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06)

    • 医药行业动态分析: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医药行业动态分析: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致力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与科研水平,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主要内容包括:1)中医药服务体系:推进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130个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2)老年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和优势,推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加强老年病科建设,增加老年病床数量。3)中西医结合医疗: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和传染性疾病。4)中医药创新:打造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若干中医类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10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实验室,全面提升中医药研发能力。5)人才培养:实施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项目,遴选培养50名岐黄学者和200名青年岐黄学者;实施中医药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1200名中医临床、少数民族医药、西医学习中医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实施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招录7500名左右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支持1.25万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开展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培养5000名中医助理全科医生。   中医药产业重视程度提升,利好政策频出:2021-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发布了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的相关政策,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提供的政策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卫健委、药监局、医保局也都发布了配套政策:提升中医药诊疗在医院临床的应用比例,对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提供优待政策;结合中药研发实际情况,坚持三结合的中药审评证据体系,从而加快中药产品的临床研究和上市审批;纳入医保定点的中医医疗机构和医保支付范围的中药品种不断增加。随着十四五期间各项政策的推行落地,中医药产业有望迎来强劲增长。   利好中医药全产业链: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迎来全面利好。建议关注:1)中药创新药是核心,创新价值有望得到重新认识,估值有望扩张,如天士力(600535)、以岭药业(002603)、康缘药业(600557)、立方制药(003020)等;2)中药OTC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长期验证且市场认可度高,如太极集团(600129)、华润三九(000999)、济川药业(600566)、羚锐制药(600285)等;3)品牌中药在治慢病和老年病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同仁堂(600085)、片仔癀(600436)、广誉远(600771)、寿仙谷(603896)等;4)中医医疗服务有望迎来高速发展,如固生堂(2273.HK)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进度低于预期;中药研发进度低于预期;药品集采降价。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01
    • 新股覆盖研究:宏源药业

      新股覆盖研究:宏源药业

      个股研报
        宏源药业(301246)   投资要点   本周四(3月2日)有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宏源药业”询价。   宏源药业(301246):公司是一家集有机化学原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及医药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此外公司还销售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材料六氟磷酸锂。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03亿元/15.78亿元/20.64亿元,YOY依次为-17.24%/21.10%/30.79%,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8.81%;实现归母净利润2.57亿元/4.94亿元/4.53亿元,YOY依次为-18.05%/92.02%/-8.22%,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13.04%。公司预计2023年1-3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2,800.00万元至15,300.00万元,同比变动-27.60%至-13.46%。   投资亮点:1、公司为化学原料乙二醛、乙醛酸、关键中间体2-甲基-5-硝基咪唑、甲硝唑原料药及鸟嘌呤等产品的全球龙头。公司在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上下游多个产品,包括乙二醛、乙醛酸、2-甲基-5-硝基咪唑、甲硝唑原料药,以及抗疱疹病毒类中间体药物鸟嘌呤上居全球龙头地位,据米内网数据,2021年乙二醛、乙醛酸、2-甲基-5-硝基咪唑、甲硝唑原料药、鸟嘌呤全球市占率分别达到40.06%、33.00%、60.19%、38.64%(公司甲硝唑原料药国内市占率达到62.52%,排名第一;全球市占率根据公司产量及2021年全球需求量计算)、39.20%。2、依托于在中间体及原料药上的优势,公司在拓展原料药品种之外,积极向下游医药制剂进行延伸。公司积极开拓医药制剂产品,拟使用募投资金建设甲硝唑片、奥硝唑片、替硝唑片、阿昔洛韦片、盐酸伐昔洛韦片、维格列汀片、磷酸西格列汀片、他达拉非片、阿奇霉素胶囊、塞来昔布胶囊、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年产能共25亿片(粒)。报告期内,公司已实现甲硝唑制剂的出口销售,募投项目将进一步扩大相应产能;目前公司正在进行替硝唑片、盐酸伐昔洛韦片仿制药、西格列汀制剂等产品的研发。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产品包括有机化学原料、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新能源电解液原材料,我们倾向于认为其归属于医药制造行业及新能源行业;目前尚未有与公司业务完全可比的A股上市公司,故分别选取主营产品为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富祥药业、奥翔药业、东亚药业、新天地以及主营产品为六氟磷酸锂的天际股份为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从可比公司来看,2021年行业平均营业收入为10.96亿元,可比PE-TTM(剔除负值以及近期业绩波动较大的天际股份/算术平均)为36.56X,销售毛利率为41.35%;相较而言,公司的营收规模高于行业平均,但销售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02-28
    • 新活素持续放量推动业绩高增长

