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39)

    • 医用高分子供应商,业绩将重回快速增长

      医用高分子供应商,业绩将重回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拱东医疗(605369)   投资要点:   专注医用高分子耗材近40年,全球化产业链重要环节。拱东医疗成立于1985年,聚焦医用高分子耗材的研发、生产、销售。目前形成以实验检测、真空采血系统、体液采集、药品包装、医用护理等5类产品为核心,产品质量、生产体系得到McKesson、Medline、IDEXX等全球知名医药企业认可,随着国内外产能逐步释放,有望在医用、生命科学、动物领域等耗材的全球化产业链中扮演更为重要角色。   收购美国TPI公司,全球产能布局更进一步。2022年,公司通过技改升级,真空采血管和药包材产量分别提高22.5%和14.7%,并持续通过并购、竞拍土地、合作共建等方式扩大产能。2023年,公司以4500万美元对美国子公司Gd Medical进行增资,收购TrademarkPlastics Inc.(简称“TPI公司”)的核心资产,主营产品与拱东原有业务协同性强,渠道端进行重要补充,境外产能布局初现,对于长期美国本土市场推广提供有力支持,并为公司成为医用高分子全球化核心供应商打下基础。   封闭IVD合作持续突破,药包材拓展业务范围。公司2023年实验室检测和体液采集类业务收入分别为3.47亿和1.50亿,相较2019年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7.59%和154.04%,核心品种快速增长,并有望随着核心大客户性能验证突破、境外客户库存压力缓解等催化,驱动产线持续增长。药包材业务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类型,拓展业务边际,向眼科耗材、减肥用药耗材等进行持续探索,产线预计保持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14.01、18.22、23.69亿元,增速分别为43.66%、30.05%、30.01%;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3.53、4.64亿元,增速分别为143.00%、33.18%、31.39%。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1x、15x、12x,选取同为低值耗材行业的维力医疗、杰特生物、采纳股份作为可比公司,基于公司在医用高分子耗材精耕细作,产品力得到下游用户认可,各项合作持续深化,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国内政策风险、境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06-03
    • 专注肝病领域,FibroScan GO开启新增长曲线

      专注肝病领域,FibroScan GO开启新增长曲线

      个股研报
        福瑞股份(300049)   投资要点:   投资逻辑:公司在肝病诊疗领域深耕二十多年,拥有全球首创并经临床验证的肝纤维化无创检测仪器FibroScan。随着全球NASH新药研发不断突破,NASH早期诊断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FibroScan作为无创肝纤维化检测仪器,全球广泛使用,学术地位高,领导者地位稳固。看好FibroScan GO按次收费模式持续兑现,已装机数百台,预计将加速投放,开启公司新一轮成长曲线。   首个NASH新药获批,多款药物处于临床后期,NASH检测需求有望快速增长。NAFLD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全球NAFLD总体患病率约为25%,其中约20%可能发展为NASH。NASH药物研发历经40余年,此前一直无药可治。2024年3月14日,Madrigal的Resmetirom成为首款获FDA批准上市的NASH新药,同时多款NASH在研药物早期临床数据表现出色,未来有望陆续公布临床后期积极数据并报产。随着全球NASH新药研发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预计NASH筛查和诊断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学术指南推荐,临床广泛认可,FibroScan无创诊断领导者地位稳固。1)FibroScan是全球首创的肝纤维化无创检测仪器,作为第一个经过临床验证用于肝脏硬度定量测量的设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每年诊断患者上千万人次。2)FibroScan学术地位高,被欧洲肝病学会、美国肝病学会等多个全球权威机构列入180篇指南推荐,已发表的同行评审文献超过4200篇。3)FibroScan拥有全球专利布局,并基于长期积累的临床数据不断提升算法处理能力,市场地位持续稳固。4)相较于血液检测和肝穿刺,FibroScan具有无创、易于操作、即时诊断和更经济等优势,有望成为NAFLD高风险人群乃至全人群的常规筛查和诊断标准。   按次收费商业模式持续兑现,FibroScan GO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2022年,Echosens推出了按次收费模式的FibroScan GO,以拓展在基层医院及非肝病科室的应用,截至2023年底,FibroScan GO已在欧美地区累计实现装机275台。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与跨国药企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共同推进NASH的早期诊断,GO的投放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药品业务稳健。2023年,核心产品复方鳖甲软肝片实现销量1.4亿片,同比下滑23%,2024年公司将加大学术推广力度,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亿元、3.12亿元、4.53亿元,增速分别为101%、53%、45%,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67x、44x、30x,选取三诺生物、迈瑞医疗、澳华内镜作为可比公司,考虑到NASH检测需求增长潜力大,公司是全球肝病无创诊断龙头企业,按次收费产品FibroScan GO打开新增长曲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Fibroscan GO投放不及预期风险;NASH药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06-03
    • 出海先锋,乘风破浪会有时

