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655)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对杜邦开展反垄断调查,高端材料加速国产化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对杜邦开展反垄断调查,高端材料加速国产化

      化学制品
        事件简介   4月4日,因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杜邦的反垄断调查将成为行业的标志性事件,高端材料领域国产企业加速。近期的连续事件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标志性,4月2日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最低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对中国加征34%的关税;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同时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在关税和反制关税发布的背景下,杜邦的反垄断调查就更具有典型意义。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产品市场,具有庞大的需求空间,伴随中国改革开发,大批外资开始持续深耕中国市场,而近20年来,国内化工企业迅速崛起,已经能够形成大宗产品的充分自给,并能够有效供给精细化工领域的中低端产品,较多海外企业难以维持有效的产品竞争力,转而在高端领域设立更多的竞争壁垒,以维持竞争空间和利润空间。此次反垄断调查不仅仅标志,中国在化工高端材料的反制,更是国产高端化的阶段性成果验收,国内企业将在更为公平的环境下,推进高端材料的竞争。   杜邦在防护材料、光伏材料、膜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具有领先产品布局。杜邦成立于1802年,最初以火药军工发展起家,其后业务不断更迭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精细化工领域的龙头企业。不同于其他的化工巨头以大型化工基地和石化产业为基础,杜邦较早就进行了石化产业链的并购和剥离,形成了高端材料的有效升级。在杜邦陶氏的化工材料体系内,包括了高性能材料、特种化学板块以及农业科技板块,其后虽然很多业务进行了整合和拆分,但公司在防护面料、光伏材料、膜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积淀和优势。此次的反垄断调查给与了中国企业新的机遇,一方面已经能够形成技术突破的企业可以充分借助此次机遇开始加速进行市场突破和替代,打破了原有很多“独家”协议的限制,同时能够跟随下游的需求形成产品的更迭和优化,缩小产品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通过反垄断的调查,下游企业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的采购成本,降低搭售形成的额外支出,同时开放出更多的关联市场给与国内生产企业。   基于此前对于反垄断调查情况看,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针对其产品的定价,销售策略,以及专利限制等会进行一定的改变,以满足后续的布局要求。而杜邦虽然是全球化布局企业,但根据杜邦2024年财报,中国市场贡献杜邦全球营收的18%(约22.9亿美元),是其重要的市场布局,如果再叠加上下游的传导和产业链的布局,真实的市场影响会更大,杜邦很难就此舍弃中国市场。此次的反垄断调查,预计将给国内做高端突破类企业形成加速发展的契机。   投资建议   根据杜邦财报信息,杜邦目前的业务主要为电子与工业、水处理和防护业务,其中包含大量的半导体电子材料、特种材料、防护纤维、树脂与膜材料等,而国内企业也先后在做细分领域的突破和布局,建议关注国内企业能够形成国产替代的领先企业。   风险提示   原材料剧烈波动风险,政策变动风险,产品激烈竞争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06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美国签署对等关税,化工出口影响可控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美国签署对等关税,化工出口影响可控

