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430)

    • 2022年报暨2023一季报点评:产品创新优化,RT、MI、MR增长较快

      2022年报暨2023一季报点评:产品创新优化,RT、MI、MR增长较快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总收入92.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6%。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总收入22.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8%。   点评:   公司营收保持良好增长。2022年Q4、2023年Q1,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80亿元和22.1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0.62%和33.42%。利润方面,2022年Q4、2023年Q1,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57亿元和3.3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15%和7.68%。2022年,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创新研发,向市场新推出10多款新型号产品,切实解决临床和科研需求,推动公司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的销售增长。   MI、MR、RT的收入增速更为亮眼。分产品看,2022年,公司销售CT、MR、MI、XR、RT设备收入分别为37.72亿元、20.69亿元、15.32亿元、5.72亿元和2.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26%、35.33%、47.23%、15.95%和80.62%,各业务线收入均保持了双位数增长。其中,MI、MR、RT的收入同比增速均超过35%,对应的营收贡献度也有所提升。此外,2022年公司实现维修服务业务收入7.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44%,主要得益于公司装机量不断累加,推动服务收入高速增长。   2022年公司毛利率略有下降,2022年Q4和2023年Q1毛利率同比提升。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48.37%,同比下滑1.05个百分点;其中医疗器械行业毛利率48.87%,同比减少0.84个百分点。2022年,公司毛利率相对较低的MR和RT产品销售占比提升,但同时毛利率相对较高的MI产品收入占比也有所增加;综合作用下,2022年公司销售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的毛利率同比减少1.39个百分点至48.46%。此外,公司提供维修服务业务在规模保持高增的同时,业务毛利率亦同比增加7.58个百分点至55.79%。   公司国内外市场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入驻全国超1,000家三甲医院,获得各级临床机构的广泛认可。按2022年度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占有率口径,公司CT、PET/CT、PET/MR及XR产品均排名行业第一,MR和RT产品亦属行业前列。海外方面,公司的客户群体已覆盖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销售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境外收入营收占比从上年同期的7.15%提升至11.94%。   投资建议:联影医疗系国内高端医学影像行业头部企业,主要聚焦于高端医学影像产品、放射治疗产品及生命科学仪器的研发、生产和服务,在国内MR、CT、PET/CT、PET/MR及DR领域的地位较为领先。公司产品创新发展,叠加医疗设备行业红利,未来业绩增长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2.46元/3.0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2倍/5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核心部件依赖外购风险;集中采购政策风险;国际化经营及业务拓展风险;新冠疫情带来的业绩波动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4-28
    • 电子化学品系列报告之一:电子特气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电子化学品系列报告之一:电子特气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全球电子特种气体市场有望保持较快增长。TECHCET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电子气体市场规模约为62.51亿美元,其中电子特种气体约45.38亿美元,占比72.60%。2017-2021年全球电子特种气体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约5.30%,随着集成电路及其他相关行业的需求增长,电子特种气体作为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市场规模有望呈较快增长趋势,预计2025年全球电子特种气体市场规模将超过60亿美元,2021-2025年均复合增速预计达到7.33%。   我国电子气体市场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半导体用电子气体国产化率低。根据SEMI的数据,预计中国电子气体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95.77亿元提升到2025年的316.60亿元,2021-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2.77%。由于行业进入壁垒较高,目前全球电子气体行业呈寡头垄断格局,行业前十大企业共占据全球电子气体90%以上市场份额。其中,林德、液化空气、大阳日酸和空气化工四大国际巨头市场份额合计超过70%。具体到我国半导体用电子气体市场方面,根据隆众资讯的数据,美国空气化工、德国林德、日本昭和电工合计市场份额达到75%,而国产化率仅为15%。   投资建议:电子特种气体作为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被誉为半导体产业的“血液”,直接影响半导体产品的性能。目前,国内半导体用电子特气市场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被外资企业垄断,特别是高端电子特气国内自给率低,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形成制约。在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的复杂背景下,半导体材料自给率的提升迫在眉睫。我国特种气体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技术进步,业内领先企业已在部分产品上实现突破,达到国际标准,逐步实现了进口替代,特种气体国产化具备了客观条件。电子特气在技术进步、需求拉动、国家政策刺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产化进程有望持续向深层次推进,建议关注电子气体领先企业华特气体(688268)、金宏气体(688106)、凯美特气(002549)等。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导致电子气体产品盈利能力下行风险;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半导体等行业不景气导致电子气体需求下行风险;行业供给增加,竞争加剧,供需格局恶化风险;国内技术突破、国产化率提升不及预期风险;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导致经济衰退风险;贸易摩擦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3-04-27
    • 深度报告:深耕福建 布局全国