      出海先锋,乘风破浪会有时

      个股研报
        科兴制药(688136)   投资逻辑:科兴制药与注于重组蛋白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坚持创新+国际化战略,打造国内领先的生物药海外商业化平台。随着大单品白蛋白紫杉醇欧盟市场商业化在即,英夫利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多个生物类似药陆续完成新兴市场准入,公司海外业务步入收获期,预计2024年起业绩有望提速。此外公司发布股权激励目标,以2023年海外收入为基数,2024-2025年海外收入增长100%、400%,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传统业务贡献稳定现金流,利润端扭亏在即。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重组蛋白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四个存量产品(依普定、赛若金、白特喜和常乐康)收入占比95%以上,依普定和白特喜中选广东联盟集采,赛若金中选江西干扰素联盟集采,集采降价后销量实现较快增长,为公司贡献稳定现金流;常乐康院外增长势头良好。   出海先锋,打造成熟的生物药海外商业化平台。1)新兴市场空间广阔。IQVIA数据预计2022-2026年新兴市场国家的医药支出平均增速为5%-8%,增速高二发达国家。公司具备20多年海外商业化经验,海外销售网络已覆盖40多个国家,对人口超1亿戒GDP排名前30的新兴市场国家实现全覆盖。2)引进产品海外业务即将进入收获期。公司持续开展产品引进,并加速引进产品在海外的注册上市和商业化进秳。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引进13款产品,英夫利西单抗、白蛋白紫杉醇、贝伐珠单抗等产品已完成埃及、巴西、印尼、欧盟等国的现场実计,有望在2024年开始贡献海外收入。   欧盟市场迎来突破,白蛋白紫杉醇放量可期。1)白紫作为广谱抗肿瘤药大单品,使用便捷、安全性佳,拥有较高的临床认可度,是ESMO指南推荐治疗转移性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用药、乳腺癌的事线用药,在欧洲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2)欧盟市场白蛋白紫杉醇竞争格局良好,仅有两家在销。公司的白紫已二2024年5月顺利通过欧盟GMP现场检查,具备欧盟市场准入资格,有望二24H2在欧盟实现商业化,打开欧盟市场空间。3)公司的白紫在全球重点新兴市场已同步开展注册上市,新兴市场肿瘤药需求大,白紫有望借劣新兴市场渠道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不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2亿元、1.23亿元、2.06亿元,同比增长107%、889%、67%,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96X、30X、18X,选取特宝生物、安科生物、凯因科技作为可比公司,考虑到公司海外商业化平台布局领先,白蛋白紫杉醇等多个产品在欧盟及新兴市场商业化在即,公司海外收入利润有望加速释放,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国内带量采购降价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4-05-29
    • 血制品龙头,十四五期间采浆站数量大幅增长