      新活素持续放量推动业绩高增长

      个股研报
        西藏药业(600211)   心衰患者数量众多,老龄化推动人群持续扩大:我国心血管患者总人数为3.3亿,其中890万为心衰患者。6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男性和女性心衰的发病率增加2倍和3倍。我国出生人口从1962年开始进入婴儿潮,60年代平均出生人口比50年代高20%。这部分人年龄已超过60岁,老龄化进程加快,将推动心衰患者数量持续增长。   新活素疗效确切,进入心衰诊疗指南和国家医保目录。新活素主要作用机制是扩张血管从而降低心脏前后负担,还可以扩张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和抑制近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提高了肾小球滤过率,增强了钠的排泄,产生明显的利尿作用。新活素能快速改善心衰患者的心衰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临床高度认可。新活素进入了中国心衰诊疗指南,2017年通过谈判降价方式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新活素持续高速放量,推动业绩高速增长:新活素自2017年进入医保以来,5年时间销量增长9倍。估计2022年销量约620万支,同比增长35%。按照每人平均使用4支推算,新活素在900万心衰患者中的使用渗透率不到17%。医保报销范围为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用于规范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短期治疗。肾衰竭患者、呼吸衰竭患者、外伤急救患者等也出现急性心衰发作的症状,也可使用新活素治疗。新活素在心衰患者中渗透率低,还可应用于其他科室,市场前景广阔。   投资建议:公司预告2022年扣非净利润约为3.65亿元,考虑到新冠疫苗项目减值影响净利润3.17亿元,实际经营性净利润约为6.82亿元。预计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4、12.22亿元,增速分别为147%、30%,对应PE分别为13、10倍,估值被严重低估。首次覆盖,给予“买入”建议。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降价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02-23
    • 业绩迎来拐点,中药创新药价值重估

