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39)

    • 医药行业周报:中国创新药BD能力显著提升,后续潜力值得继续期待

      医药行业周报:中国创新药BD能力显著提升,后续潜力值得继续期待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5月26日至5月30日,医药指数上涨2.21%,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为3.30%。创新药板块依然是当前医药主旋律,石药集团本周披露重磅潜在BD项目(合计规模可能达50亿美元)、中国创新药出海持续火热,本周舒泰神、华纳药厂、益方生物、科兴制药等创新药资产表现亮眼。建议关注:1)创新药作为较为确定的产业趋势,继续重点推荐A股华纳药厂、信立泰、科伦药业、热景生物、一品红、科兴制药、恒瑞医药;港股三生制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2)业绩落地、估值水平较低且有边际改善的个股,建议关注长春高新(创新药)、昆药集团、开立医疗、迈瑞医疗、鱼跃医疗、海泰新光等。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上涨个股数量383家,下跌个股102家,涨幅居前为舒泰神(+60.41%)、华森制药(+41.97%)、常山药业(+35.91%)、华纳药厂(+32.62%)、益方生物-U(+30.51%),跌幅居前为海辰药业(-19.28%)、海森药业(-11.86%)、一心堂(-11.20%)、诺泰生物(-10.60%)、富士莱(-9.85%)。   创新药重磅BD不断,未来潜力管线丰富,掘金海外市场。创新药出海是中国制药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国内药企管线在全球认可度不断提高,重磅BD不断涌现:1)从交易金额来看:2024年中国药企License-out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再创新高,总交易金额达519亿美元,总交易数量为94件;进入2025年三生制药等接连创下重磅BD记录,体现国内医药产业创新价值不断提升,得到海外MNC认可。2)从产品类型来看:中国药企的License-out项目类型逐年丰富,并由技术平台授权逐渐转向管线权益转让,占比较高的新兴产品包括双抗/多抗、ADC等,体现新一代疗法的差异化布局。3)从原研药品临床研究数量来看:2024年国内进入临床阶段的原研药品共有704款,数量已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4)从未来出海潜力管线来看:国内药企早研临床管线品类丰富,适应症/靶点覆盖面广,提供充足出海预期。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医药板块已经具备多方面的积极发展因素,基本完成了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替代仿制,出海能力提升),具体来看,1)国内创新产业已具规模,一批药企的创新布局迎来收获,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科伦药业等传统pharma已完成创新的华丽转身;2)出海能力持续提升,创新药械的licenseout频频出现,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MNC非常重视的创新转换来源,重磅交易如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百利天恒等。医疗设备、供应链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高的地位,在欧美发达市场以及新兴市场持续崭露头角,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3)老龄化持续加速,心脑血管、内分泌、骨科等慢性疾病需求持续提升,银发经济长坡厚雪;4)支付端看,医保收支仍在稳健增长,同时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5)AI浪潮下,医药有望释放新的成长逻辑,短期信心有望显著提升。具体配置方面,建议关注创新药械(业绩/创新拐点的Pharma以及临床阶段的高价值资产)、出海(CXO及科研上游、供应链、医疗器械及高端生物药和制剂)、国产替代(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家用器械、中药等)、高壁垒行业(血制品、麻药)、AI医疗,同时建议积极关注估值较低有望修复的优质标的。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华纳药厂、昆药集团、科兴制药、热景生物;   六月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科伦药业、中国生物制药、华纳药厂、科兴制药、热景生物、昆药集团、马应龙、开立医疗。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5-06-02
    • 医药行业周报:恒瑞医药港股上市,开启国际化新征程

