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29)

    • 医疗器械与用品行业行业研究:发改委《三年计划》印证前期判断,重点看好IVD新兴工业和服务

      医疗器械与用品行业行业研究:发改委《三年计划》印证前期判断,重点看好IVD新兴工业和服务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体外诊断(IVD)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特别是对化学发光、分子诊断、POCT等创新领域。报告建议增持医疗器械与用品行业,并重点关注IVD领域的龙头企业,以及集约化服务平台的价值延伸。 政策利好与行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方向高度一致,支持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及应用,重点关注PET-MRI、超声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创新医疗器械,以及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新型分子诊断仪器等体外诊断产品。这与报告前期研究结论相符,进一步印证了报告对IVD行业未来发展的判断。 IVD行业细分领域发展潜力差异显著 IVD行业内部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不同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和行业前景差异巨大。国内IVD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源有限,其发展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细分领域的市场变化。因此,选择合适的细分领域至关重要,不同领域企业发展走势将持续分化。 主要内容 本报告对医疗器械与用品行业,特别是体外诊断(IVD)行业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增持评级。 体外诊断(IVD)行业工业分析:聚焦创新领域龙头企业 报告指出,IVD工业内部存在较强异质性,不同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内生增长潜力和行业前景差异巨大。报告看好化学发光、分子诊断、POCT等具有增长优势且代表IVD工业创新方向的领域,并认为国家政策进一步确认了这些领域的产业价值和发展潜力。 报告建议重点关注在这些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 体外诊断(IVD)行业流通服务分析:看好集约化服务平台的价值延伸 报告认为,IVD流通服务与药品流通服务存在显著区别,具有很强的服务行业属性。龙头企业通过内生扩张和外延并购,已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并凭借技术、资源、地域布局等优势,构建了检验集约化流通服务平台。这些龙头企业不仅在存量经营上具有效率和质量优势,还在积极拓展新项目、提供精准医学服务等方式创造增量价值。 重点公司推荐 报告推荐了多个重点公司,包括: 工业端: 安图生物(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实验室自动化检验分析流水线(TLA))、艾德生物(分子诊断+基因测序)、华大基因、贝瑞基因(基因测序+分子诊断)、基蛋生物(高精度即时检验系统(POCT))。 流通端: 润达医疗(检验集约化服务+自产化学发光、POCT和分子诊断产品)、迪安诊断(检验集约化服务+第三方检验平台)。 风险提示 报告也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包括:政策落地不达预期、工业端企业数量增加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检验集约化服务平台面临资金成本压力。 总结 本报告基于国家政策利好和行业发展趋势,对医疗器械与用品行业,特别是体外诊断(IVD)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认为,IVD行业内部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建议投资者关注创新领域龙头企业以及集约化服务平台的价值延伸。报告同时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信息,并最终给出了增持的投资评级。 报告重点关注化学发光、分子诊断和POCT等细分领域,并推荐了多个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公司。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7-12-21
    • 普瑞巴林胶囊美国获批TA,国内有望转报免BE

