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84)

    • 药品出海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力量河出伏流,出海浪潮中各显身手

      药品出海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力量河出伏流,出海浪潮中各显身手

      化学制药
        报告要点:   药品出海是成长为全球化大药企的基本门槛和必经之路   据Frost&Sullivan统计,2022-2030年中国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占比仅保持在17%左右,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国际医药巨头的成长历史来看,进军全球市场是必经之路,国际市场是支撑企业做大的必要基础。我国“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也提出支持企业立足本土资源和优势,面向全球市场,培育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形成一批国际化程度高、全球布局发展的大型制药公司。   法规医药市场规模巨大,新兴市场人口多、卫生支出增长快据Frost&Sullivan,2018-2030年美国与欧盟的医药市场之和超过全球市场的50%。据WHO,2020年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国家人均卫生支出平均分别为125美元、515美元和3708美元,且高收入国家占全球卫生支出80%以上,整体来看,法规国家市场规模巨大,是药企国际化必须进军的市场。新兴市场优势在于人口众多,如印尼、巴基斯坦、巴西、尼日利亚、俄罗斯、墨西哥均排名全球人口数量前10。同时,中高收入国家的人均卫生支出全球份额从2002的7.2%增长至2021年的16.5%,提升明显,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新兴国家也逐步成为药企出海的重要市场。   中国医药研发成果的不断兑现和充足的药品供给助力实现中国药品在全球释放更大价值   从创新药角度来看,中国医药企业近年研发实力日益强大,创新药IND和NDA数量越来越多,同时创新药快速从me too和me better向firstin class持续升级,不断得到海外大型制药企业认可,在海外市场申报也取得快速进展。从仿制药角度来看,近几年我国的化学仿制药质量提升显著,生物类似药也开始逐步上市,同时因为生产企业较多,供给充足且稳定,为进军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出海模式各有优劣,药企量体裁衣选择   出海模式:自行出海,企业不易被牵鼻子走,但对产品创新、研发能力、财力支持、管理层的战略打法及对跨国统筹的能力要求更高;借力出海是目前中国药企出海的最主流模式,适合资源有限且国际化经验有待积累的企业,但意味着企业的话语权将被削弱,分享的收益相对有限;联袂出海下中国药企可筛选众多合作伙伴,但无法直接影响海外市场销售,商业化后的收益也可能受到合作伙伴的限制。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有丰富的海外药品注册经验、有较强竞争力的海外商业化平台或合作销售渠道、产品布局因地制宜的标的。   风险提示   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商业化不可预测性等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4-07-10
    • 医药行业2024年半年度策略报告: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看好创新与出海