      深度报告:深耕福建 布局全国

      个股研报
        华厦眼科(301267)   投资要点:   公司由单体眼科医院成长为国内大型民营眼科医疗连锁集团。公司成立于2004年,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1)单体医院运营阶段(2004年-2009年)。(2)连锁化探索阶段(2010年-2012年)。(3)连锁化全面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目前公司已成长为一家专注于眼科专科医疗服务的大型民营医疗连锁集团,主要面向眼科疾病患者提供眼科全科诊疗服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眼科全科诊疗服务,非医保业务收入占比不断上升。公司主要向眼科疾病患者提供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等眼科医疗服务。公司已建立覆盖白内障、眼底、屈光、斜弱视与小儿眼科、眼表、青光眼、眼眶与眼肿瘤、眼外伤共八大眼科亚专科科室及眼视光的眼科全科诊疗服务体系。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屈光、白内障、综合眼病、视光业务等。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受医保控费影响大的白内障、综合眼病等收入占比逐年下降,屈光和视光等非医保业务收入占比不断上升。   深耕福建,布局全国。公司下属医院厦门眼科中心于2004年获评国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眼科)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并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福建省眼表与角膜病重点实验室。依靠厦门眼科中心的影响力,公司于2010年开始福建省内连锁化扩张战略,目前已在福建省内开设11家眼科专科医院。公司通过新建及收购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医疗机构网络,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国内开设了57家眼科专科医院,覆盖17个省及46个城市;主要覆盖了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华北等区域,分别在这些区域开设35家(包括福建省11家)、7家、5家、7家、2家和1家眼科专科医院。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公司汇聚优秀眼科专家,眼科诊疗实力突出,具备成熟的“医教研”协同发展体系。短期有望受益于疫情防控放开,业绩有望持续回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盈利能力有望上升;持续加大在全国布局,中长期有望受益于国内眼科医疗服务市场扩容。预计公司2023-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4元和1.59元,对应PE分别为65倍和50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发生重大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风险、医保控费的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专业医务人才流失的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4-27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工信部将进一步释放潜在消费需求,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工信部将进一步释放潜在消费需求,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

      化学原料
        行情回顾。截至2023年04月21日,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本周下跌4.29%,跑输沪深300指数2.84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5;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月初以来下跌5.56%,跑输沪深300指数5.11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6。   具体到中信基础化工行业的三级子行业,从最近一周表现来看,涨跌幅前五的板块依次是印染化学品(0.96%)、聚氨酯(0.2%)、合成树脂(-0.63%)、复合肥(-2.21%)、纯碱(-2.4%),涨跌幅排名后五位的板块依次是碳纤维(-12.24%)、橡胶助剂(-7.72%)、其他化学原料(-7.47%)、民爆用品(-7.01%)、涂料油墨颜料(-7.00%)   化工产品涨跌幅:重点监控的化工产品中,最近一周价格涨幅前五的产品是二氧化碳(+6.28%)、MMA(+5.38%)、丙酮氰醇(+4.88%)、苯胺(+3.82%)、纯MDI(+2.81%),价格跌幅前五的产品是液氯(-31.4%)、氢氧化锂(-22.84%)、合成氨(-15.71%)、MIBK(-10.86%)、二氯丙烷(-1.73%)。   基础化工行业周观点:截至4月22日,基础化工板块已公布一季报的公司中,约45%的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实现同比正增长,约51%的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实现环比正增长,仅约26%的公司同环比均实现正增长。一季度我国PPI和CCPI指数表现较弱,是近期基础化工板块弱势的原因之一。但我们认为近期地产竣工端数据改善明显,继续看好2023年房地产市场有望边际改善从而拉动相关化工品需求的投资机会。在“保交楼”政策支持下,竣工端的修复有望加快,建议关注聚氨酯等地产链相关化工品。聚氨酯板块关注万华化学(600309)。氟化工方面,四月份以来R134a、R125和R22等制冷剂价格保持坚挺,而部分原材料价格下行,使得产品价差有所扩大。2022年三代制冷剂配额激烈争夺战结束,后续三代制冷剂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建议关注三美股份(603379)。电子化学品方面,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可关注电子特气领先企业华特气体(688268)。轮胎板块,美国经销商库存有望逐步去化回归正常水平,建议关注森麒麟(002984)。   风险提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价差收窄风险;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导致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房地产、基建、汽车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部分化工产品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导致供需格局恶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部分化工品出口不及预期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3-04-24
    • 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非新冠疫苗保持较快增长