      医药行业周报:恒瑞医药港股上市,开启国际化新征程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5月19日至5月23日,医药指数上涨1.78%,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为1.96%。本周创新药板块受三生制药BD事件再次大涨,三生国建、舒泰神、一品红等表现亮眼。建议关注:1)创新药作为较为确定的产业趋势,继续重点推荐A股华纳药厂、信立泰、科伦药业、热景生物、一品红、科兴制药、恒瑞医药;港股三生制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2)业绩落地、估值水平较低且有边际改善的个股,建议关注长春高新(创新药)、昆药集团、开立医疗、迈瑞医疗、鱼跃医疗、海泰新光、鱼跃医疗等。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医药指数上涨1.78%,上涨个股数量281家,下跌个股195家,涨幅居前为三生国健(+99.96%)、海辰药业(+51.55%)、舒泰神(+49.23%)、永安药业(+45.32%)、一心堂(+37.95%),跌幅居前为新赣江(-11.65%)、拱东医疗(-9.90%)、锦好医疗(-9.04%)、拓新药业(-8.68%)、欧康医药(-8.66%)。   恒瑞医药港股上市,Pharma龙头创新转型显著,开启国际化新征程。恒瑞医药于2025年5月23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1276.HK),IPO定价44.05港元/股,共计发行2.245亿股,募集约99亿港元(13亿美元)的资金,成为近五年港股医药板块最大IPO,体现了公司对自身价值的信心以及对未来市场发展的积极预期。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9.85亿元、63.37亿元,同比增22.63%、47.28%,营收、净利均创新高。公司目前已在国内获批上市24款新药,预计未来三年获批上市的47项创新成果,包括HER2ADC、GLP-1药物等重磅产品,创新药研发已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公司出海渐入佳境,合作伙伴包括默沙东、德国默克等头部MNC。我们认为,恒瑞医药自2018年医药集采以来,经过十轮集采,原有仿制药业务已基本出清,新药研发迎来收获,经营趋势开始显著往上。公司在商业化能力、优势领域研发立项能力比较突出,创新药未来兑现确定性较高。对比恒瑞5年前和当前的基本面,我们认为当前公司的市场合理估值高于5年前,主要体现在1)收入结构改变,创新药的营收贡献逐步替代仿制药;2)公司全球市场布局逐步替代纯国内市场,股价阶段新高或是趋势。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医药板块已经具备多方面的积极发展因素,基本完成了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替代仿制,出海能力提升),具体来看,1)国内创新产业已具规模,一批药企的创新布局迎来收获,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科伦药业等传统pharma已完成创新的华丽转身;2)出海能力持续提升,创新药械的licenseout频频出现,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MNC非常重视的创新转换来源,重磅交易如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百利天恒等。医疗设备、供应链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高的地位,在欧美发达市场以及新兴市场持续崭露头角,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3)老龄化持续加速,心脑血管、内分泌、骨科等慢性疾病需求持续提升,银发经济长坡厚雪;4)支付端看,医保收支仍在稳健增长,同时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5)AI浪潮下,医药有望释放新的成长逻辑,短期信心有望显著提升。具体配置方面,建议关注创新药械(业绩/创新拐点的Pharma以及临床阶段的高价值资产)、出海(CXO及科研上游、供应链、医疗器械及高端生物药和制剂)、国产替代(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家用器械、中药等)、高壁垒行业(血制品、麻药)、AI医疗,同时建议积极关注估值较低有望修复的优质标的。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恒瑞医药、信立泰、华纳药厂、昆药集团、长春高新;   五月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科伦药业、科兴制药、一品红、热景生物、三生制药、科伦博泰、人福医药、昆药集团、华大智造。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5-05-25
    • 主业集采风险逐步落地,抗抑郁创新药/濒危药材替代打开想象空间