      化学制品
        事件简介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美国对中国、欧盟、巴西、英国、印度、印尼、泰国、越南、柬埔寨实施34%、20%、10%、10%、26%、32%、36%、46%、49%对等关税。   投资逻辑   关税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预期,美国先期有多次关税征收,我国化工产品对美出口占比已经有明显缩减。在特朗普竞选期间就已经有多次对征收关税的表述,市场已经有了明显的预期,在前期进行了一定的出口准备。自2018年以来,美国先后四次针对中国出口美国产品进行关税征收,直接导致国内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受到较大影响,而落实到化工行业来看,2017年我国化工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出口至美国占我国整体出口量的12.18%,经过两年的关税政策影响,2020年,我国出口至美国的占比已经下降至11.58%,而截止到2023年,这一比例已经明显下行至8.29%,经过此前一轮的政策影响,化工产品出口受到美国的影响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韩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形成了较好的承接,虽然此轮征税的幅度和范围相对较大,但全球多个国家都有明显征税,美国本土很难形成足够的供给能力和基础,关税的执行时间和后续的税率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国内化工制造的系统性优势明显,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持续,间接供给或者市场替换将进一步缩小关税带来的影响。我国化工竞争优势已经不仅仅依靠政策、人口红利,产业链、市场容量、规模建设、执行效率、生产配套等已形成系统优势,不仅仅相较美国,即使相较于人工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都具有长时间持续的生产竞争力,从全球市场的竞争来看,中国在除美国外的市场仍然具有明显优势,且伴随着国内海外构建加工基地,国内的产品可以通过终端出海的方式进一步形成全球化供给,同时由于全球贸易日渐充分,市场替换亦可以将点对点关税的影响进一步缩小,最终带来上游化工行业带来了多层缓冲带。   对等关税下,轮胎对美出口虽然风险提升,但产品性价比优势削弱有限,全球化布局较好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结果来看,越南、柬埔寨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被加征关税较高,这些地区也正是中国轮胎企业第一轮出海的主要目的地,若关税按照原定计划执行那么在这些关税较高地区有产能布局的轮胎企业中短期预计还是会有所承压。从终端产品性价比角度来看,虽然本轮关税加征范围广且加征幅度大,但考虑到轮胎生产偏中游制造环节,前端橡胶等核心原料美国仍然需要通过进口实现供应,叠加当地劳动成本上升,在对等关税背景下美国本土产能的生产成本预计也将显著提升,因而国产轮胎的性价比优势削弱幅度应该有限。从长期成长维度来看,实现了多区域和多基地布局的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更强,例如森麒麟虽然对美出口占比高,但其摩洛哥基地关税优势较为明显,能一定程度上减弱泰国工厂的负面影响;双星集团控股的锦湖轮胎在美国当地有工厂,因而受到的关税冲击也较小。   投资建议   根据我们对化工材料的梳理来看,化工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占比已经相对较小,其中仅有草甘膦、维生素E、三氯蔗糖等产品的出口美国占产量比重稍高,但也低于3成,且在此前已经有了充分预期。总体来说,中短期内关税对化工产生的影响此前已经有了表现,长期看间接影响也会获得较大缓冲。   风险提示   产能供给过剩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能源价格剧烈波动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06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新疆沈宏集团破产重整,铬盐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新疆沈宏集团破产重整,铬盐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化学制品
        事件:   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于2月28日发布《新疆沈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并重整案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经新疆沈宏集团申请破产清算转为破产重整,法院于2025年1月2日裁定对新疆沈宏集团进行重整。经管理人申请,法院于2025年2月21日作出(2024)新04破1号之一,裁定受理对新疆沈宏集团、吐鲁番中宏贸易有限公司、吐鲁番瑞德化轻有限公司、吐鲁番沈宏金属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吐鲁番沈宏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吐鲁番沈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及吐鲁番沈宏建筑安装有限公司进行实质合并破产重整。新疆沈宏集团经营范围包括铬盐产品的生产、销售。   点评:   铬盐下游应用广泛,鞣革需求占比接近4成。根据振华股份公司公告,铬盐是重要的无机盐之一,广泛应用于冶金、制革、颜料、染料、香料、金属表面处理、木材防腐、军工等工业中,被业内誉为“工业维生素”。重铬酸钠是最基础、最重要的铬盐产品,由铬铁矿、纯碱及硫酸初步反应加工生成。以重铬酸钠为母原料,经深加工后,可以生产出铬酸酐、氧化铬绿、金属铬等铬类产品。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全球铬盐下游需求构成情况大致为:鞣革(37%),电镀及塑料酸洗(20%),颜料、染料(10%)、其他(33%)。相较于全球,国内铬盐下游需求结构略有不同,表面处理领域(电镀)需求量较大,其次是颜料、鞣革及其它领域,电镀技术的表面处理主要可以分为镀锌、镀铜、镀镍、镀铬等,镀铬需求约占20%,同时采用镀锌、镀铜时也需要用铬盐进行钝化处理。   新增产能受严格管控,伴随落后产能提出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根据振华股份公司公告,目前全球铬盐生产能力约为110万吨,国内铬盐行业年产量在40万吨左右,约占全球产量的40%,我国铬盐产能在全球产能中占比较高,是最大的单一生产国。从海外市场来看,铬盐行业竞争整合态势进一步凸显,逐步形成了某一区域仅存一家主导性铬盐企业的市场格局,如美国海明斯雄踞北美市场;土耳其金山集团立足中东,在全球各地拥有分支机构;印度威世奴辐射南亚地区;德国朗盛本部生产的铬盐颜料系产品仍在全球市场居于垄断地位。由于具有一定的排放治理难度,近年来国内铬盐行业新增产能受到严格管控,2012年以来国家各部委先后出台多项文件对生产线的审批、出口量的控制、无钙焙烧推广、行业清洁化转型等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指示,全面淘汰有钙焙烧落后生产工艺,减少铬渣污染。由于生产工艺的变化,行业转型期只有少数铬盐生产企业掌握了无钙焙烧工艺的核心技术内容,具备实施大型化、规模化生产的实力,铬盐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提升明显,已逐渐向清洁化、集约化、规模化的产能布局发展。截至2022年末,国内的铬盐生产企业仅存8家,其中年产能在5万吨以上仅2家,分别是振华股份和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伴随新疆沈宏集团的破产重整,行业格局或将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行业头部企业而言将具备更大的议价权。   投资建议:   基于新疆沈宏集团破产重整或将进一步提升铬盐行业集中度和龙头企业话语权,建议关注行业内具备较大铬盐产能规模的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新增产能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01
    • 浆源优势逐步兑现,经营业绩实现高增长