      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非新冠疫苗保持较快增长

      个股研报
        康泰生物(30060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1.57亿元,同比下降13.55%;归母净利润亏损1.33亿元。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48亿元,同比下降14.12%;实现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下降24.9%;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非新冠疫苗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公司净利润亏损主要受新冠疫苗销量下滑、计提新冠疫苗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拖累;公司常规疫苗(不含新冠疫苗)实现销售收入29.46元,同比增长85.39%;其中,主要产品四联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4.18%,乙肝疫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34%;新产品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批签发496.78万剂,同比增长1089.6%,销售逐步放量。2023年一季度,公司常规疫苗(新冠疫苗除外)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增长3.42%。   持续推进研发。公司自主研发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已完成注册现场核查及GMP符合性检查;水痘减毒活疫苗已申请药品注册批件,并已完成注册现场核查及GMP符合性检查;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已获得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和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处于Ⅰ期临床试验阶段;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和吸附破伤风疫苗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时,公司已布局研制四价手足口病疫苗、麻腮风水痘疫苗、20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RSV)等疫苗的研发。未来随着重磅产品陆续获批上市,将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投资建议:新冠疫苗销量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将逐步减弱,随着新上市疫苗逐步放量,公司业绩有望回升;公司在研管线丰富,未来将有多个品种获批,中长期发展可期。预计公司2023-2024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59元、2.0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倍、15倍,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研发进展低于预期、新上市疫苗放量低于预期、产品安全质量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4-2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新冠变异株后续传播情况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新冠变异株后续传播情况

