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650)

    • 基础化工周报:草铵膦、磷肥大幅上涨,继续强推三氯氢硅

      基础化工周报:草铵膦、磷肥大幅上涨,继续强推三氯氢硅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本周国际原油价格整体震荡波动,本周布伦特均价为107.8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下跌0.1美元,WTI均价为105.3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上涨0.2美元。国际方面,欧洲对于俄罗斯的原油贸易制裁存在不确定性,同时美国希望借助NOPEC方案,迫使沙特短期释放大量闲置产能,增加产量后化解高油价矛盾,但沙特更希望按照计划适度增产,因此我们看到国际油价整体出现震荡的走势。考虑到俄乌局势的长期复杂性,以及全球范围内的需求恢复,我们仍然看好国际油价保持在目前的较高水平。根据百川盈孚消息,三氯氢硅继续大幅调涨,光伏级产品价格上涨至27000元/吨以上,厂家报价达到28000-30000元/吨。多晶硅新装置投产和存量产能的日常补氯将大幅拉升三氯氢硅需求,而今年光伏级三氯氢硅供给非常有限,我们看好未来多晶硅产能持续投放下三氯氢硅的行业高景气度,重点推荐【三孚股份】。近期草铵膦价格明显反弹,国内厂家报价已经达到25万元/吨以上,海外需求的拉动及新增产能的阶段性释放完毕推动了草铵膦价格的强力反弹,我们看好二季度的草铵膦价格上行。近期受到能源成本上涨的因素、俄乌局势影响以及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海外化肥价格大幅上行,目前磷肥北非地区离岸价格已经达到1200美元/吨,巴西地区钾肥到岸价格已经上涨至1200美元/吨以上,由于磷肥、钾肥具备强资源属性,以及俄罗斯分别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0%和20%,短时间很难出现新增产能取代相应市场份额,因此我们看好全球钾肥、磷肥价格的上行,强烈推荐【亚钾国际】和【云天化】。受益于光伏玻璃需求的明显拉动和供给端产能的收缩,纯碱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产品价格有望持续上涨,重点关注具备强成本优势的天然碱工艺龙头【远兴能源】和联碱法标的【双环科技】。同时,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确定性较强的高成长公司,如三孚股份(光伏级三氯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等)、兴发集团(精细磷化工)、金禾实业(三氯蔗糖)、亚钾国际(钾肥)、广汇能源(煤炭及天然气)、利尔化学(草铵膦)和百龙创园(阿洛酮糖)等。   重点数据跟踪   价格涨跌幅:本周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醋酸(26.96%)、液氯(24.89%)、草铵膦(13.04%)、双氧水(11.52%)、醋酐(11.41%);本周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前五的为甲酸(-33.33%)、VC(-13.51%)、VA(-9.30%)、三氯甲烷(-8.61%)、VD3(-5.68%)。   价差涨跌幅:本周化工产品价差涨幅前五的为R134a(106.81%)、丙烯(MTO法)(48.09%)、醋酸(34.06%)、POY(29.38%)、丙烯酸丁酯(28.02%);本周化工产品价差跌幅前五的为甲醇(-77.64%)、丙烯(石脑油法)(-51.58%)、环氧乙烷(-47.46%)、丁二烯(-38.88%)、醋酸丁酯(-37.10%)。   风险提示: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海外疫情控制不力导致复苏低于预期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2-05-17
    • 转型期利润端承压,线上化及新品牌初显成效

