常规业务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但随着疫情缓解,预计下半年将逐步恢复增长。长期来看,国家对分子诊断的重视程度提升,公司有望受益于PCR实验室建设和STD产品推广。 主要内容 公司半年报业绩分析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59.44%;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115.43%;扣非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122.97%。毛利率同比下降4.41pct至76.65%,净利率同比提升11.07pct至29.30%。 医学检验服务分析 医学检验服务收入增速达600%,毛利率大幅提升。公司旗下18家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参与疫情防控,承接核酸检测任务。截至6月30日,各实验室累计完成新冠检测并确认收入达175万人次,实现业务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96.89%;毛利率提升36.53pct至74.92%。 核酸检测试剂业务分析 受疫情影响核酸检测试剂同比下滑,预计下半年会实现增长。公司核酸检测试剂实现销售收入2.06亿元,同比下降24.81%;毛利率同比下降2.83%至84.2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9亿/13.05亿/16.95亿,同比增速分别为42%/26%/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亿/2.99亿/3.95亿,分别增长64%/23%/32%;EPS分别为1.14/1.41/1.86,按照2020年8月7日收盘价对应2020年42.46倍PE。维持“买入”评级。 总结 新冠检测贡献显著,未来增长可期 凯普生物2020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冠检测业务的快速发展。 关注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疫情常态化下核酸检测的需求,以及公司在分子诊断领域的长期发展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8-10
    • 化工-海外巨头研究启示:巴斯夫资本市场交流启示

      化工-海外巨头研究启示:巴斯夫资本市场交流启示

      化工行业
      好的,我已阅读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现在开始生成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全球视野下的化工行业发展潜力与公司经营策略 本报告通过分析巴斯夫的资本市场交流材料,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全球视野,以理解不同细分化工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公司经营策略背后的战略思考。 中国化工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分析了巴斯夫的业务调整和地域战略,为中国化工企业在业务承接和市场拓展方面提供了参考,强调了国内企业在全球化工市场中抓住机遇的重要性。 主要内容 1 公司概览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巴斯夫作为全球领先化工企业的整体情况,包括其独特的“一体化(Verbund)”模式、行业领先的创新平台以及在快速增长的亚洲市场的业务布局。 一体化模式: 巴斯夫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一体化模式,通过垂直整合生产、能源和运输,实现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 创新平台: 巴斯夫拥有行业领先的创新平台,2019年研发支出高达22亿欧元,并与全球3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亚洲市场: 巴斯夫在亚洲市场拥有强大的业务基础,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和收益持续增长。 2 全面开展战略实施 本部分阐述了巴斯夫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客户价值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包括组织转型、业务组合优化和卓越运营计划。 组织转型: 巴斯夫致力于转型为一个灵活且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通过分布式嵌入客户群体和精简总部及服务等措施,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业务组合优化: 巴斯夫积极进行业务组合管理,剥离非核心业务,同时兼并收购具有增长潜力的创新型业务,以实现业务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卓越运营计划: 巴斯夫实施卓越运营计划,通过简化流程、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3 独特地位抓住亚洲增长机遇 本部分分析了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在全球化工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巴斯夫如何利用其独特地位抓住亚洲增长机遇。 亚太地区的重要性: 亚太地区是全球化学品生产的增长引擎,其中中国是主要驱动力,未来10年中国化工品需求增速预计将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巴斯夫在亚洲的布局: 巴斯夫在亚太地区拥有广泛的业务布局,包括多个生产基地、销售办事处和研发中心,能够充分利用当地市场的增长潜力。 在华南地区建立一体化工厂: 巴斯夫计划在华南地区建立世界一流的一体化工厂,以服务该地区快速增长的客户行业。 4 电池材料推动电动汽车和未来增长 本部分探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对电池材料的需求增长,以及巴斯夫在电池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技术优势。 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长: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对正极材料的需求增长,为电池材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巴斯夫的电池材料战略: 巴斯夫在电池材料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和全面的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 构建电池材料循环经济: 巴斯夫致力于构建电池材料循环经济,通过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巴斯夫资本市场交流材料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全球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强调了中国化工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潜力。报告的核心观点包括: 一体化模式是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业务组合的调整和优化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是全球化工市场的重要增长引擎;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电池材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通过借鉴巴斯夫的成功经验,中国化工企业有望在全球化工市场中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5页
      2020-08-10
    • Q2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