      生物制品
        本周SW医药生物行业跑输深300指数。2023年4月17日-4月23日,SW医药生物行业下跌4.16%,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2.71个百分点。SW医药生物行业三级细分板块中,全部细分板块均录得负收益,其中医疗研发外包和线下药店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9.40%和9.35%。   本周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入9.73亿元。2023年4月17日-4月23日,陆股通净流入3.3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48.99亿元,深股通净流出45.61亿元。申万一级行业中,交通运输和煤炭净流入额居前,电子和非银金融净流出额居前。本周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入9.73亿元。   行业新闻。4月21日,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新冠病毒XBB.1.16变异毒株相关信息:相对于父代毒株XBB.1,XBB.1.16更容易传播,且逃逸能力出众,目前在多个国家有发现,在印度已成主要流行株。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本周医药生物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整个板块跌幅较大,上周有所反弹的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跌幅居前。4月21日,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新冠病毒XBB.1.16变异毒株相关信息,周五抗疫相关个股开始有所表现。后续建议关注中药、创新药和抗疫相关板块投资机会。关注板块包括医疗设备:迈瑞医疗(300760)、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海泰新光(688677)、开立医疗(300633)、键凯科技(688356)、欧普康视(300595);医药商业:益丰药房(603939)、大参林(603233)、一心堂(002727)、老百姓(603883)等;医美:爱美客(300896)、华东医药(000963)等;科学服务:诺唯赞(688105)、百普赛斯(301080)、优宁维(301166);医院及诊断服务:爱尔眼科(300015)、通策医疗(600763)、金域医学(603882)等;中药:华润三九(000999)、同仁堂(600085)、以岭药业(002603);创新药:恒瑞医药(600276)、贝达药业(300558)、华东医药(000963)等;生物制品:智飞生物(300122)、沃森生物(300142)、华兰疫苗(301207)等;CXO:药明康德(603259)、凯莱英(002821)、泰格医药(300347)、昭衍新药(603127)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持续反复,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降价,产品安全质量风险,政策风险,研发进度低于预期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3-04-23
    • 2023年一季报点评:一季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2023年一季报点评:一季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73亿元,同比增长26.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2元,同比增长5.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31亿元,同比增长7.13%。   点评:   公司2023年一季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3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68%,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3%。公司一季度营收保持稳定增长,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和默沙东续签代理协议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保障。公司在2023年一季度和默沙东续签了《供应、经销与共同推广协议》,主要在此前协议的基础上就默沙东在中国大陆已取得上市许可的五种疫苗产品的基础采购金额进行统一续展,协议期限将至2026年年底,新协议期内疫苗采购金额超1000亿元。公司代理的四价HPV疫苗2022年批签发量同比增长59.37%;代理九价HPV疫苗批签发量同比增长51.65%,公司代理HPV疫苗批签发量近些年保持高速增长,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续签代理协议将为公司业绩后续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公司不断完善产品布局,加强自主产品研发。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投资孵化为补”的创新策略,打造公司研发技术壁垒,已建立起了北京、安徽、重庆三大研产基地,搭建起了九大研发技术平台,八大产品矩阵,并已完整具备产品从研发到产业化全流程实施落地的能力,涵盖了早期研发、转产研究、工艺放大、质量控制、临床监查、药品注册等环节。公司立足智飞绿竹、智飞龙科马,深耕疾病预防事业,稳步推动各在研产品的研发进度;依托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深化大生物领域布局,孵化培育预防、治疗性生物技术和产品,促进公司研发能力的持续提升。公司不断完善产品布局,加强自主产品研发。截至2022年末,公司自主研发项目共计28项,其中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注册阶段的项目16项,结构清晰,储备丰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3-2024年EPS分别为5.96元和7.32元,对应PE分别为14倍和11倍。公司国内疫苗龙头企业,代理HPV疫苗业务维持高速增长,自研产品储备丰富,未来业绩有望维持稳定增长。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发风险、产品推广及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4-20
    • 2022年年报点评:Q4归母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2022年年报点评:Q4归母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福元医药(601089)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0亿元,同比增长14.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亿元,同比增长39.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37.07%。   点评:   公司Q4归母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74亿元,同比增长10.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99.11%。公司费用结构持续优化,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费用结构不断优化,带动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主要得益于公司费用结构不断优化。公司期间费用率主要由销售费用率构成,随着“两票制”政策的全面实施,公司主动适应行业政策变化,加强营销统一管理,优化营销模式、策略研究,推进业务整合及团队交流,提高整体效率。制定激励政策,强化“竞成”理念锐化关键岗位考核。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率为41.95%,同比下降2.95个百分点,带动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   公司加快技术研发创新,多款药品为国内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累计投入2.40亿元,同比增加33.44%。公司研发以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领域临床需求为导向,采用仿创结合的研发策略以形成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双轮驱动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临床急需策略进行仿制药立项,2022年全年开题25个,开展妇科药物、口服溶液剂、纳米药物、抗过敏药物等多个专题调研;创新药重点聚焦核酸类药物筛选,开展30余个靶点的核酸药物研究。取得沙格列汀片、磷酸特地唑胺片、盐酸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等5个药品注册证书,取得沙格列汀、磷酸特地唑胺原料药DMF登记转A,黄体酮软胶囊、复方α-酮酸片均为国内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3-2024年EPS分别为1.06元和1.22元,对应PE分别为17倍和15倍。公司是致力于打造研产销三位一体的药械企业,产品结构丰富且研发实力较强,在研储备丰富,未来业绩有望维持稳定增长。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发风险、药品价格下降风险和一致性评价相关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4-18
    • 深度报告:合成生物学助力公司维持抗生素行业领先地位