      转型期利润端承压,线上化及新品牌初显成效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2021年为公司转型年,营收增速放缓,利润端承压。21年实现营收17.87亿元,同比+2.41%,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比-46.61%,扣非净利润同比-55.70%,主要系公司在新渠道和新业务转型过程中投入较多费用;22Q1实现营收3.83亿元,同比-5.31%,归母净利润6548万元,同比-34.61%。   营收拆分:1)分品牌:主品牌丸美小幅下滑,彩妆品牌恋火增长显着;主品牌“丸美”收入同比-3.82%,收入占比92%;彩妆新品牌“恋火”成长迅速,21年实现收入6617.46万元,同比+463.49%;2)分渠道:线上直营增长迅速,线下CS渠道有所承压。21年线上渠道实现营收10.28亿元,同比+8.17%,其中直营渠道同比+66.79%,公司以天猫旗舰店实现对消费者直接触达,同时大力布局线上抖音、快手等新兴直播渠道;线下营收同比-11.99%,其中主要为日化专营店渠道恢复不及预期,百货及美容院渠道相对良好。3)分品类:积极开拓眼部以外新品类。21年公司眼部类营收下降17.12%,占比降至30%;护肤类增长7.22%,占比56%,彩妆类增长248%,占比5%。   盈利营运:毛利率21年下降,22Q1同比上升,费用率持续较大幅度提升。21年毛利率同比-2.19pct至64.02%,22Q1毛利率同比+2.79pct至66.71%主要系原材料成本及运输成本上升所致;21年销售费率同比+9.16pct至41.48%,主要系21年公司业务转型期加大形象宣传及品牌推广投入,以及相关业务职工薪酬费用增长所致;管理费率同比+1.11pct至5.62%;研发费率2.83%,同比稳定。21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748万元,主要系公司生产备货以及相关费用付现同比大幅增加所致。   风险提示:线上转型效果不及预期;线下渠道恢复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内功修炼+外延拓展,期待转型效果   2021年为公司转型年,为应对行业变化,公司积极推动新渠道及新媒体转型布局,短期费用加大投入下,业绩表现有所承压。长期来看,公司以研发为本,随着主品牌持续加大线上转型,彩妆新品牌恋火出圈,有望凭借产品力的积累和品牌心智的建立为长期健康增长打下基础;另外公司持续进行外延拓展,其产业基金公司新增投资母婴洗护、高端美容仪等多领域品牌,有望加速布局多元产业生态。短期考虑公司转型期费用投入较大,影响业绩释放,我们下调22-23年并新增24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51/3.03/3.59亿元,同比增速1.32%/20.65%/18.34%,摊薄EPS为0.63/0.75/0.8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3/28/23x,维持“增持”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2-05-13
    • 纯碱行业分析框架

      纯碱行业分析框架

      化学制品
        纯碱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准入壁垒较高。纯碱又名碳酸钠,按照密度不同分为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按照生产工艺不同分为天然碱法、氨碱法和联碱法。纯碱准入壁垒较高,根据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除天然碱项目外,其余纯碱项目均被划为限制类产业,因此目前只有天然碱项目具备扩产条件。   我国纯碱供需紧平衡,行业集中度较高。全球纯碱产能约7000万吨/年,2021年底我国纯碱总产能3293万吨/年,较2020年底减少24万吨/年;2021年国内纯碱产量2909.2万吨,同比增加5.4%,行业实际开工率88.3%,同比增加5.1pp。根据中国纯碱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底,国内纯碱企业有效产能为2988万吨,其中联碱企业总产能为1445万吨,占比48.4%,氨碱企业总产能为1363万吨,占比45.6%,天然碱企业总产能为180万吨,占比6.0%,行业CR12达到68%。   疫情复苏平板玻璃需求有望回暖,新能源领域拉动纯碱需求高增。纯碱下游主要用于生产玻璃,2021年浮法玻璃需求占比39%;玻璃包装容器占比12%;光伏玻璃占比7%;日用玻璃制品占比5%。(1)在国家稳经济增长的强烈预期下,房地产竣工端有望发力提振需求。(2)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爆发增长以及双玻组件渗透率的提高,我们按照2021-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125/155/220/290/350GW测算,对应纯碱需求分别为192/240/257/478/585万吨。(3)碳酸锂价格持续攀升,带动锂盐企业资本开支,理论上生产1吨碳酸锂消耗1.8-2吨纯碱,大幅拉动纯碱需求。我们预计2021-2025年国内碳酸锂产能分别为13.1/18.1/25.5/34.3/44.0万吨,对应纯碱需求26.2/36.2/51.0/68.6/88.0万吨。我们预计2022-2024年国内纯碱供需缺口分别为-9.8、-17.0、-61.1万吨,看好行业未来2-3年高景气度。   相关标的:建议关注国内天然碱法龙头企业【远兴能源】;联碱法龙头企业【和邦生物】、【双环科技】、【华昌化工】、【云图控股】;氨碱法龙头企业【中盐化工】、【三友化工】、【山东海化】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传染疫情等系统性风险;纯碱下游新增产能建设进度可能低于预期;纯碱价格过高导致下游需求低于预期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2-05-10
    • 2021年报及2022一季报点评:传统品种稳健增长,13价肺炎疫苗有望放量