      Q2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

      个股研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8-04
    • 可转债发行预案公布,公司新增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可转债发行预案公布,公司新增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可转债发行与项目建设加速 利民股份发布可转债发行预案,募资不超过9.8亿元,用于三乙膦酸铝技改扩产、水基化环境友好型制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项目,以及绿色节能项目。 ## 收购少数股权提升并表权益 公司拟收购威远资产组10%少数股权,提升并表权益至90%,进一步融合,提升管理效率,以更好地实现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主要内容 ## 一、事件 公司公告可转债发行预案,募资总额不超过9.8亿元,用于多个项目建设。同时,拟使用现金1.376亿元收购威远资产组10%少数股权。 ## 二、主要观点 ### 1. 可转债募资加速项目建设,奠定新威远发展基础 公司公告可转债发行预案募资总额不超过9.8亿元,主要项目包括三乙膦酸铝项目、水基化环境友好型制剂加工项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新建项目以及绿色节能项目。这些项目预计将带来显著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并为新威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 2. 在建项目有序推进,产能扩张巩固龙头优势 公司在杀菌剂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并通过收购威远增强了在杀虫剂、除草剂、兽药领域的实力。多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包括苯醚甲环唑项目、代森系列DF项目、环保制剂车间二期项目、百菌清生产线以及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建设项目等。 ### 3. 现金收购威远资产组,提升并表权益 公司拟使用现金1.376亿元收购威远资产组10%少数股权,并表权益由80%提升到90%。此次收购将促进并购后集团的进一步融合,提升管理效率,以更好地实现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4. 盈利预测及评级 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55亿元、5.24亿元和5.7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2元、1.41元和1.53元,PE分别为13.78X、11.96X和10.98X。维持“买入”评级。 ## 三、风险提示 需求下滑;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 四、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公司2019-2022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和市盈率等财务指标的预测数据。 # 总结 ##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 利民股份通过可转债发行,加速多个项目的建设,巩固了其在杀菌剂行业的龙头地位,并增强了在其他农药领域的实力。 ## 并购协同效应显著 收购威远资产组少数股权,提升了并表权益,有助于进一步融合,提升管理效率,实现公司发展战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0-08-04
    • 医疗保健: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文件公布,纳入56个新品种

      医疗保健: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文件公布,纳入56个新品种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将持续,但市场反应将边际弱化。集采常态化下,优质特色原料药企业将显著受益,而仿制药行业利润将受挤压,并加速向创新转型。 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的影响及市场反应 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纳入56个新品种,使全国药品集采总品种数达到113个,进一步扩大了集采范围。虽然中标模式有所调整,最多入围企业数扩大至8家,但总体延续了上一轮模式,竞争格局相对缓和。 市场对第三轮集采的反应预计将继续边际弱化,因为药企和资本市场已对政策导向有了充分的认知。 集采对医药行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冲击与机遇 本轮集采对医药行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影响存在差异: 原料药行业: 国内优质制剂企业高比例中标将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推动原料药国产化。集采品种价格下降将提升相关疾病用药渗透率,从而带动原料药市场需求增长,利好优质原料药企业。 仿制药行业: 带量采购常态化将持续挤压仿制药利润,促使国内制剂企业加速向创新转型。 主要内容 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文件概述 本报告分析了2020年7月29日发布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0-1)》,该文件公布了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的56个新品种,以及各地首年约定采购量。此次集采将全国药品集采总品种数提升至113个。 集采中标模式及竞争格局 第三轮集采大体延续了上一轮的中标模式,但最多入围企业数从6家扩大到8家,这使得竞争格局相对缓和,也为更多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提供了机会。采购周期也根据实际中选企业数量进行调整,部分品种采购周期从两年缩短为一年。 集采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及投资建议 报告认为,集采进入常态化阶段,市场反应将继续边际弱化。 报告提出了以下投资建议: 看好优质特色原料药企业: 推荐标的:普洛药业(000739)、富祥股份(300479)。 关注医药创新产业链: 仿制药行业利润受挤压,建议关注具有较高确定性的医药创新产业链相关个股。推荐标的:凯莱英(002821)、泰格医药(300347)。 风险提示 报告指出了政策推进低于预期的风险。 总结 本报告对2020年7月29日发布的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文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集采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市场反应将边际弱化。 报告认为,优质特色原料药企业将显著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和用药渗透率提升,而仿制药企业将面临利润挤压,并加速向创新转型。 报告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 报告数据显示,集采品种数量的持续增加,对医药行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政策变化的持续关注和对市场动态的精准把握,将是未来投资成功的关键。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7-31
    • 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军企业,未来市场应用空间广阔