      医药行业2024年半年度策略报告: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看好创新与出海

      生物制品
        三季度医药板块业绩有望恢复,看好创新和出海   从业绩角度来看,2023年三季度医药行业反腐力度达到最大,医药板块单季度业绩较差,目前反腐逐步常态化,2024年三季度医保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恢复。从估值角度来看,经过三年时间调整,目前医药板块估值水平(TTM)约为35倍。在医药行业集采、常态化反腐和鼓励创新等大的政策背景下,我们认为具备创新和出海能力的企业有望迎来长期成长。   创新药支持政策持续加码,国内新药商业化浪潮来袭   国家和地方政府多部门陆续发布了各项创新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从药品开发阶段的创新和开发方向的引导、临床研究和上市申请阶段的加快审评审批的支持,到药品上市后商业化阶段的医保支付支持、DRG控费除外支付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助力和国谈药品院外零售渠道的医保支付试点等等,全产业链式的全面支持创新医药产业的发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也逐渐消化了很多传统药企的存量业务影响,建议关注传统药企存量业绩即将或已消化、创新品种即将迎来收获或待商业化放量的标的;Biotech和Biopharm中建议关注其创新品种临床Ⅱ期数据优秀、进入关键临床、即将迎来收益或待商业化放量的标的。   法规医药市场规模巨大大,新兴市场人口多、卫生支出增长快   目前法规医药市场规模占比大,卫生支出多,而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人口基数大,新兴国家药物使用量增长率及人均卫生支出增长率显著高于法规市场,市场成长性较强。目前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我国药企出海成为大的趋势,从原料药到化学制剂再到生物制品,我国药企出海产品实现逐步升级。建议重点关注产品具备较强创新性、海外渠道能力强的企业,未来有望抢占先机。   进口取代与出海持续加速,精选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经过多年研发积累,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已经进入创新兑现阶段,进口取代有望持续加速,建议重点关注内窥镜和医疗影像设备板块。同时,部分细分赛道集采基本出清,产品端创新有望引领行业迎来新增长,建议重点关注体外诊断板块、血液净化板块和骨科板块等。此外,部分器械企业已经具备出海能力,海外市场的突破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   2024年三季度医药板块业绩有望恢复,且估值水平较低,医药板块有望迎来结构性行业。在医药行业集采、常态化反腐和鼓励创新等大的政策背景下,我们认为具备创新和出海能力的企业有望迎来长期成长。建议重点关注兼具创新和出海的药品和器械板块。   风险提示   医药行业政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商业化不可预测性等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4-07-01
    • 首次覆盖报告:国产血液净化设备龙头,打造全产业链覆盖领先企业

      首次覆盖报告:国产血液净化设备龙头,打造全产业链覆盖领先企业

      个股研报
        山外山(688410)   报告要点:   全球血液净化行业稳定增长,我国增量空间广阔   2022年全球血液透析市场规模达到944.3亿美元,保持平稳增长。中国血液透析市场规模在2022年突破687亿元,但透析治疗渗透率较低,2020年中国接受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数量为5.71每万人口,远低于日本26.82每万人口和韩国23.76每万人口等发达国家。以2020年中国ESRD总患者数330.52万人为基数计算,透析治疗率仅为24.40%,处于较低水平,潜在发展空间广阔。   血液净化设备快速放量,山外山市占率领先   以山外山为首的国产品牌正加速打破外资血液净化设备的垄断格局。根据医招采数据显示,2023年度血透血滤各品牌销售额和数量占有率排名中,山外山排名第四名,占国内血透血滤各品牌数量占比12.01%(2022年占比:9.32%);在CRRT设备市场中,山外山在销售额和数量占比均排名第一,占国内CRRT销售额22.92%,市场占有率增幅大幅领先外资品牌。国产医疗器械取代趋势下,山外山有望进一步提升其血透设备市场地位。   打造血液净化全产业链领先企业   公司拓展血液透析耗材产品线,协同血透服务中心,建设设备+医护+患者+透析中心的“互联网+”服务模式。公司已陆续获得血液透析浓缩液、血液透析干粉、血液透析器(低通)、血液透析器(高通)、透析液过滤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共计7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基本完成了自产血液净化耗材的全线布局,协同已有7家血液透析连锁服务中心,为公司长期战略发展奠定基础。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在血液净化领域竞争力强劲,血液净化设备市占率在国产企业中居领先地位,透析耗材业务有望随集采深入推进保持稳定增长,加速进口替代。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85、10.15和12.93亿元,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96、2.62和3.39亿元,EPS为0.61、0.82和1.05股,对应PE分别为35、26和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降价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06-17
    • 首次覆盖报告:集采利空渐见底,创新转型即将迎来收获

