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046)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市场波动较大,关注具有成长性的估值安全标的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市场波动较大,关注具有成长性的估值安全标的

      化工行业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本周化工板块下跌 1.36%,沪深 300 上涨 2.29%,化工板块跑输沪深 300。本周周期板块调整较为明显,部分产品价格高位风险提升,带动市场情绪波动较大。   投资组合推荐   东材科技、金能科技、新亚强   本周大事件   1、 万华联合上海交大研发“高效绿色不对称催化制备 L-薄荷醇技术”通过石化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   万华化学集团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产学研合作,攻克了以柠檬醛为核心原料的 L-薄荷醇生产成套工艺技术,建成投产了 1000 吨/年的工业化示范装置,成为世界上第四家掌握薄荷醇生产核心技术的企业。 此前公司公式了柠檬醛及其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公司已经通过了小石、中试、工业化实验验证,公司已经具有柠檬醛的声场工艺,此次结合薄荷醇技术的鉴定,公司在精细化工平领域的技术研发获得持续推进,有利于公司在香料、营养化学品等领域的进一步延伸,同时扩展公司现有叔丁醇的下游产业链条。   2、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刘德春主持召开部分节能形势严峻地区谈话提醒视频会议。   会议要求相关地区高度警醒一季度严峻的节能形势,切实采取得力措施。要大力推进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改造,深挖节能潜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一季度内蒙出台相关能耗双控政策后,其他地区尚未出台明确政策,带动部分产品的执行情况较差,能耗管控并未形成有效的市场影响,而此次会议再次明确,碳中和前期的能耗双控的监管是持续的,碳中和涉及到的产能过剩,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仍建议持续关注。   投资建议   不确定市场下,市场博弈成分上升,建议降低仓位等待时机。具体来说,不确定来自几个方面,一是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方向确定但时间节奏不确定,二是是否会发生滞涨不确定,三是需求恢复的节奏以及程度存在不确定,四是主要品种的价格趋势存在不确定;再者,当前万得全 A 估值位于历史中位数之上,整体来看,性比价不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资金跷跷板效应以及成长股股价的折返跑。投资方面,我们建议关注两个方向,一是优质个股超跌带来的长期布局机会,另外一个机会是业绩迎来边际拐点+估值合理的成长股。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国内外需求,原油价格剧烈波动,贸易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1-05-17
    • 医疗服务行业研究:医美黄金时期,美丽经济亟待腾飞