      普瑞巴林胶囊美国获批TA,国内有望转报免BE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 **普瑞巴林市场潜力分析:** 华海药业的普瑞巴林胶囊在美国获得暂时性批准,预示着其在该药物市场具有增长潜力。报告分析了普瑞巴林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以及华海药业的潜在优势。 * **制剂出口与国内市场双驱动:** 华海药业通过制剂出口积累了经验,并积极转报国内市场。报告强调了“优先审评审批”和“等同于通过一致性评价”等政策优势,以及公司在国内市场的长期发展潜力。 # 主要内容 ## 事件 * 华海药业向美国FDA申报的普瑞巴林胶囊的新药简略申请已获得暂时性批准(TA)。 ## 点评 ### 普瑞巴林胶囊:神经性疼痛一线用药,适应症不断拓展 * 普瑞巴林是神经递质GABA的一种类似物,为加巴喷丁的后续产品,目前是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一线用药。 * 原研企业为Pfizer,商品名Lyrica。 * 适应症包括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部分性癫痫发作的辅助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脊髓损伤所致神经痛等。 ### 美国市场:专利期内销售高速增长,华海药业有望分羹市场 * 普瑞巴林胶囊在美国尚未有仿制药上市,2016年美国市场销售额为43亿美金。 * 华海药业普瑞巴林胶囊获得美国FDA暂时批准文号,标志着该产品通过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审评。 * 普瑞巴林主要有3个关键的专利,分别是US6197819 (化合物专利,2018/12/30到期)、US6001876 /USRE41920 (疼痛适应症专利,2018/12/30到期)和US5563175 (癫痫适应症专利,2013/10/08到期)。 * 华海药业普瑞巴林TA需要在专利权到期(原研企业化合物专利到期时间为2018年12月30日)并得到FDA最终批准后才能获得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资格。 * 目前共有15家厂商获批Tentative Approval。 * 随着专利到期,仿制药上市,产品价格有所下滑,市场将会萎缩,华海药业凭借Solco的现有销售渠道及一篮子产品优势,可以获得部分市场份额。 ### 国内市场:增长迅速,华海药业有望凭借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 目前国内普瑞巴林胶囊仅有原研Pfizer和重庆赛维药业上市,批准适应症为疱疹后神经痛。2017年进入国家医保乙类。 * 根据终端数据,普瑞巴林胶囊销售额从2011年的0.26亿人民币增长到2016年的1.74亿人民币,CAGR为37.40%。 * 从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国内主要以Pfizer为主,但是重庆赛维从2014年开始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截止2017年三季度,重庆赛维占据不到30%的市场份额,Pfizer超过70%。 * 随着疱疹后神经痛就诊率的提高以及新进入2017年国家医保,品种将保持高速增长。 ### 制剂出口转报国内:加速上市,抢占市场先机 * 从BCS分类来看,普瑞巴林胶囊是BCS I类,在仿制药申请过程中可以免除BE;如果美国现场检查完成之后,华海药业利用普瑞巴林胶囊海外数据转报国内一方面可以享受优先审评审批,另外一方面可以以BCS I类免除临床BE,以更短的时间上市。 * 普瑞巴林胶囊上市之后,华海药业凭借在精神产品线建立的强大销售队伍,有望获得可观市场份额。 ### 投资逻辑 * **制剂出口:** 十年投入成功创造“华海模式”。拥有成熟的高技术固体制剂仿制药研发、申报注册平台,现有产品集群已经形成,Solco销售平台产品已经进入美国主流销售渠道,并且在多奈哌齐、缬沙坦等品种形成竞争优势。公司后续申报产品多以缓控释等高毛利产品为主,并且专利挑战进入常态化,公司业务有望通过专利挑战成功实现质变。同时,公司通过“制剂出口平台”与国内企业合作产品在美国注册销售,打造中国制造叠加美国渠道的双赢模式。 * **国内制剂:** “优先审评审批”+“等同于通过一致性评价”+“招标优势”国内逻辑完全打通,静待产品批量上市。公司通过合作销售、自建销售团队等不同模式加速推广优势产品。长期来看,随着医保支付价、两票制等政策的执行,医药由以前的“市场销售”导向型进入以“研发、产品”为主的阶段,而华海药业完全符合该趋势的发展。 * **原料药:** 公司的业务的基石,新品种和产能释放保证稳定增长,带来持续现金流,保证公司的产品质量、成本优势和供应链的稳定。 * **生物药:** 高仿产品,目前临床中,以biosimilar优势节省注册时间和临床费用,其中针对TNFα的biosimilar进展较快,并有生物创新药在研。 ### 投资建议 * 我们预计公司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6.40/7.54/9.86亿。如果未来更多品种进入优先审评并且产品获批,将增厚公司业绩,我们将根据后续的获批时间、销售情况再进行调整。综合考虑到公司制剂出口的龙头地位,在国内制剂业务的巨大潜力及单抗业务的长期布局,给予“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 ANDA获批不达预期:FDA在GDUFA法案之后整体的药品审批的速度加速,但是由于还存在部分品种的积压,对于不是特别短缺的品种,FDA的审批有可能低于预期。 * 国内审批慢于预期:目前国内对于海外上市产品转报国内的数据认可和审批流程已经明确,但是CFDA目前人力不足,尤其是对于海外飞行检查的审评员不足,有可能审批低于预期。 * 销售慢于预期:公司已经搭建了300人的销售队伍,但是整体来看最近一轮招标已经完成,新的药品定价和准入体系尚未形成,尤其是医院“一品双规”等政策的限制,公司的产品上市后的销售有可能低于预期。 * 环保风险:目前国内整体的环保标准提高,华海药业从2014年开始加大环保的投入,环保标准提高,但是随着环保标准提高和检查的从严,有可能存在环保风险。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华海药业普瑞巴林胶囊在美国获批的事件,并深入探讨了其在美国和中国市场的潜力。报告强调了华海药业在制剂出口方面的优势,以及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等政策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机遇。同时,报告也指出了ANDA获批、国内审批、销售以及环保等方面的风险。总体而言,报告认为华海药业凭借其在制剂出口和国内市场的双重驱动,以及原料药和生物药的布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给予“买入”评级。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17-12-13