      2021年报及2022一季报点评:传统品种稳健增长,13价肺炎疫苗有望放量

      个股研报
        康泰生物(300601)   核心观点   传统品种稳健,新冠疫苗贡献增量。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36.52亿元(+61.5%),归母净利润12.63亿元(+86.0%),扣非归母净利润11.91亿元(+91.9%),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5亿元,同比增长275.7%。分季度来看,公司2021年各季度单季度收入分别为2.8/7.8/13.3/12.7亿元,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3.1/7.0/2.3亿元,其中上半年公司传统品种受到国内新冠疫情反复及新冠疫苗接种等影响,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下半年随着公司灭活新冠疫苗国内使用以及与阿斯利康合作的腺病毒新冠疫苗取得海外销售,公司业绩恢复高增长。   2022年一季度实现现营收8.71亿元(+214.6%),实现归母净利润2.74亿元(+987.71%),扣非归母净利润2.74亿元(+987.71%),预计主要系公司四联苗等传统品种销售恢复以及13价肺炎疫苗新品种上市形成销售。   新品种有望快速放量,长期管线储备充足。公司13价肺炎多糖结合疫苗于2021年9月获批上市,年内取得批签发41.76万支,目前正在进行各省招标准入,考虑到公司产品临床数据优秀、定价亲民,通过四联苗等品种已布局儿童疫苗渠道多年,产品有望快速放量。此外,公司目前拥有在研项目30余项,13项处于临床阶段,其中人二倍体狂苗已报产、冻干水痘疫苗取得临床总结报告,长期布局麻腮风水痘、DTaP-IPV-Hib五联苗等全球重磅多联多价产品,中长期增长动能充足。   风险提示:13价肺炎结合苗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新冠疫苗研发失败、进度慢于预期;全球新冠疫情发生重大变化的风险等。   投资建议:暂不考虑新冠疫苗收入,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2.20/3.07/3.91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20/16x。公司传统品种稳健增长,13价肺炎结合疫苗2022年有望快速放量,贡献业绩弹性,人二倍体狂苗已报产预计年内获批,管线储备丰富,维持“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05-09
    • 2022一季报点评:营收同比增长65%,利润承压看好长期发展