      医疗服务行业研究:医美黄金时期,美丽经济亟待腾飞

      医疗行业
        行业观点   国内医美进入黄金时期,国产企业发展机遇到来: 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大众对医美接受程度提高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医美市场蓬勃发展, 2020 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到 1975 亿元,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3115 亿元(cagr15.2%)。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19 年中国的医美渗透率仅 3.6%,远低于日本的 11%,美国的 16.5%,韩国的20%的水平,行业发展即将迎来黄金时期。在此环境下,国内医美公司产品线日益丰富,品质逐步提高,国产替代趋势不可阻挡。   非手术类医美项目由于恢复时间快、价格风险低,近年越发受到消费者欢迎: 2015-2019 年非手术类项目 CAGR 为 24.6%,高于手术类项目;中国市场与其他东亚文明圈国家和地区类似,对皮肤项目更为青睐,叠加能操作复杂手术的医师资源短缺等限制条件,中国非手术类项目市场规模、疗程量占比均高于全球水平;非手术类项目主要有注射型产品和光电类非侵入医美项目等,注射类医美占据非手术类医美 5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肉毒毒素和玻尿酸为前两大注射类品种。   医美药械公司蓬勃发展,细分龙头独占先机:国内市场上游医美材料企业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目前行业上游的药品器械具有较长的研发周期和认证周期,监管要求较高;同时光电类医美设备对产品精密度要求较高,因此上游产品端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其中,爱美客深耕玻尿酸系列产品,华熙生物在玻尿酸原料生产领域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华东医药布局玻尿酸、医美设备等多个领域,四环医药在肉毒素产品获得代理权等,均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医美下游公司有望实现大型品牌连锁, 终端有望迎来集中度提升。 我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中民营机构占据较大份额。其中民营机构按照规模大小又可以分为大型连锁医院、中小型民营整形医院以及小型民营诊所三类,目前主要以小型民营诊所为主,占据市场 71%的份额,民营中小型医院和大型连锁医院则分别占比 15%和 6%。国内大型的连锁医美机构近年来已经有一定发展,出现了如美莱整形、艺星整形、华韩整形,朗姿股份等有代表性的头部企业。随着医美行业整体市场规模的扩大和行业监管的加强,非合规机构的生存空间未来可能会被进一部压缩,正规机构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提高,推动整个行业格局发生变化。   投资建议:   未来数年将是医美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看好医美行业的整体扩容和渗透率提升趋势。从产品端看,随着国内企业竞争力增强,国产替代加速,未来国内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医美市场的快速成长,我们看好创新能力较强的头部产品企业。从服务端看,随着市场监管逐步完善,规范程度不断提高,大型连锁企业在成本费用控制和品牌获客方面都有突出优势,我们看好这些企业不断提高市场份额。   重点公司:爱美客、华熙生物、华东医药,朗姿股份,奥园美谷等。   风险提示   研发管线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医疗美容整形意外事故的风险;医美服务机构跨区域扩张风险;收购整合不及预期;估值中枢下移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1-05-12
    • 基础化工行业:公募基金连续四个季度加仓化工行业,加大景气度向上细分行业龙头布局

      基础化工行业:公募基金连续四个季度加仓化工行业,加大景气度向上细分行业龙头布局

      化工行业
        2021Q1公募基金配置化工行业水平达2017年以来最高点,万华化学、龙蟒佰利、桐昆股份、荣盛石化以及赛轮轮胎为重点加仓对象。2021Q1公募基金连续第四个季度加仓化工行业,公募基金重仓化工行业比例环比小幅提升0.8%至5.4%。从重仓市值看,加仓前五大标的是万华化学、龙蟒佰利、桐昆股份、荣盛石化、赛轮轮胎;减仓前五大标的是新宙邦、华鲁恒升、天赐材料、中国巨石、恩捷股份。从基金持有数量看,公募基金持仓数量前五分别为万华化学、华鲁恒升、荣盛石化、天赐材料、赛轮轮胎,基金持有数量环比增加前五为万华化学、赛轮轮胎、东方盛虹、青松股份、鲁西化工。   新晋重仓与退出重仓市值来看,共39个标的在2020Q4未重仓而在2021Q1新晋重仓,2021Q1持仓市值排名前十分别为中核钛白、联泓新科、中盐化工、中伟股份、亚钾国际、利尔化学、东材科技、东华能源、远兴能源、海利尔。共13个标的2020Q4重仓而在2021Q1未重仓,2020Q4退出前的持仓市值排名前十标的分别为斯迪克、嘉化能源、昊华科技、保利联合、回天新材、风神股份、渝三峡A、航锦科技、卓越新能、贵州轮胎。   化工细分子板块重仓市值来看,2021Q1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前五为其他化学制品、涤纶、聚氨酯、氮肥以及无机盐;加仓前五子板块为涤纶、聚氨酯、轮胎、其他化学原料、涂料油漆油墨制造;减仓前五子板块为玻纤、其他纤维、民爆用品、日用化学产品、氮肥。此外,公募基金重仓氯碱板块从市值0.18亿元上升至3.55亿元,氯碱板块一季度公募基金关注度大幅提升。   公募基金对龙头抱团有所松动,加大对具备安全边际、景气度向上细分行业龙头布局。前十大重仓股总市值占公募基金重仓化工行业比例由2020Q4的68.86%下降到20201Q1的58.17%,表明在化工龙头相对高仓位情况下,在2021Q1公募基金对龙头抱团有所松动,加大对具备安全边际、景气度向上的细分行业龙头布局。其中,公募基金重仓化工龙头占重仓A股市值比变化为万华化学(0.69%升至0.81%)、华鲁恒升(0.33%降至0.26%)、扬农化工(0.08%降至0.06%);玲珑轮胎(0.07%升至0.10%);龙蟒佰利(0.04%升至0.19%);国瓷材料(0.28%降至0.25%)。   投资建议   不确定市场下,市场博弈成分上升,建议降低仓位等待时机。具体来说,不确定来自几个方面,一是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方向确定但时间节奏不确定,二是是否会发生滞涨不确定,三是需求恢复的节奏以及程度存在不确定,四是主要品种的价格趋势存在不确定;再者,当前万得全A估值位于历史中位数之上,整体来看,性比价不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资金跷跷板效应以及成长股股价的折返跑。投资方面,我们建议关注两个方向,一是优质个股超跌带来的长期布局机会,比如华鲁恒升、金禾实业、龙蟒佰利,另外一个机会是业绩迎来边际拐点+估值合理的成长股,比如东材科技、金能科技。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贸易政策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1-05-11
    • 与BioNTech设立合资公司,mRNA疫苗布局再进一步

