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行业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格式报告摘要。
血液制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血液制品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核心观点如下:
供需缺口长期存在: 血液制品由于原材料血浆的稀缺性,以及政策法规的限制,导致中国市场长期存在供应缺口,且短期内难以有效缓解。
浆源为核心竞争力: 在原材料稀缺的背景下,拥有稳定且丰富的浆源是血液制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浆站资源获取的难度不断增加,拥有浆站资源的企业将更具优势。
市场结构面临转变: 随着市场教育的深入和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静丙和凝血因子等产品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逐步取代白蛋白成为市场主力。
企业竞争聚焦“浆、产、推”: 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将集中在浆源控制、产品多样化和终端推广能力三个方面。拥有丰富浆源、产品线和强大销售能力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主要内容
1. 血液制品:人血浆分离提纯而得,具有原料稀缺性
血液制品原理与分类: 血液制品是由健康人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制成的治疗产品,主要分为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人凝血因子三大类。
血液制品原料采集: 中国用于生产血液制品的原料血浆都通过依法设立的单采血浆站进行采集,过程需要通过三次检疫病毒,以期从源头上消除携带病毒的血浆源。
2. 供应缺口长存,企业以“浆”争王
中国血液制品供需缺口高达50%: 中国人均采浆量及血液制品产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综合缺口率超过50%。
存量企业竞争,浆站资源难获取: 2001年后不再新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市场呈现存量竞争。单采血浆站的新设立关卡重重,资质向龙头靠拢。
受到法规和公众意识限制,血浆采集效率低: 单个单采血浆站的血浆产出率仅为 37 吨,显著低于美国的 67 吨。中国单采血浆站在人群覆盖、采浆频次、单次采浆量等方面均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回收血浆步履维艰: 中国原料血浆全部来自单采血浆,而美国回收血浆的比例占到 10%,部分欧洲国家的比例甚至达到30%。
进口受限,“远水解不了近火”: 为防范艾滋疫情,中国自1984年起限制进口除白蛋白以外的血液制品。
受技术与价格限制,重组血液制品短期内无法替代血源性制品: 重组血液制品是基因工程的产物,较血源性血液制品有一定优势。但重组血液制品在短期内无法替代血源性产品。
血液制品提纯工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国外先进的制备工艺尤其是层析技术以及工艺的推陈出新,使产品在得率、活性、安全性及产品副作用等方面优于国内产品。
3. 主力白蛋白市场企稳,静丙和凝血因子有望扩容
总体来看,血液制品批签量仍在增长: 受到 2017-2018 年两票制去库存影响,批签发增速有所放缓,在 2018 年三季度已逐步恢复,行业景气度修复。
白蛋白市场企稳,企业学术推广要求提升: 白蛋白应用多为经验用药,医生、患者认可程度高。整体白蛋白市场规模约为180亿,预期未来增速维持在10%左右。
静丙:需求有待释放,有望成为下一个主力品种: 静丙为海外主力品种,适用广泛、疗效确切,使用占比超过47.3%。
凝血因子:障碍逐步扫清,市场空间可期: 国内罕见病关注度提升,凝血因子有望受益持续扩容。凝血因子(因子 VIII+重组)目前市场规模 18 亿元,理论空间高达 240 亿,有接近 20倍增量空间。
人纤维蛋白原:小品种,高增长: 纤维蛋白原是形成凝血块的重要结构蛋白,其缺乏在临床上主要体现是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症。
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小品种,增长可期: 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PCC是乙型血友病的首选药物。PCC适应症范围扩展到VKA快速逆转,全球PCC市场增速来源于此。
4. 强者恒强,看企业“浆”、“产”、“推”
作为原材料稀缺型行业,浆源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 浆站资源多集中在龙头企业。浆站新设困难且上升空间有限,行业格局基本确立。
产品多样化、浆源综合利用率决定企业盈利能力: 血浆的综合利用率越高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终端推广、渠道把控提升企业及产品发展潜力: 2017年国家推行“两票制”以来,中小经销商受到强烈冲击,因失去生存空间而不得不退出市场,而大经销商根据终端按需采购,存货意愿低,倒逼血液制品企业的销售模式从传统的渠道销售转型为终端医疗机构的学术推广模式。
5. 主要上市公司
华兰生物:稳扎稳打,疫苗、单抗焕发新生: 华兰生物采浆和生产效率高,疫苗、单抗助力新增长。
博雅生物:小身材,力量大: 公司重新聚焦血液制品。纤原龙头地位稳固,血液制品板块保持高速增长。
天坛生物:巨头转身再成长: 天坛生物重组归来,手握最强浆源和销售推广渠道,企业价值正在重塑。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血液制品行业的供需状况、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浆源在行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产品多样化和终端推广能力对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和政策环境的逐步完善,血液制品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建议投资者关注在浆源控制、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方面具有优势的龙头企业,如华兰生物、博雅生物和天坛生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6页
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