      业绩迎来拐点,中药创新药价值重估

      个股研报
        天士力(600535)   中药行业喜迎政策利好:2月10日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加大了对三结合当中的人用经验的应用指导,建立适用于中药的简化审批、优先审批、附条件审批、特别审批的相应规定,明确了部分药品豁免临床试验的条件,有望进一步加快中药创新药审批。   业绩拐点已至,负面影响基本消除:公司预告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6.68-7.73亿元,同比增长10-27%。公司经历了医药商业业务剥离、新冠疫情影响、投资标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导致过去3年业绩表现不佳。2022年即便是非经常性负面影响已基本清理,业绩有望恢复快速增长。最大单品复方丹参滴丸于2021年底获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适应症,目标人群超过2000万,有望进一步加快产品放量。后疫情时代,养血清脑颗粒和芪参益气滴丸增速也有望提升。   中药创新药研发步入收获期:2021年公司研发支出达7.61亿,收入占比为9.58%。2019年独家品种芍麻止痉颗粒获批,2021年底独家品种坤心宁颗粒获批。目前公司研发管线中共有45款1类创新药,并有43款药品已进入临床阶段,其中18款已处于临床II、III期研究阶段,如安神滴丸、苏苏小儿止咳颗粒、肠康颗粒、连夏消痞颗粒、芪参益气滴丸(新适应症)、养血清脑丸(新适应症)等中药重磅品种。   投资建议:我们公司预测2022年至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2、0.61和0.74元,PE分别为-65、23和19倍。预计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约为9.15亿元,其中持股90%的子公司天士力生物由于研发投入导致年度亏损超4亿,化学药业务按照10%净利润估算净利润约为1.3亿,据此估计中药业务净利润约为12亿元。可比中药创新药公司2023年平均PE约为27倍,据此估计中药业务合理市值约为324亿元,明显被市场低估。首次覆盖,给予“买入”建议。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降价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2-21
    •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行业超额收益显著,中药和药房政策受益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行业超额收益显著,中药和药房政策受益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大盘继续回调,医药行业超额收益显著: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0.07%,跑赢沪深300指数1.67pp;本月申万医药指数上涨0.32%,跑赢沪深300指数3.27pp。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8位,本月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位,涨幅处于中上水平。从子板块来看,线下药店、中药、医药流通涨幅靠前,本周涨幅分别为7.78%、4.65%、4.24%;医药研发外包、疫苗、血液制品跌幅靠前,本周跌幅分别为-5.75%、-2.94%、-2.26%。从个股来看,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山博济医药、上海凯宝、特一药业、方盛制药、药易购;跌幅前五的公司为诺诚健华-U、亚虹医药-U、欧林生物、海泰新光、安必平。1)从市场风格来看,本周延续了上周的风格,股价处于底部、基金持仓比例低的中小市值公司涨幅靠前。2)从板块来看,中药、医药流通、线下药店等上市公司涨幅靠前,主要是因为本周出台了中药和线下药店政策;创新药、CXO、医疗设备等刚需长线投资类上市公司跌幅靠前。总体来看,市场显示较强的博弈状态,长线成长股受挫,政策受益的中小市值公司上涨。   医药行业重大新闻:1)医保局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工作。2)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   医药行业处于估值+持仓+股价最底部:从估值来看,医药行业PT-TTM仅25.83倍,过去10年的估值最低点为20.31,目前处于底部向上回升阶段,相比沪深300指数有显著的超额收益。从公募基金持仓来看,自2020Q3以来持仓比例持续下降,2022Q4略有回升,但持仓比例与历史相比仍然偏低。从股价来看,申万医药指数自2022年9月底部上涨20%出头,但与历史高点相比仍然差距颇大。从政策端来看,2022年的脊柱、电生理、生化集采偏温和,压制医药行业估值的最大风险因素有所缓解。从行业增速来,新冠疫情常态化后,医疗需求将迎来快速复苏,医药行业整体增速有望提升。总体来看,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凸显。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服务消费: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2)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山外山、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3)中药: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4)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等;5)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药康生物、百普赛斯、阿拉丁等;6)业绩高增长:西藏药业、九典制药、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变化、新冠疫情反复、疫情后医疗就诊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02-19
    • 国企改革推进,业绩持续高增长