    • 融合各方资源,打造国内影像设备平台企业

      融合各方资源,打造国内影像设备平台企业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融合资源,打造影像设备平台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万东医疗通过参与投资并购基金,有望融合各方资源,补充产品线,打造国内一流的影像设备平台企业。 ## 资本助力,解决阅片资源痛点 同时,公司继续打造远程读片系统,布局人工智能,致力于解决当前国内阅片资源痛点,提高读片效率,积累大数据。 # 主要内容 ## 事件概述:参与并购基金,拟收购意大利百胜医疗集团 万东医疗参与投资并购基金上海陆自企业管理咨询中心,该基金拟收购意大利百胜医疗集团(Esaote S.p.A.)。 ## 点评:打造国内一流影像设备平台 ### 产品线补充与协同效应 万东医疗有望通过与Esaote的合作,补充超声产品线短板,借助其在国际领先超声市场的经验和支持,打造一流影像设备平台企业。 ### 融合各方资源,资本市场助力发展 此次并购基金汇聚了国内资本市场顶尖企业,融合各方资源,助力万东医疗获得跨越式发展。 ### 远程读片系统与人工智能布局 * **万里云平台**: 依托阿里健康、鱼跃集团和万东医疗的平台优势,构建医学影像大数据平台,提供远程医学影像服务以及影像云技术服务。 * **人工智能应用**: 与阿里健康合力打造人工智能精准医疗平台“i 影像”,上线肺部DR筛查和CT检测功能,并发布“Doctor You"AI系统,提高读片效率、积累大数据。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16~2017年将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2亿、1.36亿、1.56亿。 ### 投资建议 维持“增持”评级。 ## 风险提示 ### 收购风险 海外收购交易过程与结果的不确定性。 ### 政策与市场风险 老产品DR未来招标降价等政策风险;自主研发新产品CT、核磁市场推广进度的不确定性。 ### 战略协同风险 公司经营管理层面,各战略股东对公司发展战略达成共识的不确定性。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万东医疗参与投资并购基金,拟收购意大利百胜医疗集团的事件,认为此举有望补充公司产品线,打造国内一流影像设备平台。同时,公司在远程读片系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将有助于解决行业痛点,提高效率。维持“增持”评级,但需关注海外收购、政策、市场推广以及战略协同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7-12-11
    • 阿立哌唑片美国获批,有望转报国内

      阿立哌唑片美国获批,有望转报国内

      个股研报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17-12-11
    • 制剂出口平台突破,群集优势显现

      制剂出口平台突破,群集优势显现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 **制剂出口平台突破,华海模式显现优势:** 华海药业与力品药业合作开发的盐酸可乐定缓释片获 FDA 批准,标志着公司制剂出口平台取得重要突破,有望加速后续产品获批。 * **中国制造叠加美国渠道,双赢模式可期:** 华海药业通过整合国内原料药优势和美国成熟销售渠道,打造“中国制造+美国渠道”的双赢模式,有望抢占美国仿制药市场份额。 * **国内制剂业务潜力巨大,静待产品批量上市:** 华海药业国内制剂业务受益于“优先审评审批”等政策,逻辑已完全打通,未来有望实现产品批量上市。 # 主要内容 ## 事件:盐酸可乐定缓释片获 FDA 批准 华海药业与力品药业共同投资合作开发的盐酸可乐定缓释片获得 FDA 批准。 ## 产品及研发背景:市场潜力与竞争格局 * **市场潜力:** 盐酸可乐定缓释片主要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2016 年美国市场销售额约人民币 3.64 亿元。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诊断和治疗率偏低。 * **竞争格局:** 美国市场已有 8 家企业获得盐酸可乐定缓释片的 ANDA,其中四家在销售。原研药 CONCORDIA PHARMA 市场份额逐渐被仿制药蚕食。 ## 美国市场:华海药业的机遇与挑战 华海药业凭借 Solco 的现有销售渠道,有望获得部分市场份额。 ## 国内市场:诊疗率提升是关键 国内盐酸可乐定缓释片市场尚未开发,提高 ADHD 的诊疗率是实现销售突破的关键。 ## 制剂出口平台:双赢模式的基石 * **中国制造:** 华海药业计划联合国内药企,形成仿制药出口集群,抢占美国仿制药市场份额。 * **美国渠道:** 华海美国拥有成熟的销售渠道,与美国主要分销商有长期合作关系,覆盖 95% 的美国仿制药市场。 * **合作加速:** 华海已与多家国内药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盐酸可乐定缓释片是制剂出口平台获批的第一个 ANDA,后续获批有望加速。 ## 投资逻辑: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 **制剂出口:** “华海模式”成功,产品集群形成,Solco 销售平台进入主流渠道。 * **国内制剂:** 受益于政策支持,静待产品批量上市。 * **原料药:** 业务基石,新品种和产能释放保证稳定增长。 * **生物药:** 高仿产品,临床进展顺利。 ## 投资建议: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 17-19 年净利润分别为 6.40/7.44/9.86 亿,给予“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ANDA 获批、国内审批、销售、环保风险 ANDA 获批不达预期、国内审批慢于预期、销售慢于预期、环保风险。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华海药业盐酸可乐定缓释片获 FDA 批准的事件,并深入探讨了公司制剂出口平台、国内制剂业务、原料药和生物药业务的投资逻辑。报告认为,华海药业通过“中国制造+美国渠道”的双赢模式,有望抢占美国仿制药市场份额,国内制剂业务也具备巨大潜力。维持“买入”评级,但需关注 ANDA 获批、国内审批、销售和环保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17-12-06
    • 海外品种转报国内,制剂出口反补在即

      海外品种转报国内,制剂出口反补在即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优先审评审批与一致性评价加速市场渗透 华海药业凭借其在美国ANDA获批的优势,转报国内的四个品种有望通过优先审评审批加速上市。这些品种上市后,预计将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从而在药品招标和销售方面获得显著优势,加速进口替代进程。 ## 制剂出口与国内市场双轮驱动 公司通过制剂出口和国内市场双轮驱动,有望实现业绩增长。制剂出口方面,公司已形成成熟的“华海模式”,通过与国内企业合作,打造中国制造叠加美国渠道的双赢模式。国内市场方面,公司有望通过优先审评审批和一致性评价,加速产品上市,抢占市场份额。 # 主要内容 ## 事件 华海药业申报生产盐酸多奈哌齐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伏立康唑片和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四个品种共8个文号。 ## 点评 ### 优先审评审批加速上市 公司转报的四个品种均已在美国获得ANDA,有望纳入国内优先审评审批,加速评审流程。 ### 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获得市场优势 该四个品种属于“在欧盟、美国或日本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已在中国上市并采用同一生产线同一处方工艺生产的”,有望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获得市场份额。 ### 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这四个品种2016年终端销售额估计合计在40亿人民币左右,其中多奈哌齐8.5亿,度洛西汀6.3亿,缬沙坦氢氯噻嗪片5.1亿,伏立康唑20亿。华海药业上市后有望凭借一致性评价优势占据可观市场。 ## 投资逻辑 ### 制剂出口:十年投入,打造“华海模式” 公司拥有成熟的高技术固体制剂仿制药研发、申报注册平台,现有产品集群已经形成,Solco销售平台产品已经进入美国主流销售渠道,并且在多奈哌齐、缬沙坦等品种形成竞争优势。公司后续申报产品多以缓控释等高毛利产品为主,并且专利挑战进入常态化,公司业务有望通过专利挑战成功实现质变。同时,公司通过“制剂出口平台”与国内企业合作产品在美国注册销售,打造中国制造叠加美国渠道的双赢模式。 ### 国内制剂:政策优势叠加销售模式创新 公司通过合作销售、自建销售团队等不同模式加速推广优势产品。长期来看,随着医保支付价、两票制等政策的执行,医药由以前的“市场销售”导向型进入以“研发、产品”为主的阶段,而华海药业完全符合该趋势的发展。 ### 原料药:业务基石,保证稳定增长 原料药业务是公司的基石,新品种和产能释放保证稳定增长,带来持续现金流,保证公司的产品质量、成本优势和供应链的稳定。 ### 生物药:高仿产品,节省注册时间和临床费用 公司在高仿生物药领域布局,目前临床中,以biosimilar优势节省注册时间和临床费用,其中针对TNFα的biosimilar进展较快,并有生物创新药在研。 ## 投资建议 ###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6.40/7.44/9.86亿。如果未来更多品种进入优先审评并且产品获批,将增厚公司业绩。综合考虑到公司制剂出口的龙头地位,在国内制剂业务的巨大潜力及单抗业务的长期布局,给予“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ANDA获批不达预期、国内审批慢于预期、销售整合慢于预期、环保风险。 # 总结 华海药业凭借其在美国ANDA的优势,加速国内市场渗透,有望通过优先审评审批和一致性评价抢占市场份额。公司制剂出口业务稳健发展,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生物药布局长期利好。维持“买入”评级,但需关注ANDA获批、国内审批、销售整合和环保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17-11-20
    • Newchem完成交割,建立纵向一体化产业优势

