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871)

    • 创新转型成果佳,多业务协同效果显著

      创新转型成果佳,多业务协同效果显著

      个股研报
        百诚医药(301096)   事件:百诚医药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10.17亿元(同比+67.51%),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40.07%),扣非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52.48%)。2024年Q1实现收入2.16亿元(同比+34.04%),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42.06%),扣非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41.00%)   点评:   一体化建设卓有成效,多业务协同驱动高增长。2023年,凭借“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定制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及出色的研发、生产能力,公司各板块业务实现持续高增长。2023年,公司CRO业务(受托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权益分成)实现营业收入9.65亿元(同比+64.50%);其中技术成果转化业务实现3.92亿元(同比+77.66%);受托研发中的临床前药学研究实现3.38亿元(同比+54.81%),临床服务增长强劲,实现1.93亿元(同比+141.25%);权益分成则实现2963万元(同比-48.74%)。CDMO业务在2022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23年实现5249万元(同比+152.35%),对内对外合计承接项目360余项,承接对内项目280项,协同导流效果显著。   利润率有所波动,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利润率方面,2023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65.53%(同比-1.84pp),归母净利率26.73%(同比-5.24pp),扣非归母净利率25.43%(同比-2.51pp),体量较大的CRO业务毛利率小幅降低;费用率方面,公司实现期间费用率35.19%(-3.25pp),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5%(-0.34pp)/12.64%(-4.06pp)/23.69%(-3.65pp)/-2.08%(4.80pp)。   持续推进能力建设,新签订单高增长。2023年,公司持续增强能力建设并获得丰厚成果:1)公司共注册申报178项(22个全国前三),获得批件63项(9个全国前三);2)自主立项研发方面,已立项尚未转化项目近300项,报告期内转化104项(同比增加33项),为技术成果转化贡献高增长;3)权益分成方面,拥有销售权益分成的研发项目达到85项(已获批13项目,获批项目同比增加7项);4)创新药方面,共有19项在研项目,包括13项小分子化药及6项大分子生物药,报告期内完成4个2类新药IND申报,获得2个2类新药IND批件,1个I类新药完成临床I期试验;5)CDMO方面,报告期内,子公司赛默已建成GMP标准产能及配套实验室13.6Wm2,累计已完成400多个项目落地验证,申报200多个品种,位居全国前列,有望进一步发挥协同导流效应。在公司研发、生产服务能力愈加精进的情况下,公司2023年新增订单13.60亿元(含税),同比增长35.06%;在手订单15.86亿元(不含税),同比增长18.90%。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19/17.03/22.33亿元,同比增长29.7%/29.1%/31.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4.61/6.11亿元,同比增长30.3%/30.0%/32.7%,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1/16/12倍。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研发投入及外包需求下降、政策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3
    • 新品放量+需求复苏,境内市场增长48%

      新品放量+需求复苏,境内市场增长48%

      个股研报
        康众医疗(688607)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yoy+34%),实现归母净利润1541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97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48万元。   点评:   “需求复苏+新产品放量”助力境内业务实现48%高增长。随着公司口腔系列、电子检查系列与新能源电池检测系列的新产品陆续上市且渗透率逐步提升,叠加市场推广力度持续加强,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yoy+34%),其中23Q4实现营业收入9234万元(yoy+51%),增速较为亮眼。分业务来看,2023年公司医疗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yoy+30%),工业安检领域实现营业收入4083万元(yoy+76%)。分区域来看,得益于国内需求复苏及新产品逐步实现批量交付,公司境   内业务增长亮眼,实现收入1.43亿元(yoy+48%),随着公司陆续完成   欧洲(意大利)子公司、运营韩国子公司设立,境外市场实现收入1.24亿元(yoy+24%),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加大海外地区,尤其是美洲、欧洲、中东、亚太地区的业务拓展力度,以及新产品导入,境外业务有望加速增长。   优化成本及费用管控水平,持续提升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9.65%、较上年同期提升3.06pp,我们认为主要是公司持续优化成本,叠加产品结构调整所致:①公司寻求产业链深度战略协作、加大部分原材料自主生产供应能力,实现产能升级和生产规模效应,优化成本,此外费用管控水平提升,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率为9.99%(yoy-1pp),管理费用率为10.73%(yoy-4pp),研发费用率为16.29%(yoy-5pp)。②工业安检领域产品毛利率达52%,而医疗业务毛利率仅为37%,2023年工业安检业务收入占比为15%(yoy+4pp)。此外,公司通过投资并购与业务整合的方式积极进军CMOS传感器高端应用领域,为未来上游成本结构持续优化助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2、4.31、5.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8%、26.1%、26.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43、0.57、0.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9%、33.4%、30.2%,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4、18、14倍。   风险因素: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下游市场需求提升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2
    • 首次覆盖报告:体外诊断+治疗康复双轮驱动,医美业务加速发展