      与BioNTech设立合资公司,mRNA疫苗布局再进一步

      个股研报
        复星医药(600196)   事件   2021年5月9日,复星医药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已与BioNTech公司签约,双方拟设立合资公司,以实现mRNA新冠疫苗的本地化生产及商业化。   点评   继前瞻引入辉瑞/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后,又与BioNTech设合资公司,复星医药在mRNA领域布局更进一步,优势显著。   公司此前与辉瑞BioNTech疫苗合作引入的新冠疫苗,已在全球71国家与地区获批使用。而全球疫情因疫苗接种率低以及变种传播等原因,近期部分国家与地区快速反弹,印度已达日新增确诊人数近40万人的历史新高。公司若在近期成功引入辉瑞BioNTech疫苗在中国内地上市销售,或带来较大利润空间。   公司此次公告内容核心7点:(1)复星医药产业拟以现金/厂房/生产设施等、BioNTech以相关生产技术和专利技术许可等,各出资不超过1亿美元,各占50%注册资本。(2)复星医药产业拟向合资公司提供不超过1.5亿欧元的股东贷款。(3)合资公司设立于中国上海,期限15年。(4)规划年产能10亿剂mRNA新冠疫苗。(5)合资公司的产品销售,将由复星医药产业之关联公司为CSO(不含港澳台),并支付后者相应费用。(6)合资公司实现本地化生产和商业化之前,仍按原协议,即复星医药获得60-65%的毛利提成。(7)截至本公告日,复星医药产业获BioNTech许可的候选mRNA新冠疫苗之一BNT162b2于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尚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能否获得上市批准、获得上市批准的时间等,存在不确定性。   我们认为,此次mRNA领域的抢先布局,是公司国际化专业决策力的佐证,为公司在此类前沿技术中抢得先机。但是,mRNA疫苗的生产中,材料与过程都相对复杂;公司年底或明年建成投产的概率较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2/23年营收360.92/421.53/493.9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4.46/53.9/64.45亿元,EPS1.74/2.10/2.52元。;目前股价对应21/22/23年32/26/22x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mRNA疫苗投建进程不达预期的风险。   国家集采等政策影响带来药品总体盈利减少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5-10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不确定市场下建议降低仓位等待时机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不确定市场下建议降低仓位等待时机