      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军企业,未来市场应用空间广阔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中文Markdown报告。 中心思想 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 天智航作为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其核心技术和产品优势,有望在未来千亿级的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盈利能力预测及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未来几年净利润将实现快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显示了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态度。 主要内容 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军企业,骨科手术进入机器人智能辅助时代 公司定位:天智航是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军企业,提供包括骨科手术定位机器人、手术中心专业工程、配套设备与耗材、技术服务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 技术优势:公司拥有国际原创的核心技术,其骨科手术定位机器人产品是首家获得CFDA核发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目前已推出三代产品。 开展骨科手术机器人创新应用,公司获得跨越式发展 政策支持:公司是国家工信部与卫健委支持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医疗机构开展创新应用示范的唯一入选生产企业。 市场拓展:2017-2019年,公司累计销售77台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已在全国74家医疗机构开展临床应用,销售收入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国内潜在市场容量达千亿,未来市场应用空间广阔 市场规模:国内潜在市场容量巨大,远期客户达1.66万家以上,潜在市场容量达1000亿以上。 海外市场:公司已开始逐步启动境外产品注册和市场开拓,考虑到海外市场的开拓,潜在市场容量更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961万、7515万和2.04亿。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行业领先地位以及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总结 本报告对天智航进行了深度分析,认为公司作为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军企业,具备显著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公司有望在未来实现快速发展。 考虑到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巨大的潜在容量,以及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潜力,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0-07-14
    • 量价齐升业绩略超预期,新增投资持续注入成长动能

      量价齐升业绩略超预期,新增投资持续注入成长动能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业绩增长超预期: 利民股份2020年中报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55%,主要受益于代森锰锌、阿维菌素等产品量价齐升。 投资驱动未来: 公司通过在建项目和新增投资,持续注入成长动能,巩固在杀菌剂行业的龙头地位,并增强在杀虫剂、除草剂、兽药领域的实力。 主要内容 中报业绩超预期 产品量价分析: 代森锰锌:Q2产量同比上涨93%,价格同比增长10%,环比持平,受益于印度封国导致的供给紧张。 阿维菌素:价格同比下滑10.15%,环比持平。 草铵膦:价格环比上涨11.58%,同比下滑3.12%。 在建项目与新增投资 项目进展: 利民化学年产500吨苯醚甲环唑项目预计2020年Q3完工。 双吉公司年产10000吨代森系列DF项目已完成试车。 威远生化完成环保制剂车间二期项目建设,制剂加工能力扩大至3万吨/年。 新河公司新增1万吨百菌清生产线预计2020年Q3建成投产。 新威远500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建设项目已开工。 新增投资计划: 新威远拟投资建设新型绿色生物产品制造项目(多杀霉素、泰乐菌素、截短侧耳素)和500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新建项目。 利民化学拟投资建设年产12,000吨三乙膦酸铝原药技改项目和年产10,000吨水基化环境友好型制剂加工项目。 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为14.79亿元,建设周期1-3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35亿元、5.01亿元和5.4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7元、1.35元和1.46元。 投资评级: 维持“买入”评级,理由是公司为杀菌剂行业龙头,并购威远协同发展,在建多个项目即将进入收获期。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利民股份2020年中报业绩预告超预期的原因,主要归功于代森锰锌等产品量价齐升。同时,公司通过在建项目和新增投资,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巩固在杀菌剂行业的龙头地位,并拓展在杀虫剂、除草剂、兽药领域的业务。维持“买入”评级,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7-07
    • 溢多利:业绩增长超预期,三大业务全面提速中

      溢多利:业绩增长超预期,三大业务全面提速中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在于分析溢多利(300381)的业绩增长超预期现象,并预测其未来发展潜力。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报告指出,溢多利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 新冠疫情带来的糖皮质激素原料药需求增加。 国内饲料禁抗政策的全面实施,推动了替抗饲料添加剂产品的销售。 未来增长潜力展望 报告认为,溢多利在替抗业务和原料药业务方面具有显著的增长潜力,并基于此给出了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主要内容 上半年业绩表现优秀,各项业务增长超预期 上半年,溢多利业绩表现优秀,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90%。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增加了糖皮质激素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及7月1日起禁抗政策影响,公司替代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产品业绩取得大幅增长。单季度拆算来看,单2季度归母净利超出历史同期平均水平的一倍。 受政策影响,下半年公司替抗业务有望继续高增长 7月1日起,国内饲料退抗政策正式全面实施,具有替抗作用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需求有望爆发。公司前瞻性收购世唯科技,布局替抗,拥有明星替抗产品博落回和渠道客户优势。目前,公司替抗明星产品订单饱和,预计下半年该业务将继续高增。 原料药业务产能释放,未来两年有望加速增长 上半年,原料药业务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新冠疫情增加了公司糖皮质激素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公司是甾体激素原料药行业的核心企业,今明两年有新产能释放,预计整体利润增速将加快。 盈利预测 基于新冠疫情对公司原料药板块的提振作用、替抗政策对公司酶制剂和饲料添加剂板块的利好因素,预计202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2.57/3.05/3.97亿元,给予公司21年35倍PE,目标市值106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溢多利2020年上半年业绩的分析,揭示了其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新冠疫情带来的原料药需求增加和饲料禁抗政策推动的替抗业务增长。报告还对公司未来发展潜力进行了展望,认为公司在替抗业务和原料药业务方面具有显著的增长潜力,并给出了相应的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建议“买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7-02
    • 溢多利:生物发酵领域龙头,三大业务有望全面提速

