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746)

    • Nectin-4 ADC最新数据读出,疗效与安全性优异

      Nectin-4 ADC最新数据读出,疗效与安全性优异

      个股研报
        迈威生物(688062)   事件   2023年10月16日,公司公告,披露Nectin-4ADC(9MW2821)临床研究结果的最新进展,以及在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报告的临床研究数据。   点评   国内首个临床阶段同靶点药物,Nectin-4ADC临床数据表现优异。(1)9MW2821为公司首款Nectin-4ADC药物,为公司利用ADC药物开发平台联合自动化高通量杂交瘤抗体分子发现平台两项平台技术开发的创新品种,是国内同靶点药物中首个开展临床试验的品种。(2)Nectin-4靶点适应症尿路上皮癌、宫颈癌等患者数多(百万人量级),全球首个Nectin-4ADC新药Padcev®(EnfortumabVedotin)已于2019年和2021年在日本与美国分别获批上市。据Astellas和Seagen公告,2022年Padcev®全球销售额近8亿美元。9MW2821在肺癌、三阴乳腺癌及膀胱癌等适应症的临床前动物试验中,与Padcev®相比表现出更好药物均一性、更强旁杀效应以及更优治疗窗等。(3)9MW2821临床数据优异,目前在I/II期临床实验中共入组195名患者,这些受试者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在接受1.25mg/kg或以上剂量9MW2821治疗并可肿瘤评估的115例实体瘤受试者中,ORR和DCR分别为43.5%和81.7%;在1.25mg/kg剂量组的37例尿路上皮癌可肿评受试者中,ORR和DCR分别为62.2%和91.9%。   Nectin-4ADC在ESMO报告的核心数据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9MW2821在ESMO报告的核心数据显示:I/II期临床研究中,在接受1.25mg/kg或以上剂量9MW2821治疗并可肿瘤评估39例实体瘤受试者中,ORR和DCR分别为38.5%和84.6%。在1.25mg/kg剂量组的18例尿路上皮癌可肿评受试者中,ORR和DCR分别为55.6%和94.4%,这些受试者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整体安全性良好可控,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此外,9MW2821在乳腺癌和宫颈癌患者中也观察到了客观缓解,多适应证拓展研究还在继续开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3/24/25年公司营收4.3/9.1/19.0亿元,归母净利润-9.0/-7.3/-2.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临床前品种的风险、市场推广及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生物制品集中带量采购风险、生物类似物市场竞争风险,限售股解禁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18
    • 公司经营稳健,安宫牛黄丸实现高增长

      公司经营稳健,安宫牛黄丸实现高增长

      个股研报
        片仔癀(600436)   业绩简评   2023年10月16日,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76.0亿元,同比+14.88%;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17.16%;扣非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18.39%。单季度来看,公司2023Q3实现收入25.5亿元,同比+16.48%;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17.03%;扣非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15.89%。   经营分析   心脑血管增速亮眼。2023年前三季度,医药制造业实现收入38.5亿,同比+22.51%;医药流通业实现收入30.6亿,同比+6.88%;化妆品实现收入4.3亿,同比-6.53%。医药制造业中,肝病用药实现收入35.6亿,同比+19.84%;心脑血管用药实现收入2.4亿,同比+79.34%。心脑血管用药的高增速主要受益于安宫牛黄丸的快速放量。2020年,片仔癀收购龙晖药业51%股权,获得安宫牛黄丸相关文号,目前片仔癀牌安宫牛黄丸【双天然品规、天然麝香(体培牛黄)品规】均已成功推向市场。安宫牛黄丸市场潜力大,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医药制造业毛利率承压。毛利率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8.45%,同比+0.80pct。医药制造业毛利率为75.24%,同比-3.11pct;医药流通业毛利率为15.83%,同比+2.52pct;化妆品业毛利率为63.15%,同比+1.47pct。在医药制造业中,肝病用药毛利率为78.19%,同比-2.15pct;心脑血管用药毛利率为40.00%,同比-7.52pct。整体来看,医药制造业毛利率承压,肝病用药和心脑血管用药的毛利率均有一定下滑。我们认为医药制造业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到中药原材料涨价影响,随着中药原材料市场供需的逐步平衡,医药制造业毛利率有望回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0.9亿元(+25%)、38.7亿元(+25%)、47.3亿元(+22%)。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提价过高导致销量增速下滑风险;公司化妆品业务发展低于预期风险;原材料供给及价格变动风险;新建渠道发力不及预期风险;子公司上市不及预期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17
    • 荣昌、康方强强联合,开发ADC双抗联合疗法