      首次覆盖报告:体外诊断+治疗康复双轮驱动,医美业务加速发展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报告内容摘要:   2020年以来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19-2023年公司营收从4.23亿元增长至11.46亿元,CAGR为28.30%;归母净利润从1.01亿元增长至3.29亿元,CAGR为34.34%。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11.46亿元/yoy+16.6%,实现归母净利润3.29亿元/yoy+30.66%,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   体外诊断+治疗康复双轮驱动,2023年治疗康复业务表现亮眼。2023年体外诊断业务实现收入8.29亿元/yoy+10.73%,毛利率65.22%/yoy+8.95pct,增长主要源于产品竞争力提升,临床应用持续上量,尤其是发光和糖化两大系列产品表现亮眼。2023年治疗与康复业务实现收入3.04亿元/yoy+33.79%,毛利率70.83%/yoy+2.77pct,增长主要源于核心临床医疗产品空气波、排痰机等持续增长,以及医美产品冷拉提、超声V拉美等加速推广。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公司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类产品有望持续上量。糖尿病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由于糖尿病难以根治,因此患者通常需要进行长期监测。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领域,公司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开发出系列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及配套检测试剂和色谱柱快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能够为糖尿病患者获得更精准诊断提供支持。公司全新一代高速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H100plus)及配套试剂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较高的认可,当前处于持续上量阶段。   未来医美等高附加值业务占比有望继续提升。公司先后收购重庆京渝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为人光大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公司在皮肤医美产品领域的布局。公司2022年底上市的王牌产品冷拉提推广速度加快;2023年上半年上市的超声V拉美销量跻身前列;强脉冲光治疗仪(MM光)于2023年11月底上市,部分区域已经与代理商签约,从打板的情况看市场反馈较好;调Q激光治疗仪核心部件成功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升级款红蓝光治疗仪已有成品。公司将“冷拉提+超声V拉美+MM光”组合成“抗衰三杰”,定位分别是自然修复抗衰、超声抗衰、全身美白,在重磅产品推动下,医美业务有望快速放量,我们预计2024年皮肤医美业务有望达到50%以上的高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4.3/17.2/2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1%/20.2%/17.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4/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4%/23.9%/20.7%,对应EPS分别为1.01/1.25/1.51元,对应PE分别17/14/12倍。公司聚焦于体外诊断和治疗与康复两大板块,医美业务加速发展,整体业绩保持高增长态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集采政策风险;研发、获批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4-04-22
    • 去库存影响下业绩短期承压,新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去库存影响下业绩短期承压,新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个股研报
        美好医疗(301363)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3.38亿元(yoy-5%),实现归母净利润3.13亿元(yoy-22%),扣非归母净利润2.91亿元(yoy-2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1亿元(yoy-8%)。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yoy-23%),归母净利润0.58亿元(yoy-46%),扣非归母净利润0.56亿元(yoy-44%)。   点评:   受下游阶段性去库存影响,呼吸机业务下滑18%,多元化布局初显成效,新业务板块实现38%高增长。受家用呼吸机组件下游客户阶段性去库存的影响,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8亿元(yoy-5%),其中家用呼吸机业务实现营收8.67亿元(yoy-18%),而人工植入耳蜗板块实现营收1.14亿元(yoy+16%),保持稳健增长,其余板块营收综合增速达到了38.08%,新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如家用及消费电子组件实现营收1.50亿元(yoy+94%)。我们认为公司在家用呼吸机业务板块的波动或是暂时的,未来随着去库存进入尾声,有望逐步恢复,且随着公司在血糖、体外诊断、心血管、给药、助听、监护等细分领域布局深入,客户数量不断壮大,新业务有望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持续增长动力。   全球化产能布局提升服务能力,股权激励彰显成长信心。2023年,公司持续加强全球化生产和产品开发能力,多个生产基地的产能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其中惠州大亚湾建设的新产业园以及马来二期厂房均已全部正式投入生产使用,进一步满足了客户的全球化生产供应需求,有效的提升了公司服务全球客户的能力。此外,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以2023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为基准,2024、2025、2026年目标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5%、56.25%、95.31%,彰显公司成长信心。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80、20.83、25.7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6%、24.0%、23.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95、4.86、6.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9%、23.2%、24.2%,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4、19、16倍。   风险因素:新业务推广不及预期;下游客户去库存进度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2
    • 2023年业绩稳中有进,“一体两翼”蓄势再突破