      溢多利:生物发酵领域龙头,三大业务有望全面提速

      个股研报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生成的 Markdown 格式的分析报告。 溢多利(300381):生物发酵领域龙头,三大业务有望全面提速 中心思想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溢多利(300381)作为国内生物发酵领域领先企业的投资价值,核心观点如下: 行业地位稳固,竞争优势显著:溢多利深耕生物发酵领域三十年,已形成生物医药和生物农牧两大领域的三大主业板块,具备显著的研发和市场优势。 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业务潜力巨大:饲料禁抗政策的全面实施将显著扩容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市场,公司凭借明星产品博落回和渠道优势,有望迎来高增长。 原料药业务受益于疫情和产能释放:新冠疫情增加了糖皮质激素原料药的市场需求,公司新增产能的释放将加速原料药业务的增长。 酶制剂业务有望加速增长:下游养殖业复苏和食品酶等产品销量上升将推动酶制剂业务快速增长。 主要内容 一、国内生物发酵领域领先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业务布局:生物医药与生物农牧双轮驱动 公司业务覆盖甾体激素原料药、生物酶制剂和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三大板块。 2019年,三大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8.91%、24.89%和5.61%,合计占总营收的89.41%。 业务布局可对标国际巨头诺维信,但医药板块占比较低,酶制剂占比较高。 研发与市场:构筑核心竞争力 截至2019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占比19.75%,博士和硕士占比超过30%。 2019年研发投入1.11亿元,占营收的5.45%。 拥有院士工作站、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中心,以及多项专有技术和发明专利。 积累了2300多家优质客户,甾体激素原料药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物农牧领域覆盖国内外2000多家饲料和养殖企业。 二、行业分析 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禁抗政策助力市场扩容 我国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市场快速增长,2019年产量152万吨。 饲料禁抗政策全面落地,抗生素退出将拉动替抗产品的需求。 预计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市场容量有望快速提升50%以上,新增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酸化剂、植物提取物、饲用酶制剂。 酶制剂:市场持续增长,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我国酶制剂行业处于成长期,2008~2017年产量年均复合增速为9.03%。 国内酶制剂行业竞争力逐渐增强,国产替代空间大。 诺维信、帝斯曼等国际领先企业占据国内食品用酶、洗涤用酶等细分市场70%以上份额,国内企业市占率偏低,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 三、业务分析 甾体激素原料药业务 原料药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之一,由湖南新合新和河南利华制药运行。 主导产品分为皮质激素类原料药和性激素类原料药,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 2019年,原料药业务收入为12.07亿元,同比增9.13%,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58.9%;贡献毛利3.73亿元,占比51.8%。 新合新技术优势明显,采用植物甾醇作为起始原料,具有资源、成本以及环保方面的优势。 利华制药市场优势明显,具有完善的海外销售网络和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 2020年1季度,原料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明显,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增加了公司糖皮质激素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 生物酶制剂 酶制剂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之二,主要由公司本部和下属鸿鹰生物运行。 2019年,公司酶制剂业务实现营收5.09亿元,同比增长0.55%;实现毛利2.59亿元,同比增长32.8%,占毛利总额的35.8%。 产品系列日益完善,饲用酶制剂占酶制剂营收的70%,销售收入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20%。 2020年1季度,公司酶制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为12%,预计酶制剂业务将加速增长。 功能性饲料添加剂 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是新近切入的核心业务,主要由子公司世唯科技运行。 主导产品为替抗饲料添加剂,包括博落回散、酸化剂、葡萄糖氧化酶及其复合产品等。 公司在替抗领域拥有成熟的专家团队和明星产品博落回散,以及产品之间的强效协同。 2019年饲料添加剂业务营收1.15亿,毛利率53.98%。 随着替抗政策推行和替抗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公司在饲料添加剂领域的营收和利润将持续高速增长。 四、业绩增长看点和盈利预测 业绩增长看点 产能释放:公司今明两年各项业务都有新项目陆续竣工投产,新增产能的释放有利于促进公司产销量增长和业绩增长。 替抗背景:公司饲用酶制剂、功能性饲料添加剂销量有望快速增长。 生猪养殖业存栏恢复:下游需求基数增大,市场需求的扩张带来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 基于新冠疫情对公司原料药板块的提振作用、替抗政策对公司酶制剂和饲料添加剂板块的利好因素,预计202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2.57/3.05/3.97亿元。 给予公司21年35倍PE,目标市值106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总结 溢多利作为国内生物发酵领域的龙头企业,凭借其在生物医药和生物农牧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在研发和市场方面的优势,有望在饲料禁抗政策和下游养殖业复苏的背景下,实现三大业务的全面提速,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0-06-29
    • 化工-可降解塑料行业专题报告:可降解塑料大有可为,重点关注明日之星