      荣昌、康方强强联合,开发ADC双抗联合疗法

      个股研报
        荣昌生物(688331)   事件   2023年9月27日,公司宣布将与康方药业,推进康方生物独立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开坦尼®)与公司自主开发的中国首款国产抗体偶联药物维迪西妥单抗(商品名:爱地希®)的联合疗法的开发,并启动一项针对胃癌(含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II期临床研究。   点评   维迪西妥单抗临床表现获认可,海外BD加速推广进程。(1)维迪西妥单抗(HER2ADC)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ADC新药,在治疗胃癌、尿路上皮癌、乳腺癌等多个瘤种的临床试验中表现优异,目前已有胃癌、尿路上皮癌两大适应症获批上市,且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2021年8月,与西雅图基因就维迪西妥单抗达成全球(亚太地区仅含新加坡、日本)海外授权交易合作协议,获得高达26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外加最高超过百分之十五的梯度销售提成,未来放量可期。   卡度尼利单抗安全性、有效性优,上市首12个月销量达11.5亿元。(1)卡度尼利单抗是康方生物独立研发的全球首创PD-1/CTLA-4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在宫颈癌、肺癌、肝癌、胃癌、肾癌、食管鳞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上显示出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数据表明,卡度尼利与PD-1单抗联合CTLA-4单抗的联合疗法相比,毒性显著降低,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和疗效优势。(2)产品于2022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用于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并且已被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收录指南推荐,产品上市首12个月销售额高达11.5亿元。   联合疗法助力实现抗肿瘤治疗的协同增效,在研产品管线丰富。(1)维迪西妥单抗和卡度尼利的联合用药可能实现抗肿瘤治疗的协同增效,有望为肿瘤患者带来新一代高效安全的抗肿瘤治疗组合方案。(2)公司目前正在开发20余款候选生物药产品,7个产品的20多种适应症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或已进入商业化阶段,两款新药均已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销售放量明显。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4/25年实现营收12.2/19.6/26.2亿元,同比增长58%/61%/3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确证性临床以及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竞争加剧及医保放量不达预期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17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司美格鲁肽放量超预期,诺和诺德上调2023年业绩指引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司美格鲁肽放量超预期,诺和诺德上调2023年业绩指引