      主业集采风险逐步落地,抗抑郁创新药/濒危药材替代打开想象空间

      个股研报
        华纳药厂(688799)   投资要点:   核心投资逻辑:存量制剂集采影响逐步出清,随着产品矩阵持续丰富、结构持续升级,业绩有望重回增长轨道。主业之外,探索多元化创新模式,打开想象空间。1)抗抑郁药ZG001有望成为新一代快速起效、无成瘾、口服抗抑郁药,建议重点关注;2)濒危动物药材替代政策逐步清晰,研发有望加速,ZY-022计划今年推进临床。此外,25年初首轮股权激励推出,有望焕活发展新动力。   深耕医药领域20余载,集采影响公司短期业绩承压。成立于2001年,公司是一家以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和中药制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存量大品种仅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枸橼酸铋钾胶囊、多库酯纳片尚未纳入集采,主业风险逐步出清。   扩数量、调结构,打造具“原料制剂一体化”优势的高端化药产业化平台,夯实仿制板块基本盘。制剂产品为公司收入核心贡献:1)消化领域:铋剂Hp四联获首选推荐,公司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布局全面;多库酯钠片为独家品种,2024年销售量增长突破30%。2)呼吸领域:存量产品以吸入制剂为主,均已纳入集采。3)抗感染领域:拥有多个特色药品,竞争格局相对较好,包括溴夫定片(2024年该品种院内市场销售收入同比+40.6%)、法罗培南颗粒等。同时,依托原料制剂一体化带来的质量成本管控优势,公司在丰富仿制药产品管线的同时调整仿制药品类结构,已立项研发的仿制药项目中,复方/复杂制剂占比大幅度提升。   伴自杀抑郁症严重威胁公众健康,ZG001改构自氯胺酮但又无成瘾性,有望颠覆抑郁症治疗格局。抑郁症全球高发,全球抗抑郁药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176亿美元。在中国,2014年抑郁症患者接近4000万人,约53%的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自杀念头。传统抗抑郁药种类繁多,但起效时间长,难以满足患者自杀时急救需求。强生的Spravato(艾司氯胺酮)是全球唯一MDSI药物疗法,该产品2024年全球销售额10.77亿美金,同比增速56.4%,尚处于高速放量阶段;强生对其寄予厚望,预期2027年销售额至少30亿美金。华纳药厂的ZG001改构自氯胺酮,同时革除其药物依赖、拟精神病样等严重精神副作用,在安全性方面取得较大突破,该潜力已在临床前和1期临床得到验证。今年3月,ZG0012a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入组,有望成为新一代快速起效、无成瘾、口服抗抑郁药,引起抗抑郁药物治疗的革命性变革,建议重点关注。   濒危动物药材替代政策指南逐步清晰,研究工作稳步推进。2024年12月CDE公开《濒危动物类中药材人工制成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和《替代或者减去已上市中药处方中濒危药味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相关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逐步清晰。以天玑珍稀为平台,以北京药物研究所为依托,公司布局3款濒危动物药材替代项目,其中ZY-022项目已经完成临床前研究,并计划2025年推进1期临床。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1.96/2.1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6%/9.6%/11.3%,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4/21/19倍。鉴于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产品集群化”战略,业绩有望重回增长轨道;抗抑郁药ZG001有望颠覆现有抑郁症治疗格局;濒危动物药材替代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的风险、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5-05-21
    • 医药行业周报:长春高新,涅槃重生?

