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0)

    • 爱博医疗(688050)2023年三季报点评:三大主营快速放量,产品矩阵增力强劲

      爱博医疗(688050)2023年三季报点评:三大主营快速放量,产品矩阵增力强劲

    • 荣泰健康(603579):2023年三季报点评:营收短期承压,盈利能力改善

      荣泰健康(603579):2023年三季报点评:营收短期承压,盈利能力改善

    • 2023年三季报点评: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长,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2023-10-31)

      2023年三季报点评: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长,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2023-10-31)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民营眼科市场广阔,一超多强各显神通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民营眼科市场广阔,一超多强各显神通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民营眼科服务公司2023H1业绩增长显著。2023H1我国A股眼科服务上市公司表现亮眼,增长态势较好,爱尔眼科、华厦眼科、何氏眼科、普瑞眼科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45%、26.30%、32.66%、54.88%,净利润同比增长32.61%、50.08%、87.38%、358.07%。疫情积压需求得到初步释放,白内障手术反弹显著,2023年下半年有望延续强劲表现。   眼科服务市场扩容劲头强劲,屈光、医学视光、白内障三大核心业务持续发力。灼识咨询预计2020-2025年屈光手术、医学视光、白内障手术业务市场规模CAGR分别为28.4%、14.6%和10.3%,2025年三大业务市场规模将达到725.0亿元、500.3亿元和338.5亿元。   眼科诊疗服务需求旺盛,目前屈光手术和白内障手术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1年我国每千人近视手术量0.7台,远低于欧美韩等国,屈光手术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我国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例数(CSR)上升迅猛,2019年我国CSR为3143,卫健委设定的2025年CSR达3500的目标仍与欧美乃至亚洲日本印度等国均有差距。   多重因素驱动刚性及消费属性升级的眼科服务需求进一步增长。2022年底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后,眼科诊疗积压需求有待释放,2023H1眼科服务市场已有起色;2022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2120元,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白内障、青光眼诊疗费用属于医保结算范围,人工晶体等眼科耗材在集采带动下持续降价,患者对于部分眼科疾病的可负担性增强;眼科诊疗术式迭代提升安全性和精确性,大幅提升手术质量。   作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眼科服务赛道的品牌口碑、医师团队规模与专业能力、医疗设施与设备等是衡量民营眼科公司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型民营眼科医院提供的服务水平大体相当,获客能力成为民营医院比拼的关键,广而深的医疗服务网络布局及有效的营销管理是民营眼科医院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成功要素。患者在选择服务机构时会从医院口碑、医师水平、医疗设备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尽管诸多眼科公司的服务流程同质化,但眼科服务作为一项产品无法实现标准化,受制于医师技术、先进设备等因素。   【配置建议】   眼科服务赛道注重市场规模与战略发展情况,目前市场仍处于扩张阶段,考虑到品牌知名度、医师人员配备情况及技术水平、眼科设施与设备以及公司业务结构等方面具备优势的头部民营眼科服务公司有望获得瓜分更大的市场份额,我们建议关注爱尔眼科(300015)、华厦眼科(301267)。   【创新之处】   分析核心眼科疾病的国内诊疗市场需求,对比海外眼科市场来对国内眼科诊疗服务进行展望。   大型眼科医院优势显著,稳扎稳打通过在品牌知名度、医师水平等领域的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在成本端规模效应显著,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   【风险提示】   民营医院、专科医院政策变化风险;   眼科医疗服务的医保控费风险;   民营眼科医院扩张速度不及预期风险;   连锁业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人才流失或补充不足风险;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3-10-11
    • 巨子生物(02367)2023年中报点评:可复美营收+101%,利润端再上新台阶