      首次覆盖报告:集采利空渐见底,创新转型即将迎来收获

      个股研报
        奥赛康(002755)   报告要点:   存量仿制大品种集采影响逐渐平滑,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奥赛康是产品覆盖消化、抗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等治疗领域的百强药企。截至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公司共13款药品参与集采,均为公司主要产品目录中的药品,其中公司重点产品奥西康未中选,其余12款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90%;同时公司有部分产品中选地方药品集中采购(含各种类型联盟集中采购),价格和销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从收入结构上看,2019年抗肿瘤和消化类产品收入合计占比达97.05%,其中消化类贡献收入从33.66亿降至2023年末的2.99亿,抗肿瘤类收入从10.19亿降至6.17亿。   聚焦公司优势领域,着重高端仿制+制剂创新,构建特色产品组群公司优选首批首仿、独家品种、高壁垒复杂制剂开发。自2021年以来获批20个仿制药品种:5个首批上市品种、4个首家独家品种且3个为十三五重大专项品种、3个高壁垒复杂制剂、2个首仿品种、1个独家规格,不断丰富公司传统优势领域抗肿瘤、消化道治疗用药和新崛起的抗感染和慢性病用药,构建并强化了公司特色的仿制药产品组群。   新药转型即将进入收获期,ASKB589有望成30亿级大品种   第三代EGFR抑制剂ASK120067可强效抑制EGFR耐药突变(T790M)、EGFR敏感突变(如L858R,exon19del)以及EGFR双突变的激酶活性,且对CNS(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有较好的疗效,目前正在上市申请审评中;ASKB589是全球进度前三的Claudin18.2单抗靶向药,客观缓解率(ORR)为79.2%、疾病控制率(DCR)达95.8%,临床数据优异,目前已进入中国临床III期研究,根据我们测算有望成30亿级大品种。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随着公司传统的优势板块——抗肿瘤和消化类仿制品种的存量品种的集采快速出清,抗感染类和慢性病类仿制药品种的快速崛起,及公司创新转型的收获期的即将到来,预计2024-2026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3.03%/20.90%/18.98%;归母净利润2024年扭亏为盈,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2.85%/120.45%/122.48%;EPS分别为0.04/0.08/0.18元/股,对应PE为288.25/130.76/58.77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或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带量采购大幅降价风险、药品上市申请获批或商业化不确定性等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4-06-03
    • 首次覆盖报告:聚焦荧光硬镜赛道,整机业务未来可期

      首次覆盖报告:聚焦荧光硬镜赛道,整机业务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报告要点:   全球荧光硬镜巨头核心供应商,新机上市推动上游需求   海泰新光荧光内窥镜器械当前主要为美国器械巨头史赛克供应其硬性内窥镜整机平台的光源模组、荧光内窥镜、适配镜头等核心零部件,公司自2008年与史赛克开始合作,成为该公司新设备中核心部件的设计及生产供应商。史赛克是当前全球荧光内窥镜龙头企业,近三年内窥镜营收增长均超过25%。史赛克于2023下半年发布1788超高清荧光硬镜产品,进一步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核心零部件需求显著增加。海泰新光与史赛克多年来业务深度绑定,凭借史赛克荧光硬镜全球良好的销售表现,新签订单有望逐步落地,加快公司核心产品持续放量。   荧光硬镜替代空间广阔,自主品牌进军国内市场   硬性内窥镜可区分为白光内窥镜和荧光内窥镜,由于荧光整机系统在腹腔等手术治疗方案中的学术价值和治疗价值优势显著,荧光产品的市场规模及占比逐年提高。2015年至2019年,全球白光硬镜市场规模从46.4亿美元略微降低至4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荧光硬镜市场预计未来将呈现高速增长,以24.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4年的38.7亿美元,占比逐步从2019的22.9%提高至53.5%。公司多年来深耕光学产业,占据先入优势,积极开发整机系统并于2023年底成功注册自有整机品牌,当前通过中国史赛克、与国药集团创立的合资公司国药新光及公司自有渠道三大渠道同步营销,有望引领国内荧光硬镜市场。   核心技术加持,光学产品线丰富   公司以光学技术能力为基础,为生物医学、工业激光和生物识别等多个领域提供光学产品和光学元器件。根据用途,公司的光学产品可以分为医用光学产品、工业及激光光学产品和生物识别产品三类,分别应用于诊断设备/仪器、美容机设备、工业激光设备、指纹及掌纹识别系统等终端产品中。光学产品产品线丰富,应用场景广阔,有望持续推动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随着荧光硬镜在全球市场的高速发展和公司整机系统的推出,公司将显著受益,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07、7.19和8.81亿元,同比增长28.91%、18.57%和22.41%;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96、2.39和2.95亿元,同比增长34.72%、21.62%和23.56%;对应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61、1.96和2.43元/股,按照最新股价测算,对应PE估值分别为29、24和19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对于单一海外客户依赖过高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4-05-16
    • 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点评:收入保持稳健增长,看好未来业绩增长