      2023年业绩稳中有进,“一体两翼”蓄势再突破

      个股研报
        康恩贝(600572)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7.33亿元(yoy+12%),扣非归母净利润5.54亿元(yoy+15%),归母净利润5.92亿元(yoy+65%)。其中,2023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49亿元(yoy+2%),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元(yoy+8%),归母净利润-0.32亿元(2022年同期为盈利)。   点评:   非经常性损益因素致23Q4归母利润短期承压,2024年有望蓄势再突破。①2023年公司经营表现稳中有进,营收增速达12%,而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达15%。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一方面系因为公司参股的嘉和生物(6998.HK)2023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较2022年有所缩减(2022年该值为1.98亿元,2023年为0.75亿元),另一方面系公司转让珍视明7.84%股权确认股权处置净利润约0.87亿元。②2023Q4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32亿元,而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43亿元,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主要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023Q4公司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0.52亿元(主要系嘉和生物和上海可得)。我们认为,公司以“三大工程”为抓手,聚焦战略专注价值,有助于公司2024年轻装再出发、蓄势再突破。   以全品类中药产品为主体,深化大品牌大品种工程布局。①2023年全品类中药业务创收36.25亿元(yoy+17%),其中中药OTC及处方药创收27.17亿(yoy+13%),中药材及饮片创收8.51亿(yoy+27%),中药保健品及提取物创收0.57亿元(yoy+33%)。②在中药OTC及处方药方面,2023年“康恩贝”牌肠炎宁系列产品市场份额继续稳居品类第一,2023年销售收入近13亿元(同比增长约30%)。同时,公司重点开展麝香通心滴丸、汉防己甲素片等品种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准入相关工作。此外,公司持续推进中药创新药布局,2023年公司创新中药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被纳入医保目录,且中药2.1类改良型新药清喉咽含片注册申请获得受理。③在中药材及饮片方面,公司持续深耕浙江市场,2023年增速达27%。我们认为,后续公司有望借助其在浙江省的渠道优势持续深耕,中药材及饮片业务有望持续维持较高增速。   以特色化学药和特色健康消费品为两翼,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①2023年特色化学药业务创收23.91亿元(yoy+3%),其中化学药制剂实现营收17.67亿元(yoy+3%),原料药和兽药制剂实现营收6.24亿元(yoy+3%)。从重点品种上看,“金康速力”牌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而“金康灵力”牌氢溴酸加兰他敏片(用于治疗轻度到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症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②2023年特色健康消费品业务实现营收5.80亿元(yoy+21%),其中“康恩贝”牌健康食品实现销售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23%。我们认为,随着公司特色化药重点品种的发力,叠加特色健康消费的销售渗透及生产转型,未来特色化学药和特色健康消费品有望为公司创造第二成长曲线。?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08亿元、84.63亿元、95.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13%、13%,归母净利润为6.75亿元、7.82亿元、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6%、15%,对应2024/4/19股价的PE分别为19倍、17倍、14倍。   风险因素:终端零售市场竞争加剧,饮片市场扩张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超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2
    • 利润端承压,关注国内需求恢复