      化学制药
        事件   2023年10月13日,诺和诺德发布公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3%,经营利润(EBIT)同比增长37%;分季度看,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8%,经营利润(EBIT)同比增长47%。同时公司再次上调全年业绩预期,预计2023年全年销售收入增长32%~38%,经营利润(EBIT)增长40%~46%;作为对比,公司此前于2023年8月13日发布的全年业绩预期,预计2023年全年收入增长27%~33%,经营利润(EBIT)增长31~37%。   点评   美国地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收入超预期,诺和诺德年内多次上调业绩指引。司美格鲁肽注射液2型糖尿病适应症及减重适应症分别于2017年和2021年由FDA获批上市,商品名分别为Ozempic®及Wegovy®。美国地区为司美格鲁肽销售额最高的地区,2023年上半年Ozempic®及Wegovy®全球销售额分别为597.50亿丹麦克朗(约合84.19亿美元)、61.88亿丹麦克朗(约合8.72亿美元),其中美国地区销售额分别为387.50亿丹麦克朗(约合54.60亿美元)、61.34亿丹麦克朗(约合8.64亿美元),销售占比分别为65%、99%。根据诺和诺德公告,本次业绩指引调整主要反映了对美国地区Ozempic®全年销量的更高预期以及Ozempic®和Wegovy®在美国净销售额的调整。本次业绩调整是诺和诺德年内第三次上调全年业绩预期,诺和诺德此前曾于2023年2月首次发布2023年业绩指引,预计2023年收入及经营利润均同比增长13%~19%,此后分别于2023年5月、8月及10月逐次上调。   慢病适应症临床试验利好频出,GLP-1类药物远期空间值得期待。2023年8月8日,诺和诺德公布了SELECT心血管结果试验的主要结果:与安慰剂相比,接受2.4mg司美格鲁肽治疗的患者M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显着降低20%,试验达到了主要重点。根据诺和诺德官网,在此之前尚未有已获批的体重管理药物被证明可以有效控制体重同时降低心脏病发作、中风或心血管死亡的风险,SELECT的结果具有里程碑意义。2023年10月10日,诺和诺德基于中期分析的结果符合预先规定的提前停止试验的标准,宣布停止司美格鲁肽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患者和慢性肾病的三期临床试验FLOW。诺和诺德针对GLP-1类药物正在进一步开发慢性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阿兹海默症等多种慢性病适应症,目前司美格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阿兹海默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外周动脉疾病等适应症均已进入3期临床阶段,未来GLP-1类药物适应症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展,远期市场空间仍有望扩容。   国内药企GLP-1领域全面布局,从CDMO到多靶点品种皆具,多品种值得期待。GLP-1多肽药物降糖、减重双适应症上的优异疗效以及新适应症实验结果不断读出,将推升国内多肽药物赛道热度,同时也将利好国内部分多肽原料药企业。药明康德、凯莱英、九州药业、诺泰生物、圣诺生物、金凯生科等都有GLP-1产品的产能布局。华东医药减重适应症利拉鲁肽已获批,信达生物双靶点玛仕度肽NDA在望。此外,恒瑞医药、博瑞医药、华东医药/道尔生物、众生药业、通化东宝、石药集团/天境生物等企业都有双靶点或多靶点肥胖适应症GLP-1产品在临床推进中。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海外GLP-1药物快速放量有望带来国内制剂标的投资映射和产业链代工放量投资机会,建议积极关注GLP-1单靶点以及多靶点在研企业、多肽等上游CDMO企业等。重点公司:信达生物、华东医药、药明康德、诺泰生物、圣诺生物。   风险提示   新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能不足影响市场扩张、行业政策风险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10-16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华为产业链走强,建议关注反转子行业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华为产业链走强,建议关注反转子行业