      血制品龙头,十四五期间采浆站数量大幅增长

      个股研报
        天坛生物(600161)   投资要点:   公司是国内血制品龙头,实控人为国药集团,未来成长潜力大。天坛生物历史悠久,是国内最早开始从事血液制品工业化生产的企业之一,近几年经过2010年、2017年两次重大资产重组,公司目前成为中国生物旗下血制品平台,实控人为国药集团,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以生命健康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实力强劲。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51.8亿元,实现采浆量2415吨,拥有采浆站102个,从收入、采浆量和采浆站来看,公司是国内血制品公司龙头,目标努力成为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血液制品企业。   公司十四五期间获得多个采浆站,实控人国药集团实力较强。公司单采血浆站数量及采浆规模持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2020年底,公司拥有采浆站数量59个(其中在营55个),截止2024年3月,公司拥有采浆站数量102个(其中在营80个),公司在十四五期间的前三年,获得新批采浆站43个,体现了公司在血制品行业拿新批浆站的强大实力,采浆量也从2020年的1713吨增长到2023年的2415吨,采浆站和采浆量持续稳健增长,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性奠定基础。考虑到实控人国药集团在中国医药产业的地位与实力,我们判断在未来新拿采浆站方面,天坛生物有望取得较为亮眼的成绩。   新品种层析静丙放量在即,吨浆利润提升空间大。在产品梯队方面,成都蓉生的第四代层析静丙(10%)已经上市销售,该产品相比第三代静丙,在临床上使用更加安全高效,考虑到海外发达国家血制品市场主要以层析静丙为主,我们认为该产品未来市场潜力较大,是未来公司吨浆利润提升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他在研产品方面,成都蓉生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已经获得上市许可,人纤维蛋白原和兰州血制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处于上市许可申请阶段;成都蓉生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等研发课题正在开展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公司后续产品梯队较为完善,未来有望持续改善公司吨浆利润水平。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1.0、72.5、84.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7%、18.8%、15.9%,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16.9、20.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4.9%、22.3%、19.2%。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4、28、23倍。我们采用派林生物、博雅生物、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作为可比公司,考虑公司实控人为国药集团,十四五期间获得浆站数量较多,采浆量近年来增长明显,我们认为未来公司成长性依然十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采浆量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05-26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国药集团:央企综合性医药平台龙头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国药集团:央企综合性医药平台龙头