      国企改革推进,业绩持续高增长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投资要点   国药集团控股后启动全面改革: 2021 年国药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对公司经营管理进行了深入改革。 通过精简组织机构、 优化管理人员数量、 缩减人员数量等方式加强内部管理以节约费用; 启动营销体系改革, 优化销售人员薪酬结构, 打造销售铁军+主要利润贡献者, 激发销售工作积极性; 聚焦工业大品种, 加大 13 个销售过亿品种的营销推广力度, 推动产品销售快速增长; 清理非主业资产, 关停长期亏损企业。 公司制定了十四五发展规划, 力争十四五末营业收入达到 500 亿元, 净利润率不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   医药工业实现收入和利润齐飞: 2022H1 公司工业同比增长 13%, 其中现代中药增长 25%, 前十大品种增长 36%, 核心大品种藿香正气口服液收入 9.98 亿(+79%)、益保世灵收入 8.11 亿(+18%) 、 洛芬待因收入 2.36 亿(+20%) 、 急支糖浆收入2.12 亿(+63%) 。 2022 年底对 OTC 药物销售进一步细分为线上、 连锁药店、 团购业务, 2023 年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 相比 2021 年报, 2022 年三季报的毛利率提升 2.51pp, 期间费率降低 4.25pp。 预告 2022 年扣非净利润 3.3-3.9 亿元, 过去5 年首次实现盈利。   中药持续快速增长, 化学药疫情后迎来复苏: 展望 2023 年, 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等中药核心品种将加大川渝以外地区的开发拓展力度, 同时持续优化品类, 完善补充品种, 抓好独家品种、 特色高毛利品种销售。 化学药聚焦院内市场,疫情后随着医疗就诊需求恢复, 医院端销售也将迎来复苏。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022 年至 2024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62、 1.11 和 1.52元。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11.8%、 17.5% 和 19.4%。 考虑到公司国企改革持续推动, 业绩实现高速放量, 我们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建议。   风险提示: 国企改革进度低于预期; 产品销售低于预期; 医保集采导致产品降价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3-02-13
    •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需求回升,业绩和估值共振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需求回升,业绩和估值共振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沪深300指数略有回调,医药行业跑赢指数: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0.65%,跑赢沪深300指数0.20pp;本月申万医药指数上涨0.40%,跑赢沪深300指数1.22pp。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23,本月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18。从子板块来看,其他生物制品、医疗耗材、体外诊断涨幅靠前,本周涨幅分别为2.04%、1.56%、1.21%;医药研发外包、疫苗、医院跌幅靠前,本周跌幅分别为-3.30%、-2.67%、-1.60%。从个股来看,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山外山、*ST必康、安必平、盟科药业-U、通化东宝;跌幅前五的公司为*ST辅仁、荣昌生物、国邦医药、诺思兰德、海创药业-U。本周股价上涨靠前的公司主要分为以下两类:1)业绩向好趋势明显,如通化东宝、山外山;2)股价处于底部、基金持仓比例低的中小市值公司,如安必平、盟科药业、康众医疗、欧林生物等。   本周医药行业重大新闻:1)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司美格鲁肽核心专利CN200680006674.6全部无效,诺和诺德已提出反诉。2)安徽省硬脑(脊)膜补片和腹股沟疝补片平均降幅74.28%。3)礼来Tirzepatide肥胖适应症中国III期研究成功。4)信立泰DPP-4抑制剂复格列汀申报上市。   医药行业处于估值+持仓+股价最底部:从估值来看,医药行业PT-TTM仅25.79倍,过去10年的估值最低点为20.31,目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从公募基金持仓来看,自2020Q3以来持仓比例持续下降,2022Q4略有回升,但持仓比例与历史相比仍然偏低。从股价来看,申万医药指数自2022年9月底部上涨20%出头,但与历史高点相比仍然差距颇大。从政策端来看,2022年的脊柱、电生理、生化集采偏温和,压制医药行业估值的最大风险因素有所缓解。从行业增速来,新冠疫情常态化后,医疗需求将迎来快速复苏,医药行业整体增速有望提升。总体来看,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凸显。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服务消费: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2)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山外山、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3)中药: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4)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等;5)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药康生物、百普赛斯、阿拉丁等;6)业绩高增长:西藏药业、九典制药、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变化、新冠疫情反复、疫情后医疗就诊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02-12
    • 新股覆盖研究:华人健康