      化学制品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本周市场震荡下行,其中申万化工指数下跌0.88%,跑输沪深300指数0.17%。具体到标的表现,华为产业链表现强势,基本面向下的标的有所承压。估值方面,当前行业PB历史分位数为28%,PE历史分位数为46%,若考虑原油价格在高位,当下估值水位线处于较低水平。库存方面,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成品存货历史分位数为2%,库存进入到底部区域的概率较大,近期我们也观察到部分子行业有补库的迹象,但持续性仍需跟踪。价格方面,当下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的历史分位数为44%,由于原油价格在高位,当下产品价格的分位数仍位于中枢水位线,但从价差角度看,不少产品的盈利已经位于历史较低水平。投资方面,短期华为产业链、减肥药产业链仍强势的可能,中期建议开始布局反馈方向,比如:电子材料、农药。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财联社10月9日电,韩国总统办公室当地时间10月9日通报,美国同意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向其位于中国的工厂提供设备,无需其它许可。   大事件二:近日,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七公司与俄罗斯波罗的海甲醇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全球最大甲醇项目FEED+EPC总承包合同,该项目是继成功实施波罗的海“千亿大单”后,中国化学在海外签订的第二大合同额项目,也是2020年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大合同额项目。据悉,本次合同工期为48个月,合同总金额84亿欧元,折合约650.50亿元。该项目业主为俄罗斯波罗的海甲醇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俄罗斯联邦列宁格勒州圣彼得堡市乌斯特卢加镇,业务模式为:FEED+EPC(前端工程设计+设计、采购、施工)合同模式,承建内容主要包括建设规模为年产500万吨天然气制甲醇装置和装置外部基础设施。   大事件三:财联社10月11日电,华为相关人士透露,最早今年底,各大手机厂商旗舰手机将达到5.5G的网速标准,下行速率将达到5Gbps,上行速率将达到500Mbps,但真正的5.5G手机可能要到2024上半年到来。   大事件四:东曹株式会社(Tosoh)计划在越南南部的巴里亚-头顿省建造一个亚甲基二苯二异氰酸酯(MDI)分离装置,预计2026年10月前开始商业运营。东曹计划运营该分离装置,以粗MDI为原料,年产10万吨的纯MDI和聚合MDI。MDI是生产聚氨酯的原料。其目标是从2024年11月开始施工,到2026年6月完成分离装置建设。   大事件五:台积电9月销售额1,804.3亿元台币,同比下降13%。据计算,台积电第三季度销售额约为5467亿元台币,同比下降11%。今年迄今销售额为1.54万亿台币,同比下降6.2%。   大事件六:欧盟委员会副主席Sefcovic称,欧盟将宽松解读“欧洲制造”的规定,以便汽车制造商有更多时间将电池采购地从亚洲转到欧洲。上周稍早,欧盟以保护本土电动汽车行业为由,对中国产的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大事件七:美国9月CPI涨幅超预期。数据显示,美国9月未季调CPI同比上升3.7%,预期3.6%,前值3.7%;季调后CPI环比升0.4%,预期0.3%,前值0.6%。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9月核心CPI同比上升4.1%,符合预期,前值4.3%;环比升0.3%,与预期及前值一致。   投资组合推荐   华鲁恒升、亚钾国际、赛轮轮胎、东材科技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3-10-16
    • 医药行业行业研究:GLP-1专题六:减重适应症方兴未艾,在研慢病适应症有望扩容市场空间

      医药行业行业研究:GLP-1专题六:减重适应症方兴未艾,在研慢病适应症有望扩容市场空间

      医药商业
        投资逻辑   本文是我们 GLP-1 类药物专题研究系列第六篇深度报告, 目前 GLP-1 类药物减重适应症市场高成长性利好已经进一步映射至国内市场, 近期随着司美格鲁肽心血管结局及慢性肾病适应症 3 期临床先后取得积极结果, GLP-1 类药物应用于 2 型糖尿病及肥胖/超重以外的其他慢病适应症的前景逐渐清晰, 我们特为广大投资者回顾了 GLP-1 类药物最新的市场表现,并重点梳理了 GLP-1 类药物在减重、慢性肾病、非酒精脂肪肝炎等适应症领域的研发进展与应用前景。依从性及疗效不断迭代升级, GLP-1 类药物已经超越胰岛素成为市场份额最高的降糖药物。 自 2005 年首个 GLP-1 类药物艾塞那肽获批上市以来, GLP-1 类药物的疗效及患者依从性不断提升,带动相关药物销售快速增长。 截至 2023年 5 月, GLP-1 类药物在全球糖尿病诊疗处方量占比约 5.5%(5%注射剂型, 0.5%口服剂型),占据了全球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份额的 39%(36%注射剂型, 3%口服剂型),为占比最高的糖尿病药物类型。减重适应症构筑第二增长曲线,在研药物减重疗效上限不断突破。 2023 年上半年 Wegovy®(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重适应症)实现收入 120.81 亿丹麦克朗(17.3 亿美元),同比增长 367%;根据诺和诺德公告, Wegovy®上半年在美国地区周处方量迅速增长, 截至 2023 年 7 月周处方量约 9.4 万。目前多款重磅 GLP-1 创新药物布局减重适应症, 通过覆盖更多靶点(双靶点或三靶点)、复方制剂、开发口服剂型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减重疗效及患者依从性。 礼来的Retatrutide 的 2 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次要终点中 Retatrutide 组(1/4/8/12mg)在 48 周治疗结束时平均体重减轻最高达 24.2%。   布局多个慢病适应症, GLP-1 类药物未来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多种慢性疾病与糖尿病及肥胖密切相关, 糖尿病、慢性肾病及心脏病三种慢性疾病之间具有相似的高危因素,此外高血糖会逐渐损害肾脏导致慢性肾病, 并可能进一步导致心脏病。 多家海外巨头公司围绕 GLP-1 类药物针对慢性肾脏病、非酒精脂肪性肝炎、改善心血管结局等适应症进行布局。   慢性肾病及非酒精脂肪性肝炎疾病负担严重, GLP-1 类药物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 我国 CKD 患者约 1.32 亿,糖尿病已超过慢性肾小球肾炎成为中国 CKD 的主要病因, GLP-1 类药物在一系列肾脏结局的研究中显示了肾脏获益, 并已被中美两国专家指南纳入合并 CKD 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推荐用药,日前司美格鲁肽因疗效优异提前结束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 2 型糖尿病患者和慢性肾病的 3 期临床试验。非酒精脂肪肝病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多数国家 NAFLD 患病率处于中上水平(>25%),目前尚无疗法获批, 默沙东及 Altimmune 于今年 6 月在 EASL 发布在研 GLP-1 类药物治疗 NASH 临床试验数据,第 24 周肝脏相对脂肪含量均减少 70%以上,应用前景良好。   投资建议与估值   参考 GLP-1 类药物在 2 型糖尿病适应症上的放量节奏, 药物疗效及依从性上的进步是推动销售增长的重要因素,多款已展现出相应优势的在研 GLP-1 药物若顺利上市将进一步催化相关药物在减重适应症领域的业绩增长;此外,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一系列 GLP-1 类药物已经展现出在慢性肾病、非酒精脂肪性肝炎、改善心血管结局等领域的良好应用前景, GLP-1 类药物的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泛化,远期市场空间值得期待。 我们认为减重及其他慢病适应症将持续为 GLP-1 类药物带来可观的市场空间增量, 建议关注重磅药物业绩端和研发端进展对国内制剂标的投资映射以及相关产业链代工放量投资机会,具体包括上游 CDMO 企业及相关创新药物研发企业等。重点公司:信达生物、华东医药、药明康德、诺泰生物、圣诺生物。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产能不足影响市场扩张,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行业政策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3-10-16
    • 专业体检行业龙头,内生外延打开增长新格局