      化工-可降解塑料行业专题报告:可降解塑料大有可为,重点关注明日之星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全球限塑禁塑政策的持续推进为可降解塑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预计市场规模将实现十倍以上增长。报告重点关注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两大类可降解塑料,并推荐金丹科技、彤程新材和金发科技三家公司作为投资标的。 可降解塑料市场潜力巨大 全球塑料垃圾问题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出台限塑禁塑政策,这为可降解塑料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塑料消耗量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7亿吨。而传统塑料的降解周期长达数百甚至数千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开发和使用可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塑料成为必然趋势。 中国每年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农膜和外卖包装等,这些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巨大。假设可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塑料10%,即可新增90万吨以上的需求。报告预测,随着技术进步、规模化生产和成本下降,可降解塑料市场未来将实现十倍以上增长,达到千万吨级别。 主要内容 全球及中国限塑禁塑政策分析 报告详细回顾了全球和中国近年来出台的限塑禁塑政策,包括具体的时间、法规内容以及实施范围。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可降解塑料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驱动,加速了可降解塑料的替代进程。2020年中国发改委发布的《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了禁塑限塑的时间表,为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可降解塑料发展现状及主要品类分析 报告对可降解塑料的主要品类——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进行了深入分析。 聚乳酸(PLA)分析 PLA是一种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具有无毒、无刺激性、强度高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包装材料和生物医学领域。目前全球PLA年生产能力为24万吨,产量约为20万吨。然而,PLA生产主要依赖丙交酯,而丙交酯的供应受限,导致PLA成本和价格波动较大。丙交酯的进口替代是制约PLA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报告分析了国内外主要的PLA生产企业,并指出金丹科技在乳酸和PLA一体化产业链建设方面具有优势。 PBAT分析 PBAT是一种石油基可降解塑料,成本优势明显,技术成熟度高,更易于推广。报告指出,PBAT的成本远低于PLA,且价格相对稳定。结合其优良的成膜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PBAT未来有望成为最大的可降解塑料品类。报告分析了国内外PBAT的产能分布和投建情况,并指出彤程新材和金发科技在PBAT领域的布局值得关注。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报告推荐了金丹科技、彤程新材和金发科技三家公司作为投资标的,并对三家公司的业务模式、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 金丹科技投资建议 金丹科技是全球乳酸行业第二大企业,拥有完整的“乳酸-丙交酯-聚乳酸”一体化产业链,盈利能力稳中有升。公司募投项目将进一步扩大乳酸和PLA产能,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报告给予金丹科技“买入”评级。 彤程新材投资建议 彤程新材在酚醛树脂橡胶助剂主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电子材料和可降解材料领域,建设10万吨PBAT生产基地,未来成长空间大。报告维持对彤程新材的“买入”评级。 金发科技投资建议 金发科技是亚太地区改性塑料龙头企业,不断扩产化工新材料,在可降解塑料领域也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报告维持对金发科技的“买入”评级。 报告最后列出了投资风险提示,包括禁塑政策推广不及预期、在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原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竞争加剧以及宏观经济下滑等。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全球和中国限塑禁塑政策、可降解塑料市场发展现状以及主要企业竞争格局的深入分析,认为可降解塑料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将迎来快速发展。报告重点推荐金丹科技、彤程新材和金发科技三家公司,并对投资风险进行了提示。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谨慎决策。 报告中提供的财务数据和预测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0-06-1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