      浆源优势逐步兑现,经营业绩实现高增长

      个股研报
        天坛生物(600161)   2025年3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60.32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归母净利润15.49亿元,同比增长+4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19亿元,同比增长+38%。分季度看,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9.59亿元,同比增长+6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124%;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111%。   经营分析   浆源优势逐步释放,经营业绩实现高增长。公司进一步巩固血液制品行业领先地位,经营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分产品看,公司人血白蛋白实现收入25.10亿元,同比增长11.70%,毛利率为51.20%,同比增加2.50个百分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实现收入27.58亿元,同比增长18.90%,毛利率为56.95%,同比增加6.58个百分点;其他血液制品实现收入7.45亿元,同比增长25.10%,毛利率为57.94%,同比减少1.84个百分点。   浆源拓展稳步推进,采浆规模保持领先。公司单采血浆站数量及采浆规模持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公司下属单采血浆站分布于全国16个省/自治区,单采血浆站总数达107家,其中在营单采血浆站数量达85家。2024年公司下属85家营业单采血浆站实现血浆采集2781吨,同比增长15.15%,保持国内行业占比约20%。公司持续通过加大血源发展和稳定工作力度以及绩效考核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提升采浆量,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基础性、建设性投入,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减持创新驱动,加速研发进展。公司始终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研发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成都蓉生人纤维蛋白原获得《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国内首家递交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受理;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于2025年1月递交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受理。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费用端优化等因素,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8.49亿元(+19%)、21.48亿元(+16%)、24.47亿元(+14%)。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4、1.09、1.24元,对应PE分别为22、19、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浆站拓展不及预期;单采血浆站监管风险;新开浆站带来资本开支增加;采浆成本上升的风险;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31
    • 新分子研发结硕果,海外授权持续兑现

      新分子研发结硕果,海外授权持续兑现

      个股研报
        恒瑞医药(600276)   2025年3月30日公司披露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279.8亿元,同比增长22.63%;实现归母净利润63.4亿元,同比增长47.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同比增长49.18%。   经营分析   创新药收入快速增长,海外授权同步取得进展:2024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到138.92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同比+30.6%。公司已在中国获批上市17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类创新药)、4款其他创新药(2类新药)。创新药出海取得成效,公司收到MerckHealthcare1.6亿欧元对外许可首付款以及KaileraTherapeutics1.0亿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等许可合作对价,并确认为收入。此外公司将自主研发的DLL3ADC创新药SHR-4849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IDEAYA Biosciences公司。   布局新平台、新分子:公司不断完善已建立成熟的PROTAC、肽类、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多特异性抗体、ADC及放射性配体疗法等技术平台,初步建成新分子模式平台,并不断开拓AI药物研发等平台。报告期公司26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药物类型包括小分子化药、抗体、ADC;ADC平台已有10余个新型、具有差异化的ADC分子成功获批临床,SHR-A1811(HER2ADC)目前已有8项适应症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报告期内,3个ADC产品获得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FTD)。集采品种逐步出清,首仿品种贡献增量:纳入第九批国家集采的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纳入地方集采的吸入用七氟烷和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等品种报告期内销售额同比共减少8.44亿元;但布比卡因脂质体、昂丹司琼口溶膜等首仿产品纳入医保后取得了较快的收入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暂不考虑公司筹划发行H股上市对报表的影响,我们看好公司研发兑现和创新出海前景,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收分别为308.45/348.67/397.48亿元,同比增长10.22%/13.04%/14.00%。归母净利润69.46/77.05/89.32亿元,同比增长9.63%/10.92%/15.9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临床不及预期风险;海外授权兑现不及预期风险;国内控费力度超预期风险;汇兑损益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31
    • 基础化工研究框架(2025年升级版)

      基础化工研究框架(2025年升级版)

      化学制品
        我们研究框架的不同之处:希望能够打通研究和投资,进行全流程的框架培训   本次培训想要回答的问题   1、研究:怎么前瞻性地找到方向、怎么下沉到细分品种、怎么研究公司、怎么落地到跟踪体系   2、研究:怎么研究人   3、投资:怎么评估中框价值,怎么判断预期的反应程度,怎么判断盈利拐点节奏及幅度、怎么决定买卖   2024年框架与2023年框架不同之处:颗粒度更细落地性更强,中长期研究思路补充,最新案例和思考补充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6页
      2025-03-31
    • 血液瘤及自免研发加速,ADC平台蓄势待发