      利润端承压,关注国内需求恢复

      个股研报
        安琪酵母(600298)   事件:安琪酵母公布2024年一季报。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3亿元,同比+2.52%;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9.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10.74%。   点评:   国内需求偏弱,收入略有增长。分产品看,24Q1酵母及深加工产品、制糖产品、包装类产品和其他分别实现营收24.50亿元、3.98亿元、9967万元和5.26亿元,同比分别+5.37%、-8.38%、-17.61%和+14.33%。分区域看,24Q1公司国内和国外分别录得营收21.04亿元和13.70亿元,同比分别-4.5%和+16.7%,显示国内需求偏弱。分销售渠道看,24Q1公司线下收入和线上收入分别实现23.44亿元和11.30亿元,同比分别+5.8%和-2.7%。   毛利率下行,利润端承压。毛利端看,公司24Q1达24.66%,同比-0.75pct。毛利率的下降推测系产品降价幅度超过成本下降幅度所致。费用端整体略有上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84%、3.69%、4.15%和0.56%,分别同比-0.37pct、+0.41pct、+0.32pct和+0.17pct。因此,公司24Q1净利润率达9.47%,同比-1.40pct,使得利润端相对承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关注国内需求恢复,重视低估值机会。受今年国内整体需求较弱的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销量有所下滑,价格也在原料端同比下降的影响下有所下跌。尽管如此,公司海外市场增速较高,核心业务相关的贸易也持续进行,我们预计公司仍有望实现今年预设的经营目标。此外,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基本面风险已较为充分定价,考虑到公司产品的健康属性和产品及生物技术的可拓展性,我们认为低估值机会值得重视。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为1.57/1.88/2.15元,分别对应2024-2026年18X/15X/13XPE,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食品安全问题,行业竞争加剧,扩产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22
    • 夯实产品能力,ICL实现17%稳健增长