      新股覆盖研究:华人健康

      个股研报
        华人健康(301408)   投资要点   下周二(2月14日)有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华人健康”询价。   华人健康(301408.SZ):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零售、代理及终端集采。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22亿元/19.31亿元/23.39亿元,YOY依次为37.82%/26.84%/21.12%,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28.41%;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0.89亿元/0.70亿元,YOY依次为166.39%/71.17%/-21.58%,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52.91%。最新报告期,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62亿元,同比增长39.50%;实现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131.42%。公司预计2023年1-3月可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850万元至3,400万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变动幅度为84.57%至120.19%。   投资亮点:1、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药店连锁企业,有望受益于安徽省药店连锁化率提升;在此基础上,公司持续发力周边省份市场拓展。1)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在安徽省内开设门店共908家,占全省全部零售药店数量的比例为4.17%、占全省连锁门店数量的比例为7.26%,为安徽省最大的药店连锁企业。但目前安徽省连锁药店的竞争格局仍较为分散,医药零售连锁化率仅为57.48%,公司募投项目拟三年内在安徽省继续建设518家门店,有望受益于省内药店连锁化率的持续提升。2)2020年起,公司开始着力向安徽省周边省份市场拓展,包括江苏、河南两省,截至22H1,国胜药房已在省外开设了30家门店。本次募投项目拟在江苏省继续开设80家门店,在河南省继续开设50家门店,持续扩大公司零售业务影响力。2、公司是业内少数对医药零售、代理及终端集采等流通领域全覆盖的企业。公司代理业务多为独家代理,主要客户为零售连锁企业,而公司自有的零售终端网络体系较好地继承了代理业务的成本优势,同时形成了同时直接面向上游医药制造产业及下游终端消费者的经营能力。此外,依托于公司多年来积累的医药零售与代理业务上游供应链渠道资源,公司开发了终端集采业务,2020-2022H1公司终端集采的客户门店数量分别为328、639、817家,客户数量、配送门店数量、销售金额均处于快速发展中。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零售、代理及终端集采;根据主营业务的相似性,选取漱玉平民、达嘉维康、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百洋医药、健之佳、一心堂作为可比上市公司。根据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1年同业平均收入规模为103.21亿元、PE-TTM(算术平均)为37.05X,销售毛利率为31.10%;相较而言,公司收入规模低于行业平均,但毛利率水平高于行业平均。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3-02-12
    • 新股覆盖研究:百利天恒

      新股覆盖研究:百利天恒

      个股研报
        百利天恒(688506)   本周三(12月21日)有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百利天恒”询价。   百利天恒(688506):公司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与营销一体化的现代生物医药企业,拥有化药制剂与中成药制剂业务板块和创新生物药业务板块,具备包括小分子化学药、大分子生物药及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的全系列药物研究开发生产能力。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07亿元/10.13亿元/7.97亿元,YOY依次为8.62%/-16.07%/-21.33%;实现归母净利润0.08亿元/0.38亿元/-1.00亿元,YOY依次为-76.45%/390.26%/-363.82%,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盈转亏。最新报告期,2022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同比下降21.75%;实现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下降954.86%。根据初步预测,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2,300.00万元至-30,300.00万元,同比减少223.03%至203.03%。   投资亮点:1、公司深耕化药制剂和中药制剂领域26年,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等多款药物为我国首仿品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化学制剂注册批件182个,原料药注册批件11个。从重点布局的麻醉重症、儿科等临床亟需领域来看,公司的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注射用盐酸尼非卡兰、马来酸依那普利口服溶液等6个品种为国内首仿品种;其中,新一代适用于儿童及成人的低渗低钠口服补液的“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以及能够快速起效用于恶性心律失常急救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注射用盐酸尼非卡兰”为公司独家品种,而儿童药马来酸依那普利口服溶液(第三批鼓励清单,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已于2022年6月28日获批上市,其国外原研品种并未在中国上市;上述产品的上市,可有效填补相关领域的市场空白,而公司作为独家供应,有望从中获益。2、在创新生物药领域,公司前瞻性的选择技术壁垒更高的双/多特异性抗体等领域为研发重点;截至目前,公司多个在研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自2011年开始布局创新生物药领域,并前瞻性的避开技术相对成熟、竞争较为激烈的单克隆抗体领域,而选择技术壁垒更高的双/多特异性抗体等领域为研发重点,成为了上述领域的先行者。截至目前,公司共有9个双/多特异性抗体及融合蛋白药物在研项目。其中,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等上皮肿瘤的双特异性抗体SI-B001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是全球范围内基于HER3靶点进展最快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四特异性抗体GNC-038、GNC-039、GNC-035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是全球前3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四特异性抗体;另外,进入I期临床试验的双抗ADC药物BL-B01D1是全球第三个,中国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靶向双靶点的双抗ADC候选药物。近年来,多特异性抗体在肿瘤靶向、多重药理活性、抑制免疫逃逸等方面已具备相应优势,因而也成为目前各大药企研发的重点;公司在该领域的先发优势,将有利于助推其未来的持续性发展。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选取了化药制剂与中成药制剂领域的南新制药、恩华药业、海思科、奥赛康、灵康药业,以及创新生物药领域的荣昌生物为百利天恒的可比上市公司。从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1年平均收入规模为21.11亿元、PE-TTM(算术平均)为98.74X,平均销售毛利率为82.59%;相较而言,公司的营收规模及净利率水平皆处于同业的中下位区间、未及同业均值。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2-12-20
    • 新股覆盖研究:山外山