      化工行业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本周化工板块上涨1.44%,沪深300下跌1.29%,化工板块跑赢沪深300。   本周周期板块强势崛起,化工板块中顺周期标的表现强势。   投资组合推荐   东材科技、金能科技、新亚强   本周大事件   1、万华宁波MDI将扩产至180万吨,再次强化成本和规模优势   4月27日,万华化学在官网上公示了宁波基地的扩产计划,相比于规划的30万吨产能扩充,公司此次分别针对宁波一期、二期项目技改分别扩充产能20万吨和40万吨,是原计划扩充产能的两倍,项目合计投资41.6亿元,项目将同时配套新增改性MDI产能28万吨、5万吨HDI单体产能、24万吨甲醛产能以及36万吨氯化氢氧化产能等,包括配套及延伸产品在内,公司技改项目单吨MDI投资额约为6936元,在大幅扩充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公司的生产成本优势。伴随公司烟台、宁波技改的相继落成,公司在低成本大幅扩充产能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带动成本的进一步下行,不断强化行业的龙头优势。   2、公募基金一季报梳理   2021Q1公募基金对龙头抱团有所松动,加大对具备安全边际、景气度向上的细分行业龙头布局。   投资建议   不确定市场下,市场博弈成分上升,建议降低仓位等待时机。具体来说,不确定来自几个方面,一是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方向确定但时间节奏不确定,二是是否会发生滞涨不确定,三是需求恢复的节奏以及程度存在不确定,四是主要品种的价格趋势存在不确定;再者,当前万得全A估值位于历史中位数之上,整体来看,性比价不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资金跷跷板效应以及成长股股价的折返跑。投资方面,我们建议关注两个方向,一是优质个股超跌带来的长期布局机会,另外一个机会是业绩迎来边际拐点+估值合理的成长股。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国内外需求,原油价格剧烈波动,贸易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1-05-10
    • 医疗行业研究:强势表现源自超预期:医疗板块年报季报盘点

      医疗行业研究:强势表现源自超预期:医疗板块年报季报盘点

      医疗行业
        投资建议   在前期报告《医疗板块2021年度策略:把握三大主线》中,我们认为2021年医疗板块投资仍然聚焦于三大主线:疫情应对需求、消费医疗和院内诊疗,每条主线均有值得把握的重点投资机会。从2021Q1医疗板块表现看,我们的前期观点和策略得到了印证。   在本报告中,我们对医疗行业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以及相关企业的基本面变化情况进行了盘点和分析。在2021年年初估值调整以后,近期医疗板块出现了强势反弹,我们认为板块股价的强势表现的基础,是医疗板块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的在业绩和业务发展上的超预期表现,这种超预期是整体性、板块性的。   考虑医疗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和年报一季报超预期表现,我们继续看好医疗板块的投资前景,重点提示院内诊疗恢复、消费医疗、疫苗行业、抗疫需求和医疗基建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院内诊疗板块部分优质标的由于前期受到疫情冲击,当前处于有性价比的估值水平,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双重恢复;行业长期成长可观,在出口突破和国内进口替代方面均有重大前景。重点看好医疗设备龙头、化学发光诊断、以及高壁垒强创新的特色高值耗材细分领域;   消费医疗板块成长能力突出,是医疗行业热点领域;我们预计连锁医疗服务、医美、消费医疗器械、生长激素等领域在2021年度均有突出业绩确定性,竞争格局良好,大消费成长逻辑突出,值得重点把握;   新冠疫苗板块进入品种上市兑现期,未来业绩确定性不断增强;重要常规疫苗品种2020和2021Q1批签发量和销售量双双保持增长,研发持续进展,2021相关企业有望迎来“新冠疫苗+常规疫苗重磅品种”业绩共振。   尽管目前全球已经开始了广泛的新冠疫苗接种程序,但考虑到新冠抗疫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以及各个地区经济和医疗水平的差异,我们估计与新冠疫情的斗争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抗疫需求相关企业的业绩弹性和持续性有望超出预期。同时,如果相关企业将新冠业绩弹性中获得的巨大体量利润合理投资于主业和业务外延发展,有望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长期综合竞争力,将短期弹性转换为长期领先优势。在目睹了疫情造成的巨大伤害和冲击之后,各国政府均意识到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危机应对能力的必要性,全球掀起了新一轮医疗新基建浪潮,这一建设进程具备相当的持续性,长期效应值得关注。   重点公司   迈瑞医疗、智飞生物、长春高新、爱尔眼科、爱美客等。   风险提示   行业估值中枢下移风险;院内诊疗恢复不及预期;医保降价控费风险;行业竞争加剧,格局恶化风险;新品研发上市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和产品质量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1-05-07
    • 小分子CDMO高成长,多肽特色业务逐渐发力