      夯实产品能力,ICL实现17%稳健增长

      个股研报
        迪安诊断(300244)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34.08亿元(yoy-34%),实现归母净利润3.07亿元(yoy-79%),扣非归母净利润2.95亿元(yoy-8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21亿元(yoy+17%)。   点评:   检测项目持续丰富助力ICL业务稳健增长,试点海外市场有望贡献新增量。公司作为国内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2023年新增检测项目1023项(累计超4000项),独家引入全球最领先的阿尔兹海默病血液检测技术(IP-MS),诊断项目不断丰富,剔除新冠基数影响,诊断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87亿元(yoy+12%),其中ICL实现营业收入47.18亿元(yoy+17%),保持稳健增长。2023年公司持续锚定区域龙头三级医院,以“精准中心+合作共建”模式为载体,精耕全国ICL市场,新增精准中心27家(累计数量达到70家),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特色项目如感染性疾病、神经免疫、血液病分别实现142%、102%、69%的高增长,新增合作共建46家(累计达700家),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此外,公司探索诊断服务业务合作在东南亚的输出,在越南胡志明市筹建中国首家出海的ICL实验室,有望为公司未来发展贡献新的业务增量。   夯实产品能力,强化“产品+服务”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产品端,公司拥有分子诊断、病理诊断、质谱诊断三大自有产品线,代理产品覆盖罗氏诊断、希森美康、法国梅里埃等国内外品牌产品超1300种,2023年产品业务实现收入86.86亿元(yoy-7.58%),我们认为主要是新冠相关产品收入下滑所致,其中,自有产品业务实现收入4.03亿元,新增3个三类证,7个二类证和180个一类证,渠道产品业务实现收入82.83亿(yoy+5.32%),新增国产品牌代理超120个。我们认为公司持续夯实产品能力,丰富产品管线,有望跟诊断服务业务之间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助力公司降本增效,巩固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优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5.77、164.37、186.5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7%、12.8%、13.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66、9.67、11.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9.2%、26.2%、23.5%,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2、9、8倍。   风险因素:自产产品推广上量不及预期风险;渠道业务集采风险;诊断服务业务中特检业务占比提升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2
    • 免疫业务稳健增长,24Q1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免疫业务稳健增长,24Q1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个股研报
        安图生物(603658)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4.44亿元(yoy+0.05%),实现归母净利润12.17亿元(yoy+4.28%),扣非归母净利润11.85亿元(yoy+5.8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0亿元(yoy-5.68%)。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9亿元(yoy+5.09%),归母净利润3.24亿元(yoy+33.93%),扣非归母净利润3.14亿元(yoy+33.15%)。   点评:   免疫业务稳健增长,境外布局成果日渐丰硕。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44亿元,剔除新冠检测类相关收入影响后,营收同比增长17%。分业务类型来看,公司产品涵盖免疫、微生物、生化、分子、凝血等检测领域,2023年公司免疫诊断业务实现营收24.83亿元(yoy+24%),微生物检测实现营收3.23亿元(yoy+19%),生化检测实现营收2.50亿元(yoy+21%),三大基础业务均保持稳健增长,而分子诊断业务实现营收1738万元(yoy-79%),检测仪器实现营收3.02亿元(yoy-30%),其他业务实现营收1.49亿元(yoy-40%),我们认为主要受新冠检测类相关收入下滑影响。分区域来看,公司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已与全国约62%的三级医院建立了业务往来,2023年公司在境内市场实现营收41.59亿元(yoy-2%),近几年公司不断加强国际化布局,产品已进入中东、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多个地区,截止至2023年末,公司已拓展境外经销商120余家,2023年公司境外业务实现收入2.09亿元(yoy+61%),成果日渐丰硕。   研发持续加码,产品结构改善助力盈利能力提升。公司2023年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积极开拓新领域和开发新产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toChemB801、基因测序仪Sikun2000等产品陆续推出,增强公司产品实力。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023年销售毛利率为65%,较2022年提升约5.2pp,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公司毛利率较高的自产业务占比增加。2024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基本稳定,但随着销售费用率及研发费用率降低,销售净利率提升2.6pp至30.18%,2024Q1实现归母净利润3.24亿元(yoy+33.93%),增长快于收入,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16、60.18、71.6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1%、17.6%、19.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43、19.04、23.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7%、23.4%、22.9%,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1、17、14倍。   风险因素:免疫试剂销售恢复程度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试剂降价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1
    • 装机持续推进,自产发光实现50%高增长

      装机持续推进,自产发光实现50%高增长

      个股研报
        亚辉龙(688575)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0.53亿元(yoy-48%),实现归母净利润3.55亿元(yoy-65%),扣非归母净利润2.20亿元(yoy-7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319万元(yoy-105%)。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1亿元(yoy-35%),归母净利润0.66亿元(yoy-19%),扣非归母净利润0.57亿元(yoy-31%)。   点评:   剔除新冠基数营收同比增长36%,自产发光业务表现亮眼。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3亿元(yoy-48%),主要是新冠业务营业收入较2022年下降87%所致,剔除新冠业务基数影响,公司非新冠业务实现营收17.11亿元(yoy+36%),拆分来看:①非新冠自产业务实现收入13.26(yoy+47%),其中发光业务11.68亿元(yoy+50%),表现亮眼,公司“特色入院,常规放量”的策略成效明显,2023年公司新增装机2080台(yoy+29%),术前八项、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及心肌标志物等常规诊断试剂营收同比增长50.20%;②代理业务实现收入3.51亿元(yoy+17%)。2024年一季度公司非新冠自产业务延续高增长趋势,实现收入3.42亿元(yoy+44%),其中发光业务收入3.07亿元(yoy+48%),引领增长。   国际化布局持续推进,装机加速带动化学发光试剂放量可期。公司海外业务覆盖美洲、欧洲、亚洲、非洲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公司持续加强海外队伍建设及本地化布局,新增4个海外业务服务点,并针对日本市场的需求与MBL达成进一步合作,国际化布局持续推进,非新冠自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yoy+38%),其中自产发光业务收入1.34亿元(yoy+42%)。就装机数量来看,2023年海外新增化学发光仪器装机超684台,其中单机300速及600速的化学发光仪器72台(yoy+500%),为后续试剂放量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32、29.01、37.0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7%、30.0%、27.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56、6.21、8.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4%、36.2%、37.9%,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6、19、14倍。   风险因素:免疫试剂销售恢复程度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试剂降价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1
    • 23年年报点评:再生+HA+肉毒管线布局完善,医美业务盈利贡献能力有望继续提升