      深度报告:合成生物学助力公司维持抗生素行业领先地位

      个股研报
        川宁生物(301301)   投资要点:   公司是国内抗生素中间体领域领先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发酵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公司目前产品主要包括硫氰酸红霉素、头孢类中间体(7-ACA、D-7ACA和7-ADCA)、青霉素中间体(6-APA和青霉素G钾盐)和熊去氧胆酸粗品、辅酶Q10菌丝体等。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抗生素中间体生产企业,公司开发并应用了诸多创新技术和创新工艺。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培育,掌握了高产量菌种制备技术、500立方发酵罐制备与优化设计、生产线高度自动控制、陶瓷膜过滤技术、纳滤膜浓缩技术、复合溶媒回收工艺技术等。   公司拥有资源成本以及环保优势。公司充分利用新疆伊犁地区的地理、资源及区位优势,从多维度降低生产成本,使公司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成本优势。公司始终坚持“环保优先,永续发展”的战略,始终秉承“树立全球抗生素行业环保典范”的理念。先后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分子筛、疏水性活性炭、MVR、特种膜、喷雾干燥等关键技术装备,解决了环保“三废”治理问题,在废水、废气、废渣三个方面的处理能力已经达到先进水准。在国家对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日趋重视的背景下,抗生素中间体行业内的落后产能将逐步被淘汰,新增项目的审批难度也在加大,而公司在抗生素中间体行业形成了较高的环保壁垒,优势明显。   合成生物学助力公司维持抗生素行业领先地位。截至2022年年末,公司拥有专利64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拥有3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酵技术、酶反应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正在承担或参与的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共有7项。公司拟于202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投资建设“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可年产红没药醇300吨、5-羟基色氨酸300吨、诺卡酮10吨、褪黑素50吨、植物鞘氨醇500吨等原料的柔性生产基地。此项目的实施是公司“双轮驱动战略”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一环,是公司完成合成生物学从选品—研发—大生产的全产业链布局的关键一步,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麦角硫因等合成生物学系列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将标志着公司从资源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成功转变,从而实现公司效益的稳步提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5元和0.32元,对应估值分别为37倍和29倍。公司是国内是抗生素中间体领域领先企业,拥有资源成本以及环保优势,在合成生物学以及生物发酵方面有用多项技术创新。首次覆盖,给予对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产业政策风险、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和主要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及业绩波动的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04-18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多家钛白粉上市公司发起年内第三次提价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多家钛白粉上市公司发起年内第三次提价

      化学原料
        行情回顾。截至2023年04月14日,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本周下跌0.5%,跑赢沪深300指数0.26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15;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月初以来下跌1.33%,跑输沪深300指数2.35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1。   具体到中信基础化工行业的三级子行业,从最近一周表现来看,涨跌幅前五的板块依次是民爆用品(4.83%)、锂电化学品(4.05%)、钛白粉(3.29%)、氟化工(3.16%)、无机盐(2.1%),涨跌幅排名后五位的板块依次是涂料油墨颜料(-4.95%)、磷肥及磷化工(-4.4%)、氮肥(-4.36%)、氨纶(-3.57%)、膜材料(-3.13%)。   化工产品涨跌幅:重点监控的化工产品中,最近一周价格涨幅前五的产品是二氧化碳(+68.42%)、BDO(+7.76%)、二乙二醇(+6.84%)、MMA(+6.60%)、甲基丙烯酸(+4.90%),价格跌幅前五的产品是液氯(-57.14%)、硝酸(-19.61%)、硫酸(-18.18%)、氙气(-10.00%)、三氯化磷(-8.82%)。   基础化工行业周观点:本周多家钛白粉上市公司发布涨价函,为年内第三次提价,后续密切跟踪下游需求跟进情况。近期万华化学收购烟台巨力获批,TDI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万华化学将成为全球最大的TDI生产商。我们认为,今年国内经济修复仍是主线,继续看好2023年房地产市场有望边际改善从而拉动相关化工品需求的投资机会。在“保交楼”政策支持下,竣工端的修复有望加快,建议关注聚氨酯、钛白粉等地产链相关化工品。聚氨酯板块关注万华化学(600309),钛白粉板块关注龙佰集团(002601)。氟化工方面,四月份以来R134a、R125和R22等制冷剂价格保持坚挺,而部分原材料价格下行,使得产品价差有所扩大,本周氟化工板块表现较好。2022年三代制冷剂配额激烈争夺战结束,后续三代制冷剂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建议关注三美股份(603379)、巨化股份(600160)。电子化学品方面,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可关注电子特气领先企业华特气体(688268)。轮胎板块,美国经销商库存有望逐步去化回归正常水平,建议关注森麒麟(002984)。   风险提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价差收窄风险;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导致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房地产、基建、汽车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部分化工产品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导致供需格局恶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部分化工品出口不及预期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04-1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