      专业体检行业龙头,内生外延打开增长新格局

      个股研报
        美年健康(002044)   投资逻辑:   老龄化背景下居民健康意识增强,体检行业持续扩容。2022年我国体检市场规模预计接近2000亿元,2015-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2021年全国健康检查人次为5.49亿人次,全国体检行业渗透率约39%,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在社会办医等政策的驱动下,民营医院健康检查人次占比提升至2021年19%,专业体检机构具备连锁化运营、服务能力强、定价偏低等优势,体检行业专业连锁化成为必然趋势。   专业体检行业龙头,持续推动内生与外延并重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公司在客户资源及收入规模层面,具备明显优势,2022年全年体检服务人次达2960万人,其中控股体检中心总接待人次为1839万人。公司业绩波动逐步修复,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05亿元,同比增长50%。归母净利润扭亏,盈利空间有望得到释放。量价齐升,公司发展具备强劲动力。公司持续推出创新体检产品、优化业务结构,客单价平稳增长,2023H1达到594元,同比增长15%。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旗下拥有608家体检中心,控股293家、参股315家,基本实现全国范围覆盖,公司采用参股转控股的扩展模式,随着旗下体检中心成熟度提升,有望实现内生和并购并重的可持续增长。   数字化转型叠加AI赋能,完善全流程客户服务。公司围绕重点学科,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强化癌症早筛体检项目研发,满足客户深度体检需求。围绕数字化转型及精细化运营工作,公司部署星辰客户管理系统、扁鹊系统、PACS系统等数字化平台,升级触客渠道,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提升客户体验及运营效率。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预测,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04亿元、127.73亿元、146.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16%、15%,归母净利润5.73亿元、7.94亿元、10.5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38.5%/+33.3%,对应EPS为0.15/0.20/0.27元。我们选用相对估值法(市盈率法)对公司进行估值,给予2023年57倍PE,目标价8.3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疗质量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客流量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商誉减值风险;连锁化经营带来的经营管理风险;股票质押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10-15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醋酸产业链专题:行业格局相对较好,产能投放且行且看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醋酸产业链专题:行业格局相对较好,产能投放且行且看