      2022一季报点评:营收同比增长65%,利润承压看好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核心观点   营收同比增长65%、利润承压同比增长42%。2022Q1营业收入达到2.66亿元,同比增长65.1%%;归母净利润达0.67亿元,同比增长41.6%;扣非归母净利润达0.6亿元,同比增长50.7%。其中1-2月营收达1.56亿元,同比增长70%。尽管受多地疫情影响供应链及医疗机构手术量以及研发费用同比增加导致的利润端承压,2022Q1营收及归母净利润仍显著高于2021Q4,(营收2.35亿元,同比增长50%;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17%;扣非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下降32%)。公司Q1研发投入加码,达0.44亿元(+106.09%),研发费用率达16.75%(+3.33pct),主要系在研管线丰富:颈动脉远端保护器、TIPS穿刺件、PTA球囊等造影球囊(肿瘤栓塞及周围血管)、PFA正在筹备临床入组。   毛利率达69.77%,经营性现金流状况良好。公司2022Q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69.77%/23.73%,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7%/17%,销售费用率较2021年Q1同比-1pct,研发费用率同比+4pct,管理费用率持平,主要系2022多款在研产品进入临床阶段。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67亿元(+60.47%),整体现金流状况较好。   研发管线兑现高效,冠脉介入与外周介入拉动业绩增长。2021年继房间隔穿刺系统完成第二代产品迭代,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导管、磁定位压力消融导管完成注册检验,高压脉冲消融系统处于注册检验阶段,锚定球囊、导引导管、导引导丝、可调弯输送鞘的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微导管、延伸导管将成为新增长亮点。公司建立“卫星医院”辐射教育区域医院医生,电生理“精心讲堂”今年已开展6场,以阜外医院为点辐射全国超过10家医院。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超出预期的风险;业绩期内交易带来的潜在监管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手术开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为高值耗材“专精特新”企业,看好技术壁垒高筑、创新疗法丰富、研发兑现能力及盈利能力优秀的企业长期发展。暂时性的刚需性择期手术承压,疫情缓解后手术量将阶段性反弹。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3.09/4.51/5.53亿元,同比增速31.7/39.7/33.1%;摊薄EPS=4.63/6.76/8.29元,对应PE=36/25/20x。公司面对上海、北京等多地疫情带来的医疗机构择期手术量及物流供应链受影响下,依然保持超过行业平均的增速水平,展示出龙头企业卓越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2-05-06
    • 化工行业年报总结暨2022年5月投资策略:看好钾肥、三氯氢硅、纯碱、草铵膦的景气度

      化工行业年报总结暨2022年5月投资策略:看好钾肥、三氯氢硅、纯碱、草铵膦的景气度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化工行业年报暨一季报总结:进入2022年,海外供给在疫情和极端天气的冲击下遭受冲击,俄乌战争对欧洲能源供给格局带来影响,新冠疫情下全球供应链阶段性中断,全球化工贸易流向重塑。在能源、资源品、大宗化工原料上涨的带动下,截至2022年4月27日,CCPI已反弹至5751点,较5138点的反弹幅度为11.9%。近期,CCPI指数以高位震荡运行为主,4月份国际油价先抑后扬,延续震荡走势。考虑到俄乌局势的长期复杂性,以及全球范围内的需求恢复,我们仍然看好国际油价保持在目前的高水平。截至4月28日,A股441家化工上市公司中,已有约410家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报,其中377家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占比92.0%;29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占比72.2%;约355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一季报,其中有215家公司业绩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占比60.6%。整体来说,2022年化工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化工板块业绩水平明显分化。   化工行业5月投资观点:未来“双碳”背景下的能源变革和长期深度减排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大力推动我国低排放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石油与化学工业朝着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此外,“石油化工十四五发展规划”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推动我国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迈进,推动化工行业向高端新材料的方向转型升级。我们坚定看好,受益于中国能源结构的重大转型升级,国内化工行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能源上游材料领域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我们仍然看好EVA、磷酸铁-磷酸铁锂、工业硅-三氯氢硅-多晶硅、PVDF等新能源化工产品今年的持续高景气度,我们建议关注相关新能源化工材料标的反弹机会。展望2022年5月份,我们重点看好钾肥、三氯氢硅、纯碱、草铵膦的景气度。   本月投资组合:   【亚钾国际】海外钾肥供给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迈向世界级钾肥供应商;   【广汇能源】项目进入收获期,迈入成长快车道;   【利尔化学】全球草铵膦巨头,创新引领未来;   【云天化】磷化工高景气助力业绩高增长,创新发力进军新能源领域;   【云图控股】化肥及联碱业务高景气,稳步推进建设磷酸铁项目;   【三孚股份】光伏带动三氯氢硅价格暴涨,加码新材料布局。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海外疫情恢复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2-05-05
    • 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动态新品持续放量