      医药行业周报:长春高新,涅槃重生?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5月12日至5月16日,医药指数上涨1.27%,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为+0.16%。本周题材性个股表现较好,拓新药业、川宁生物、华大基因等。建议关注:1)创新药作为产业趋势,近期盘整较为充分,继续重点推荐A股信立泰、科伦药业、热景生物、一品红、科兴制药、恒瑞医药;港股三生制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2)业绩落地、估值较低的个股,建议关注长春高新(创新药)、昆药集团、开立医疗、迈瑞医疗、鱼跃医疗、海泰新光等;3)Ai/科技+医疗,建议关注华大智造、麦澜德、三友医疗、润达医疗、塞力医疗、乐心医疗等。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医药指数上涨1.27%,上涨个股数量345家,下跌个股138家,涨幅居前为拓新药业(+45.03%)、永安药业(+32.05%)、森萱医药(+23.85%)、哈三联(+23.84%)和普利退(+20.00%),跌幅居前为*ST苏吴(-14.76%)、金凯生科(-7.25%)、泽璟制药-U(-7.18%)、圣达生物(-6.55%)和智翔金泰-U(-6.50%)。   生长激素承压多年、有望维持百亿体量,提供稳定现金流,2020年后研发投入快速提升,创新管线已经初具规模,建议重点关注长春高新。复盘长春高新股价(2018年至今),大致经历了2018-2020年上行期、2020-2021年震荡期以及2021至今下行周期,核心因素包括行业景气度(新患增速)、价格(地方集采)等,2021年之后受地方集采、宏观环境变化以及消费复苏疲软等影响,公司新患增长放缓,叠加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表观业绩与二级市场表现持续承压,估值持续下行、最低PE(TTM)低于10倍PE,但公司一方面凭借强大销售能力,在近几年新冠疫情、集采、以及医疗反腐周期中,依然维持收入体量在100亿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在创新研发方面,长春高新虽然起步较晚、但决心较大,从2020年开始大力投入研发,虽然使得报表利润短期略受影响,但目前已经形成有差异化的创新管线。当前时间节点,我们认为长春高新估值有望迎来修复:1)生长激素方面,在经历几轮地方集采后,我们认为短效生长激素集采风险已经得到充分释放,相关产品价格全国联动也基本已经完成,集采影响已经基本出清。长效方面,目前仅有金赛药业一家长效生长激素上市,且未纳入医保,后续即将上市的长效生长激素结构、获批适应症也有较大差别,我们预计中短期集采可能性相对较小。行业景气度方面,在经历2024年医疗行业及消费低迷之后,我们预计2025年消费端或有望逐步复苏,带动新患恢复正增长态势,生长激素板块有望企稳。2)创新方面,2020-2024年合计研发投入85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达26.9亿元,占营收比例达20.0%,研发投入绝对额处于行业前列。品种方面,针对痛风急性发作适应症的伏欣奇拜单抗(IL-1β单抗)已申报上市、获批在即,此外,ADC双抗、PD-1激动剂、KIF18A抑制剂、TP53Y220C突变选择性重激活剂等研发进展顺利推进中,我们看好未来创新药管线顺利推进给公司带来的估值弹性。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医药板块已经具备多方面的积极发展因素,基本完成了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替代仿制,出海能力提升),具体来看,1)国内创新产业已具规模,一批药企的创新布局迎来收获,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科伦药业等传统pharma已完成创新的华丽转身;2)出海能力持续提升,创新药械的licenseout频频出现,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MNC非常重视的创新转换来源,重磅交易如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百利天恒等。医疗设备、供应链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高的地位,在欧美发达市场以及新兴市场持续崭露头角,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3)老龄化持续加速,心脑血管、内分泌、骨科等慢性疾病需求持续提升,银发经济长坡厚雪;4)支付端看,医保收支仍在稳健增长,同时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5)AI浪潮下,医药有望释放新的成长逻辑,短期信心有望显著提升。具体配置方面,建议关注创新药械(业绩/创新拐点的Pharma以及临床阶段的高价值资产)、出海(CXO及科研上游、供应链、医疗器械及高端生物药和制剂)、国产替代(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家用器械、中药等)、高壁垒行业(血制品、麻药)、AI医疗,同时建议积极关注估值较低有望修复的优质标的。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一品红、华纳药厂、昆药集团、长春高新;   五月建议关注组合: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科伦药业、一品红、科兴制药、热景生物、人福医药、健民集团、昆药集团。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5-05-19
    • 医药行业周报:慢性心衰大品种JK07潜力,继续重点推荐信立泰