      巨子生物(02367)2023年中报点评:可复美营收+101%,利润端再上新台阶

    • 和黄医药(00013)2023年中报点评:降本增效实现收入增长,全球商业化顺利推进

      和黄医药(00013)2023年中报点评:降本增效实现收入增长,全球商业化顺利推进

    • 奥士康(002913):持续发力服务器和汽车领域,收获期将至

      奥士康(002913):持续发力服务器和汽车领域,收获期将至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前列腺癌治疗市场:存在大量临床未满足需求,国内二代AR抑制剂迭代空间大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前列腺癌治疗市场:存在大量临床未满足需求,国内二代AR抑制剂迭代空间大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低于全球,2022年新发患者12.56万例,死亡5.62万例。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已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且患者在就诊时大多数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二代AR药物、氯化镭[223Ra]、PARP抑制剂等药物及治疗方式不断涌现,但延缓mHSPC进展到mCRPC阶段的治疗需求及mCRPC阶段生存期延长及生活质量改善仍未满足。   mHSPC药物诊疗方案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临床研究已经从雄激素剥脱治疗(ADT)联合新型内分泌药物(NHA)或多西他赛的二联方案,走向ADT+NHA+化疗的三联方案,并取得了阳性结果。mCRPC是疾病终末期,为目前治疗难点,自然病程中位生存期仅10.1个月。mCRPC集中在NHA与化疗的序贯治疗,PARP抑制剂开启精准治疗时代,患者预后得到改善,一线mCRPC患者在临床实验中能达到的最高OS可达到30-40月。   国内发病率提升及新药渗透率提升带动市场空间扩大,中国前列腺癌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及2030年将分别达到155亿元及506亿元。G7国家2020年AR抑制剂和ADT占比分别为56%和34%。预计AR抑制剂随着二代产品市场份额增加及联用疗法的探索,PARP抑制剂凭借有效的临床研究打开市场,AR抑制剂及PARP抑制剂2029年在前列腺癌占比有望达57.8%和15.9%。2019年中国前列腺癌市场中,抗雄激素药物中新型内分泌药物占比最高,全球市场占比最高的是恩扎卢胺,国内市场为阿比特龙。   2019年我国抗雄激素药物中的AR抑制剂,以第一代AR抑制剂比卡鲁胺为主,而第一代AR抑制剂在多个诊疗指南中不作为有限推荐用药。第二代AR抑制剂属于新型非甾体类抗雄药物,国内已获批上市的包括恩扎卢胺、阿帕他胺、达罗他胺及瑞维鲁胺。从全球市场来看,二代AR抑制剂将逐步取代一代AR抑制剂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2021年,美国AR抑制剂基本均为二代药品,其中恩杂鲁胺销售额占比最大;日本二代药品的占比已达到80%,基本完成二代替代。随着恩扎卢胺已于2020年底进入医保目录,预计我国渗透率会得到快速提升。   【配置建议】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上升,晚期占比高,患者生存情况逐渐改善,但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联合疗法兴起,PARP抑制剂开启精准治疗时代,但仍面临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前列腺癌药物国内市场空间年复合增长率高于全球市场增速。国内前列腺癌诊疗中仍以第一代AR药物为主,二代AR新药进入国内市场时间虽然较晚,但二代AR药物进入医保后放量仍可期待,且具备广阔的一代AR药物迭代的市场空间。随着联合用药方案的推广,PARP抑制剂有望凭借有效的临床研究打开市场。建议关注在前列腺癌领域临床进展较快且具备全球临床研发能力的企业,如恒瑞医药、海创药业、开拓药业等。   【风险提示】   药物研发及临床进展存在较大风险;   新药审批和商业化不及预期;   竞争超出预期;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07-12
    • 氢能行业专题研究:碱性电解槽:从1到N,谁主沉浮?