      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点评:收入保持稳健增长,看好未来业绩增长

      个股研报
        药康生物(688046)   事件:   药康生物于近日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6.2亿(+20.5%),主要系公司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其中商品化模型销售业务和功能药效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6%和36.1%,归母净利润1.6亿(-3.5%),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5.0%),主要系公司目前仍处业务扩张期,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生产人员扩招、新产能投产后折旧摊销增加等原因致使公司利润短期承压。2024Q1公司实现收入1.6亿(+12.0%)、归母净利润2948.0万(-5.1%),扣非归母净利润2286.8万(+2.7%)。   公司持续高强度投入研发,“野化鼠”、“药筛鼠”、“悉生鼠”等项目持续快速推进   公司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持续推进“野化鼠计划”、“无菌鼠及悉生鼠计划”、“斑点鼠计划”、“药筛鼠计划”等多个研发项目。截至2023年末,野化鼠方面:公司研发管线上已有超100个野化鼠品系在繁育和内部验证中,包括1号染色体品系、17号染色体品系等。预计2024年将完成200个左右野化鼠品系构建,其中80-100个品系完成初筛并推向市场。“悉生鼠计划”:项目进展顺利,推出GMM6菌株组合模型,截至2023年度报告期末,菌群服务平台协助客户发表文章累计影响因子超400,已完成鼠源菌种筛选、建库和商业化,并已开启志愿者招募和人源菌种筛选和建库,截至目前已获得130余株人源菌种。截至2023年12月末,“斑点鼠计划”研发项目已完成品系超20,000个,2023年度报告期内新增品系近400个,现有品系涵盖肿瘤、代谢、免疫、发育、DNA及蛋白修饰等研究方向的基因。药筛鼠计划覆盖目前报道的大部分可成药靶点,已推向市场近500个品系,目前仍有超100个品系研发中,预计将于2024年陆续推向市场。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斑点鼠”、“药筛鼠”等项目的快速推进,公司商品化小鼠品系资源不断丰富,叠加公司布点的推进和开拓力度的加大,看好公司业绩持续修复。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3.04%/23.01%/21.09%;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亿/2.53亿/3.12亿,对应归母净利润各年增速分别为27.96%/24.44%/23.34%;EPS为0.50/0.62/0.76元/股,对应PE为25.36/20.38/16.5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发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12
    • 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点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在手订单仍旧充足

      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点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在手订单仍旧充足