      中药
        国药集团为国内领先的综合医药企业,十四五战略剑指万亿规模。国药集团为国内领先的综合医药企业,在十四五末,旨在实现营收、资产总额或市值过万亿,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医药健康产业集团。2022年分别实现营收和净利润6328亿及206亿元,净利润率为3.3%。国药集团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旗下拥有1700余家成员企业及包括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国药现代、太极集团在内的9家上市公司,业务板块覆盖全面,旗下上市公司2023年平均ROE约为12%,PB水平约为1X~5X,大部分公司在近几年均有20-30%左右的现金分红。   国药控股:国药集团医药商贸流通板块的承载企业,拥有中国最大的全国药品及医疗器械分销网络。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收入与归母净利润5966亿及91亿元,同比增长8.0%及6.2%。业务主要覆盖分销及零售两个板块。其中分销业务为公司绝大部分的收入及利润来源,医药和器械分销2023年收入分别为4238亿元(YOY+8%)及1296亿元(YOY+8%),经营利润分别为132亿元(YOY+2%)及45亿元(YOY-11%)。零售业务2023年收入及经营利润分别为350亿元及11亿元,19-23年CAGR分别为16%和23%,保持较快增速。截止2023年布局药房数量为12109家,其中10516家为国大药房,占比87%。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优秀,2022-2023年不仅相较2021年实现大幅增长,而且大幅高于公司归母净利润。2023年ROE为12.7%,考虑到国大药房净利率有提升空间,未来ROE有望提升。公司在手现金从2012年的97亿元逐年提升至2023年的638亿元,比较充裕,历史分红率稳定维持在约30%的水平。   国药一致:批零一体协同发展,零售利润率提升潜力大。国药一致为拥有“分销+零售+工业投资”完整产业链的综合性医药上市公司,2023年分别实现收入与归母净利润755亿及16亿元,同比增长2.8%及7.6%;公司旗下的国大药房为全国连锁药房龙头,23年利润率仅有约2%,主要是由于与其他上市药房相比毛利率较低,未来有望持续通过品类优化与提升运营效率等举措,增强盈利能力,利润率提升空间大。分销业务方面,公司为两广分销龙头,2020-22年两广市占率从25%提升至28%,未来通过强化优势区域网络的广覆盖与深布局,市占率有望继续增长。ROE近几年表现趋于平稳,2023年达到9.5%。随着国大药房提质增效、产品结构优化等工作的持续开展,预计未来仍有提升空间。2015年开始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始终高于归母净利润,经营质量高。截止2023年在手现金为65亿元,处于历史较高位置,分红率呈逐年提升趋势,2023年为24%。   国药股份:麻精特药分销龙头,经营质量突出。国药股份为药械流通企业,2023年分别实现收入与归母净利润497亿及21亿元,同比增长9.2%及9.3%。公司收入来源主要分为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及仓储物流,其中医药商业占据绝大部分收入和净利润,2023年分别为483亿元(YOY+9.4%)和22亿元(YOY+8.8%)。公司是国内仅有的三家具备全国性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定点批发资质的企业之一,并且保持着领先的市场份额。随着我国医院诊疗陆续恢复常态,23H1麻药销售显著恢复,同比增长率超20%。国药股份有望率先受益于诊疗秩序恢复带来的潜在麻精药品配送需求。国药股份的ROE与国药集团旗下其他上市公司相比水平较高,2023年达14.3%。从2021年开始,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保持较快增速且大幅高于归母净利润,经营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018-2023年间,公司在手现金从51亿元提升至109亿元,近年现金分红率基本稳定维持在30%左右。   国药现代:国药集团旗下化药平台,增质提效+外延整合潜力大。公司产品聚焦抗感染、心血管、抗肿瘤及免疫、麻醉及精神、代谢及内分泌五大优势领域,2023年通过定增获大股东12亿现金,主要用于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以及补充日常运营资金,优化公司财务结构。分业务看:1)化学制剂:2023年收入达68.3亿元(YOY-9.3%),主要是由于多个产品受集采实施、医保目录调整、限制辅助用药等因素影响。制剂集采有望接近尾声,预计业绩未来将企稳回升。公司研发投入逐年提升,正在积极布局潜力领域例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用药等,23年均达到了较高增长。2)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2023年收入达47.9亿元(YOY-6.5%),主要是由于部分重点产品销量受市场需求影响出现下滑。但公司通过提振管理效益,管控生产成本等手段将板块毛利率提升10.9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该板块核心子公司威奇达2023年净利润为1.8亿元,在经历了2022年的亏损后已经重新实现盈利。   太极集团:提质增效工作成效初现,预计净利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太极集团为国药集团现代中药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分别实现收入与归母净利润156.2亿及8.2亿元,同比增长10.6%及132.0%,改革初见成效,利润端大幅增长。公司2023年的净利率为5.5%,仍低于同业可比公司,未来仍有潜在的提升空间。分业务看:1)工业板块:2023年实现收入104亿元(YOY+19%),其中现代中药业务实现收入66亿元(YOY+32%)。以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通天口服液及鼻窦炎口服液为首的核心品种主品品牌战略持续发力,近年保持较快增速。随着公司持续优化销售策略,未来仍有望保持稳健增长。2)医药商业板块:公司拥有西部地区药品经营业态最完善、综合实力前三强的大型医药商业体系,2023年收入77亿元(YOY-3%),同比略有降低。在此情况下,公司通过狠抓内部管理降成本控费用,大幅提升川渝两大经营平台经营质量。3)中药材: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收入已突破十亿。   天坛生物:国内血制品龙头,业绩表现稳健。天坛生物为国药集团旗下的血制品平台,质量、规模和品牌等综合优势强。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收入与归母净利润51.8亿及11.1亿元,同比增长21.6%及26.0%,增速稳健。盈利能力提升趋势显著,毛利率从2021年的47.5%提升至2023年的50.8%,净利率从2021年的26.0%提升至2023年29.1%。采浆方面,公司在营单采血浆站数量近两年大幅增长,2023年达到80家,采浆量达到2415吨(YOY+18.7%),约占国内总采浆量的20%。目前公司正在产能扩建中,随着项目陆续投产,规模有望持续扩大。覆盖销售终端实现快速增长,2023年已达到四万余家,覆盖数量在国内持续领先。   中国中药:中药配方颗粒龙头,净利率有望企稳回升。2022年配方颗粒业务受到疫情、国标和省标公布及备案品种不足等影响,导致公司整体业绩出现较大下滑。2023年分别实现收入与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181亿及13亿元,同比增长26.7%及68.2%,恢复趋势明显,未来利润率有望企稳回升。分业务看,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及中药饮片是公司的最核心收入来源,配方颗粒收入随着公司加大国标省标品种开发力度、市场开拓等工作,2023年收入达91.1亿元(YOY+18%),且与公司其他业务相比有较高的盈利能力,2023年毛利率达到65.5%。中药饮片近几年实现较高增长,2023年收入达28.1亿元(YOY+45%)。2020-22年中成药收入基本维持在30亿左右,2023年公司强化了开发和推广力度,核心品种表现优异,因此收入实现了较大的突破,达39.9亿元(YOY+28%)。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4-05-24
    • 依托大股东华润医药,采浆站外延空间大