      医药行业周报:慢性心衰大品种JK07潜力,继续重点推荐信立泰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5月6日至5月9日,医药指数上涨1.01%,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为-1.00%。本周医药股价深度调整的和主题性个股表现较好,如长春高新、三友医疗、怡和嘉业等。业绩进入真空期,主题性板块和股价深度调整的个股值得重点关注。建议关注:1)创新药拥有确定性较高的产业趋势,近期盘整较为充分,继续重点推荐A股信立泰、科伦药业、热景生物、一品红、科兴制药、恒瑞医药;港股三生制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2)业绩落地、估值水平较低的个股,建议关注长春高新(创新药)、开立医疗、迈瑞医疗、鱼跃医疗、海泰新光、昆药集团等;3)Ai/科技+医疗,建议关注华大智造、麦澜德、三友医疗、润达医疗、塞力医疗、乐心医疗等。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医药指数上涨1.01%,上涨个股数量374家,下跌个股111家,涨幅居前为锦好医疗(+24.38%)、常山药业(+23.59%)、海创药业-U(+22.76%)、ST香雪(+19.64%)、金凯生科(+18.98%),跌幅居前为ST葫芦娃(-18.29%)、永安药业(-17.82%)、*ST苏吴(-15.31%)、*ST双成(-14.44%)、热景生物(-11.42%)。   心衰全球市场广阔、现有药物治疗效果有提升空间,以JK07为代表的创新药市场潜力值得期待。全球心衰市场空间广阔,心衰明星产品诺欣妥2024和2025Q1全球销售分别为78.2亿美元(同比+30%)和22.6亿美元(同比+22%)。但现有心衰药物只能改善症状,比如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减轻心脏负荷等,ARNI类药物通过抑制脑啡肽酶和拮抗血管紧张素受体间接改善心肌重构,整体来看提升效果还有较大空间,如诺欣妥针对HFrEF患者改善提升较为明显(对比ACEI依那普利,复合终点发生率21.8%vs26.5%,全因死亡率17.0%vs19.8%),但对HFpEF改善无统计学差异(对比缬沙坦);维利西呱对HFrEF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有所提高,对比安慰剂(联合标准治疗),复合终点发生率35.5%vs38.5%;SGLT2i(达格列净)对比安慰剂(联合标准治疗),对HFrEF患者改善较为明显(复合终点发生风险下降26%),对HFpEF亦有所改善(复合终点发生风险下降19%)。在新靶点新机制方面,NRG-1(神经调节蛋白-1)在心血管系统中广泛表达,通过近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作用于ErbBs受体,在维持心脏正常功能、抑制慢性心衰心室重构、治疗慢性心衰中发挥重要作用,且泽生科技的纽兰格林已经通过多项临床研究验证了该靶点的潜力,其II期试验ZS-01-206显示,选定剂量组(叠加标准治疗基础上)LVEF(左室射血分数)第30天较基线期绝对值提高了4.98%,信立泰公司的JK07是针对NRG-1进行优化设计,在其一期临床中、高剂量组LVEF平均改善≥31%。我们认为,心衰市场对创新药需求较为强烈(诺欣妥销售额已经得到充分体现),而目前心衰创新药开发全球处于竞赛期,目前来看NRG-1属于临床数据相对较为充分的研发方向,信立泰公司的JK07在NRG-1领域有望成为最优产品,早期数据较为惊艳、已经展示其临床潜力,后续数据值得期待,建议重点关注。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医药板块已经具备多方面的积极发展因素,基本完成了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替代仿制,出海能力提升),具体来看,1)国内创新产业已具规模,一批药企的创新布局迎来收获,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科伦药业等传统pharma已完成创新的华丽转身;2)出海能力持续提升,创新药械的licenseout频频出现,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MNC非常重视的创新转换来源,重磅交易如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百利天恒等。医疗设备、供应链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高的地位,在欧美发达市场以及新兴市场持续崭露头角,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3)老龄化持续加速,心脑血管、内分泌、骨科等慢性疾病需求持续提升,银发经济长坡厚雪;4)支付端看,医保收支仍在稳健增长,同时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5)AI浪潮下,医药有望释放新的成长逻辑,短期信心有望显著提升。具体配置方面,建议关注创新药械(业绩/创新拐点的Pharma以及临床阶段的高价值资产)、出海(CXO及科研上游、供应链、医疗器械及高端生物药和制剂)、国产替代(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家用器械、中药等)、高壁垒行业(血制品、麻药)、AI医疗,同时建议积极关注估值较低有望修复的优质标的。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一品红、科兴制药、昆药集团、华大智造;   五月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科伦药业、科兴制药、一品红、热景生物、三生制药、科伦博泰、人福医药、昆药集团、华大智造。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5-05-12
    • 核心产品稳健增长,健耳短期利润承压