      个股研报
        普蕊斯(301257)   事件:   普蕊斯近期发布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7.6亿(+29.7%),主要是由于外部经营环境对临床试验项目开展的干扰逐步消除或减弱,项目业务进度恢复较大所致;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86.1%),主要由于报告期内项目执行效率有所提升所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70.6%)。2024Q1公司实现收入1.8亿(+17.4%);归母净利润2273.7万(-10.2%),主要由于报告期内收到政府补助金额同比下降较多所致,扣非归母净利润1957.0万(+7.7%)。   公司SMO业务实现快速增长,营销能力加大建设   2023年SMO业务收入7.6亿(+29.7%),公司自成立以来即注重内部SOP的制定、积累和更新,截至目前已建立了一套科学详实的涵盖270余份的SOP制度文件,用于指导和规范员工开展SMO业务中的各项操作。从费用端看:2023年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49.3%,销售费用率1.1%,主要由于公司销售团队人员和薪酬增加以及为扩大业务开展相关市场活动的投入增加所致;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同比减少5.4%,管理费用率5.5%,主要由于职工薪酬及服务费减少所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8%,研发费用率4.6%,主要由于公司研发投入增加所致。   项目数量持续增加,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公司2024Q1累计参与SMO项目超过3100个,较2023年末继续增加100个左右;在执行项目数量为1885个,较2023年末增加53个。截至2024Q1报告期末,公司员工人数由2023年末的4186人继续增至4407人,其中业务人员超过4200人;服务超过930家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机构可覆盖能力为1300余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超过190多个城市。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2023年公司存量不含税合同金额为18.81亿元(+24.97%),新签不含税合同金额12.92亿元(+23.89%),订单充足。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9.04/10.85/13.24亿,对应增速分别为19.00%/20.00%/22.0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1.93/2.36亿,对应增速分别为18.14%/21.25%/22.14%;对应EPS为2.00/2.43/2.96元/股,对应PE为23.40/19.30/15.8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订单不确定性风险、医疗行业投融资不确定性风险、行业政策变化等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12
    • 2023年报及2024一季度报告点评:聚焦两主三副,打造医疗净化行业标杆

      2023年报及2024一季度报告点评:聚焦两主三副,打造医疗净化行业标杆

      个股研报
        华康医疗(301235)   事件:   华康医疗于近期发布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16.0亿(+34.7%),主要来自于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和医疗耗材销售;归母净利润1.1亿(+4.7%),扣非归母净利润9084.4万(+1.4%)。2024Q1公司实现收入2.3亿(-4.4%),归母净利润-3207.2万(-85.3%),扣非归母净利润-3339.7万(-48.2%),亏损主要系公司2023年高速发展,人员增长幅度较大,销售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的增长带来了订单增长,但订单转换成产值还有一定滞后性;公司运营成本增长等原因。   核心业务医疗净化集成业务仍快速增长,费用开支加大   分产品看:医疗净化系统集成收入13.5亿(+36.8%)、医疗设备销售9140.6万(+125.1%)、医疗耗材销售1.3亿(-4.3%)及运维服务1744.0万(+37.2%)。从费用端看:2023年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61.4%,销售费用率11.3%、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7.4%,管理费用率9.2%,主要系业务规模增加导致销售费用及管理人员增加所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8%,研发费用率4.8%,主要原因系研发投入增加所致。   聚焦两主三副,聚力开创佳绩,实验室业务继续大突破   公司夯实战略定力,全力促进稳健发展,2023年年度总中标金额突破20亿;在“两主三副”战略布局的指引下,打造出浙大一医、四川华西、山东齐鲁、深圳光明等诸多标杆案例,收获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等重量级奖项,在全国市场竖起了口碑旗帜,成为医疗专项集成的行业标杆,学术交流现场观摩的基地。截止2023年末,公司顺利交付项目共计37个;在手订单有22.1亿,主要为医疗净化集成业务订单,其中:医疗专项订单15.9亿;实验室订单4.2亿。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自2021年年中以来,在项目不断完工的前提下,公司在手订单仍然维持高位,至2023年末,公司在手订单为22.1亿。充足的在手订单保障公司业绩增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20.88/26.16/32.27亿,增速分别为30.40%/25.28%/23.34%;归母净利润1.58/2.10/2.84亿,增速分别为46.86%/33.22%/35.16%;EPS为1.49/1.99/2.69元/股,对应PE为13.57/10.19/7.5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主要业务资质无法续期的风险、新订单不确定性风险、应收账款回款问题及中标项目推进等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12
    • 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点评:自主立项研发成果不断推进,静待渐兑现