      化学制品
        行业观点   醋酸行业长期新增产能较多,需要时间消化,但不必过于悲观:①醋酸行业现有产能约为1100万吨,规划新建的产能超过800万吨,一般都会对行业新增供给产生较大担忧,但从投产节奏来看,超过一半的新增产能能够真正放量需要到2026年及以后,且规划产能到最终落地仍有较多不确定因素,行业供给确有增加,但时间周期相对较长;②醋酸所在产业链相对较长,并非所有企业实现了产业链源头布局,行业内生产成本仍有一定的差距;③新增醋酸产能的生产企业多数做了下游产品配套规划,下游产品的消化或将影响产业链整体开工,部分新增产能未必会形成满负荷供给;④醋酸生产企业的成本管控依然有较大差距,行业存在外资企业布局,成本差异将为低成本企业构筑盈利缓冲垫。   醋酸行业格局相对较好,行业底部利润空间有所支撑。相比于其他大宗产品行业,醋酸在全球及国内的市场集中度都相对较好,CR5占比达到61.7%,头部企业形成了较好的规模优势,整体参与布局的企业约为17家左右,经过多年的发展,行业相对成熟,区域分布较为均匀,因而行业较少出现低价市场竞争的状态,一般在需求支撑正常的情况下,行业能够有效进行成本传导,且在成本之上维持较好的盈利空间;而在需求支撑不足的情况下,行业内也会通过调整检修等方式阶段性的调整供给,维护市场秩序;同时也受益于海外集中度较高,若装置发生不可抗力,虽然醋酸的出口占比约为1-2成,但联动影响也将为醋酸提供较好的弹性空间。   炼化企业成为行业新玩家,产业链自给,2026年后流通市场的压力或稍有增加。醋酸自供给侧改革后,行业内仅有恒力一家新进入者,行业多以现有企业扩充产能为主,格局相对较为稳定。但几家炼化生产企业开始进入布局,形成自身原料自供以及下游EVA产业链配套,将给行业带来新的变化,炼化PTA需要的溶剂外购减少,可能会在2026年后给流通市场带来产能消化的压力。   醋酸乙烯下游配套明显增多,产能消化需要时间,后期产能投产节奏还需要持续跟进。部分新进入的醋酸生产企业以产业链一体化配套布局为主,多数延伸至下游EVA领域,根据目前的情况看,醋酸乙烯及其下游EVA布局企业明显增多,行业内部企业进行产能扩充,同时还有较多的新进入者参与布局,预计醋酸及下游醋酸乙烯产业链的产能消化需要时间,长期规划新增产能的企业投产节奏还需观察。   投资建议   醋酸行业的边际成本支撑下,醋酸的盈利空间有一定的支撑,成本管控是关键。正如前文所述,醋酸在国内外的产业链布局有所差异,国内多数以煤——甲醇/CO——醋酸为主要产业链,费用控制,原料消耗,运行稳定等系列因素都会对成本产生影响。在未来产能消化需要时间的阶段,能够在生产环节形成有效成本管控的生产企业将有望相对收益,建议关注华鲁恒升。公司现在有醋酸设计产能50万吨,100万吨产能即将投产,凭借低成本优势,将获得相对稳定的基础利润空间,若供给出现阶段性不可抗力或者需求强支撑,将有望大幅提升盈利弹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风险,新增产能大幅放量风险,需求不达预期风险,产品出口波动风险,原材料波动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10-13
    • 新一期激励计划发布,激发核心团队积极性