      Newchem完成交割,建立纵向一体化产业优势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收购Newchem的战略意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仙琚制药完成对Newchem的收购,将显著提升公司的长期竞争力,主要体现在: 1. 加速国际化进程:通过Newchem现有的客户体系,迅速切入规范市场,扩大原料药产品出口销售规模。 2. 优化产业链:丰富甾体激素原料药的品类,获得新一代高毛利品种,提升甾体激素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的协同性。 3. 财务增益:扣除财务成本并考虑分期付款后,预计将增厚公司2018年利润5000-7000万人民币。 ## 维持买入评级的原因 基于公司在甾体激素领域的领先优势、制剂业务的高速增长、原料药业务触底反弹以及OTC业务的恢复增长,维持对仙琚制药的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2.02/3.31/4.15亿。 # 主要内容 ## 事件点评:Newchem收购完成 仙琚制药于2017年11月13日(意大利时间)完成对Newchem的收购交割。Newchem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甾体和激素类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客户多为欧洲、美国等规范市场的仿制药或创新药企,具有较高的综合壁垒和毛利率。 ## 收购意义分析 1. **加速原料药国际化进程,丰富产品品类** * 获得新一代高毛利甾体激素原料药品种,优化公司甾体药物产业链。 2. **扩大出口销售规模,加速国际化进程** * 通过Newchem现有的客户体系迅速切入规范市场,带来收入和毛利率双升。 3. **提升协同性,提高业务抗风险能力** * 提升公司甾体激素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的协同性,提高原料药收入的稳定性和业务抗风险能力。 ## 财务影响分析 扣除财务成本,考虑分期付款,增厚 18 年利润 5000-7000万人民币。 ## 投资建议 1. **甾体激素领域优势显著** * 公司在甾体激素领域有巨大的领先优势。 2. **制剂业务维持高速增长** * 制剂业务维持高速增长。 3. **原料药业务进入底部,OTC业务恢复增长** * 原料药业务进入底部,OTC业务恢复增长,公司业绩出现拐点。 4.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公司 17-19 年净利润分别为 2.02/3.31/4.15 亿,考虑到公司在甾体激素领域的强势布局,给予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二次议价、招标降价、原料药价格下跌、临床进展不确定性。 # 总结 ## 收购Newchem的战略价值 仙琚制药完成对Newchem的收购,是公司国际化和产业链优化的重要一步。通过Newchem的平台,公司能够更快地进入规范市场,提升原料药业务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 维持买入评级的逻辑 综合考虑公司在甾体激素领域的优势、制剂业务的增长潜力以及OTC业务的复苏,维持对仙琚制药的买入评级。但同时也需关注医保政策、市场竞争和原料药价格波动等风险因素。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17-11-15
    • 并表增厚收入 利润端承压

      并表增厚收入 利润端承压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并表增厚收入,利润端短期承压 塞力斯三季报显示,公司营收实现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外延并表和内生成长的叠加效应。但与此同时,公司利润端增速承压,营业利润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较快上升。 ## 长期集约化趋势不变,公司价值依然稀缺 尽管短期利润承压,但检验流通渠道的集约化和服务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塞力斯作为国内检验集约化服务区域领先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变化的大趋势,逐步提升业务体量规模,公司市值具备向上空间。 # 主要内容 ## 公司三季报业绩分析 * **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 2017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7亿元,同比增长34.8%;实现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11.2%。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56.77%;实现归母净利润0.183亿元,同比增长33.52%。 * **内生增长平稳:** 估计公司内生收入成长维持在20%左右,与之前季度基本持平,公司业务扩张节奏保持平稳。 * **利润端承压:** 前三季度公司利润端增速承压,营业利润仅增长10.35%,主要原因为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较快上升,公司前三季度营业利润率(13.1%)相比2016年Q3(16.0%)有明显下降。 ## 行业趋势与公司价值 * **集约化趋势:** 检验流通渠道的集约化和服务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 **公司稀缺性:** 具备集约化服务能力的IVD流通服务企业在A股具备稀缺性。 * **受益行业趋势:** 随着公司全国布局的落地和外延合作效果在业绩端得到体现,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变化的大趋势,逐步提升其业务体量规模,公司市值具备向上空间。 ##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 * **盈利预测:** 中性预计2017-2019年EPS为1.07、1.31、1.61元,同比增长11%、22%、23%。 * **投资评级:** 维持“增持”评级。 ## 风险提示 * 业务扩张不达预期 * 集约化服务推进带来公司利润水平下降 # 总结 ## 并表增厚营收,成本上升致利润承压 塞力斯三季报显示营收受益于并表实现快速增长,但由于成本和费用上升,利润端面临压力。 ## 长期看好集约化趋势,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作为IVD流通集约化服务领先企业,长期受益于行业集约化趋势,维持“增持”评级。但需注意业务扩张不及预期和集约化服务带来的利润下降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7-11-01
    • 贵州中标执行影响当期利润 未来有望贡献业绩

      贵州中标执行影响当期利润 未来有望贡献业绩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短期业绩承压,长期增长潜力显现 科华生物2017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出现短期下滑,主要受化学发光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出口招标恢复缓慢以及贵州项目备货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然而,公司核心业务如自产卓越系列生化试剂和酶免业务仍保持稳健增长。贵州省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项目的中标,虽然短期对利润贡献不显著,但为未来试剂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 战略并购与市场深耕,巩固行业地位 公司通过控股收购广东新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日立生化在华南四省的一级代理权。此次并购不仅带来业绩并表,更重要的是有望与科华自产试剂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华南地区生化诊断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市场的份额。这表明公司正积极通过战略布局和市场深耕,以应对短期挑战并增强长期竞争力。 主要内容 业绩概览:营收增长,利润短期波动 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 科华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9.6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86亿元,同比下滑8.9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滑6.7%。 第三季度单季业绩: 第三季度实现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11.2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60亿元,同比下滑9.9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滑8.7%。 数据显示,公司收入保持增长态势,但净利润在第三季度出现明显下滑。 经营策略与市场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 利润波动的主要原因 化学发光与出口招标: 公司化学发光产品放量及出口招标恢复进度慢于预期,对当期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贵州项目成本: 中标贵州省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设备采购项目,导致第三季度备货装机产生较多成本和费用,同时经营性净现金流下降明显。 新优并表贡献有限: 广东新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交割于九月完成,第三季度并表对业绩贡献较少。 核心业务的韧性增长 尽管面临多重挑战,公司核心业务成长依然保持。自产卓越系列生化试剂维持10%以上增长。 酶免业务也继续维持成长,显示出公司在传统优势领域的稳健性。 贵州项目:未来试剂收入的增长点 公司在贵州省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设备采购项目中中标416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标总金额2566万元,已全部执行完成。 虽然此次仪器均价较低,对当期业绩贡献不显著,但大规模仪器成功进入终端市场,未来有望产生可观的试剂收入,其利润贡献可能远高于仪器采购本身。 新优并购:华南市场协同与份额提升 公司在第三季度决议出资1.53亿元控股收购广东新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5%股权,并已完成股权交割。 