      小分子CDMO高成长,多肽特色业务逐渐发力

      个股研报
        诺泰生物(688076)   投资逻辑   中国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市场空间巨大,近年来加速成长:受益于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海外CXO需求持续旺盛并且小幅加速,特别是在CDMO领域;随着中国医药研发创新浪潮的推进,本土医药创新外包服务需求快速扩张,国金医药大数据中心统计2016-2020年上市公司小分子CDMO板块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2%/13%/22%/35%/39%,连续三年增速实现大幅提升。未来5年我们预计国内CDMO板块将逐渐迎来临床中后期开发和落地兑现的第一波需求高潮,市场空间巨大,需求旺盛,并且加速成长。   诺泰生物具聚焦小分子及多肽化学合成,定制研发生产(CDMO)主营业务空间大、高成长:公司专注于小分子及多肽化学合成,定制研发生产业务能力突出,高效、低成本开发出了多个化学小分子,多肽领域突破了长链多肽药物规模化大生产的技术瓶颈,建立了固液相合成的多肽规模化生产平台,获得了国内外优质客户的广泛认可,业务不断高成长。硕腾、吉列德、前沿生物的多个CMO项目进入快速放量期,我们预计CDMO板块2021-2023年同比增速分别为46%/42%/41%。   自主研发产品逐渐开花结果:公司结合自身技术与研发优势,围绕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领域,以多肽类药物为主、小分子化药为辅,自主进行高技术壁垒、良好市场前景的仿制药药品(原料药和制剂)自主研发产品的布局与开发,22-23年随着磷酸奥司他韦、利拉鲁肽产品等大品种的获批放量将实现加速成长。我们21-23年同比增速分别为31%/70%/40%。   IPO的发行规模和募集资金投向:拟发行不超过533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公司①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②多肽原料药技改项目③多肽药物及高端制剂研发中心项目④多肽药物研发中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1-2023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2.52/3.5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47%/39%。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40%折价,给予对应2021年44.51-59.34倍市盈率,对应公司整体估值76.09-101.45亿元,目标价格区间为35.74-47.65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失败风险、海外疫情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监管风险、IP保护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安全生产与环保风险、国际贸易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1-05-05
    • 一季度业绩高增长,成长确定性强

      一季度业绩高增长,成长确定性强

      个股研报
        利安隆(300596)   事件   4月28日,公司发布2021年1季报,2021年1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1亿元,同比增长45.9%,实现归母净利润9000万元,同比增长42.8%。   经营分析   行业景气度向上,产能利用率逐步爬坡。从需求方面来看,伴随着全球需求的恢复,抗老化剂行业景气度持续走高,下游客户需求增加,公司订单充足,产品供不应求。从销售渠道来看,公司的销售团队不断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在保证老客户业务相对稳定的同时大力拓展了新客户业务。从产能利用率来看,公司产能稳步爬坡。从研发端来看,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创新研发人才的不断引进,技术研发实力不断提升。在建项目方面,公司珠海6万吨项目预计2021年四季度建成投产;凯亚新增3200吨光稳定剂产能预计2021年二季度开工建设,伴随着抗老化剂产能的进一步扩张,公司在抗老化剂领域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外延并购进入润滑油添加剂领域。外延扩张方面,公司拟并购锦州康泰进入润滑油添加剂领域,根据上海润滑油行业协会预测,全球润滑油添加剂市场规模目前800亿人民币左右,海外前四大润滑油添加剂企业垄断了全球85%的市场份额,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进口替代空间巨大。目前锦州康泰年产5万吨润滑油添加剂建设项目成功奠基开工,达产后将带来收入和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亿元、5.3亿元和6.3亿元;EPS分别为1.97元、2.59元、3.08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20X/15.3X/12.9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跌;需求不及预期。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4-30
    • 生产经营回归正常,医药业务有望逐步提升