      依托大股东华润医药,采浆站外延空间大

      个股研报
        博雅生物(300294)   投资要点:   公司是华润旗下唯一血制品平台,我们判断未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021年,华润医药正式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成为华润旗下唯一血制品平台,华润近年来在新浆站申请、资源嫁接、浆站运营等方面给予公司大力支持,考虑到血制品行业本身具有较强的资源属性,以及极高的准入壁垒,属于长坡厚雪型赛道,我们认为博雅生物未来在华润大健康板块中将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未来公司新拿浆站潜力值得期待,公司目标力争十四五期间,通过相应的战略举措,力争实现浆站总数量、采浆规模翻番。   血制品行业资源属性强,近年来资产重组明显,预计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近年来国内血制品行业资产重组或股权转让较为频繁,派林生物2023年初实控人变为陕煤集团,上海莱士于2023年11月收购血制品公司广西冠峰生物,并于当年底公告海尔集团将成为公司实控人;卫光生物于2023年公告控股股东变为国药集团,我们判断未来几年血制品行业重组收购行为依然较为频繁,行业集中度提升确定性较强,华润医药作为国内最头部的央企医药集团,在未来行业整合方面优势较为明显。   公司经营效率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3年有2个新浆站落地。1)公司目前拥有16个采浆站,其中在采新浆站14个,还有2个采浆站于2023年9月拿到省卫健委同意设置批复,2023年公司采浆量约为467.3吨,同比增长6.47%。在经营能力方面,2023年公司血制品业务实现净利润5.4亿元,公司吨浆利润处于行业较高水平;上市品种方面,产品涵盖白蛋白、静丙和凝血因子等9个品种,纤原等品种处于行业前列水平。   丹霞生物开始盈利,未来或有整合预期。2023年4年,公司与高特佳、丹霞生物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博雅生物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丹霞生物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高特佳同意,在改善优化丹霞股权结构过程中,将促成博雅通过前海优享基金间接持有丹霞份额调整成为丹霞直接股东;若前海优享基金或丹霞股权结构变动(包括股权转让、股权增资),高特佳将促成博雅生物享有优先合作权。根据公司最新公告,丹霞生物目前已有9个站开采,其他8个浆站的恢复采集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丹霞生物2023年已经开始盈利。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有子公司业务剥离,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9、20.3、21.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8.9%、7.5%、7.8%,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5.9、6.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0.6%、8.3%、12.9%。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0、28、25倍。我们选取天坛生物、派林生物、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作为可比公司,公司估值水平略高于可比公司,但考虑公司实控人为华润医药,实力强劲,且公司经营水平处于行业较高水平,成长性较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采浆量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05-23
    • IVD与治疗康复齐飞,器械平台型公司启程