      23年年报点评:再生+HA+肉毒管线布局完善,医美业务盈利贡献能力有望继续提升

      个股研报
        华东医药(000963)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6.24亿元/yoy+7.71%,实现归母净利润28.39亿元/yoy+13.59%;单Q4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29亿元/yoy+3.79%,实现归母净利润6.50亿元/yoy+25.51%。医药板块稳步发展,医美盈利贡献能力继续提升。2023年公司商业/制造业/医美板块分别实现收入276.41/148.34/24.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3%/11.46%/27.79%;医美板块中,国内/海外医美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3.28/13.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29%/14.00%,医美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32.40%/yoy+0.50pct,其中,商业/制造业毛利率分别为6.98%/77.85%,同比分别-0.31/+0.18pct,毛利率提升或源于高毛利的医药制造、医美板块占比提升带来的毛利率结构性变化。2023年期间费用率为23.11%/yoy+0.10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分别同比-0.44/+0.18/-0.08/+0.43pct),净利率7.01%/yoy+0.29pct。   国内医美业务:注射类产品管线覆盖逐步丰富,EBD上市推广稳步进行。①持续强化品牌建设,伊妍仕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23年欣可丽实现营业收入10.51亿元/yoy+67.83%,其中Q4实现收入2.27亿元/yoy+22%,核心产品伊妍仕官方合作医院数量超600家(较22年末+100家),培训认证医生数量超1100人,机构覆盖有效推进。②EBD产品机构布局+上市进程稳步推进。射频治疗仪芮艾瑅Reaction于2023年6月在国内重新上市,可提供定制化射频频率以实现不同层次、精细化部位的抗衰需求;酷雪主打冷冻美肤,目前已经与国内超40家美业机构展开合作;光学射频治疗仪V20注册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有望于2024年在国内获批上市。③注射类管线不断丰富,实现再生类+玻尿酸+肉毒素三大品类全覆盖。肉毒方面:重组肉毒YY001在国内已完成Ⅲ期临床受试者入组、韩国肉毒ATGC-110的上市申请已获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受理。玻尿酸方面:MaiLiExtreme预计于24Q2递交国内注册申请、MaiLiPrecise于23年12月已完成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再生类方面:伊妍仕M型已经于23Q1顺利完成中国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开始随访,可期待后续产品上市丰富伊妍仕产品定位。   海外医美业务:首次实现盈利,期待盈利能力继续提升。Sinclair实现营业收入约13.04亿元/yoy+14.49%(不考虑汇率因素+11.15%),Sinclair自公司收购以来首次实现年度盈利(22年为经营性盈利),未来盈利贡献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23年公司国内医美核心产品伊妍仕持续亮眼增长叠加海外医美实现盈利,公司整体医美业务的盈利贡献能力继续增强,此外,利拉鲁肽减重适应症产品亦在持续放量,可期待24年对公司收入、利润有更好贡献。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85/39.17/43.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2%/15.7%/11.2%,对应PE分别为16/14/13X。   风险因素:研发临床进度不及预期、市场推广效果不及预期,医美产品竞争加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1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