      核心产品稳健增长,健耳短期利润承压

      个股研报
        可孚医疗(301087)   投资要点:   事件:可孚医疗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实现收入29.8亿元,同比+4.5%,实现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22.6%;24Q4实现收入7.3亿元,同比+0.6%,实现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385.5%;25Q1实现收入7.4亿元,同比-8.6%,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9.7%。   分业务来看,康复辅具实现收入11亿元,同比+42.8%;中医理疗及其他收入1.8亿元,同比+20.5%;医疗护理实现收入8亿元,同比+8.2%;健康监测收入4.9亿元,同比-16.7%;呼吸支持类收入2.7亿元,同比-41.4%。健耳听力实现收入2.7亿元,同比+37.9%;净亏损4325万元,同比提升72.5%,消费大环境导致行业增速放缓,同时由于大量新店及次新店处于业绩爬坡期,短期利润承压。   毛利率显著提升,销售投入力度加大。2024年毛利率为51.9%,同比+8.6pct。按照业务拆分,康复辅具板块毛利率有较大提升,同比+13.2pct至61.2%。按照渠道拆分,线上毛利率提升9.6pct至54.9%,线下毛利率提升4.4pct至47.8%。25Q1毛利率为52.2%,同比+2.3pct。从费用端来看,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2.6%、4.1%、3.2%,同比+6.7、+0.2、-0.8pct,销售费用提升主要是由于健耳听力新增门店导致费用大幅增加、加大兴趣电商渠道及品牌建设投入所致。25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1%、5.5%、2.6%,同比+3.9、+1.8、-0.2pct。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亿元、4.5亿元、5.4亿元,增速分别为20.4%/20.2%/20.6%,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9X、16X、13X。可孚医疗为家用医疗器械后起之秀,积极平台化布局,未来预计将持续聚焦核   心单品+自产产品,产品管线丰富,盈利能力有望快速提升,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健耳门店持续亏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5-09
    • 三诺生物(300298):CGM快速增长,高基数下海外子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三诺生物(300298):CGM快速增长,高基数下海外子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 可孚医疗(301087):核心产品稳健增长,健耳短期利润承压

      可孚医疗(301087):核心产品稳健增长,健耳短期利润承压

    • CGM快速增长,高基数下海外子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CGM快速增长,高基数下海外子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投资要点:   事件:三诺生物发布2025年一季报。25Q1公司实现收入10.4亿元,同比+2.8%,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10.9%。   传统业务稳健,CGM快速增长,高基数下海外子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5Q1传统业务在高基数背景下保持稳健增长,CGM收入增速超过50%,表现亮眼。2025Q1PTS受后疫情时代体检需求回调影响,收入较2024Q1的高基数有所回落,但基本稳定在2024年后三季度的平均水平。2025Q1Trividia在美国BGM   市场下滑的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2025Q1从费用端来看,毛利率为48.7%,同比-1.2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7.8%、7.3%、7.1%、0.5%,同比+3.9、+0.8、-2.4、+0.4pct。   CGM海外商业化进程稳步推进,2025年开始海外有望持续发力。继2024年跟Menarini达成独家经销合作后,目前在欧洲合作的国家的医保准入、推广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进展符合预期。同时公司正在大力推进中东、东南亚、东欧等地区的本土销售,进展积极。美国方面,目前正处于发补阶段,后续申报注册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总体来看,公司在海外的商业化进程稳步推进中,2025年开始海外有望持续发力。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亿元、5.0亿元、6.2亿元,增速分别为27.5%/20.0%/25.1%,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9X、24X、19X。公司为血糖监测行业龙头,新产品CGM正在快速增长中,海   外发力在即,天花板持续打开,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CGM国内销售进展不及预期;CGM美国注册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5-09
    • 医药行业:2024年&2025Q1总结:业绩持续探底,Q2有望企稳回升