      血液瘤及自免研发加速,ADC平台蓄势待发

      个股研报
        诺诚健华(688428)   业绩简评   2025年3月27日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0.09亿元,同比增长36.7%;归母净亏损4.41亿元,同比减亏30.2%;扣非归母净亏损4.40亿元,同比减亏29.7%。   经营分析   血液瘤领先地位稳固,多项里程碑有望年内达成。(1)得益于国内独占适应症复发难治的边缘区淋巴瘤(r/r MZL)的快速放量,奥布替尼于2024年销售同比增长49.1%,此前该适应症以不变价格被纳入医保,同时还被纳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4》、成为治疗r/r MCL一级推荐方案。我们预计2025年该适应症将依旧能保持较高增长。(2)奥布替尼1L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已于2024年8月递交上市申请、预计将于2025年获批上市,新增适应症将为该药销售持续增长注入动力。(3)坦昔妥单抗(CD19单抗)有望2025年上半年获批上市,在中国,该药联合来那度胺治疗不适合作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r/r弥漫大B型淋巴瘤(DLBCL)的适应症已被纳入CSCO指南、成为二级推荐方案。(4)早研血液瘤产品将陆续进入冲刺阶段。据公司公告显示,ICP-248(BCL-2)联合奥布替尼1L治疗r/r MCL将于2025年3月实现首患入组(FPI),此外该药当月将向国家药监局递交单药开展治疗BTKi经治的r/r套细胞淋巴瘤(MCL)的Ⅱ期单臂注册临床申请。另外新药ICP-490(E3连接酶小分子)也预计将在2025年3月实现FPI。   自免研发加速,实体瘤ADC平台蓄势待发。(1)奥布替尼分别于2024年9月和2025年2月与美国FDA就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PPMS)和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SPMS)开展Ⅲ期临床达成一致,分别有望在2025年中及年内实现以上适应症FPI。另外该药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递交NDA。(2)自免新药ICP-332正在有序推进AD的Ⅲ期以及白癜风的Ⅱ/Ⅲ期临床,ICP-488治疗银屑病的Ⅲ期临床也有望在2025年3月实现FPI。(3)公司自建ADC技术平台差异化程度高,首款ADC产品ICP-B794(B7-H3ADC)有望于2025年上半年递交IND。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奥布替尼快速放量、和未来几年陆续将有更多新药上市,我们预计2025/26/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4/19.19/25.90亿元,归母净亏损4.34/2.21/0.3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风险、临床时间及资金成本超预期风险、BD不及预期风险、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31
    • 药消双轮乘风起,阿胶砥柱立潮头

      药消双轮乘风起,阿胶砥柱立潮头

      个股研报
        东阿阿胶(000423)   投资逻辑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阿胶块基本盘持续巩固。作为阿胶行业绝对龙头,公司凭借强品牌壁垒与精细化库存管理实现业绩韧性增长。根据公司公告,2024年公司阿胶块实现双位数增长。在消费环境偏弱的情况下,逆周期验证品牌统治力。库存改善后,21年以来公司归母净利润自低点起恢复趋势良好,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约15.6亿元,同比+35.3%。重视库存管理,叠加终端强控价能力,阿胶块有望延续稳定现金流贡献。   复方阿胶浆:快速增长的气血双补独家产品,院内外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公司战略聚焦复方阿胶浆大品种培育,23年启动资源倾斜后成效显著:①零售端:中康数据显示,全国零售终端23年销售额约为20.2亿元(同比+41.3%),24年提升至23.2亿元(同比+14.8%)。②区域结构:参考公司整体营收占比,华东约占50%左右,其他区域仍有拓展空间,便携剂型+明确功效定位+重视市场推广,支撑其扩面发展。③院端开发:当前复方阿胶浆院内收入占比约10%,若新适应症拓展(如癌因性疲乏)顺利,有望打开增量空间。   年轻化与品类创新双突破,构建多元增长引擎。①阿胶糕:24年收入同比+10%以上,主打轻滋补即时消费场景;②阿胶粉:24年收入同比+75%以上,速溶剂型契合都市快节奏养生需求;③男士滋补:23年推出“皇家围场1619”品牌,有望通过药理研究+场景营销切入蓝海市场。   财务健康度突出,分红政策友好。公司现金流充裕且资本结构优异,支撑可持续分红政策:①分红力度:21-24年股利支付率均超96%,24年股息率升至3.85%;②现金储备:截至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超8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1.1%,有息负债率仅为1.4%。公司24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充裕在手资金为持续优异的股东回报提供基础。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公司具备阿胶强品牌力护城河,辅以持续的市场投入,业绩有望实现稳健增长。同时,公司现金流健康,分红政策友好。预计公司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96亿元、79.97亿元、92.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16%、15%;归母净利润为18.4亿元、21.6亿元、2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18%、16%,对应EPS分别为2.86元、3.36元、3.90元。我们给予公司25年24xPE,目标价68.57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单一品类产品占比较大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政策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5-03-31
    • 血制品业务实现稳健增长,疫苗业务业绩筑底