      新股覆盖研究:山外山

      个股研报
        山外山(688410)   投资要点   下周一(12月12日)有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山外山”询价。   山外山(688410):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血液净化设备与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连锁血液透析医疗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2.54亿元/2.83亿元,YOY依次为25.00%/78.78%/11.35%,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35.51%;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0.21亿元/0.19亿元,YOY依次为-25.60%/160.65%/-5.55%,公司于2020年实现扭亏为盈。最新报告期,202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36.90%;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866.22%。根据初步预测,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239至6,358万元,同比增长117.68%至226.50%。   投资亮点:1、公司是国产血液透析设备龙头厂商,有望受益于我国仍有大量未满足的存量血液透析需求,以及血液透析设备行业较大的国产替代潜力。公司是国产血透设备龙头厂商,根据医招采2022年2月发布的“血液透析机排行榜”,2021年公司产品血液透析机市占率为5.36%、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CRRT)为5.50%,均居国产厂商首位。我国现阶段血液透析治疗水平远低于国际水平,提升空间广阔,血液透析治疗需求提升将带动设备需求相应增长;血液透析的主要对象为慢性肾病患者,据公司招股书,2020年底我国接受血透治疗人数约为83万人,而目前我国接受血透治疗的患者比例不到20%,若按照2030年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疗率提升到发达国家水平75%计算,透析治疗人数将达到300万人以上。另外,考虑到目前我国血透设备仍由外资厂商主导、以费森尤斯为首的5大厂商市占率达到80%以上,公司作为领先的国产设备厂商,有望受益于行业国产替代进程。2、公司即将完成自产血液透析耗材的全线布局,进一步完善自研产品管线,有望打开收入增长空间。公司积极发展耗材业务,以保证下游客户一站式采购的便利性,报告期内公司耗材产品主要为外采。公司打造自有耗材产品已取得一定成效,目前自研的TWT-Y血液透析浓缩液、TWT-F血液透析干粉、血液透析器(低通)、透析液过滤器、血液透析器(高通)取得了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另外,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管路、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已取得注册受理通知书,即将完成自产血液净化耗材的全线布局。且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实现高值耗材产业化,相应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血液净化耗材2,400万人份(支),包括血液透析器1,200万支,血液透析浓缩液600万人份,血液透析干粉600万人份。3、公司为国内少数具备设备、耗材产品及服务中心一体化布局的血液透析企业之一,在提供血透服务上或具备较好的成本优势;有望受益于国内独立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的持续提升。公司围绕血液透析业务形成了设备-耗材-服务中心三大业务板块,设备与耗材的自产或对公司打造终端血透中心业务提供一定的成本优势。2014年起我国开始鼓励民营血透中心的建设,2019年我国血透中心数量达到6362家,但离行业饱和容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据公司招股书,预计到2020年,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超过300万人,需要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频率为每周2次至3次且每次透析时间需要四小时左右,按照美国平均配置水平、每家透析中心配置20台透析机估算,预计中国需要3万家血液透析中心以满足目前的患者需求,市场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专业从事血液净化设备与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连锁血液透析医疗服务;根据业务的相似性,选取宝莱特、三鑫医疗、健帆生物、天益医疗作为可比上市公司。从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1年平均收入规模为13.36亿元、PE-TTM(剔除异常值,算数平均)为24.39X,销售毛利率为47.51%;相较而言,公司的营收规模较小,毛利率水平低于行业平均。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2-12-0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