      氢能行业专题研究:碱性电解槽:从1到N,谁主沉浮?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结论:我们判断绿电制氢正迎来从1到N的产业爆发阶段,绿电度电成本、电解槽单位电耗和设备投资的下降,驱动水电解制氢在能源化工等领域与灰氢平价。碱性电解槽作为核心制氢设备,将迎来千亿级市场需求。我们看好具备技术和客户资源优势的国产龙头。   一、碱性电解槽:电解水制氢系统核心设备,从1到N产业加速:   1)优势:技术成熟,产氢量大,成本最低;   2)核心部件:双极板(催化剂)、隔膜和流场,均有降本提效空间;   3)发展方向:大标方,大功率,大电流密度。   行业需求:据考克利尔竞立的数据,全球绿氢年需求将从2021年的47万吨提升到2025年的1055万吨,CAGR达到118%。假设以1万吨绿氢对应约28台碱性电解槽测算,至2025年碱性电解槽累计需求量达2.95万台,对应市场规模约为2044亿元。   政策驱动:央国企担当+地方政府“股权财政”催化下,绿氢项目将加快落地。目前仅内蒙古地区已批复的绿氢项目规划达37个,共计制氢能力超过67万吨,对应1894台电解槽,以单台电解槽价格692万元测算,市场空间合计131亿元。   二、经济性——制氢成本: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电解槽电耗、电解槽设备投资为核心决定因素。   基准情形:1000标方/h产能,年工作时间4000h,电解水制氢系统合计成本1330万元,度电成本0.28元/kwh,电耗4.5kwh/标方,此时单位制氢成本(LCOH)为20.2元/kg,略高于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的11-20元和15-20元。   可再生能源度电成本:2025年光伏地面电站发电度电成本有望降至约0.18元/kwh,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对应单位制氢成本为15.19元/kg。   电解槽电耗:从远期来看,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耗可能会从基准的4.5kwh/标方下降到3.5kwh/标方,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单位制氢成本为17.10元/kg。   设备投资:长期看,随着单槽产能扩大和零部件国产化,电解水制氢系统价格有望逐步下降,当电解水制氢系统价格下降至500万元/套时,单位制氢成本为17.99元/kg。   中性情景下,2025年电解水制氢成本为13.03元/kg,成本低于天然气制氢和工业副产氢,可与煤制氢平价竞争。乐观情景下,考虑电价及设备补贴,2025年电解水制氢成本为11.9元/kg,接近煤制氢成本下限,相比其他制氢方式具有显著经济性。   三、格局推演:百舸争流,客户+技术制胜。目前,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玩家主要包括老牌电解水设备龙头、风光储龙头和传统设备厂商三大类。从产能格局看,预计到2023年底,全球前20电解水制氢设备企业合计产能达26.4GW,产能CR5集中度为47.35%,我们预计,随着下游需求持续放量及头部企业快速扩产,电解水制氢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短期看,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需求主要来自于各省市示范项目,与项目主体关系紧密或存在合作关系的设备厂商有望率先实现放量,形成先发优势;长期看,技术和材料创新带动制氢成本下降是电解水制氢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具备技术研发实力、产品性能能够持续领先的企业将具备更强竞争力。   【配置建议】   我们认为客户渠道和技术实力将成为电解水制氢设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议关注:   1、国内较早布局电解水制氢设备并具备业务协同效应的光储龙头:1)隆基绿能:全新产品ALKHi1系列产品发布,直流电耗低至4.1kwh/Nm3,2022年末电解槽产能达1.5GW,预计23年低产能2.5GW,25年规划产能达5-10GW,目前公开中标金额达4.65亿元;2)阳光电源:同时布局碱性和PEM技术路线,21你那3月率先发布国内首款、最大功率SEP50PEM电解槽(50Nm3/h,250kw),目前公开中标金额达1.80亿元;3)双良节能:绿电制氢系统中后端气液分离及纯化装置涉及压力容器制造,是公司的传统强项,双良自主研发的“绿电智能制氢系统”采用新型隔膜,氢气纯度达到6N,同时自动化集成度高,实现100%无人值守,目前产品已交付大全新能源和润阳悦达新能源,客户端运行稳定;4)天合光能:公司电解槽相比传统同等级设备电流密度提高50%-75%,电耗降低10%-15%,直流电耗3.9-4.6kwh/Nm3,预计2023年底将建成1GW电解水制氢设备产能。   2、背靠绿氢项目资源丰富的大型集团、具备客户渠道优势的装备厂商:1)华电重工:背靠华电集团,项目资源丰富,2022年与内蒙古华电氢能签署了《内蒙古华电包头市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PC总承包合同制氢站部分》,合同金额3.45亿元;2)亿利洁能:依托控股公司亿利资源集团三十多年治沙成果,联手大型央企,聚焦“光氢新能源治沙”,正在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投资建设光伏风电、绿氢、绿氨、绿肥、绿色化工、绿电替代等低碳产业链基地,电解槽出货有保障;3)三一氢能(未上市):三一集团旗下风电企业三一重能与巴里坤哈萨克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协议,涉及100万千瓦风电制氢制氨项目,保证公司电解槽出货,同时公司中标了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第7标段8套水电解制氢设备,中标金额达5759.42万元。   3、研发和技术实力强劲的设备厂商:1)华光环能:携手大连理工,实现碱性电解槽催化剂、隔膜等关键材料自产,2023年3月自主知识电解槽下线,产氢压力达3.2Mpa,填补国内高压电解槽空白;2)昇辉科技:历时仅120天完成1000标方电解槽下线,采用高电流密度设计和第三代隔膜技术,较传统碱槽提升30%以上电流密度、降低10%能耗,同时依托公司电气成套设备技术优势,实现设备电子电气组件的自控、自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   电解水制氢降本不及预期。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3-05-23
    • 华领医药-B(02552):华堂宁初步商业化成功,积极扩充研发管线

      华领医药-B(02552):华堂宁初步商业化成功,积极扩充研发管线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