此次并购使公司获得日立生化在广东、广西、湖南、海南市场的一级代理权。 鉴于日立生化仪属于开放平台且科华自产试剂品质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未来科华与新优有望在生化业务上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华南四省生化诊断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市场的市场份额。 投资展望与潜在风险 盈利预测与“增持”评级 国金证券预测公司2017-2019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47元、0.53元、0.63元,同比分别增长3%、12%、20%。 基于上述预测和公司长期发展潜力,国金证券维持对科华生物的“增持”评级。 关键业务发展风险提示 生化试剂销售成长不达预期: 若生化试剂销售增长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将影响公司整体业绩。 出口招标恢复慢于预期: 出口市场招标恢复缓慢可能持续对公司利润造成压力。 化学发光市场推广慢于预期: 化学发光作为公司重要增长点,若市场推广不及预期,将影响其业绩贡献。 总结 科华生物在2017年第三季度面临短期利润下滑的挑战,主要原因包括化学发光和出口招标恢复慢于预期,以及贵州项目备货成本增加。然而,公司营业收入保持增长,核心业务展现出韧性。同时,公司通过中标贵州远程医疗项目和战略性收购广东新优生物,为未来的试剂收入增长和华南市场份额提升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其积极的战略布局。国金证券维持对科华生物的“增持”评级,并预测未来几年盈利将持续增长,但投资者需关注生化试剂销售、出口招标和化学发光市场推广等潜在风险。整体而言,公司短期承压,但长期增长潜力显著,战略布局有望巩固其在体外诊断市场的竞争力。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7-10-31
    • 三季度符合预期,季度环比加速

      三季度符合预期,季度环比加速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与市场潜力 华海药业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季度环比加速,显示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公司在国内制剂业务和生物药领域具有巨大潜力,长期布局值得期待。 ## 投资评级与未来展望 维持“买入”评级,主要基于公司制剂出口的龙头地位、国内制剂业务的巨大潜力以及单抗业务的长期布局。未来若更多品种进入优先审评并获批,将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 主要内容 ## 公司三季报业绩分析 华海药业发布2017年三季报,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单季度业绩加速增长。 * 收入35.10亿,同比增长20.11%; * 归母净利润4.85亿,同比增长25.94%; * 扣非归母净利润4.09亿,同比增长16.26%;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额1.19亿。 ## 各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对华海药业的原料药、国内制剂、制剂出口和生物药四大业务板块进行了详细分析。 ### 原料药业务 预计原料药整体保持10%左右的增长,受益于特色原料药放量,原料药收入和毛利提升。 ### 国内制剂业务 国内制剂高速增长,预计增速同比超过50%。公司前期研发投入进入收获期,静待品种获批上市。 ### 制剂出口业务 收入受益于强力霉素执行订单,产生可观收入;缬沙坦、赖诺普利等一体化品种继续凭借成本优势蚕食市场。 ### 生物药业务 针对TNFα靶点的biosimilar完成临床I期,预计下半年完成进行II/III期临床试验;针对VEGF靶点的生物创新药获得临床批件,稳步推进。 ## 临海国际医药小镇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 公司规划在临海国际医药小镇内新建一个占地约 1200亩的高端制剂科技园区,总投资约 100 亿元人民币,项目规划预计在 2025 年底前建成,规划实现年产值约 400亿元人民币。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17-19 年净利润分别为 6.40/7.44/9.86 亿,给予“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ANDA 获批不达预期、国内审批慢于预期、销售整合慢于预期、环保风险。 # 总结 ##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 华海药业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各业务板块发展良好,尤其是国内制剂业务和制剂出口业务表现突出。 ##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公司在生物药领域的布局以及临海国际医药小镇的建设,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维持“买入”评级,但需关注ANDA获批、国内审批、销售整合以及环保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7-10-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