      IVD与治疗康复齐飞,器械平台型公司启程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投资要点:   体外诊断与治疗康复双轮驱动,多元业务发展,器械平台型公司雏形初现。公司成立于2008年,作为国内治疗康复产品先驱,从光子治疗单品,持续深耕,针对呼吸重症、创面治疗、疼痛治疗等场景提供不同产品,形成医用和家用解决方案。公司横向布局体外诊断,以电化学发光优势产品,配合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特种蛋白等特色品种,IVD已成为公司核心业务,与治疗康复双轮驱动态势显著。公司进一步通过自研、并购进军光电医美、内窥镜领域,多元业务发展规划清晰,长期器械平台型公司雏形初现。   体外诊断产品差异化竞争,收入稳健增长可期。2023年公司IVD业务收入达到8.29亿元,同比增长10.73%,收入占比维持在70%以上,核心业务相对稳定,公司eCL系列电化学发光产品,底层技术媲美进口头部品牌,定位头部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基层检验科,错位竞争优势明显,在政策支持下装机稳步提升。公司糖化血红蛋白产品技术路线与国际主流一致,核心层析介质的自主化,使得公司产品综合竞争力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治疗康复产品矩阵丰富,光电医美引领快速发展。2023年公司治疗与康复业务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33.79%。除光子治疗仪外,公司持续开发血栓预防、排痰治疗、医疗美容、家用医疗等产品,产品矩阵成型,光子治疗仪类拳头产品在头部医疗机构口碑优秀。光电医美产品的补充,引导治疗康复产线进入高速增长通道,随着非公医疗事业部的成立,专业固定团队进一步拓展各类医美下游用户,对口渠道使得激光治疗设备、光子美容设备有的放矢,为后续耗材的长期使用奠定基础,光电医美产品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8、5.45和6.92亿元,增速分别为30.40%、27.19%、27.02%。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0、16、12倍。选取迈瑞医疗、新产业作为IVD可比公司,翔宇医疗作为治疗与康复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PE为26倍,基于公司在IVD具有错位竞争优势,治疗与康复业务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动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05-22
    • 差异化管线催化不断,销售将迈入高速增长期

      差异化管线催化不断,销售将迈入高速增长期

      个股研报
        泽璟制药-U(688266)   投资要点:   创新领军气质初显,创新管线积极推进。苏州泽璟生物制药成立于2009年,并于2020年1月在上交所上市,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免疫炎症性疾病和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驱动型新药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和全球领先的产品管线,已有多纳非尼和重组人凝血酶两大创新品种获批上市,另有JAK抑制剂、DLL3三抗等众多差异化创新品种蓄势待发,保障公司持久创新发展。   已上市创新品种优势地位显著,商业化可期。1)多纳非尼:2021年6月获批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2022年8月获批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分化型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多纳非尼是全球首个单药与索拉非尼头对头临床试验取得优效的晚期肝癌一线治疗新药,具备同类最优的疗效与安全性且为一类新药不受集采影响。2024年销售有望实现稳步增长,预计销售峰值有望达10亿元。2)重组人凝血酶:2024年1月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术后止血。2023年12月,公司授予远大辽宁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市场推广权益。全球范围内仅有美国Recothrom为同类产品已经在海外上市,公司重组人凝血酶止血效果显著,安全性好,成本可控,叠加远大生命科学集团强大销售能力,预计销售峰值有望达20亿元。   在研管线差异化布局,具备全球领先竞争优势。1)JAK抑制剂:骨髓纤维化适应症的NDA申请已于2022年10月获CDE受理,有望今年获批上市。此外正在开展用于重症斑秃(III期)、中重度特应性皮炎(III期)、强直性脊柱炎(III期)、特发性肺纤维化(II期)、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II期)等多项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试验。预计销售峰值有望达30亿元。2)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正在开展辅助治疗及辅助诊断的2个III期临床试验,其中术后辅助诊断适应症有望今年提交上市申请,预计销售峰值有望超5亿元。3)CD3/DLL3/DLL3三抗:全球第一个针对DLL3表达肿瘤的三特异性抗体。目前处于I期剂量爬坡阶段,具备出海潜力。安进的同靶点药物DLL3/CD3双抗已于2024年5月获FDA批准上市,靶点治疗潜力得到验证。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拥有经验丰富商业化团队和优质的创新产品管线,预计2024-2026年收入为6.32、12.34、23.74亿元。通过DCF方法计算,假设永续增长率为2%,WACC为9.65%,公司合理股权价值为20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临床研发失败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05-22
    • 华润入主,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华润入主,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个股研报
        迪瑞医疗(300396)   投资要点:   深耕体外诊断,剑指平台型IVD公司。自1994年成立以来,迪瑞医疗深耕体外诊断领域,实现研发、生产、营销、体系全链条闭环,产品从尿液检测和生化检测系统,进一步拓展至其他IVD品类,目前产品覆盖检验科80%以上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尿液分析、生化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妇科分泌物分析、血细胞分析、凝血分析、整体化实验室七大系列,为实验室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长期定位平台型IVD公司。   华润入主,业务赋能初见成效。2020年华润入主,迪瑞成为华润体系唯一体外诊断品牌,基于十四五战略导向,产品端打造多元化发展,发光、妇科、流水线等新品竞争力持续提升;渠道端国内外全面赋能,国内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医疗、华润健康助力迪瑞各系列产品快速入院,海外本地化管理进入2.0时代,聚焦重点国家,营销、仓储、售后有序推进本地化进程。业务赋能成效逐步呈现,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设备稳定增长,试剂有望进入放量期。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13.78亿元,同比增长12.95%,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5.30%,其中设备端营收8.21亿元,同比增长19.89%,持续稳健增长;试剂端5.50亿元,同比增长4.62%,处于新装机爬坡阶段,随生化集采逐步落地,发光产品收入占比提升,流水线存量装机增长,试剂端收入有望进入放量周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24.11、28.38、34.10亿元,增速分别为74.97%、17.71%、20.14%;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1、5.80、7.20亿元,增速分别为63.62%、28.66%、24.12%。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5x、12x、10x,选取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PE为25倍,基于公司化学发光、流水线业务布局逐步成熟,试剂稳步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国内政策风险、收并购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4-05-19
    • 创新重塑成长,家用器械平台龙头焕发新活力