      血制品业务实现稳健增长,疫苗业务业绩筑底

      个股研报
        华兰生物(002007)   业绩简评   2025年3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43.79亿元,同比-18%;实现归母净利润10.88亿元,同比-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81亿元,同比-23%。单季度看,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收入8.89亿元,同比-38%;实现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55%。   经营分析   血制品业务实现稳健增长,新浆站建设加速推进。公司立足血液制品业务,不断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2024年公司血液制品板块实现收入32.46亿元,同比增长10.91%。分产品来看,人血白蛋白实现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16.27%;静注丙球实现收入9.29亿元,同比增长9.94%;其他血液制品实现收入10.88亿元,同比增长6.19%。报告期内,公司邓州浆站、襄城浆站、杞县浆站、巫山浆站建成、取得采浆许可证并开始采浆,丰都浆站正按计划开展浆站的建设工作。公司多措并举、积极推进血浆采集工作,促进采浆量持续提升,公司采浆量创历史新高,2024年公司采浆量共计1,586.37吨,较上年增长18.18%   价格体系调整落地,流感疫苗业绩筑底。根据公司公告,经公司控股子公司疫苗公司认真研究论证,决定自2024年6月5日起对四价流感疫苗产品价格进行下调。受产品降价影响,公司2024年流感疫苗实现收入10.73亿元,同比降低55%。从长远来看,价格降低有利于刺激流感疫苗市场需求的增长,进一步提升流感疫苗接种率,扩大市场规模,带来以价换量的市场机遇。未来公司将通过加强内部费用控制,努力提升销量等手段消化降价带来的压力。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稳步推进研发工作。公司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5%、10%)已完成Ⅲ期临床研究,处于药品审批阶段;人凝血因子Ⅸ(FⅨ)正在开展Ⅲ临床研究;Exendin-4-FC融合蛋白项目正在开展Ⅱ期临床研究。基因公司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已被受理;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地舒单抗处于III期临床阶段,未来公司管线有望不断丰富。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基于行业客观变化,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5(+15%)、14.1(+13%)、15.90亿元(+13%)。2025-2027年公司对应EPS分别为0.68、0.77、0.87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3、21、18倍,下调至“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降价和控费风险;流感疫苗销售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31
    • 全年业绩表现稳健,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

      全年业绩表现稳健,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

      个股研报
        心脉医疗(688016)   业绩简述   2025年3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收入12.06亿元,同比+2%;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2%;扣非归母净利润3.96亿元,同比-14%。   单季度来看,2024Q4公司实现收入2.37亿元,同比-21%;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6亿元。   经营分析   全年展现稳健经营态势,国际业务拓展加速。按照业务来看,公司主动脉支架类产品实现收入9.04亿元,同比-3.8%,主要系2024年下半年国家医保局对主动脉支架产品进行价格治理。外周及其他产品实现收入2.98亿元,同比+20.6%。分区域来看,公司海外区域实现销售收入1.64亿元,同比+99.4%。海外新增获得产品注册证20余张,累计获得海外注册证90余张,国际业务拓展至欧洲、拉美、亚洲40个国家和地区。   研发项目顺利推进,坚持技术创新发展路径。2024年全年及2025年至今,公司共有12款新产品在国内外获批上市(包括3款代理产品),在研产品研发进程有序推进,主动脉、外周血管及肿瘤疾病一体化解决方案更趋全面完善。目前,公司在全球共有30款已上市产品,5款获CE认证,已上市及在研产品中有9款获批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员工持股计划设置高增长目标,彰显公司发展信心。2024年12月公司公布新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将2025年~2027年作为业绩考核年度,分别要求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6亿元、2025-2026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3.2亿元、2025-2027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21.84亿元,利润逐年同比增速目标在20%,高增长目标彰显了公司对未来经营的信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6、7.95、9.66亿元,同比+21%、+31%、+22%,现价对应PE为19、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及产品价格风险;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海外贸易摩擦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