      生产经营回归正常,医药业务有望逐步提升

      个股研报
        雅本化学(300261)   业绩   4月28日,公司发布年报及1季报,2020年实现营收20.03亿元,同比增长20.36%,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97.22%,1季度实现营收5.30亿元,同比增长12.80%,归母净利润5097万元,同比下降10.07%。   分析   公司经营稳步推进,盈利情况逐步回归。2020年4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849万元,环比三季度提升21%,2021年1季度,归母净利润5097万元,环比提升32%。1季度海外疫情仍有反复的状态下,公司的生产经营仍保持回升,盐城基地部分复产,如东基地稳步开工,公司的整体盈利持续提升,回归稳步发展阶段。   多基地布局效果逐步显现,医药业务有望逐步提升。2020年以来,公司持续通过技改现有基地的生产能力,提升如东基地的生产效率,盐城基地8月部分产线复产后,开工逐步提升,开始稳定贡献业绩,同时借助湖北襄阳、辽宁阜新的外协基地,公司加速进行产品放量,解决短期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借助内地的优势,快速助力公司进行产品生产。而公司仍在持续推进如东基地布局,未来伴随如东基地的产品滚动投入,有望带动医药业务缓步提升,形成农药、医药双轮驱动发展格局。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酶制剂业务有望逐步放量提升。2020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同下游长期合作客户不断进行新品开发,延伸产品种类,扩充合作基础,另一方面公司在公司优势的酶制剂领域加大力度扩充品类和规模。截止2020年公司自有酶库扩充200余个,酶库项目数量已超过1000个,完成酶进化改造项目5个。借助如东基地的建设,公司有望在现有50吨产能的基础上,扩充酶制剂产品种类和规模至1117.3吨,从而逐步强化公司酶制剂业务,形成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   公司布局高端定制中间体业务,在农药、医药领域双向发力,借助多基地的布局和产品种类的扩充实现业务的双轮驱动,2020年下半年,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逐步恢复正常,多基地布局优势逐步显现,下调公司2021年盈利预测17%,预测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2.42、2.6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政策变动风险;合作进程不达预期风险;新建项目进度不达预期风险,海外疫情影响公司医药及农药订单风险;汇率变动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4-28
    •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个股研报
        迈克生物(300463)   业绩简评   4月27日,公司公布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7.04亿元,同比增长14.92%,实现归母净利润7.94亿元,同比增51.15%。业绩符合预期。   2021Q1实现营业收入10.70亿元,同比增长106.14%,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48.05%。实现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增长314.80%,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164.59%。   经营分析   新冠等自主产品快速放量,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020年公司新冠检测产品实现销售收入7.10亿元,新冠等自主产品在营收结构中快速提升,带动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公司实现毛利率53%(+1%),实现净利率22%(4%)。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60%(+10%),较2020年增加7%。实现净利率31%(+16%),较2020年增加9%。   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平台型布局不断完善。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2.35亿元,同比增长24%,占营收比重达6%。其中免疫、临检、快速检测、原材料等平台研发投入增长快速。   预计化学发光板块未来是核心增长引擎。2020年,公司免疫仪器的装机超过1100台,2021年一季度,公司吖啶酯直接化学发光技术平台累计取得54项试剂类产品注册证,公司配套发光仪器i3000与i1000的检测项目进一步丰富,有望带动单产持续提升。   全自动血球流水线和工作站发布,有望逐步贡献业绩。2021年一季度,公司重点发布了LABASF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流水线和LABASF9000X全自动血液分析工作站。该产品可以显著降低血球产品的应用成本,惠及包括普通县级医院在内的下沉市场,有望与已上市的高速全自动血球分析仪F800/F560/F580有效协同,满足不同细分市场需求。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1-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8亿元、12.55亿元、15.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26%、25%。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检测试剂收入不确定风险;常规检测试剂恢复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放量不及预期;产品研发及获批不确定性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1-04-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