      新一期激励计划发布,激发核心团队积极性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业绩简述   2023年10月12日,公司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以31.08元/股的价格向激励对象授予500万股股票,占公司当前股本总额的3.73%,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等共计113人。   经营分析   设置收入利润高增长目标,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公司设置目标A(归属比例100%)与目标B(归属比例80%)2种公司层面考核目标,目标A要求2024-2026年公司收入达到9.9、14.0、20.0亿元,同比增长50%、41%、43%(以上一年考核目标为基数);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商誉减值影响的净利润达到1.2、1.8、2.7亿元,同比增长50%、50%、50%,每年度收入或净利润需达到两个条件之一即可,高增长目标彰显了公司对未来经营的信心。   预计股份支付费用1.66亿,将激发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按照公告对激励计划支付费用的预测,此次激励计划将确认的总费用约为1.66亿元,分为2023-2026年共4年进行费用摊销,费用最高的年份费用达到8777万元,对各年净利润将产生一定影响,考虑到本激励计划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的正向作用,由此激发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率,对公司长期业绩提升将发挥积极作用。   4K超高清内镜平台逐步发力,三级医院份额有望快速提升。公司新产品AQ-300具有国内首款4K超高清内镜系统,差异化的功能匹配了临床端医生对图像清晰度的需求。依托新产品上市,前三季度公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同时实现较大增长,前三季度公司初步预计实现4.2~4.5亿元收入,同比+50%~60%。未来新产品有望引领国内三级医院国产软镜份额快速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暂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对利润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3、1.53、2.43亿元,同比增长283%、84%、58%,EPS分别为0.62、1.14、1.81元,现价对应PE为101、55、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海外贸易摩擦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13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英威达关闭己二腈工厂,国内产业链机遇增加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英威达关闭己二腈工厂,国内产业链机遇增加

      化学原料
        行业事件:   当地时间10月5日,英威达宣布,决定停止德克萨斯州奥兰治(Orange)的工厂生产。该工厂将立即开始安全关闭己二腈生产装置,预计将于2024年中期停止生产己二胺。公司将裁员的原因归咎于低于预期的增长以及全球供应量的增加。   事件点评:   英威达本次关停产能约占海外产能25%。己二腈在海外属于寡头垄断行业,仅英威达、巴斯夫、奥升德、旭化成四家海外企业能够生产,海外产能200万吨以上,产地仅分布于美国、法国、日本三地,本次英威达关停的奥兰治工厂是公司己二腈技术改进的发源地,目前产能共计51.65万吨,约占海外产能的25%。目前己二腈生产的技术路线主要有4种,分别是丁二烯法、丙烯腈法、己二酸法和己内酰胺法,英威达应用的丁二烯法是目前成本优势较明显的一种方法。己二腈的下游有己二胺、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医药中间体等,其中最主要的应用是加氢生产己二胺后合成尼龙66,1吨己二腈约对应2吨尼龙66,尼龙66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工业丝、民用丝等领域,本次英威达给出的关停理由既反应了对当下需求的担忧,也是对中国己二腈国产化突破后产能增长预期的回应。   国内己二腈持续突破,产业链机遇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国内22年以来有300多万吨的己二腈项目规划,生产工艺以丁二烯法为主。华峰化学是国内最早突破己二腈生产的企业,公司采用己二酸工艺在19年实现5万吨己二腈投产,并在后续几年进一步扩产;英威达早在20年便在上海布局40万吨己二腈产能,生产基地于22年11月落地,全面投产后,将支持80万吨/年尼龙66生产;天辰齐翔是国内首家突破丁二烯法己二腈的企业,一期20万吨于22年7月投产,目前技术升级改造推进中。此外,河南神马、唐山旭阳、山西润恒等企业的己二腈项目也在推进之中。己二腈的生产壁垒很高,从投产到技术完全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本次英威达重要产能的退出中短期看将有利于率先完成技术突破并能实现稳定生产的企业,长期看随着国内己二腈完成国产化,产业链下游如尼龙66的生产成本将有明显下降,利好终端需求提升。   投资建议:   本次英威达己二腈全球重要产能退出中短期将有利于国内己二腈技术与量产突破较快的企业,长期看如果己二腈国产化进展顺利,PA66等下游成本中枢将有较明显下移,建议关注己二腈突破较快并有尼龙66一体化布局的企业,如华峰化学、中国化学、神马股份等。   风险提示   英威达产能退出进度不及预期;国内己二腈技术突破不及预期;尼龙66等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0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