      创新重塑成长,家用器械平台龙头焕发新活力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投资要点:   投资逻辑:公司是平台型家用器械龙头,2020年新管理层上任后积极布局呼吸与制氧、血糖及POCT、消毒感控三大高成长赛道,疫情期间产品远销全球,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持续看好公司长期成长空间,及海外市场潜力。   创新重塑,聚焦三大核心赛道。2020年新管理层上任后提出“创新重塑医疗器械”新战略,积极布局成长性业务,开始重点聚焦呼吸与制氧、血糖及POCT、消毒感控三大核心成长赛道,研发力度持续增加。1)呼吸与制氧:我国COPD及OSA患者数量庞大,诊断率低,治疗渗透率提升空间大,而家用无创呼吸机是治疗OSA和COPD患者的主要手段之一。2020年疫情发生后,鱼跃份额从2019年的4.6%增长至2020年7.3%,为国产头部厂商。最新产品第三代呼吸机已于2023年获批,有望凭借丰富的产品梯队+高品牌认知度,在呼吸机板块保持稳定的龙头地位。2)血糖及POCT:鱼跃通过在传统血糖仪领域的多年深耕,已经成为国产龙头之一。2021年通过收购凯利特进军CGM领域,进一步强化血糖监测板块实力,并协同传统血糖仪产品的线上线下渠道,积极推广CGM产品。2023年上市的最新一代CGM产品CT15,从尺寸、精准度、使用依从性等方面来讲相比CT2均有大幅提升,产品力进一步增强。POCT市场保持约10-20%的较快增长,鱼跃产品线丰富,且有多款产品处于在研阶段,产品矩阵持续拓宽,竞争力有望逐步提升。3)消毒感控:主要由2016年收购的全资子公司上海中优开展,拥有400多个产品,同时包含“洁芙柔”、“安尔碘”等多个知名品牌。凭借在传染病防控与感染控制细分领域的多年耕耘,2020年疫情发生后收入利润显著提升,同时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深耕院内的同时,有望增加包括酒店、餐厅等院外公共场所的覆盖,渠道覆盖预计将持续拓宽。   稳健与潜力业务齐头并进,海外市场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公司的基石业务如血压监测、体温监测、中医设备等均具备较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预计将维持稳健增长。正在孵化的潜力业务包括急救、眼科、智能康复等,为公司更长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从海外拓展来看,2020年疫情发生后,由于全球对于呼吸机、制氧机的需求提升,公司相关产品在海外实现放量。与此同时公司也在强化海外属地化团队建设,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有望持续得到加强。随着公司众多产品的海外注册工作正逐步落地,海外发展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为平台型家用器械龙头,具备较强品牌力。2020年后通过创新重塑,聚焦三大高成长赛道,增长潜力足,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亿元、25.4亿元、29.8亿元,增速分别为-10.1%、18.0%、17.4%,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8x、16x、1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05-1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