      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动态新品持续放量

      个股研报
        奕瑞科技(688301)   核心观点   2022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2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47%。公司2022 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27 亿元,同比增长46.27%;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5.47%,加回股份支付费用后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54.49%;扣非归母净利润1.12 亿元,同比+65.10%,加回股份支付费用后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86.05%。收入利润实现高增长,主要系普放医疗和口内等静态系列产品稳健增长,且动态系列持续放量,齿科、工业及医疗动态新产品均实现高速增长。   一季度毛利率再创新高,股份支付费用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拖累利润增速。公司盈利能力在2021 年较高水平之上进一步提升,2022 年一季度毛利率/净 利 率 / 扣 非 净 利 率 分 别 为 57.28%/30.99%/34.17% , 同 比 变 动+6.62/-2.93/+3.90个pct,主要系毛利率较高的动态产品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且公司多项降本提速增效及工艺优化措施持续推进,有效消化掉部分外部供应链压力,彰显较强的成本管控能力。此外,股份支付费用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均对利润增速造成一定拖累。费用端基本稳定,一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 5.16%/6.05%/16.05%/-0.25%,同比变动-0.81/+1.23/+5.34/+4.19 个pct,研发费用率较高,主要系研发人员扩张且受到股份支付费用影响。一季度公司确认非经常性损益-0.11 亿元,其中由于参与珠海冠宇战略配售(2021年10月15 日在科创板上市,限售期36个月)对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0.36亿元。一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34亿元,同比降低50.00%,主要系加大采购原材料所致。   拓品类逻辑持续兑现,成长性强,看好长期发展空间。公司卡位上游核心零部件环节,基于平台型研发体系,掌握底层核心技术,快速拓展应用领域,齿科和工业新产品实现了高速增长, 拓品类逻辑持续兑现。 此外, 高端兽用、C 型臂、乳腺、放疗、胃肠、DSA探测器等高端新品储备丰富,长期增长动力充足。公司研发实力强、产品性能及性价比优势突出、覆盖全球头部客户资源,中期拓品类逻辑清晰、长期解决方案前景广阔,看好长期成长潜力。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技术被赶超风险。   投资建议:维持 “买入”评级。   公司是国内数字化X 射线探测器龙头,受益行业国产替代大趋势,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潜力。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6.01/7.95/10.43 亿元,对应 EPS 为 8.29/10.96/14.37 元,对应 PE 为36/28/21倍,维持“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2-04-28
    • 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业绩点评:轻装上阵,静待回暖