      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点评:自主立项研发成果不断推进,静待渐兑现

      个股研报
        阳光诺和(688621)   事件:   阳光诺和于近日发布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9.3亿(+37.8%),归母净利润1.8亿(+18.1%),扣非归母净利润1.8亿(+26.7%)。公司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主要系随着市场经验不断积累、研发实力不断增强以及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公司成功搭建了“临床前+临床”一站式药物研发服务平台。公司不断提升的研发服务能力赢得客户高度认可,推动市场订单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继续深化国内商务拓展网络和商务团队建设,2023年累计存量订单25.7亿,同比增长28.7%。持续增加的客户需求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充分保障,并进一步拉动了研发服务能力的提升。公司拥有充足的订单储备,业务结构合理,且具备持续迭代的研发服务能力,这些因素共同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公司继续强化各项提质增效措施的执行,进一步巩固运营管理成果和竞争优势。2024Q1公司实现收入2.5亿(+8.5%);归母净利润7275.4万(+51.8%),扣非归母净利润6662.0万(+41.7%)。   自主立项研发不断推进,成果丰硕   公司累计为约800家医药企业提供药物研发服务,其中多数为国内大中型医药制造企业。2023年公司实现人均产值达到74.7万元,较上年同期人均提高14.6万。2023年公司新立项自研项目达100余项,累计已超350项。参与研发和自主立项研发的项目中,共3项新药项目已通过NMP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126项药品申报上市注册受理,10项一致性评价注册受理;取得77项药品生产注册批件;34项通过一致性评价;11项原料药通过审评获批。新药品注册分类法规实施之后,公司累计已有19项仿制药首家取得药品注册批件或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公司取得生产批件的权益分成项目共7项。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拥有的“临床前+临床”综合研发服务模式竞争优势比较明显,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一站式服务逐步成为CRO公司构建自身竞争力、提升客户粘性、拓展业务范围、保障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径。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增速分别为32.63%/31.66%/30.61%;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9.10%/36.71%/34.92%;EPS分别为2.29/3.14/4.23元/股,对应PE分别为24.34/17.80/13.2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仿制药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订单签订不及预期等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12
    • 2023年报和2024Q1季报点评报告:创新研发持续加速,长期发展值得期待

      2023年报和2024Q1季报点评报告:创新研发持续加速,长期发展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一品红(300723)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5.03亿元,同比增长9.79%;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下降36.4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降45.73%,EPS为0.42元。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6.23亿元,同比下降13.01%;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下降9.5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增长5.16%,EPS为0.22元。   2023年业绩放缓,期间费用水平控制良好   2023年公司整体业绩符合预期,利润端同比出现下降与公司研发投入增加,折旧增加以及部分投资的企业亏损有关。2023年销售费用率为44.88%(-9.89pct),管理费用率为13.16%(+3.74pct),财务费用率为1.31%(+0.36pct),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显著,主要与公司精细化管理以及学术推广减少有关,管理费用率小幅增长主要与办公楼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办公室装修摊销等有关。整体来看,公司费用率管控水平良好。   儿童药实现较快增长,慢病用药部分品种实现放量   2024年公司儿童药产品收入15.36亿元,同比增长17.01%,其中芩香清解口服液、奥司他韦胶囊、益气健脾口服液、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滴剂、孟鲁司特钠颗粒、盐酸氨溴索滴剂等品种实现收入快速增长。2024年公司慢病药产品收入7.70亿元,同比减少2.40%,收入端同比下降主要受行业政策影响所致,但公司新品种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通过集采实现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公司儿童药有望继续快速增长,慢病用药新品种有望通过集采实现放量。   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长期发展动力充足   2024Q1公司自主研发投入6252.92万元,2023Q1为4812.17万元,同比增长29.94%。公司在研的高尿酸血症&痛风创新药物AR882胶囊治疗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II/III期临床试验在国内正式启动,II/III期同步进行,目前已经完成首例患者入组,预计II期试验将在2024年底前完成。公司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公司仿制药在研品种丰富,业绩增长动力充足。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儿童药板块快速增长,慢病用药板块产品通过集采实现放量,同时公司研发力度持续加大,在研品种丰富,业绩有望长期稳健增长。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48亿元、3.03亿元和3.8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55元/股、0.67元/股和0.85元/股,对应PE分别为42倍、34倍和27倍,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