      医药行业:2024年&2025Q1总结:业绩持续探底,Q2有望企稳回升

      中药
        行业整体:2024年,453家医药公司实现营收2.46万亿元,同比下滑0.55%;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486.5亿元,同比下降8.8%;2025Q1,实现营收6017亿元,同比下降5.3%;实现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下降6.4%。   创新药:2024年创新药公司共实现营收475.3亿元,同比增长68.4%,势头强劲。国内创新药企业已大面积走过研发周期,核心品种正处在商业化高速放量阶段。A股中有产品商业化的Biotech创新药收入显著加速增长,同时费用相对平缓渐增,因此利润端表现更好,盈利信号清晰积极。此外,出海授权已成为Biotech业绩第二增长曲线,高额首付款的确认提供可持续研发的资金动力支持。   化药:2024年化药公司共实现营收3996.4亿元,同比增长0.7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322.5亿元,同比增长13.25%。2025Q1实现收入981.18亿元,同比下滑4.47%;归母净利润为108.50亿元,同比持平。细分领域表现不同,传统仿转创药企表现较好,如恒瑞医药、海思科、信立泰等。化药板块或进一步加速分化,有持续创新能力的药企有望中长期受益、脱颖而出。   医疗器械:2024年实现营收2215.1亿元,同比增长1.32%,2024年共实现归母净利润312.0亿元,同比下滑13.22%,25Q1实现收入517.0亿元,同比下滑4.89%,归母净利润为89.0亿元,同比下滑10.90%。2024年医疗行业整顿持续对设备入院、终端采购影响,DRGs拆套餐、集采等政策对试剂、耗材快速增长造成干扰,随着政策端影响逐步出清,设备更新利好兑现有望使器械板块迎来拐点,前沿技术的落地,或带动板块景气度提升。   生物制品:1)血制品:2024年,实现营收241.8亿元,同比下滑1.4%;共实现归母净利润62.3亿元,同比增长14.47%,25Q1实现营收53.3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下滑15.7%,白蛋白周期向下或已经见底,静待行业反转;2)疫苗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407.7亿元,同比下滑45.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下滑72.0%,25Q1实现营收47.9亿元,同比下降66.6%;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下滑113.7%,行业受宏观环境影响承压较为明显。   中药:2024年实现营收3437.5亿元,同比下降4.1%;实现归母净利润302.9亿元,同比下降18.8%。2025Q1延续调整,实现营收904.2亿元,同比下滑7.3%,实现归母净利润121.8亿元,同比下滑4.0%。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41.6%(同比-2.5pct),销售费用率为21.6%(同比-1.9pct)。细分领域呈现显著结构性分化,华润三九、东阿阿胶、马应龙等品牌龙头实现业绩快速增长,佐力药业、方盛制药等公司在核心产品放量驱动下业绩亮眼,以岭药业、太极集团、健民集团、葵花药业等受大单品渠道去库存及呼吸用药高基数影响,阶段性业绩承压。   原料药:2024年实现营收1225.8亿元,同比+7.9%;实现归母净利润126.8亿元,同比+38.33%。2025Q1实现营收306.6亿元,同比+0.34%;实现归母净利润46.7亿元,同比+39.8%。板块分化明显,高景气赛道如多肽链、VE/VA表现亮眼,如诺泰生物、新和成;纵向延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部分个股业绩亦表现亮眼,如天宇股份。2   医药商业:2024年医药商业公司共实现营收10253.1亿元,同比增长0.8%;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滑13%。其中,24Q4线下药店实现营收309.9亿元(同比-1.0%),实现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87.2%);25Q1线下药店实现营收296.1亿元(同比-0.2%),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4.6%)。24Q4医药流通实现营收2208.4亿元(同比-1.3%),实现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39.1%);25Q1医药流通实现营收2315.5亿元(同比-1.0%),实现归母净利润41.8亿元(同比-3.3%)。由于减值等因素影响,24Q4利润下滑幅度较大,25Q1业绩增速环比有所改善,降幅有所收窄。2024年医药商业板块中,医药流通表现相对稳健,药店利润下滑较大,25Q1药店内部业绩出现较大分化。   医疗服务:2024年医疗服务公司实现营收776.6亿元,同比下滑2.0%;实现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滑39.5%;单季度看,25Q1实现营收179.7亿元,同比下滑1.5%;归母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5家眼科公司2024年共实现营收296.8亿元,同比增长1.1%;共实现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下滑15.7%;单季度看,25Q1实现营收83.6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长亮眼主因一季度高毛利的屈光手术和视光业务需求较好。   CXO&科研服务上游:2024年共实现营收966.2亿元,同比下降3.92%;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38.2亿元,同比下降25.6%。2025Q1CXO&科研服务产业链共实现营收239.0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归母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70.5%。结构看,科研上游持续低迷,CXO板块边际改善,其中,CRO业绩相对亮眼,龙头韧性较强,业绩持续高增。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7页
      2025-05-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