      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业绩点评:轻装上阵,静待回暖

      个股研报
        隆平高科(000998)   大额减值轻装上阵,静待业绩回暖。2021年公司营收同比+6.47%至35.03亿元;归母净利同比减少46.12%至6245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4.5亿元,同比减少836%。2022Q1公司营收同比+6.48%至9.05亿元;归母净利同比+34.38%至5446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同比-50.79%至4477万元。公司2021年计提减值4.92亿元,同时转让隆平生物股份收益4.16亿元,两项基本实现对冲。重要子公司方面,湖南隆平(水稻)亏损2亿元,湖南亚华(水稻)亏损4313万元,安徽隆平(玉米)亏损1.3亿元,联创种业(玉米)盈利1.2亿元,巡天、德瑞特、三瑞农科等均实现较好利润。我们认为2021年公司对水稻和玉米库存减值后,2021年末库销比达81.68%,同比降低40.35%,原有库存压力解除,未来业绩有望回暖。此外,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13.69亿元;有息负债减少5.33亿元,进一步缓解财务压力。   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看点仍在玉米业务。水稻方面,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13.04亿元,同比略降6.2%,毛利率同比-7.7%至29.38%;考虑到粮价整体上行以及水稻亚华事业部的成立,预计2021/22和2022/23两个种植季,公司水稻业务有望实现较好回暖。玉米方面,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10.15亿元,同比微增2.73%,毛利率同比-21.3%至31.21%;玉米种子处于业绩的快速上升期,除了安徽隆平部分品种2021年大田表现较弱,联创和巡天均实现较好业绩增长,预计会继续维持增长态势;假若转基因落地,玉米业务可能实现台阶式业绩快增。此外,2021年子公司巴西隆平实现盈利1.3亿元,未来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点。公司向日葵、谷子、蔬菜和其他品种基本平稳增长。   研发维持高投入,技术储备夯实种业龙头地位。研发方面,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同比+7.88%至2.08亿元,研发费用增速高于营收增速。截止2021年底,公司研发人员达451人,占公司总人数17%;2021年全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59件,维持行业领先地位。转基因技术方面,公司基因创新前端以参股公司杭州瑞丰和隆平生物为引导,后端以玉米科学院和联创种业为主进行品种转育。假如未来转基因落地,公司有望凭借先发优势获得业绩较好增长。   风险提示:恶劣天气带来的制种风险,转基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投资建议:国内种业综合性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有望迎来行业、业务、管理三重拐点,业绩或迎高质量的向上增长。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为3.06/7.04/9.70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68.4/29.7/21.6X,维持“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04-26
    • 基础化工周报:磷矿石、草甘膦、三氯蔗糖上涨,光伏级三氯氢硅货紧价扬

      基础化工周报:磷矿石、草甘膦、三氯蔗糖上涨,光伏级三氯氢硅货紧价扬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本周国际原油价格整体震荡上行, 考虑到俄乌局势的长期复杂性, 以及全球范围内的需求恢复, 我们仍然看好国际油价保持在目前的较高水平。 去年年底以来, 随着多套多晶硅装置的投产, 大幅拉动了三氯氢硅的需求, 目前单月多晶硅月度产量已经达到 5 万吨以上, 未来还将保持较高的环比增速, 因此多晶硅新装置投产和存量产能的日常补氯将大幅拉升三氯氢硅的需求, 而今年光伏级三氯氢硅的供给非常有限, 我们看好未来多晶硅产能持续投放下三氯氢硅的行业高景气度, 重点推荐【三孚股份】 。 近期收到下游阶段性需求备货影响, 三氯蔗糖市场价格开始上行, 由于全球三氯蔗糖的供需格局持续优化以及代糖渗透率的不断提升, 我们看好未来三氯蔗糖的景气周期, 重点推荐【金禾实业】 。 近期受到能源成本上涨的因素、 俄乌局势影响以及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海外化肥价格大幅上行, 由于磷肥、 钾肥具备强资源属性, 以及俄罗斯分别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 10%和 20%, 短时间很难出现新增产能去取代相应市场份额, 因此我们看好全球钾肥、 磷肥价格的上行, 强烈推荐【亚钾国际】 和【云天化】 , 同时我们近期看到磷矿石-黄磷价格明显上行, 过去几年磷化工上游产品收到较强的政策性产能约束, 未来在磷肥、 磷酸盐、 草甘膦、 草铵膦及磷酸铁需求拉动下, 我们整体看好磷化工产业链景气度的整体上行。 受益于光伏玻璃需求的明显拉动和供给端产能的收缩, 纯碱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产品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重点关注具备强成本优势的天然碱工艺龙头【远兴能源】 和相关联碱法工艺标的。 同时,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确定性较强的高成长公司, 如三孚股份(光伏级三氯氢硅、 电子级三氯氢硅等)、 兴发集团(精细磷化工)、 卓越新能(生物柴油)、 亚钾国际(钾肥)、广汇能源(煤炭及天然气) 、 利尔化学(草铵膦) 和金禾实业(三氯蔗糖)等个股。重点数据跟踪   价格涨跌幅: 本周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丙烯酸丁酯(5.76%) 、 R125(5.64%) 、 丙烯酸(4.80%) 、 POY(4.66%) 、 甲醇(3.39%) ; 本周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前五的为 R134a(-8.36%) 、 醋酸(-7.95%) 、 碳酸二甲酯(-5.36%) 、 醋酸乙酯(-4.33%) 、 软泡聚醚(-3.86%) 。   价差涨跌幅: 本周化工产品价差涨幅前五的为丙烯酸丁酯(337.75%) 、 PTA(102.30%) 、 R125(42.40%) 、 己二酸(41.91%) 、 甲醇(37.03%) ; 本周化工产品价差跌幅前五的为丙烯(MTO 法) (-71.25%) 、 丙烯(石脑油法)(-63.05%) 、 R134a(-41.59%) 、 PMMA(-27.48%) 、 MTBE(-20.40%) 。   风险提示: 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 海外疫情控制不力导致复苏低于预期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2-04-24
    • 己二酸行业专题:下游新材料加速扩张,需求拉动己二酸景气周期

      己二酸行业专题:下游新材料加速扩张,需求拉动己二酸景气周期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己二酸价格上行,需求有望带动景气度爆发。2020年下半年开始,供需关系修复和向好推动己二酸价格上涨至目前12200元/吨。国内己二酸生产企业主要分为两类:1)以重庆华峰、河南神马为代表,拥有己二酸下游配套产业链;2)以华鲁恒升为代表,通过装置优化和业务协同形成一定成本优势。国内目前规划建设的己二酸产能约215万吨,假设全部产能建成投产,我国己二酸产能将达到490万吨左右,在全球范围的产能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己二酸下游的PA66原料己二腈国产化进度加快和可降解塑料PBAT项目大规模规划,预计在2023年有大量投产,将显著拉动己二酸行业景气度向上。我们认为,需求面将继续催化行业的高景气度,己二酸有望达到新一轮的高景气。   新材料项目加速推进,己二酸供需缺口或扩大。己二酸下游的PA66和PBAT规划产能庞大。压制国内PA66产能放量的己二腈制备技术,目前国产化已经进入规模化产能建设阶段。2021年价格暴涨的BDO新增产能规划充足,预计价格将有所回落,推动PBAT项目投产,己二酸需求量预计将有大幅增长。由于己二酸两个主要下游PA66和PBAT项目投建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我们以乐观、中性、悲观为假设情景对己二酸的供需格局进行测算。中性情景下,2022年-2025年己二酸的国内消费量为176.4/232.8/286.5/326.3万吨,其中PA66耗用量为31.8/55.5/89.8/112.5万吨;PBAT耗用量为25.8/58.0/76.9/93.3万吨。2022年-2025年国内己二酸的供需缺口为6.1/-2.5/-8.1/4.6万吨。2022年和2025年己二酸规划建设产能多,而2023年和2024年较少。下游需求则相反,2023年和2024年是PA66和PBAT的计划投产高峰。我们认为,2022年己二酸有新增产能,供需基本维持平衡状态。2023年-2024年,随着己二腈国产化和原料BDO价格回落,PA66和PBAT的产能有序释放,己二酸到2023年和2024年供需将持续收紧,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景气向上空间则需要跟踪两个新材料关键下游的产能释放节奏。   风险提示:己二酸新增产能远超预期的风险;PBAT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PA66原料己二腈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投资建议:己二酸下游新材料PA66和PBAT在关键技术国产化和政策推动下,规划建设规模庞大,预计将在2-3年时间内大量投产,有望带动对己二酸的需求,建议关注拥有75万吨己二酸产能及配套PA66产业链的【华峰化学】、拥有32.6万吨己二酸产能及规划建设8万吨PA66的【华鲁恒升】。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2-04-2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